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守護|錢菊英:預檢分診防護到位,介入手術仍可正常進行

2020-12-17 生物谷

自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以來,全民加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作為醫療「國家隊」和「排頭兵」,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及時派出多批醫療志願隊赴鄂援助。同時,為保證醫院在疫情之下能夠儘量滿足急症、重症患者的醫療需求,醫院管理和工作流程也做出了及時調整。

那麼,與新冠肺炎息息相關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就診和管理是怎樣調整和應對的呢?尤其是需要做PCI手術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管理是否跟平時有所區別?醫療資源是否充足?手術能否正常進行?有什麼注意事項?為此,我們特別採訪了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心內科副主任錢菊英教授,分享相關經驗。

錢菊英教授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心內科副主任

充分防護,患者的診療不能間斷

新冠肺炎爆發後,中山醫院迅速反應,一方面組建醫療團隊支援武漢,到目前為止,該院已有143名醫護人員參與支援;另一方面,以分層分級防護的原則,展開院內防控,收治過程中重視預檢和分診,開出第一和第二發熱門診,將發熱疑似的病人和普通發熱病人與其他急症病人分不同區域進行診治,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並儘可能避免院內交叉感染,也讓危重病患的診治不受疫情的影響。同時,包括心內科在內的很多科室也開通公益性的在線問診,幫助患者做好自我管理。

在全國各地各家醫院防疫基礎上,包括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在內的眾多心內科和胸痛中心的專家們依據《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防控形勢下急性心梗診治流程和路徑中國專家建議(第一版)》確定診治流程,總的原則是既兼顧到病人的規範化治療,同時又兼顧到傳染病的防範。

「相較此前胸痛病人的規範化診斷流程,現在最大的區別是,所有來院病人要多一個流行病學調查和排除新冠病毒感染的過程,對於一時不能排除的疑似病人,需要放在特定的區域內,在診斷過程中,進行單間隔離,不宜過多地在急症區域活動,以及接觸更多人。」錢菊英教授分析。「如果是確診的病人又合併危重、緊急的心臟疾病,需要緊急處理,比如STEMI病人,建議就地溶栓治療,不建議轉運,若干有溶栓的禁忌證需要介入處理的話,則需要在符合條件的導管室(最好負壓),工作人員做好防護的情況下進行介入手術。」如果僅是疑似的病人,在排除之前,也建議心臟醫生和導管室做好相應的防護。由於心血管醫生平時接受的傳染病防護培訓可能欠缺,因此,各家醫院的感控團隊的指導就很重要,上述的中國專家建議應該來說是非常及時的,給心血管醫生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參考。

「事實上,在湖北以外的地方,疑似和確診病人相對較少。有心血管疾病又合併新冠肺炎的患者相對也較少。」正因此,錢菊英教授表示,在充分做好預檢、分診的前提下,常規的急診工作都可以不受影響。

「整個疫情期間,我們醫院的急診工作從來沒有停過,危重症病人的搶救也從未耽誤。急性心梗的病人只要來院,我們排除新冠感染可能後,採用和原來一樣的診治流程,該做急診介入治療都會照常做。只要醫院和醫護人員做好合理防護,還是比較安全的。」錢菊英教授透露。

加強術前評估,PCI流程大調整的挑戰

基於武漢防疫前方的手術經驗,錢菊英教授就疫情中PCI手術的開展流程及如何做好防護工作做了詳細解讀,特別總結如下:

1,一定要劃分汙染區、半汙染區、緩衝區、清潔區。

2,醫生、護士,就要做好三級的防護。包括N95的口罩、護目鏡、面罩、防護衣。

3,參與手術的醫生、護士及技術人員人數要降到最低,室內醫生、助手和護士各一位即可,室外一名護士,負責遞送物品,人員不要頻繁進出。

4,事先備好器械和導管,無用物品一律移出房間。物品傳遞只能從外到內、單向進行,避免人員交叉和物品的逆向傳遞。

5,術後,病人要在單獨的區域隔離監護,不能放到常規的心臟病監護室,以上海為例,所有確診病人均是集中在定點醫院診治。導管室需在徹底消毒後,方能診療後續病人。                  

要完成上述步驟,對很多醫院來說都是挑戰。

「整個的流程都是需要重新來進行調整。」錢菊英教授據實分析,大部分醫院的導管室並不是負壓的,尤其是綜合性醫院,非傳染病專科醫院,穿脫防護服的汙染區、半汙染區、緩衝區、清潔區的區分也難以保證。正因此,她建議,各家醫院可「因地制宜」,選定最適合的導管室,建立專門病室。

她還特別提醒,多重防護和非常規操作流程,對PCI術者提出極高要求,增加了手術難度,正因此,醫生需在術前仔細評估、平衡利弊,要謹慎開展介入手術。

對於擇期PCI手術前期的患者以及無法實施介入手術的患者則採用藥物為主的治療,要做好血小板和血脂管理,防止出現缺血症狀,同時恢復和提升心功能,使得患者病情穩定,從而優化術前狀態。尤其是處於心血管疾病終末階段的心衰患者,在進行擇期PCI手術前,應當進行充分的藥物治療,以改善射血分數、逆轉心臟重構,從而提高心功能、減緩心衰進程。錢菊英教授強調,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心衰治療的目標從改善症狀轉變為防治或延緩心臟重構,以降低患者心衰死亡率及住院率。現有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醛固酮受體拮抗劑、β受體阻滯劑——「金三角」的方案治療下,心衰患者的預後仍不樂觀。創新藥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ARNI)在心衰標準化治療的基礎上(ARNI替代現有的標準治療方案),可以在2周內有效改善心功能,並且降低心衰患者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住院風險。同時,長期使用時,還能夠有效逆轉心臟重構。 「從臨床研究來看,對於射血分數降低的心力衰竭,沙庫巴曲纈沙坦是優選治療藥物,它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人的症狀改善以及預後的改善都能有非常好的效果。」

我們要倡導大家不要恐懼,到醫院看病是安全的

分享診療經驗的同時,錢菊英教授還就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居家管理給出切實建議。「千萬不要因為害怕而不去就醫。」錢菊英教授反覆強調。患者可通過網上問診等多種方式及時諮詢得到應有的治療。在問診時,儘量選擇初診病院,這樣能儘快獲得診療支持。目前中山醫院心臟中心便通過微信公眾號,提供在線服務,並在疫情期間免費給患者做公益諮詢。如果患者在家出現緊急症狀,或需要做相應的檢查以便明確診斷,一定要及時到院診療。「其實醫院現在各種防控措施已做得非常好了,病人的預檢、分診、隔離,公共場所的消毒,採取避免人員聚集的各種措施等,到醫院看病應該來說是安全的」,錢菊英教授提示。積極問診的同時,患者的個人自我管理也要堅持進行。醫生在診療過程中也可向病人多多傳授日常自我管理經驗。其中最需反覆重申的是,冠心病是慢性疾病,需要長期藥物治療,一定謹遵醫囑定時服藥,不可隨意、不恰當的停藥。同時,選擇一些適合居家的運動,例如走路,太極等,飲食清淡,保持身心健康也很重要。

據悉,為保障廣大患者用藥需求。2020年2月2日,國家醫保局下發了《關於優化醫療保障經辦服務 推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表示支持醫療機構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合理增加單次處方用藥量,減少病人到醫療機構就診配藥次數;對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經診治醫院醫生評估後,支持將處方用藥量放寬至3個月。患者在就診時,醫生都會酌情配藥。截至目前,湖北省外新增病例已連續多日保持個位數水平或0,部分省市已無病例,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錢菊英教授真誠寄語:「疫情很快就會過去的,大家一定要有信心。」同時,她也呼籲所有心血管醫師和病患,以「做好自我防護,堅持良好生活方式預防疾病」的積極行動加入全民戰疫。

專家簡介

錢菊英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現任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心內科副主任;上海心血管病臨床醫學中心副主任,心臟介入中心副主任,內科教研室副主任;歐洲心臟病學會Fellow(FESC),美國心臟病學院Fellow(FACC),亞太介入心臟病學會Fellow(FAPSIC),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常委;上海醫學會心血管病專科分會主任委員;上海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副會長。

長期從事心血管內科的醫教研工作,主持973重大專項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上海市科委、衛計委課題;歷年共參與發表論文300多篇,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論文SCI收錄50多篇,主譯專著1部,參編專著及教材近20部;作為主要完成人參加的課題獲得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內的13項科研獎勵;被評為上海市科委優秀學術帶頭人,上海市衛計委優秀學科帶頭人,上海市醫學領軍人才;曾獲得上海市新長徵突擊手、上海市三八紅旗手、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上海市衛生系統銀蛇獎、上海市衛生局先進工作者、上海市「十佳醫生」等獎勵及榮譽稱號,2016年獲得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2017年獲評「上海最美女醫師」,2018年「上海市巾幗建功標兵」,2018年獲評「中國最美女醫師」。

相關焦點

  • 醫院重大傳染病——預檢分診體系
    該量表從患者可等待時間長度以及安全2個維度思考,根據醫療幹預的及時性,將患者分為立即、危急、緊急、亞緊急、不緊急5個級別,並且在幹預時間上進行了規定,分別是馬上復甦、10分鐘、30分鐘、1小時及2小時進行醫療幹預。澳大利亞在國際上建立了首個現代預檢分診體系及標準,從1994年開始一直沿用至今。
  • 做好發熱病人預檢分診 醫療衛生機構防控新冠肺炎指南來了
    要求疫情流行期間,醫療衛生機構做好發熱病人的預檢分診至關重要。醫療機構應當在醫院所有入口設置預檢分診處,負責對所有進入人員進行體溫篩查。(二)做好預檢分診工作疫情流行期間,做好發熱病人的預檢分診至關重要。醫療機構應當在醫院所有入口設置預檢分診處,負責對所有進入人員進行體溫篩查。
  • 新冠疫情時期,三級預檢分診怎麼做?
    此時,預檢分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了不漏掉任何一個「可疑」患者,各大醫院可謂「放大招」加強預檢分診!問題來了,預檢分診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有效杜絕交叉感染的風險呢?當然是非「三級預檢分診」莫屬!!!你說啥?三級預檢分診?不是擺3張桌子、設3個相鄰通道讓患者進入醫院麼?
  • 保障正常醫療服務 清華長庚醫院上線「預檢+安檢」全自動系統
    董家鴻介紹,在保證門急診和住院等基本醫療服務工作正常有序開展的同時,清華長庚醫院制定並完善了產婦、新生兒、急性心梗、腦卒中、兒科、發熱門診等重點患者的預檢分診流程,並涵蓋所有臨床專科,在嚴格入院患者健康篩查的基礎上,保障了血液透析患者、腫瘤化療患者以及急診手術、限期手術患者的住院服務。
  • 掃碼就診,最新預檢分診管理流程
    1導讀:新冠疫情初期,各大醫院都根據本院實際情況制定了預檢分診流程結合我院實際情況製作最新掃碼預檢分診管理流程。掃碼就診預檢分診管理流程轄區疫情防控指揮部聯繫電話:***********一、對所有進醫院人員進行預檢分診
  • 河津市中醫醫院小小預檢分診臺 築牢一線疫情防控網
    我院第一時間召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會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文件精神,結合我院實際,2月27日,根據上級下發文件和醫院領導的要求,市中醫醫院副院長郝瑛、醫務科主任張志強、護理部主任侯曉燕對全體工作人員進行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檢流程、現場消毒及個人防護指南培訓。
  • 網上預約+分區就診 深大總醫院全面開放正常診療
    多名資深護士組成督察小組,採用多種方法進行檢查,如採用「螢光檢測」。門診實施全面預約三級預檢分診普通門診實施全預約掛號制,取消窗口現場掛號和診間加號。掛號分時段,保證科學間隔每名患者的就診時間,嚴格執行「一人一診一室」。
  • 分級防護又變了?丨李六億教授對一、二、三級防護的解讀
    此次疫情將感控科從牆角推到了臺前,遺憾的是,在有些人眼裡,疫情防控就是「防護用品的代名詞」——防護用品從頭到腳穿的夠多、夠全,就被認為是對疫情防控很重視、防控工作很到位,完全忽略了很多規範、多位專家、在多次視頻培訓會上、反覆強調的那一句「根據暴露風險等級科學選擇防護用品
  • 從各個高速口進出藍田縣先量體溫 全縣31家醫院預檢分診工作全覆蓋
    該縣迅速組建了以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兩所醫療機構相關專業專家組成的縣級醫療救治會診專家組,負責全縣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救治工作技術指導、病例會診及培訓工作,全縣31家醫院預檢分診工作全覆蓋。同時組織縣疾控中心、各醫療機構業務骨幹、基層防控專幹、轄區醫務人員進行疫情防控知識培訓,提高醫務人員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早期識別、診斷治療能力。
  • 兒科專家堅守一線 青島和睦家8大舉措守護孩子健康
    院內感染及消毒隔離措施,始終如一、全力以赴地守護所有就診者、家人及員工的健康和安全。兒童是世界的未來,兒童的健康是父母最關注的焦點話題。作為青島和睦家醫院的明星科室——兒科,更是疫情防控中的重中之重。對此,青島和睦家醫院推出「8大舉措」,貼心守護孩子健康。
  • 發熱患者就診,如何分診、檢查、處置?四川省這樣要求
    可選配置宣傳欄、心電圖機、應急搶救藥品和設備、攝像監控系統、對講系統、移動式X光機等。3.人員要求。至少配備經過傳染病相關法律法規和知識技能培訓、熟練掌握傳染病的診斷、治療、防護、轉運、隔離及消毒等技能的臨床醫生和護士各1名。
  • 盱眙縣婦幼保健院:織密疫情防控網 守護母嬰安全
    為做好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盱眙縣婦幼保健院織密疫情防控網,醫院要求各科室嚴格做到「全面防控不留死角」,確保醫院各項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落實落細落到位,守護母嬰安全。一是預檢分診精細化,織密「排查」網。預檢分診是進入醫院的「第一道關口」,該院集全院之力讓進入婦幼的每一位服務對象都得到最安全的服務。針對兒童預防接種工作,醫院採取錯峰、預約服務,延長服務時間等措施,確保工作順利開展。二是發熱門診科學化,織密「防護」網。對於在預檢分診中發現的發熱可疑患者,第一時間安排進發熱門診進一步排查、對症治療、隔離,同時組織院內專家會診,必要時向上級衛生主管部門匯報。
  • 清華長庚醫院:堅持科學有效防控 保障正常醫療服務
    在保證門急診和住院等基本醫療服務工作正常有序開展的同時,制定並完善了產婦、新生兒、急性心梗、腦卒中、兒科、發熱門診等重點患者的預檢分診流程,並涵蓋所有臨床專科,在嚴格入院患者健康篩查的基礎上,保障了血液透析患者、腫瘤化療患者以及急診手術、限期手術患者的住院服務。
  • 患者全治癒全院零感染 這家縣級醫院的感控工作是這樣做的
    緊跟局勢流程完善到位隨著隔離病區、留觀病房的及時改造並投入使用,醫院又根據鞏義市疫情發展情況,迅速調整完成了預檢分診前置、疫區發熱門診和非疫區發熱門診的分開設置;完成全院出入口封閉管理、設置工作人員專用進出口通道等工作;優化普通患者、發熱患者、疑似患者、確診患者的診療流程;完善CT檢查流程。
  • 新疆4家醫院因漏報脊灰病例被通報-脊灰 急性弛緩性麻痺 預檢分診...
    1月30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生廳公布了近期國家對新疆重點地區急性弛緩性麻痺病例監測工作進行督導檢查結果。在檢查時發現,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漏報17例,其中4例為漏報病例;烏魯木齊市兒童醫院漏報4例;阿克蘇地區人民醫院漏報1例;和田地區墨玉縣人民醫院漏報1例。
  • 「一醫一患一診室」 昆明各大醫院正常看診
    省三院提倡預約掛號雲南省第三人民醫院門診全部正常開診,正常收治住院患者和進行手術。醫院提倡預約掛號就診,關注云南省第三人民醫院官方微信公眾號、滇醫通、微脈或撥打電話便可預約掛號。門診診室保證「一醫一患一診室」,住院病區採取限制陪護人員,進行探視人員登記、限制探視時間等措施。
  • 3月11日起濱州有序恢復正常醫療服務
    但經醫療機構自評或相關部門檢查,認為預檢分診能力不足、感染防控不到位的醫療機構或相關科室,繼續暫停開診。2.強化重點科室管理。醫院的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門診和檢驗科、影像科等傳染病職業暴露風險較大的科室,應當強化醫務人員防護(相關防護標準見附件1—5),在嚴格落實醫院感染防控措施、確保有效防控疫情的前提下,逐步有序恢復正常醫療服務。
  • 大連:對來自無症狀感染者和食品外包裝標本進行新冠病毒全基因組...
    18日對來自無症狀感染者和食品外包裝標本進行新冠病毒全基因組測序,結果顯示:病毒符合L基因型歐洲家系L2分支特徵,結果支持傳播源來自國外;無症狀感染者全基因組序列同源性為100%,提示病毒共同來源。迅速啟動應急預案 科學有序開展醫療救治 啟用省集中救治大連中心D座負壓病房,選派市六院機動隊19人第一時間進駐隔離病區,相關專家迅速到位。組織大醫附二機動隊31人待命,隨時準備進入病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