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才能從根上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這幾年,通過「雲課堂」等方式,湖南山村的孩子們享受到越來越多的優質教育資源,希望的種子正在生根發芽。
「老師好。」
「真好,今天鄧老師跟孩子們又在我們網絡學校的課堂見面了。」
這是暑假前,湖南新晃縣芙蓉學校五年級學生們的最後一堂數學課。網絡那頭是遠在省城的長沙芙蓉區數學帶頭人鄧仕秀老師。這樣的城鄉同步,「雲」端共上一堂課,已經開展了一個學期了。
鄧老師說的山村小朋友就包括13歲的楊錦民。楊錦民的家在湖南新晃縣米貝鄉碧朗村,那裡大山環抱,教育資源匱乏。大部分村民最多上到初中就回家務農或者外出打工,考上大學走出大山的寥寥無幾。
轉機來源於一所新學校。為了改善貧困地區辦學條件,這幾年,湖南省興建了一批高質量現代化學校,專門招收貧困學生,統一命名為芙蓉學校。
2019年,新晃芙蓉學校建成招生,楊錦民也從村小學轉入這裡。全校35個班級與長沙市、懷化市等地的名校、名師聯合建立起了「雲課堂」,定期進行遠程網絡教學。教學一體機、攝像頭、高速寬帶組成了「雲課堂」的「千裡眼」和「順風耳」。山裡的孩子們隨時可以同步聽到優質的課程。
除了傳統的基礎學科,學校還增設了口語交際課等豐富多彩的素質教育課程。原本內向、拘謹的楊錦民成了課堂上的小明星,惟妙惟肖的表演經常把同學們逗得哈哈大笑。
進了芙蓉學校後,楊錦民的性格開朗了,數學成績從原來的不及格提高到了90多分。除了自己學到了更豐富的知識外,楊錦民還經常利用周末或者假期回家的時候當起了小老師,「雲課堂」的知識正被延伸到村寨裡。
湖南省還通過公費定向師範生培養、「三區支教計劃」「國培計劃」「省培計劃」等項目的傾斜支持,為芙蓉學校培養配備優秀的教師隊伍。引入各地優秀教育教學資源結對幫扶,定期進行教師培訓和網絡教學,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城鄉共享。
目前,湖南省已經有16所芙蓉學校投入使用。到2021年,100所芙蓉學校將覆蓋湖南全省所有貧困縣市,15萬名山裡娃將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