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關於成長的寓言故事,字裡行間寫滿隱喻

2020-12-22 YOUTH部落
YOUTH

YOUTH:

我是真的曾經走進過你嗎?還是只是一場夢境?

初識千尋,一場大夢。

很早之前就想寫《千與千尋》,卻遲遲無法下筆,跟所有至純至美的藝術一樣,這部電影是我的「不知如何是好」。

不知如何開始,不知如何結尾,它溫柔純淨又真誠,我欲言又止不忍打擾。

整部電影像是夏日裡緩緩流淌的小溪,清澈恬靜不疾不徐;溪水兩旁綠樹繁花環伺,不遠處有大片大片青青草地,於是一切簡單又美好。創作者才華橫溢且慷慨仁慈,送給了我們一個童話世界。

那大概是一場夢境,主人公千尋有了一趟奇幻之旅。於是大幕拉開,關於成長的第一個課題登上舞臺。

YOUTH

離別

成長的殘酷之處在於它總在不經意間婉轉而至,飛鳥划過天空,魚兒穿越河流,一朵花開的時間,雪落於大地,時間流逝永不停息,上演離別。

就像少女千尋因為讀書不得不轉去新的學校,沿途宜人的風景父母興致勃勃的嘮叨而她卻躺在車子後排悵然若失。對大人來說無非是換一個新地方,可對孩子而言轉學意味著告別以往熟悉的老師同學熟悉的校園,甚者最好的朋友和校門口最愛的小吃店。孩子世界裡一次毀天滅地的情感撕裂,卻比車窗外的微風更沉默無聲。

是不是像極了很多人的小時候?因為搬家畢業不得不跟原來的一切說再見,從前的玩伴往昔的歡笑一併被丟進時間的洪流中。只是當時年紀小天真無邪稀釋了孩提時代的傷心,所謂難過無非哭鬧一場。

而千尋,連哭鬧都沒有。

來不及收拾情緒她便又跌入了夢幻遊樂場,人生就是這樣,好的壞的接踵而至不會給你任何喘息的機會。

父母因為貪慾變成豬,她自己在陌生的小鎮惶恐又無助。那情形像夜幕降臨後遠處傳來的樂章序曲,不知所以不知何處前途未卜。

這第二次離別顯然來得兇猛又倉促,不過是穿越了一條無人隧道便誤入奇景,眼前是真實世界還是海市蜃樓誰都說不清。

那麼像平日一樣在豐盛的食物前大快朵頤便再正常不過。

仿佛童話故事裡壞人設下的陷阱,或是巫婆的詛咒,凡不能克制自身欲望的人會被變成動物,美食不過引子,願者上鉤。

當考驗人性的弱點時,無欲則剛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第一法則。

所以抵住了美食誘惑的千尋沒有變成豬,只是經此一別她必須想盡辦法解救父母,於小鎮內卻千山萬重,道路艱難險阻。此為至暗時刻,毫無退路。

但千尋卻沒有向命運給出的難題妥協,而是在困境中化身絕地武士。她用自己的善良勇敢找到了小鎮的通關密碼,像遊戲玩家那樣開啟了升級打怪之旅

YOUTH

勇敢

每個人的成長大概都是一個反覆疼痛的過程,傷口撕裂又重合,然後長出盔甲,最後我們都變成麻木的大人。於是看秋風不悲夏風不喜,不輕易傷感和心動。最遺憾的,是不再像小時候那樣充滿勇氣。

小孩子可以勇敢地說出皇帝沒有穿衣服,千尋可以勇敢地找湯婆婆要工作。童話世界或現實夢境,危險重重或光怪陸離,勇敢的人最珍貴。

接受了現實的千尋在白龍的幫助下找到鍋爐爺爺,又在鍋爐爺爺的建議下鼓起勇氣去湯婆婆那裡獲取「工作許可證」。懶惰的人在油屋沒有生存空間,而獲得工作的代價是名字被拿走,所以千尋變成小千。自此油屋多了一名叫小千的女孩子,千尋則留在了另一個平行世界。

至於夢何時醒你何時歸,未有期。

想必是怕的吧?小小的顫抖的身軀。

那個未知世界如洪水猛獸,光是恐懼就足以吞噬所有理智。

長相千奇百怪的客人、夜色裡出現的幽魂、機械冷漠的油屋工人,此為遠方小鎮的地獄一面,冰冷無情鬼魅叢生。最高統治者湯婆婆貪得無厭心狠手辣,她站在食物鏈最頂端制定了所有遊戲規則,要麼為她買命工作被無止境剝奪,要麼落入她的圈套變成動物。整座小鎮是堅不可摧的牢,無退路無處逃脫。

然而翻轉鏡頭向左,天堂在另一面。

和風習習,彩色琉璃,這裡有繁花盛開和最美的夏日。周圍河水流淌,天空中有大片雲朵,這白晝裡的小鎮溫柔靜默,仿佛世外桃源歲月不曾流過。

油屋內雕梁畫柱,浮世繪彰顯民風勝景,華燈初上,鼓樂齊鳴,極盡奢華享樂,想來天上人間不過如此。

一面慾壑難填一面清澈美好,天堂或地獄分不清哪個路口。這小鎮是熔爐亦是現實社會,鍛鍊你或者吞噬你,全憑你。

所以才需莫大的勇氣加持,帶上初心,小心翼翼與世界周旋。

電影裡起初慌亂不已的小千像極了剛步入社會的我們,想要融入集體證明自己又偏偏不得法,像無頭蒼蠅一樣四處碰壁。你可能遇見鍋爐爺爺那樣德高望重的前輩,也可能遇見小玲一般刀子嘴豆腐心的同事,最可怖的是有可能碰見湯婆婆那樣的頂頭上司,職場一遭勝過讀書數年,社會遠比想像中要殘酷。於是有人頂住壓力努力進步快速成長,獲得社會的尊重;有人失去初心放肆欲望放棄成長,從而被淘汰被馴化被規矩。現實一直在那兒且從來公平,結局如何各憑本事。

小千帶著堅定的信念在小鎮邊努力工作邊尋找時機,她像是冰冷機器社會中的入侵者,用與生俱來的熱情真誠喚醒了油屋眾人的心靈。

你天真赤誠,足以融化冰雪。

YOUTH

孤獨

長大是一個越來越孤獨的過程,所有人都殊途同歸。沒有誰能繞開熙熙攘攘然後歲月變遷然後各自四散。所謂人間熱鬧非凡,可為什麼還是好寂寞啊?

孤獨無處不在,遠方小鎮也不能倖免。任你人潮鼎沸喧囂,寂寞還是悄無聲息爬滿每個角落。華麗的油屋像是一個看不出破綻的障眼法,彩色泡沫下全是脆弱的靈魂。

日復一日燒火做浴湯的鍋爐爺爺,最底層的廉價勞動力煤球工,貪財又冰冷的服務人員,替人賣命卻忘記自己姓名的白龍。。。一群忘記來路不知歸處的可憐人在油屋規則下機械運轉,天地間另一番景象的行屍走肉,若浮遊若塵埃。

那麼站在高處指點江山的湯婆婆就能逃過了嗎?

毫無疑問她是導演用心安排的大反派,擁有上帝視角手握無上權利,在小鎮裡說一不二妥妥大女主。呼風喚雨的女魔頭權利財富應有盡有,看似不可一世的邪惡勢力,可或許她才是那個最孤獨的人。

身處高位註定逃不過不勝寒的定律,有仨倆得力助手已是幸運,得知己得信任得溫情多是妄想。

當湯婆婆選擇成為一個沒有溫度的人時她的世界就是一個沒有溫度的世界。所謂深淵與她相互凝望,誰都繞不了誰。

湯婆婆統治小鎮不是靠人文關懷以心換心,而是靠陷阱靠奪走別人的名字使原本有根的人變成無處安放的魂,從而便只能被禁錮在這小鎮無力反抗無期徒刑。

眾人低眉俯首皆因怕她恨她厭她,總歸失人心。

她斬斷與世界發生情感連接的觸角釋放惡的一面,成為自己心靈荒漠的罪魁禍首。然後轉身將僅存的為數不多的愛與美好全給了巨嬰寶寶。這是她價值體系裡唯一值得信賴的安全堡壘,是她的歸處。

無堅不摧的大魔王也是最孤獨,可憐又可恨。

無孔不入的寂寞啊,誰都不能置身事外,我們都是局中人。

所以與其說無臉男是一個個體,不如說他是所有人。是所有人內心的孤獨,是所有人對溫情對美好的渴望,是所有人心裡亟需填滿的窟窿。

無臉男行蹤詭異卻又無處不在,他可能於橋上看人來人往,也可能於幽暗的樹叢中看燈火通明,亦或者佇立在窗前門口,凝視他找尋已久的小姑娘。這是他的心之嚮往,是他的應許之地。

是我們每一個人心裡永遠不敗的玫瑰花。

如果此時畫面定格,這小鎮便是一副沉默年代的黑白照片,安靜悲愴,寂寞蔓延。

生活才是終極大導演,劇本對誰都殘忍。

YOUTH

善良

向日葵總是面朝太陽,大雁會飛向南方,山川復甦河水解凍是因為追過一場場春風。世間遼闊萬物生長皆為追光者皆有出路。

於小鎮而言,小千便是那道光。

人性本善,所以總會被美好善良吸引和安排。而成長是一次殘酷的冒險,途中所遇善惡黑白妖魔鬼怪猶未可知,於是有人迷路入歧途有人裝起盔甲有人悄悄藏起玫瑰花。

萬幸,小鎮裡還有被藏起來的玫瑰花。

那些守花人像夜裡孤獨的行者在等一個古老的寓言,等天之將明大夢將醒。小千恰逢其會帶來了人性最初的力量,這力量是一道光,照亮暗夜的路讓他們最終找到了彼此。

看似不近人情的鍋爐爺爺內心卻十分柔軟善良,嘰嘰喳喳一貫強勢的小玲也只是刀子嘴豆腐心,起初妄圖欺負小千的煤球工更是迅速站在了她這一邊,就連被湯婆婆溺愛成巨嬰的寶寶也跟她做起了朋友。還有白龍,白龍從一開始就是善良的。他如英勇的騎士般一路呵護小千,從最開始告訴她小鎮裡的生存法則到幫她想辦法救父母,小千失落時還會輕聲安慰帶飯糰。他的善良從始至終沒有伏筆,唯一可惜的是忘記自己名字,所以只能困於小鎮受人擺布。

少女的善良真誠像一顆火種,有燎原之勢可融冰融雪。像是心靈荒原吹過一場春風,世間萬物聽到了最原始的召喚,於是大地動容人性的光輝破土而出。

故事的結局當然是happy ending。

小千成功解救父母,白龍記起了自己的名字,無臉男迷失又找回初心留在了質樸真誠的錢婆婆那裡。最終巫婆的詛咒失效,守花人等來了天明。

整個小鎮仿佛瞬間也變成彩色的了,有晴有雨有情有義,四季變換賞罰分明。時間似乎未曾流逝,一切回到原點,大夢初醒。

荻野千尋,你的名字,歡迎回來你的國度。

魔法或幻覺,分不清第幾維世界。一定是因為現實生活沒有12點的鐘聲,所以有人造了一場夢境。成長從來且歌且行且疼痛,於你於我都是寓言故事,字裡行間寫滿隱喻。

感謝善意提醒。

不知你是否也曾走進過那樣的小鎮?或者有過那樣的孤獨困頓?

善良的人們啊,請一定努力往前走,莫回頭。

請相信冬天會過去太陽會升起。

人生終將遼闊,向上而生。

-THE END-

來自YOUTH部落

文|董飛兒

編輯排版|董飛兒

圖片|網絡

相關焦點

  • 影評《千與千尋》作者:萌小二
    《千與千尋》是一部由宮崎駿執導、編劇,柊瑠美、入野自由、中村彰男、夏木真理等配音,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動畫電影。該片講述了少女千尋意外誤入靈異世界之後,為了救爸爸媽媽,經歷了很多磨難的故事。隨著影片一點點地放映,故事的每個角色都在慢慢成長,千尋學會了堅強、勇敢和執著。湯屋裡打工的人重新認識到了生存的意義。無臉男擺脫了身體中的貪婪和汙穢。坊寶寶學會了獨立。白龍找回了初心… 最終純真勇敢的千尋,改變了影片裡面所有人的命運。並且成功地救出了爸爸媽媽。
  • 《千與千尋》中關於「名字」意義的哲學探討
    《千與千尋》在哲學和小說裡,經常出現關於「名字」意義的探討,我們如何界定自己的身份,又如何知道名字從何而來?正是關於名字和身份的基本問題,主導了關於這個主題的諸多哲學思想。(《千與千尋》)影片在這裡暗示人的名字是自我的縮寫,所以能夠代表自我。在《千與千尋》的故事背景裡,這更多的是一種隱喻結構,但是我們的名字仍然可以對身份和自主性產生不可思議的力量。
  • 我在字裡行間裡,把愛意寫滿
    我願意,等你在哪雪雨紛紛的梅花雨天,多想寫一首相思填滿心間,醞釀風情萬種的纏綿,妖嬈嫵媚的雙眼,風鈴依舊揺響玲瓏千般,簾卷西風瘦了誰的容顏?我願意等你在梅花天,良宵嬿婉,我在字裡行間把愛意寫滿,讓美妙的音符紅豔豔,情有千千結,句句如蓮,一夜雪飛寒,回眸一笑是驚鴻一瞥的故事在蜿蜒,衷腸訴盡終是姻緣一線牽,霓裳羽衣的花蕾藏著一抹思念,小橋的邂逅,一句不見不散,把雪花飄飄的柔情呼喚,一場花開是夢的席捲,就轟轟烈烈的把相愛開展,錦瑟來襲的話語流淌呢喃千萬遍。
  • 《千與千尋》:一個關於「尋」的故事
    最近,《千與千尋》即將在大陸上映,作為一個十年前看過這部作品的老觀眾,自然不會缺席。乘著上映的懷舊潮,想聊一聊我對這部電影的一點想法。《千與千尋》中的千和千尋分別是在妖怪世界和現實中主角的兩個名字,分別代表兩個世界,而尋就是這部作品想要表達的主題。
  • 《千與千尋》一個普通女孩的成長故事
    他的筆下有許多為世界各國不同年齡段的觀眾所知曉的動畫電影:《風之谷》、《龍貓》、《哈爾的移動城堡》等等,但是今天我要說的是《千與千尋》。《千與千尋》刻畫了一個現實世界中真實的少女形象,她不同於宮崎駿其他作品中的少女,沒有幽靈公主的堅韌美麗,沒有金魚姬的活潑浪漫,也沒有娜烏西卡的自信果決,影片中的女主荻野千尋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甚至有點膽小嬌氣的少女。
  • 靈遁者:關於隱喻故事的一切答案都不重要
    隱喻的故事——靈遁者一分鐘和一個圖釘沒有關係但我為此哭了一天一夜我不想有人能懂這個隱喻的故事所有走在路上的人啊不要害怕我留下了關於隱喻故事的一切微笑就是讓你們明白關於隱喻故事的一切答案都不重要76、你們好——靈遁者我有很久沒有給想念的人打一個電話了不過沒有關係
  • 《千與千尋》:童話世界裡的詩意
    《千與千尋》正式上映於2001年7月,2019年6月正式於國內上映,該片由宮崎駿執導、編劇,由吉卜力工作室製作,講述小女孩千尋與父母誤入神奇的異世界,父母因誤食了給「湯婆婆」客人準備的食物後,被「湯婆婆」用魔法變成了豬,千尋經歷了種種冒險,認識了「湯鍋爺爺」、小玲、白龍等許多朋友,最終將父母成功救回現實世界的故事。
  • 《千與千尋》今日重映,成長是一趟有去無回的列車
    這位偉大的漫畫家用不朽的想像力,將一個個鮮活的動畫形象搬上銀幕,講述了一幕幕治癒人心的童話故事。《千與千尋》正是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故事之一。2001年,該片在日本上映,先後獲得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香港電影金像獎、法國凱撒獎、安妮獎以及奧斯卡金像獎,在日本國內更是創下空前的304億日元票房,超越了1997年的電影《鐵達尼號》,成為日本史上票房最高的電影。
  • 豆瓣top250~6 |《千與千尋》(2001)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思想轉變過程的一個新的體現。先不談導演深沉次的電影主題,即使影片只是講述關於一個年輕女孩的冒險,它仍然是如此令人震驚!影片中大部分角色及場景都是導演對現實生活中人物及事件的暗示和隱喻。具體的浮光就不在這裡一一作說明了,希望聰明如你,能夠通過欣賞本片,自己發現裡面的隱喻。
  • 《千與千尋》:宮崎駿用孩子的口吻,講述了一個正在發生的故事
    她文筆很好,說以後想當個作家,畢業的時候我還送了她一盒《千與千尋》的明信片。像下面這樣的。那三年就像一趟疾駛的列車一樣,一去不復返。時隔十八年再看《千與千尋》,實際上宮崎駿是用孩子的方式講述了一個正在發生的故事。
  • 千與千尋,一個關於成長的隱喻
    1/4   千尋的父母   第一次看《千與千尋》,有一個疑問,沒有人的豐盛筵席,一看就很詭異,為什麼千尋的父母居然什麼也不想,坐下來就吃?就算是一部幻想題材的作品,可這一場戲描繪的畢竟是現實中的人,這不符合邏輯啊!   17年後,大銀幕重看《千與千尋》,這個問題,忽然明白了。
  • 《千與千尋》今日上映
    此前,引起熱議的夏日主題海報和「別丟了自己」主題短片,分別展現了不同的觀影角度:海報以夏日的趣味展現孩子眼裡神隱世界的童真和美好,短片則從大人的視角揭露了人物和故事背後的成長深意。網友表示:不同年齡段看到的《千與千尋》是不同的故事,值得去影院反覆觀看。
  • 關於《千與千尋》你所不知道的幕後故事,經典背後是用心的製作
    宮崎駿的《千與千尋》是奧斯卡獲獎影片,也是日本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電影,虜獲了全世界觀眾的心。那你知道它的背後故事嗎?帶著這些鮮為人知的事實,會讓你再次愛上這部電影。《千與千尋》沒有劇本儘管《千與千尋》的情節豐富,人物發展也很有特色,但它並不是按照劇本製作的。
  • 在《千與千尋》:長大之後,還有童話故事再相逢
    19歲的《千與千尋》曾經出現在許多的十字路口。童年時代,「爸媽變豬」是一個不可磨滅的童年陰影;青春期,千尋、白龍的無知愛情,與萌芽的青澀心悸相呼應;年輕時,職場多樣性的真實反映,讓人在午夜夢回時感觸深刻。這部世紀之交成人童話,故事明快溫馨,背景沉重悲觀,刻畫了世間的善惡。
  • 重溫《千與千尋》:18年後,我才看懂了這些職場隱喻
    對於國內影迷來講,能夠在大銀幕上看到這部經典影片,實在是一個「喜大普奔」的好消息,就像海報中寫的那樣:「值得所有等待」。重溫影片,感動之餘,也驚奇地發現在宮崎駿敘述的愛與堅持下,這部電影其實就是一部成年人的電影——那些成年世界的職場故事,也早已經滲透在這部經典之作中。
  • 《千與千尋》:我們終會相逢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愚人之歌,ID:aqjy2013】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千與千尋》是我看過的最好看的電影,那時我還住在天橋邊。從書房裡能看到天橋上的人來來往往,就和電影中上岸的神明們一樣。
  • 二十一個奇趣的化學元素故事,隱喻了生命、痛苦、愛情。
    二十一個恬靜、夢幻、感慨、悲痛、奇趣的化學元素故事,隱喻了生命、痛苦、愛情、死亡,從氬到碳,都有著詩人的人生象徵。在萊維文學的世界裡,科學與文學不再是割裂的兩個境界。《元素周期表》是萊維風最強烈的文集,既有自傳因素,又糅合了寓言、想像,甚至歷史。通過闡釋二十一種元素的特性,鉤沉了自己在二戰前後的成長、生活,對人類道德和物質世界的隱蔽關聯進行了深邃動人的追問。
  • 《千與千尋》人生的必經之路,成長!
    其實,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童話故事,而且每一個人的心中也都會有一個宮崎駿的動漫故事,這些80後和900後喜歡宮崎駿動漫的人有很多很多,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分享一下宮崎駿的動漫電影《千與千尋》。也許在人生的道路當中,你會遇到很多人,但是人生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必修課,那就是成長。
  • 小學生寫寓言故事:用一個故事,告訴讀者一個道理
    你有讀過瓊·穆特的《禪的故事》嘛?在這個故事中,講述了一隻叫「靜水」的大熊貓和三個小孩兒發生的故事。每一次,一個小孩兒來找靜水時,靜水就為他們將一個故事。而這個故事,只是故事,但是卻在背後隱藏著一個寓意。
  • 《中國寓言故事》讀後感
    你想寫好作文嗎?請關注《快樂讀寫》期刊微信!如果你尚未關注,請點擊標題下方的「大家愛語文」關注我們。今年的春節與往常變得不一樣,因為地球媽媽生病了,據說是像皇冠一樣形狀的病毒侵襲了我們人類。於是,在居家隔離的日子裡,媽媽陪我一起讀了很多故事。我最喜歡《中國寓言故事》這本書了,我還錄了講故事視頻發到班級群給小朋友們分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