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狂犬病的十日觀察法:中美頂尖科學家的一次較量與合作

2021-01-07 騰訊網

中國十多年來的事實證明,WHO關於狂犬病的十日觀察法的觀點是正確的,而且完全適用於中國。

在本人的前一篇博文中,曾高度評價了復旦大學的張永振教授,他同時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研究員。我認為張永振教授在國際科學界的地位不下於鍾南山院士。

張永振教授在最近十餘年來一口氣發現了二千多種新病毒,是全球發現新病毒最多的奇人,被譽為世界頂尖「病毒獵手」,又是在全球首先公布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序列並作出精準判斷的人。此舉為全球抗疫奠定了基礎,為中國贏得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讚譽

張永振教授今年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也是國際權威學術雜誌《Nature(自然)》於本月16 日最新公布的2020年全球十大年度科學人物之一。

在本世紀初,張永振是中國CDC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的全職研究員,曾主管過一段時間中國CDC的狂犬病監測工作。他原來是研究其他病毒的專家,在新進入狂犬病的研究領域後,也接受了中國當時在該領域廣泛流行的若干錯誤觀點,對WHO的「十日觀察法」和「健康犬不傳播狂犬病」的觀點都表示懷疑,並向美國CDC的頂級狂犬病專家提出挑戰。中美頂尖科學家的這次「較量」最後轉化成一次成功的合作,用新的證據重複證明了十日觀察法的科學性。

在本世紀初,中國相關學術界對狂犬病的認識水平還相當落後,在我的一篇相關博文《WHO狂犬病專家在中國舌戰群儒(愚)》中舉出的一個典型的例證,可充分說明中國當時對狂犬病基本知識的無知和偏見有多麼嚴重:

2004年WHO的幾位頂尖狂犬病專家在中國東南部六大城市作狂犬病基本知識的巡迴科普講座,對象是中國各級CDC的狂犬病相關專業人員。由於觀點太「超前」,在講座進行的過程中,當時的聽眾幾乎是全體一致地表示反對甚至抗議,外國專家幾乎被轟下講臺(參見公眾號《獨輪車上的博導》2017-11-06相關文章WHO狂犬病專家在中國舌戰群儒(愚))。當時一個最針鋒相對的分歧出現在對「十日觀察法」或「健康犬是否傳播狂犬病」的認識上。

中國十多年來的事實證明,WHO關於狂犬病的十日觀察法的觀點是正確的,而且完全適用於中國。國內越來越多的相關專業人士逐漸放棄原來的錯誤觀點,棄暗投明,甚至反戈一擊。 在這個進展的過程中,張永振教授是特別值得一提的一個代表性人士。

目前,中外狂犬病專家一致認定:WHO關於狂犬病的「十日觀察法」也適用於中國。中國CDC網站和相關文件也正式承認「十日觀察法」。

在整個病毒學研究領域,張永振教授是一個在科學問題上敢於藐視權威的勇士,甚至敢於向WHO的權威挑戰;並在事實最終證明自己挑戰失敗後,勇於糾正錯誤,可稱得上是雙料勇士。這種敢於挑戰權威,同時又知錯即改的科學精神值得所有的科學工作者學習。特別是那些至今還保留著與張教授當初相似錯誤觀點的人,更應當知錯即改,從善如流。

當時他不光是懷疑,還開展了相關實驗,希望用確鑿的證據來證明WHO的某些觀點確實是錯誤的。他當時的雄心還不小:找到一個突破口,讓中國人也能在國際學術界露露臉,證明中國人在狂犬病的科學研究方面不是吃素的,中國人也有挑戰國際大腕、甚至挑戰國際最權威的官方機構的能力和水平。

正是秉承著這種精神,張永振教授儘管在狂犬病的十日觀察法等問題的挑戰上失敗了,但他在其他病毒發現和分類領域的挑戰卻都取得了如前所述的舉世矚目的成功,將病毒學領域的許多美國同行們遠遠拋在後面。

下面簡述中美狂犬病領域頂尖科學家圍繞十日觀察法問題的這次較量與合作。

2007年前後,張教授與貴州省CDC的專業人員合作,用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研製的ELISA狂犬病抗原檢測試劑盒做實驗,發現了貴州重點疫區的若干只外貌健康狗的唾液中含有狂犬病毒,即這些狗屬於可能傳播狂犬病的帶毒狗。他將這些狗分別單獨飼養,這些狗不僅過了10天沒有發病死亡,而且過了更久(甚至半年)都還活得好好的。

得到這樣的初步結果,張教授心中竊喜。如果此事實成立,這可是震驚國際相關學術界的重大發現啊。他甚至私下多少有點擔心試劑生產者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可能會搶了他的發現優先權,因此他也並未與該所討論自己的初步結果。

他將他的結果與美國CDC的狂犬病部門的負責人CE Rupprecht教授等討論,實際上是提出了挑戰。對方當然在原則上堅決否認,認為絕不可能出現這樣的結果;並高度懷疑是檢測試劑有問題。

國際頂尖專家的科學水平和科學態度到底不同凡響:人家也特別重視此類顛復基本原理的「重大發現」,表示願意參與驗證該實驗的結果。

在國際科學界,各國科學家們似乎不約而同地都承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認為通過實驗數據來驗證或否定初步實驗的結果是最可靠、最有說服力的。Rupprecht教授不僅本人親自來到中國現場參與實驗過程,還將他們實驗室水平最高、技術最熟練的實驗員和業務骨幹帶來中國進行實驗操作;因為教授本人平時親手做實驗比較少,這樣做是為了確保如此重要實驗的可靠性。此外,專家們還帶來經他們親手實驗驗證過的主要試劑和參考品。

最後結果證明,在用更可靠的方法檢測時,這些能長期成活的狗的唾液中並不含有狂犬病毒,原來的錯誤結果是由於原來所用的ELISA試劑不適於檢測唾液樣品。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的ELISA試劑盒只限於檢測某些特定類型的樣品,原本從未用於檢測唾液樣品,而且已知唾液中某些成分會干擾ELISA的結果

此次實驗結果的專業描述:將這15隻用ELISA檢測為病毒陽性的狗分別單獨觀察6個月。在觀察期內無一隻狗表現出任何狂犬病的臨床症狀。此外,單獨使用ELISA,在觀察期內在某些動物中檢測唾液中的狂犬病毒抗原的結果出現不一致。然而,所收集的唾液樣本無論是在開始時還是在觀察期內,用逆轉錄- 聚合酶鏈反應(RT-PCR)進行檢測,沒有一例是狂犬病毒RNA陽性。此外,在執行安樂死時,在收集的腦組織標本中既未檢測到病毒抗原,也未檢測到病毒RNA。這些結果不支持關於健康犬可能攜帶狂犬病毒的說法。所以在使用不明確、不可靠的檢測方法(如ELISA)來確定與狂犬病相關的臨床狀況時,必須非常謹慎。

面對這樣的結果,張教授承認自己原來的觀點錯了,實驗數據再次證明:WHO關於健康犬不傳播狂犬病毒的論斷也適用於中國。

張教授於2008年將此次實驗的結果與美國CDC等單位的專家(Rupprecht CE等)聯名在國際專業雜誌上公開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題目是《健康犬作為狂犬病毒潛在攜帶者作用研究Investigation of the role of healthy dogs as potential carriers of rabies virus)》。該論文發表的雜誌是《Vector Borne Zoonotic Dis.》(2008Jun; 8(3): 313-9.doi:10.1089/vbz.2007.0209.)

作者:Zhang YZ,Fu ZF, Wang DM, Zhou JZ, Wang ZX, Lv TF, Xiong CL, Zou Y, Yao WR, Li MH, Dong GM, Xu GL, Niezgoda M, Kuzmin IV, Rupprecht CE.

以下為中國CDC網站上有關這篇論文的報導:

健康犬不傳播狂犬病毒(2009-03-20)

http://www.icdc.cn/html/xinwendongtai/2013/0114/1389.html

由我所張永振研究員主持、貴州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食品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美國喬治亞大學以及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同完成的「健康犬作為狂犬病毒潛在攜帶者作用研究(Investigation of the role of healthy dogs as potential carries of rabies virus)」的論文於2008年發表在美國《媒介源人獸共患病雜誌(VectorBorne Zoonotic Disease)》的第三期上,今年又贏得國際權威機構「千名醫學家」(Faculty of 1000 Medicine)科學文獻貢獻力的高度評價,被評為推薦文章,再次受到國際醫學屆的推崇。這也是迄今為止由中方科學家領銜有關狂犬病領域研究成果獲得該機構的唯一最高評價。

該項研究的現場選在狂犬病高發的貴州省安龍縣。該縣2004年狂犬病發病率高達10/10萬以上,疫點周圍犬群中狂犬病毒流行率較高。從疫點周圍的153隻犬中採集唾液,用ELISA試劑盒檢測發現其中15隻犬陽性,但在隨後的六個月的觀察期,採用RT-PCR法檢測採集的唾液均為陰性。15隻犬均無異常臨床表現。6個月觀察期後,用RT-PCR及免疫組化檢測15犬腦組織也均為陰性。研究結果表明,用ELISA法不適合檢測唾液中是否含有狂犬病毒,健康犬不傳播狂犬病毒。專家認為,該研究針對重大醫學和公共衛生問題,對未來的狂犬病的預防控制影響深遠。 關於健康犬能否傳播狂犬病國際上至少已爭論了50多年。在過去10多年中,我國有研究者在外觀健康犬的腦組織中檢測或分離到狂犬病毒,也認為健康犬能傳播狂犬病毒,這一觀點對受犬傷害的人影響很大。2004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狂犬病專家諮詢會技術報告稱,「傷人的犬或貓在暴露發生後至少10天保持健康,就可以終止人暴露後的預防處理措施」。 國外有研究表明,犬在出現狂犬病臨床症狀前3天的唾液中可以檢測到狂犬病毒;75%的犬患狂犬病後僅存活4天,所有的患狂犬病犬在出現臨床症狀的10天內死亡。因此,在被犬類動物傷害後需要及時到犬傷門診進行暴露後的正確預防處理。但人若暴露10天後,攻擊犬只仍健康無異常現象,則可相信人感染狂犬病毒的機率幾乎為零。

本博主的評論:

中國CDC網站發布上述報導,表明中國CDC已承認WHO關於狂犬病的「十日觀察法」也適用於中國。

相關焦點

  • 關於狂犬病的十日觀察法
    這是前幾日鬧的比較兇的杭州女生被狗咬狂犬病腦死亡的消息,之前我也被自己的狗咬過,因為當時也是不太了解,所以也一直擔心自己會不會得狂犬病這塊,借這個新聞我們來分析一下在眾多的媒體報導中,大多都突出了一點:「女孩在今年7月份被一條狗咬傷,沒有打狂犬疫苗,因而病發。
  • ...病疑似病例的餘波:請勿重複中國《狂犬病指南》對十日觀察法的...
    杭州女孩狂犬病疑似病例的餘波: 請勿重複中國《狂犬病指南》對十日觀察法的誤解 本月中旬以來,網上有個熱點:《杭州姐弟先後被狗咬:姐姐患狂犬病致腦死亡,弟弟及時打疫苗》。在發病一個多月後,目前此女孩仍在ICU病房中用包括呼吸機在內的多項措施搶救。
  • 狂犬病的「十日觀察法」並未被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可
    近日,因杭州通報今年首例狂犬病事件「杭州一女生確認狂犬病腦死亡」,引起了各大媒體和網友的熱議。有媒體報導了關於「十日觀察法」的建議,也歡迎各位網友一起來探討「十日觀察法」是否適用於中國。「十日觀察法」是指被可能攜帶有狂犬病毒的動物抓傷或咬傷後,講動物系留觀察十天,如果動物在十天的觀察期內保持健康,或經可靠的實驗室診斷技術診斷動物不攜帶狂犬病毒,則可以停止注射剩下的疫苗。也就是說要對可疑的動物實施十天的觀察,如果十天之後動物沒有發病,人的得病風險就解除了。但是就國內目前的現狀來看,首先我國的犬和貓數量龐大,且有很多城市和農村的流浪狗疏於管理,無法完全實現十日管理法。
  • 狂犬病的「十日觀察法」到底是怎麼回事?在中國真的不適用嗎?
    狂犬病「十日觀察法」的爭議鑑於近乎100%的病死率,狂犬病一直是人們作為熱切關注的話題。坊間有一個種說法,說被狗咬傷後(泛指狂犬病暴露),只要咬人的狗能活過10天,就說明這條狗不帶有狂犬病病毒,被咬的人也就是沒有可能被傳染上狂犬病。這就是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也是國際上通行的狂犬病「十日觀察法」。
  • 初二女孩因狂犬病腦死亡!「十日觀察法」理解不對,真的要命
    昨日,杭州女孩感染狂犬病導致腦死亡的案例上了微博熱搜。由於其「蹊蹺」的感染經歷,導致大量網友成了「福爾摩斯」,其中不乏對狂犬病感染「十日觀察法」的激烈爭論。有媒體向蕭山區疾控中心證實了網傳簡報的真實性。該簡報顯示,女孩家屬稱,家裡曾於3月到4月和7月到9月間養過兩隻犬。女孩自述只在7月曾被第二隻犬咬傷,當時未做醫療處理、未打疫苗。
  • 「十日觀察法」不適用於中國:病毒學家熊煒與綠會融媒談狂犬病
    十日觀察法不適用於中國。受訪人供圖。近日,針對杭州市蕭山區通報今年首起狂犬病例「杭州一女生確診狂犬病腦死亡」事件,有媒體報導了有關專家就狂犬病防治提出了「十日觀察法」的建議。綠會融媒:熊博士,請問您怎麼看待「十日觀察法」,適應於我國嗎? 熊煒:在我國民間可以說是談「狂犬病」色變,人們對被狗咬後會得狂犬病非常恐懼。我認為「十日觀察法」在我國不適用,因為我國對狗接種疫苗的管理還有待完善,因此,嚴格要求人被狗咬傷當天必須接種疫苗!「十日觀察法」是在歐美等已宣布非狂犬病流行國家比較普遍採用。
  • 狂犬病十日觀察法靠譜嗎?提醒:靠譜,但要走出這個誤區
    就目前來說,狂犬病的致死率可謂100%,因此人們在被貓狗等動物抓咬之後會需要注射狂犬疫苗,以預防感染狂犬病毒。十日觀察法,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狂犬病防治方法,但不少網友就「十日觀察法」靠不靠譜存在有不少爭議。那麼,究竟「十日觀察法」靠不靠譜呢?
  • 被咬傷後狂犬病的十日觀察法是不是就是簡單的不用打疫苗
    很多人會將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十日觀察法」搬出來證明不用打疫苗。具體十日觀察法用於哪些情況呢?首先我們想一個問題如果十日觀察法就是簡單在被咬後將寵物觀察10日看它有沒有發病再打疫苗。那麼寵物沒事大家都會有可能平安無事,但是寵物要是在10後發病呢?這樣的話是不是就什麼都晚了。顯而易見這麼做是一場豪賭贏了不用打疫苗,輸了損失慘重。
  • 問答|網傳男童被狗舔後身亡,狂犬病十日觀察法到底有用嗎?
    問答|網傳男童被狗舔後身亡,狂犬病十日觀察法到底有用嗎?有人質疑,根據學術界公認的狂犬病「十日觀察法」,凡有傳染性的狗自己也活不過10天。這第二隻狗一直存活,就可證明它一個多月前舔舐小楠時絕不可能攜帶狂犬病毒。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所李智醫師指出,就這個案例來說,小孩被第二隻狗感染的可能性非常低,但要確診還需動物管理部門進行檢測。
  • 初二女孩因狂犬病腦死亡!「十日觀察法」在中國不適用?
    事件引發了一些迷思:當提起被狗咬傷要立即接種狂犬疫苗時,有人可能會講:瞎說,現在都提倡用「十日觀察法」,如果被咬以後十天內狗沒死,我就不用打狂犬疫苗!世界衛生組織針對「十日觀察法」是這樣講的:如果可能,應告知獸醫部門,查明咬人的動物,並將此動物(健康的狗或貓)進行隔離觀察。
  • 狂犬病暴露後超過48小時接種疫苗還有效嗎?十日觀察法靠譜嗎?
    杭州日報訊 這兩天,杭州一女孩被狗咬傷,因未及時接種疫苗,不幸感染狂犬病,引起廣泛關注。目前,女孩仍在醫院重症監護室接受治療,雖然腦幹功能衰竭,但家屬仍沒有放棄。 狂犬病毒是人類的殺手,狂犬病發病後的死亡率幾乎百分之百。
  • 國際病毒學家熊煒:「十日觀察法」在中國不適用|綠會宣傳健康與...
    近日,針對杭州市蕭山區通報今年首起狂犬病例「杭州一女生確診狂犬病腦死亡」事件,有媒體報導了有關專家關於「十日觀察法」的建議。對此,綠會宣傳部編輯採訪了國際病毒學家熊煒博士。綠會宣傳:熊博士,請問您怎麼看待「十日觀察法」,適應於我國嗎?
  • 十日觀察法靠譜嗎 專家:不要存僥倖
    被寵物抓傷後,可以先觀察,如果十天後寵物仍健康,傷者就不用打狂犬病疫苗。最近,聲稱來自世界衛生組織的「十日觀察法」很是流行,不少養寵物的市民深以為然。  被寵物抓傷後,可以先觀察,如果十天後寵物仍健康,傷者就不用打狂犬病疫苗。最近,聲稱來自世界衛生組織的「十日觀察法」很是流行,不少養寵物的市民深以為然。這種說法靠譜嗎?
  • 異議|多名動保人士及專家表達對「十日觀察法不適用於中國」的觀點
    另外,杭州那個女孩是不是狂犬病還沒有定論,我們也不能像其他媒體一樣不問真相。一位律師網友S表示:「 1、誤解10日觀察法,然後否定10日觀察法。看看央視新聞早就在宣傳的10日觀察法,到底是什麼意思!2、10日觀察法說的本來就不是不打疫苗乾等著,而是一邊打一邊觀察著,動物10日內沒事就可以停止。WHO的回答也是這個意思。3、狂犬病不是只有流浪動物才有可能患。
  • 關於狂犬病,這些知識了解一下
    狂犬病的潛伏期到底有多久?狂犬疫苗的全稱是狂犬病疫苗,是用來預防狂犬病的注射疫苗,有暴露前和暴露後兩種注射情況,但一般來說人們都是在暴露於病毒下,也就是被動物咬了以後進行注射,比較嚴重的話還必須跟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一起接種。
  • 為什麼醫生不建議打狂犬病疫苗?這三點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1、我國是狂犬病的流行區,儘管藉助於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狂犬病科普知識得到更廣泛的傳播,狂犬病暴露後的疫苗接種率比較高,但從國家衛計委公布的狂犬病報告數據看,近五年我國每年平均仍有高達近800人罹患狂犬病(2013年:1132人、2014年:873人、2015年:770人、2016年:670人、2017年:531人),狂犬病的病死率幾乎100%,一旦患病,幾乎無人能倖存;
  • 【發現者】被誤讀的狂犬病|狂犬病|發現者|狂犬疫苗_網易新聞
    四、疫苗注射誇大WHO關於「狂犬病暴露後預防指南」明確指出:「如果動物在 10天的觀察期內保持健康,或經可靠的實驗室使用正確的診斷技術證實動物為狂犬病陰性,則可終止治療。」這種判斷狂犬病傳染性的簡單、實用的標準,一般簡稱「十日觀察法」。中國衛生部直到2009年才承認,這種觀察法有效,是適合中國的。
  • 杭州女孩被狗咬傷至今昏迷,關於狂犬病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這起事件引發了公眾對於狂犬病的關注。目前,狂犬病的致死率幾乎是100%,應該如何預防?狂犬疫苗如何打?「十日觀察法」靠譜嗎?現代快報記者就這幾個熱點話題諮詢了專家。 △疫苗注射卡(示意圖) 什麼情況要注射狂犬疫苗?
  • 杭州蕭山疑被狗傷女孩到底是不是狂犬病?一文讀懂相關知識
    女孩父親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在澄清家庭不存在因為重男輕女而沒有給女孩打疫苗(此乃一些自媒體人的惡意揣測)之外,否認醫院已經確診狂犬病,更沒有被告知女孩已經處於腦死亡狀態。而且強調,女孩並沒有諸如恐水等狂犬病的典型症狀,也不支持狂犬病的診斷。違背狂犬病的「十日觀察法」?
  • 為什麼及時注射疫苗仍會患狂犬病死亡 可能病毒已蔓延
    如何預防狂犬病?狂犬病雖然病死率極高,但它又是可防可控的,防控最有效最關鍵的方法就是給犬只進行大規模疫苗注射。只有犬只的健康得到保證,人類的生命和安全才有保障。  除了犬類,還有哪些其動物會傳染狂犬病?研究表明,幾乎所有的溫血動物都可以感染狂犬病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