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原來是這個意思,看懂就明白了人生這六點精髓!

2020-12-13 煲一鍋知識的粥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出自《道德經》,意思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做到至柔卻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氣度。有一個故事解釋得比較貼切。一位商人因為被搭檔出賣,人財兩空,痛不欲生,於是想投湖自盡。碰巧遇到了在湖邊靜坐的一位智者,智者在聽完商人的遭遇後,將其帶回家中,令其從地窖取出一塊堅冰。商人雖不明所以,可還是照做了。

冰取出後,智者吩咐商人將冰砍開。於是,商人找到了斧頭,使勁向堅冰砍去,結果只在冰面上留下了一道痕跡。幾次嘗試後,商人累得氣喘籲籲,對這塊堅冰毫無辦法。智者沒有說話,將冰放到了鐵鍋中煮,隨著溫度的上升,冰塊慢慢融化了。於是智者問商人,你現在明白了嗎?商人面露難色,誠心請教。

智者語重心長地說: 我讓你體會的,其實是為人的六種寶貴品質。冰雖為水,卻比水堅硬百倍。越是在寒冷惡劣的環境下,越能體現出它的堅硬無比,這就是百折不撓。水也能化成氣,若在一定範圍內進行聚集,便可有強大的動力,這就是凝心聚力。水可以淨化萬物,無論世間環境如何,都敞開胸懷接納,這就是包容萬物。水看似柔弱,卻可滴水穿石,這就是以柔克剛。水可化為雲霧,可化作雨滴,能上能下,這就是能屈能伸。水為生命提供了源泉,卻不向萬物索取,這就是心地善良。這六種品質可以成就一個人,讓他擁有強大的精神力量,克服人生中的種種困難。

「上善若水」這個詞,最關鍵的地方就是「水」的智慧。水,是大自然裡最頑強,最智慧的存在。這就是生命的力量,更能激發一個人的無限潛力。當我們面對惡劣的環境時,百折不撓的堅持到底,既是一次艱苦的磨鍊,又是一次成功的積累。當我們想做成一件事的時候,就要把人才聚集到我們身邊,用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去完成我們想做的事情。當面對不公的待遇和不友好的行為時,我們可以心如止水般去看待事情,找出問題點,能屈能伸,以柔克剛。當別人犯了錯誤,我們可以選擇包容,被善待的人成了我們的朋友,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幫助我們,路越走越寬。 善良,是一個人的實力,不卑不亢,有原則有擔當,積極向上,誠信樂觀。

和現在社會中急功近利,浮躁的氛圍比起來,上善若水就是一個相反的存在。突然明白了很多聰明人,為什麼看起來都是大智若愚的?看破不說破,給別人留面子留餘地的人,無形之中也給自己留住了好運,減少了做事的阻力。

煲粥總結:一個人最好的狀態,就是上善若水。平靜地去看待身邊的人和事,積極的面對,冷靜的思考,做事講究水到渠成,潤物無聲。

歡迎關注(煲一鍋知識的粥)加速成長!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不妨轉發、收藏一下哦~ 期待您的精彩留言。

相關焦點

  • 上善若水,這四個字到底什麼意思?
    上善若水,這四個字到底什麼意思?@溫溪:「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第8章,意思是說:最好的、最上乘的「善」就像是水一樣。很多人把「上善若水」當成是自己的座右銘,可自己真的能做到「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嗎?
  • 一直聽說「上善若水」,原來是這個意思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這是成功人生的第一種境界:百折不撓。水化成氣,氣看無形,若氣在一定的範圍內聚集在一起形成聚力,便會變得力大無窮,動力無比。這是成功人生的第二種境界:聚氣生財。水淨化萬物,無論世間萬物多髒,它都敞開胸懷無怨無悔地接納,然後慢慢淨化自己。
  •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
    上善若水的意思是人要如水般一樣的善良、包容,蘊含做人的大智慧,處事最高境界。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它的字面含義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接近於道。上善若水:「上」是最的意思。「上善」是最善的意思。
  •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上善若水的真正含義!
    《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於道。」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處於眾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水有七善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 道家精髓: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其實很簡單,很多人卻理解錯了
    比如蘇格拉底,釋迦摩尼,還有中國的孔子和老子等人都是在這一時期誕生的。在中國影響最大的兩個學派,一個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另一個則是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了。孔子要晚老子一輩,歷史記載中孔子曾數次向老子問學。兩位大思想家見面自然是別有一翻盛狀,在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便曾記載過這樣一段兩人相遇的故事。
  • 老子所說的「上善若水」,究竟是啥意思?真正含義少有人知
    而「上善若水」就是《德經》中的精髓,教導人們要培養高尚的品質。「上善若水」內涵及通俗釋義一、《道德經》對「上善若水」的詮釋由於生活中有很多人不了解《道德經》,所以他們都會認為「上善若水」看起來十分高深。《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如果大家仔細分析老子對「上善若水」的詮釋,就會發現其含義淺顯易懂。
  • 上善若水的真實意思?你知道嘛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道德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人的品格應該像水一般,做事情行雲流水,靜止如水。人的最高境界要像水一樣,能屈能伸。
  •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其實意思很簡單,卻鮮有人知
    但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之中,有一些成語或者說是諺語都已經被人曲解了它的原本的意思,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就是一個成語「上善若水」。可能對與大家來說這個成語都不陌生,但是在今天有很多人都已經曲解了它的意思,忘記了它原本的含義。實際上這個成語它的原意十分簡單,卻鮮有人知,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它的意思吧。
  • 上善若水的真正含義原來是這樣
    古人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最高水平的善行,如水的性格,是萬物的對象,而不是名利,謙卑和沉默,這是柔軟的。柔軟不僅是生活的一個特徵,也是一種「強大」的力量,柔軟到強大。
  • 人生的最高境界: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各人有各的看法,各人有各人的見解。其實,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上善若水,厚德載物」這八個字。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上善若水,厚德載物。這八個字也出自老子《道德經》。其意就是最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應像水一樣,水滋養萬物,造萬物卻與事無爭,水總是處於人們所不願處的地方,潔身自好,故達到美好的境界,符合自然法則。這就是厚德載物的品質。
  • 老子說:「上善若水」,究竟是什麼意思?對我們有何啟示?
    老子說:「上善若水」,究竟是什麼意思?對我們有何啟示?在我們的學生時代,每次背誦文言文時都會覺得十分困難。這主要是因為文言文表達方式與現代不同,我們不容易了解其中的意思所以在背誦時就會困難一些。今天小編向大家介紹一個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但是很少有人真正理解其意思的詞語。「上善若水」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老子的經典思想。那麼它究竟是什麼意思?所謂上善,指的就是水對世界萬物是十分重要的,水滋養了萬物卻沒有邀功,默默付出不求回報,這樣世間萬物慢慢習慣了水的付出。那麼,「上善若水」這個詞語帶給我們哪些啟示呢?
  • 我們常說「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讀懂它就懂了這「七善」
    我們常說「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讀懂它就懂了這「七善」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上善若水」這個成語,但它具體是什麼意思呢?可能很多人之前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有時候就是順口一說,根本沒有深究這個成語背後的深厚韻味,但我國的文化經過了千百年來的孕育,非常的豐富多彩,有時候不學,可能過後就忘了,這一點我們應該做到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上善若水」這個被人們用了千百遍的成語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 「上善若水」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深受人們的喜愛?
    「上善若水」僅僅四個字,卻博大精深,寓意深刻,從古到今,曾經被許多人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甚至把它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上善若水,是一個成語,出自《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 「上善若水」啥意思?原來人們都誤解了,帛書本出世後才真相大白
    通用版本的《道德經》是這麼說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而實際上帛書上所寫的原文應為:「上善似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
  • 老子的「上善若水」是何意?其實意思很淺顯,被很多人想複雜了
    「上善若水」,就是出自《老子》中的一個成語,整句為: 「上善若水 而「上善若水」中的「水」,則是比喻那些與世無爭的聖人,這句話其實意思很淺顯,卻被很多人想複雜了。
  •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意思很簡單,但一般人都理解錯了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下在小編心目中認為,對心靈的至善至美和人生的至高追求概括得最完整的四個字,這四個字就是上善若水。而關於這四個字的解釋意義,大家可能都理解錯了,許多人只是從表面意義上去理解,說水是世間最美好,最善良的東西。但是小編給大家講一講,這四個字的釋義,它主要講述的就是水是這世間至善至美,擁有著至高奧義的東西。為什麼這麼說?
  • 上善若水;水有九德,孕育萬物而不爭
    今天我們來講,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上一講是天長地久,這一講老子緊隨其後的說,上善若水,因為有了至高無上的善,有了孕育和滋養萬物的水,所以才天長地久,否則那有我們,這些臭皮囊的前世今生。上善若水想要搞明白第八章的含義,我們首先要清楚,兩個字,這兩個字就是善和水,那大家就開始笑了,不就是善和水嗎!還要聽你在這裡,人五人六的信口雌黃,哈哈,到底什麼是善?
  • 「上善若水」都聽過,那到底啥意思?其實很簡單,只是被人誤解了
    眾所周知,水是沒有顏色的,古時候人們也常將君子的品德與水聯繫起來,現今不少人將「上善若水」當自己的網名,可這四字成語到底是啥意思?其實很簡單,只是被人誤解了。「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經》,很多人以為「上善若水」指的是一個人的品德出眾,應該像水一樣綿延不絕,是這個意思嗎?
  • 從上善若水,翻開道德經-
    這個問題的回答放到後面,回到道德經本身。書中出現最多的詞是「無為」「自然」「不爭」..而讓我決定研究細看道德經的是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又靜,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 《道德經》中的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想要傳遞何種智慧?
    《道德經》第八章的題目叫做:上善若水,不爭無憂。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水是一種至善的物質,它因為不與其他物質爭搶,所以才沒有任何憂患。在《道德經》思想體系中,水佔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老子認為水是世界上最接近道的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