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科 肖江蓉供稿)
據調查,中國每年約54萬人會因為熬夜、加班、過度勞累等情況導致心臟猝死,居全球之首,每天約有1500人死於心臟驟停。那麼,如果我們身邊的親人、朋友發生心臟驟停,我們應該如何正確急救?
心臟驟停的患者,在4分鐘內進行復甦,可能有大半可以救活,我們又叫「黃金4分鐘」。如果遇到心臟驟停的患者時,別慌張,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心肺復甦:
1、 判斷病人是否有意識:當你身邊有人突然倒地時,要先和他說話,請他睜開眼睛,和你握手,判斷病人是否有反應,有意識。
2、 判斷是否還有呼吸:如果他沒有意識,應再去觀察胸腔有無起伏、頸動脈是否搏動,判斷患者是否還有呼吸(注意時間不能超過10s)。
3、 呼叫120:如果沒有意識呼吸,立即呼叫120。
4、 心肺復甦:
C(circulation)胸外按壓:
體位:至於硬地板床上,去枕平臥位
按壓點:雙側乳頭連線與胸骨柄的交點(或胸骨中下1/3點)。
按壓手勢:以一手掌跟著力按壓,另一手重疊,雙手手指相扣翹起手指,手腕、手肘、肩關節要在一條直線上,垂直按壓。
按壓深度和速度:速度要達到100—120次/分鐘,深度為5-6釐米,按壓時胸廓要充分回彈,手掌根不能離開胸壁,按壓與放鬆比1:1。
A(airway)開放氣道和通氣B(breathing):
需要首先檢查患者口腔是否有異物、粘液等堵塞,如果有,需要及時清理。
仰頭抬頜法;操作者站或跪在患者一側,一手置患者前額上稍用力後壓,另一手用食指置於患者下頜下沿處,將頜部向上向前抬起,使患者的口腔、咽喉軸呈直線。再通過看(胸廓有無起伏)、聽(有無氣流呼出的聲音)、感覺(面部感覺有無氣流呼出)三種方法檢查出患者是否有自主呼吸。如無呼吸應該立即進行口對口吹氣。
仰頭抬頸法:病人仰臥,搶救者一手抬起病人頸部,另一手以小魚際側下壓患者前額,使其頭後仰,氣道開放。
通氣B(breathing):
步驟一:用一手的拇指、食指捏緊雙側鼻孔,以防止吹氣氣體從鼻孔排出而不能由口腔進入到肺內。
步驟二:深吸一口氣,用口唇嚴密地包住病人的口唇,注意不要漏氣,在保持氣道暢通的操作下,將氣體吹人病
人的口腔到肺部。
步驟 三:吹 氣 後,口 唇 離 開,並 松 開捏鼻的手指,使氣體呼出。觀察病人的胸部有無起伏,如果吹氣時胸部抬起,說明氣道暢通,口對口吹氣的操作是正確的。(注意:胸外按壓與通氣比為30:2,每分鐘頻率為8-10次/分,每次通氣量為500-600ml)
5、 心肺復甦有效指標
(1)頸動脈搏動:按壓有效時,每按壓一次可觸摸到頸動脈一次搏動,若中止按壓搏動亦消失,則應繼續進行胸外按壓,如果停止按壓後脈搏仍然存在,說明病人心搏已恢復。
(2)面色(口唇):復甦有效時,面色由紫紺轉為紅潤,若變為灰白,則說明復甦無效。
(3)其他:復甦有效時,可出現自主呼吸,或瞳孔由大變小並有對光反射,甚至有眼球活動及四肢抽動。
大家學會了嗎?每個人都應該行動起來,學習心肺復甦的手法,挽救身邊人。
審稿:楊樺 編輯:陳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