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的勝利召開,作為我們基層黨組織,要早學習、早領會,才能做到早貫徹、早落實,扎紮實實為群眾服務好,帶領群眾建設好美麗鄉村,與全國人民共同奔向小康生活。」聽了習近平同志的報告後,民權縣胡集回族鄉馬莊村黨支部書記馬剛亮激動地說。
近年來,民權縣胡集回族鄉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統戰民族工作全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突出「團結、進步」兩大主題,以抓好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為依託,以促進民族經濟發展為目的,不斷創新新形勢下民族團結工作舉措,堅定不移地鞏固和發展民族團結工作,使全鄉呈現出了民族團結進步、經濟繁榮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
「我們一定會充分發揮宗教團體的橋梁紐帶作用,團結廣大群眾,堅持走愛國的道路,與黨中央保持一致,為共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民權縣胡集回族鄉馬莊村阿訇孫建猛如是說。
「黨帶領我們過上好的生活,這不,俺村裡不但新修了文化廣場,還修了柏油路、水泥路,我們的生活環境是越來越好,十九大將會出臺更多的惠民政策,我們回族群眾堅信生活會比以前更加紅火美好。」 胡集回族鄉馬莊村群眾馬懷亮高興地說。
胡集回族鄉全鄉13個行政村,總人口2萬人,其中回族人口9876人,佔全鄉總人口的49.3%,主要分布在馬莊、凡樓、胡集等7個回族村。在民族團結穩定的大格局下,胡集回族鄉經濟社會發展煥發出了蓬勃生機。
城鎮化建設快速發展。近年來,投資資金1000多萬元完成了胡集集鎮區城鎮化道路鋪修和附屬設施建設,新建城鎮化街道2.2公裡,完善配套了集鎮區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推動了集鎮區商貿發展,目前集鎮區發展商住戶210多戶,提升了集鎮區品位,當地回族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大幅提高。
種植出特色。該鄉結合當地回族群眾種植特點,積極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率先在全省整鄉推進土地經營權流轉,規劃建設了凡樓早熟蘋果,胡集牡丹、白朮,馬莊、馮堂山藥等多個特色種植基地,引導農民科學種植,發展以優質蘋果、藥材、紅薯、葡萄等為主導的特色種植,使土地產出效益逐年增加,幫助當地少數民族群眾走上了致富路,全鄉已發展各類特色種植5000多畝,遍布7個回族村,僅此一項年創收2000多萬元,少數民族群眾人均增收500多元,輻射帶動各類專業農戶1000多戶實現了脫貧致富。
養殖壯規模。堅持以發展技術含量高的養殖項目和培育養殖專業戶為重點,大力發展肉牛羊養殖,形成了以凡樓、馬莊、孟樓為中心的三個大型養殖基地。目前,全鄉已建或在建規模養殖場6個,新發展養殖戶350家。同時,該鄉擁有背河窪地3000餘畝,為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積極與科研單位合作,大搞淡水養殖,現已初步開發800畝,走出了一條綜合開發、變廢為寶的水產養殖模式。
工業上水平。為進一步促進和加快民族經濟發展,民權縣在民權高新技術開發區規劃1000畝土地,胡集回族鄉積極開展招商引資活動,相繼成功引入了民族企業科農食品、天贏食品、正是牛排等清真食品企業,並簡化手續辦理,提供「一站式」服務措施,推動了民族經濟的快速發展。
「習近平同志的報告鼓舞人心,催人奮進。作為我們胡集回族鄉黨委一定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堅決服從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力脫貧攻堅,積極營造科學發展環境,促進鄉域經濟健康發展,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力量。」民權縣胡集回族鄉黨委書記王帥信心十足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