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律詩、絕句與樂府詩歌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2021-02-08 唐詩宋詞古詩詞



古詩、律詩、絕句與樂府詩歌有什麼區別和聯繫。首先這幾個概念不是獨立的,他們有時是相互交叉的。古代詩歌分兩類,一是古體詩,一是近體詩。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 


絕句


詩體,又稱截句、斷句、絕詩。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兩種。簡稱五絕、七絕,也偶有六絕。


它源於漢及魏晉南北朝歌謠。唐以後盛行近體絕句,格律同於八句律詩中的前、後或中間四句。所以,唐人有的在詩集中把絕句歸於律詩。


後來也有學者認為絕句是截於律詩之半而成。絕句靈活輕便,適於表現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廣為詩人所採用,創作之繁榮超過其他,絕句也被人視作唐人樂府(後面還有詳細說明)。 



律詩 


近體詩的一種。格律嚴密。發源於南朝,律詩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每首分別為五言、六言、七言句,簡稱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較少見。


通常的律詩規定每首8句。如果僅6句,則稱為小律或三韻律詩;超過8句 ,即10句以上的 ,則稱排律或長律


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詩,每2句成一聯,計四聯,習慣上稱第一聯為破題,第二聯為頷聯、第三聯為頸聯、第四聯為結句。每首的二、三兩聯(即頷聯、頸聯)的上下句必須是對偶句。


排律除首末兩聯不對外,中間各聯必須上下句對偶。小律對偶要求較寬。

律詩要求全首通押一韻,限平聲韻;第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詩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間。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對,有「仄起」與「平起」兩式。另外,律詩 的格律要求也適用於絕句。


總而言之,區別在於絕句是四句,律詩是八句。

 

 

古體詩 


古體詩又稱古詩、古風,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諸體。後世使用五言、七言較多。五言簡稱「五古」,七言簡稱「七古」。古體詩不拘句數,不求對仗,也不大講平仄,用韻較為自由。 

 

 

近體詩


又稱今體詩、格律詩,是一種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的漢族詩歌體裁。為有別於古體詩而有近體之名。


它是指唐代形成並定格的格律詩體,由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求四聲、八病等聲律、對偶的新體詩發展而來,至唐初沈佺期、宋之問時始定型,為唐以後人常用的詩體,因與古體詩相對而言,故稱。其字數、句數、平仄、對仗和押韻都有嚴格的規定。


 

漢樂府 


在中國中古時期的漢魏兩晉南北時代,中央政府一直設置著管理音樂和歌曲的專門官署樂府,負責採集和編制各種樂曲,配詩演唱。這些配樂演唱的詩歌,就稱為樂府詩,也簡稱樂府。 在體式上,樂府詩以五言為主,兼有七言及雜言。句式比較靈活自由,語言自然流暢,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生活氣息非常濃厚。


它與近體詩的區別是:句式比較靈活自由,比興的大量運用,形式多樣,語言活潑生動。而絕句,律詩講究嚴格的格律、平仄、押韻,講究語言的凝練,意境的營造等。

相關焦點

  • 詩詞基礎 | 古詩、律詩、絕句與樂府詩歌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古詩、律詩、絕句與樂府詩歌有什麼區別和聯繫。首先這幾個概念不是獨立的,他們有時是相互交叉的。古代詩歌分兩類,一是古體詩,一是近體詩。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 絕句詩體,又稱截句、斷句、絕詩。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兩種。
  • 古詩、律詩、絕句與樂府詩歌有什麼區別?你分得清嗎?
    古詩、律詩、絕句與樂府詩歌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 樂府詩、古詩、律詩、絕句有什麼區別?
    就詩而言,我們大致梳理一下:詩經是詩歌的源頭,其主要形式是四言,四言之後出現楚辭,楚辭之後出現五言和七言,古詩之後出現律詩 ,律詩之後出現詞,詞之後是散曲,散曲之後是打油,打油之後便是狗屁不通的現代白話「詩」了。聽說如今的白話詩出現了屎尿「淺淺」體,這就連狗屁都不如了。        一、什麼是樂府詩?
  • 古體詩、樂府詩、律詩、絕句的不同,你分得清嗎?
    所以,唐人有的在詩集中把絕句歸於律詩。後來也有學者認為絕句是截於律詩之半而成。絕句靈活輕便,適於表現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廣為詩人所採用,創作之繁榮超過其他,絕句也被人視作唐人樂府(後面還有詳細說明)。
  • 絕句和律詩,都是近體詩,有什麼區別
    絕句和律詩,都是近體詩,有什麼區別文/@成長新視點絕句和律詩,都是中國古代近體詩的一種體裁,兩者相比,主要有起源時間、句子數量和格律要求等三個方面不同。一、起源時間。1、絕句,也叫截句、斷句、絕詩,源於漢魏六朝的樂府短章,名稱來自六朝文人的"聯句"。據文獻記載,六朝時期文人宴會,有聯章作詩的文風,每人作四句五言,合成一首整詩。如把每人所作的詩割斷開來,單獨成篇,就叫"一絕"。絕句稱呼,因此而來。
  • 詩詞常識:律詩和絕句分不清?教你分清,除句數不同還有不同處!
    此文是個人學習詩歌的筆記類系列其中一篇,在這分享給大家。會有一些疏漏和理解不夠深之處,敬請指正和諒解。詩歌存世內容最多當屬唐詩,而學詩歌和欣賞詩歌從唐詩入手是最好的捷徑。五言和七言古體詩作較多,簡稱五古、七古。《古詩十九首》是樂府古詩文人化的顯著標誌,也都是屬於古體詩,這是最為直接的例子。
  • 什麼是絕句?絕句是怎樣形成的?絕句有哪幾種分類?
    絕句是中國文學中最為短小的詩歌形式,五言絕句(以下簡稱五絕)只有二十個字,七言絕句(以下簡稱七絕)也只有二十八個字,絕句雖然字數少,但它跟律詩、詞等文學形式一樣,留下了許多千古傳唱的經典名篇,在這些經典絕句中,我們能感受到的美不會壓於任何一首長詩。那麼,什麼是絕句?絕句是怎樣形成的?絕句又有哪幾種分類呢?
  • 古詩是律詩還是絕句?一個小技巧讓你快速區分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同樣也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人,就算是雙胞胎,仍有方法區分。同理,在國家倡導「文化自信」的背景下,興起了讀詩詞熱潮,小孩在讀詩,青年人在讀詩,老年人也在讀詩。那麼,怎麼區分你讀的古詩是律詩還是絕句?也有方法辨別。下面的一個小技巧讓你快速區分。
  • 都說李白詩歌成就頗高,在律詩與絕句方面,明人評價分別是這樣
    有人認為,當時律詩尚未完全定型,故而不應以今人對律詩的要求為準繩,評價崔、李二詩大都著眼於其氣格和思想內容,且二詩皆不合平仄,若以格律言之,亦無可比性。實際上,明人趙統在其《驪山詩話》中已經專就崔、李二詩指出:近體平仄逐句接換。唐人有第三、第五、第七句各不接者,有第五句獨不接者,又第七句獨不接者。
  • 律詩和格律詩的區別
    律詩和格律詩的區別關於古典詩詞寫作方面的資料網絡有很多,或許一般都是洋洋萬言的長篇,大家很難有耐心看下去。我隨便就古典詩詞說幾句,對不對的大家再糾正。看來的朋友有可以按格律寫的,也有才接觸不太了解的,所以就低不就高,從最基本的說起。
  • 詩詞常識:什麼是近體詩和古體詩,它們有什麼區別和特點?
    漢代和魏晉南北朝的詩歌包括唐代詩歌會有一種很想不通的地方的:這些時代的詩歌怎麼大部分不符合格律要求啊?《詩經》和漢樂府民歌中雜言詩較多。李白《將進酒》就是雜言詩。《詩經》之《國風·魏風·伐檀》也是。漢魏以來樂府詩配合音樂,有歌、行、曲、辭等。唐人樂府詩多不合樂。古體詩格律自由,不要求對仗、平仄,押韻較自由,篇幅長短不限。
  • 絕句和律詩如何營造意境(不談格律)?
    而絕句和律詩則分別是四句和八句的韻文,它們和其他詩體的區別就在於是否嚴格遵守平仄格律。 既然不要談平仄格律,那麼實際上就是討論一篇韻文如何寫好,再簡化一下,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問的: 如何營造一篇文章的意境? 我們把這篇文章的意境營造好了,再做出詩歌化的文字裁剪(合格律),不就可以了?
  • 律詩與絕句
    詩歌具有音樂美,詩歌的音樂美主要取決於節奏。古代,人們在勞動和交往中,發現有規律的語音可以形成鮮明的節奏。
  • 律詩和絕句的區別
    律詩和絕句都是近體詩。那麼,怎樣區分律詩和絕句呢?
  • 五絕和五律怎麼區分?絕句一定要講究平仄和押韻嗎?
    中國古詩中的五絕和五律怎麼區分?這個問題並不難回答,絕句只有四句,五絕就是五言絕句,也就是每句五字一共四句的詩,而律詩是八句,以及多於八句但還是遵守律詩格式的排律,五律就是五言律詩。按通常的定義,絕句和律詩都屬於近體詩,也就是格律詩,格律詩是初唐才成型的詩體,其結構嚴謹,字數、行數、平仄、用韻都有一定的限制,所以絕句和律詩一般是要講究平仄和押韻的。二、五絕的出現早於七絕嗎?
  • 詩詞分類知識古體詩與近體詩的區別!
    (一)近體詩的特點:1-字數固定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律詩每首八句,絕句每首四句,句數都是限定的。也有「三韻律詩」,但很少見。也有所謂「排律」,句數可超過八句,最多可多至一百五六十韻(三百多句),但是句數都是偶數的。
  • 【漲知識】律詩和絕句的區別
    絕句應該分為律絕和古絕。律絕是律詩興起以後才有的,古絕遠在律詩出現以前就有了。(一)律絕律絕跟律詩一樣,押韻限用平聲韻腳,並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講究粘對。(甲)五言絕句(1)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2)平起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國學常識:什麼是詩詞、律詩、絕句
    詩詞,詩和詞的統稱,這裡的詩一般是指以古體詩、近體詩。 詞,特指宋詞。近體詩,亦稱「今體詩」,是唐代形成的律詩、絕句的通稱,對於詩的句數、字數、平仄、押韻等都有嚴格規定。古體詩,又稱古詩、古風。按照詩中每句字數的多少,分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等體裁。詞,作為詩的一種體裁,屬於詩的一種韻文形式。由五言詩、七言詩或是民間歌謠發展而成,起於唐代,盛於宋代。詞,原是配樂歌唱的一種詩體,句的長短隨歌調而改變,因此又叫長短句。
  • 中國詩歌詩體簡明史,學詩歌不得不了解的基本發展脈絡
    無論是古體詩、近體詩(格律詩、絕句)、雜體詩都是要押韻的。只是押韻方式有所變化。對於韻很多人存在誤解,我個人認為,欣賞古代詩歌要相對了解一下韻書。而現代進行古詩創作按照現代漢語發音就行了,沒必要非要去古韻。
  •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古詩的5種類別
    唐時近體詩興起,為了區別以前的詩與近體詩之不同,故與近體詩相對而稱唐以前的詩為古體詩。古體詩產生最早,形成於漢六朝。《詩經)、(楚辭)、漢魏樂府古辭、南北朝樂府民歌以及這一時期的文人詩等,都可稱為古體詩;後來人們仿其舊式不依格律而寫的也是古體詩。與近體詩相比,古體詩的形式比較自由,除押韻的要求而外,篇幅、平仄、對仗等,都無限制,可以視為古代的自由體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