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詞既有字面意義,又有隱喻意義。一個詞的字面意義(literal meaning)是它最基本的意義,隱喻意義(metaphorical meaning)則是指這個詞用於指稱字面意義以外的事物時的意義。
認知語言學家喬治•萊考夫(George Lakoff)和馬克•詹森(Mark Johnson)在Metaphors We Live By(《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一書中指出:
隱喻是人類生存主要的和基本的方式,人類隱喻認知結構是語言和社會文化產生發展的基礎,而語言反過來又對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社會文化產生著影響。語言和文化的這種互動關係說明:
要學好一種語言,理解和掌握隱喻非常重要。英語中有數千詞用於隱喻意義,這種用法並不局限於文學作品或詩歌語言,它同樣出現在新聞報導、對話交談等日常語言的使用中。例如,root的字面意義為「根」,其隱喻意義則為引起某種情況,尤其是某種麻煩的原因。有趣的是,人們對有些詞(如root、drive和build)的隱喻用法已經習以為常,因此,多數操本族語的人在用其隱喻意義時已不再想著其字面意義了。
「柯林斯COBUILD英語語法叢書」中的《隱喻》不僅從文學修辭的角度討論隱喻,而且著眼於
喚起讀者對現代英語中隱喻的普遍性的認識,幫助讀者學習和掌握使用頻度最高的那部分隱喻,增強英語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本書以英語學習者為對象,按人們認識自然世界和社會生活的習慣對隱喻分類,不僅便於讀者查閱,發現近義詞語的隱喻意義和用法的異同(如pig、swine和hog的意義異同,或haze、fog和mist的用法差別等),還有利於讀者認識同類隱喻之間的有機聯繫,
系統地,而不是孤立地理解和掌握隱喻。例如,通過閱讀「植物」一章對有關隱喻的討論,讀者就能得出這樣的結論:
在英語民族文化中,思想、感情、問題等的發生、發展、影響和效果等是以植物生長的方式來認知的,因此,要表達對思想、感情、問題的意見和看法,用seed、root、bud、stem、branch、flower、fruit等名詞和plant、cultivate、blossom、reap 等動詞最為生動、貼切。
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學習和掌握英語隱喻,各章節採用從一般到個別的辦法,對隱喻先作總體說明,再進行具體討論。討論除對隱喻意義作明確的解釋外,注重提供詳細、全面的用法指南,包括隱喻所適應的文體、語體和題材、有關詞語的拼寫方式、英美英語中有關詞語的區別、同義詞語的隱喻用法比較、詞性差別,等等。以第2章對疾病及相關詞語的討論為例,先總體說明描述疾病的詞用作隱喻的基本意義和用法,其他各節再分別具體討論ills、cancer、headache 等詞語,提醒讀者:
單數的ill沒有隱喻用法,複數名詞ills作為隱喻出現在形容詞之後或由of和一個名詞組成的詞語之前;
cancer—詞用來表達字面意義時通常作不可數名詞用,而當它用來表達隱喻意義時,通常用作可數名詞;
而headache作為隱喻可用來指引起某人一段時間的擔心、輕易無法解決的問題,但通常不用於指事故之類的單一的、突然發生的事件。
本書還提供了1500多個在口頭或書面交際中實際使用的隱喻的例子。例子源於擁有3億多個詞彙的COBUILD語料庫(The Bank of English),而該語料庫的資料則由當代英、美等國的報刊、書籍和廣播電視的文章及實錄的談話等組成,權威性和可靠性顯而易見。
使讀者感受到隱喻在英語中無處不在的這一事實,逐步建立起以英語為母語的人的思維方式和語言習慣,增強英語語感。舉例來說,賽馬在英美國家比較盛行,因此英美人士常常將社會生活中的各種競爭以賽馬的模式來認識和表述:讀者熟悉了這類隱喻,就能逐漸按英語人士的認知習慣描述、談論辯論、競爭等問題,避免用漢語的思維方式和習慣使用英語,提高交際的成功率和效率。本書按12大類分別列出現代英語中最常用的800多個隱喻,詳盡討論其意義和用法,還輔以大量例子進行說明,同時附有索引。將描述同類事物、意義相近的詞和詞語的隱喻用法放在一起討論,比較它們在意義和用法等方面的異同。
在第12章「方向和運動」中,讀者會發現,route、road、avenue和path作為隱喻都用於談論人們所做的事情的過程和結果,但route和road作為隱喻既可帶褒義,也可帶貶義,avenue和path的隱喻用法不帶貶義,但一般用於書面語,尤其是新聞報導。這樣的說明輔以例子不僅能讓讀者理解有關詞語在一定語境中的確切意義,而且有助於讀者選擇最恰當的隱喻來生動、貼切地表達思想。語言是社會文化的載體,一種語言的隱喻折射了以這種語言為母語的人的思維方式和社會文化特徵,學習和掌握一種語言的隱喻用法、進行不同語言的隱喻之間的比較,能幫助人們了解和認識不同民族的社會文化之間的異同,使不同文化的交流更為有效。隱喻不僅是一種修辭手段,而且是一種思維方式,是人們的認識、思維、經歷,甚至行為的基礎。學習隱喻有助於培養讀者地道英語的思維習慣,提高理解和表達英語的能力。
川普的「鯨魚王子」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