全球嬰母嬰知識
1、入秋後,寶寶易生病、沒食慾?
一場秋雨一場涼,步入九月,從夏天走向秋天,晝夜溫差變大,氣候變化多端。
明明各方面都已經很注意了,寶寶卻又突然開始拉肚子;一換季,食欲不振,厭食挑食...不得不說,當媽後真的是沒有一天「消停」過,難怪當媽的口頭禪都是「我太難了」!
寶寶健健康康,咱們帶起娃來才會更輕鬆!所以換季時,寶爸寶媽需要在寶寶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要做好調整哦!
一號預警:「老三位」:感冒、發燒、咳嗽
每逢換季,三位「老朋友」就會如期而至「上門報導」,特別是入秋換季,晝夜溫差比春夏換季時的溫差要大,寶寶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相對較弱,會常出現感冒、發燒、咳嗽等症狀。
全球嬰母嬰知識
感冒發燒預防TIPS:
① 有計劃地給寶寶增加衣物,切忌一下子穿太多,捂上火同樣易生病;
② 保持室內空氣清新,確保每天都有時間通風換氣,房間內保持一定的溼度;
③ 常把寶寶的被褥曬一曬,避免寄生蟲、細菌滋生;
④ 多喝溫水,切忌讓寶寶飲用大量冷開水或冰鎮飲料。
二號預警:「來勢洶洶」的秋季腹瀉
但入秋後,造成寶寶腹瀉、腹脹、腹痛的原因變得更多:
一是諾如病毒,輪狀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等感染;
二是寶寶消化系統不成熟,進食不易消化,乳糖不耐受;
三是免疫功能不成熟,對食物過敏而引起腹瀉;
四是氣候原因,溫差加大,過冷過熱都能引起腹瀉。
腹瀉預防TIPS:
① 防止著涼,特別要防止疲勞後著涼。因為受較涼空氣的刺激,會引起腸蠕動增加,導致便次增加和腸道水分吸收減少,大便稀溏,病毒更容易「乘虛而入」讓寶寶腹瀉;
② 注意衛生,寶寶玩過的玩具和能夠觸摸到的家具,要勤用清水衝洗;吃東西前一定要用流動水洗手;
③ 注意科學飲食,避免食用辛辣的刺激類食物,也少吃生冷、油炸類食品;
④ 家中如有生病嘔吐的大人要隔離開,避免讓寶寶接觸到嘔吐物。
三號預警:「說來就來」的飲水飲食調理不當
進入秋季,天氣會逐漸變得乾燥,尤其是北方會更為嚴重一些,「秋燥」隨之而來,常出現鼻咽乾燥、乾咳少痰、皮膚乾燥等情況,由於寶寶的皮膚嬌嫩,呼吸頻率高。
腎臟對尿液的濃縮功能較差,因此通過皮膚、肺和腎臟丟失的水分會更多,再加上飲水和飲食調理不當,出現「秋燥」的情況更加常見。
全球嬰母嬰知識
飲食調理不當預防TIPS:
① 加強鍛鍊,但活動量不能太大,避免出汗過多;
② 少帶寶寶去人多擁擠的地方活動;
③ 根據天氣的變化,及時增減衣物;給寶寶雙手、面部使用一些護膚品;
④ 入秋後可給寶寶多吃些菠菜、芹菜、竹筍等多纖維食物,飯菜的烹調過程要注意儘量清淡少油,儘量不用味精 。
媽媽為寶寶做好預防工作同時,提升自身抵抗力才是給寶寶最好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