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此謂人生之四大幸事。可對於寒窗苦讀的莘莘學子們來說,金榜題名獨佔鰲頭才是最大的幸事。
每年8月,都有許多喜躍龍門的天之驕子,以優異成績考取自己心儀的大學。他們,是社會的精英,是國家的棟梁,更是父母的希望!
今年由於新冠疫情的特殊緣故,國家推遲了高考,公布錄取結果也相應延期。填報志願後等待錄取通知書時的那種內心複雜和忐忑,是每個經歷過高考的人認為最難熬的日子。考生焦慮,家長著急。能否被順利錄取,心裡始終畫著問號,猶如懸著的一塊大石頭放不下來。經過漫長而焦急的等待,終於查詢到了錄取信息。面對錄取結果,考生們內心五味雜陳,他們有的喜極而泣,興奮至極,有的卻悲慨萬分,悔恨無奈……
不久後收到大紅錄取通知書時的那種欣喜也自然不言而喻:考生們撫摸著通知書愛不釋手,高興之餘又多了一些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和期冀;家長們更是喜不自勝,拿起手機拍個圖迅速發個朋友圈,恨不得讓所有的朋友與之一起分享此時的歡樂。
錄取通知書,掂一掂,輕飄飄的,紅色的信封裡包裹的不過是幾張紙;然而,它的分量又是沉甸甸的,它凝結了考生的辛勤汗水,飽含了父母的殷切期望,箇中滋味,只有自己懂得!
這群零零後的考生,從只會在襁褓中哇哇啼哭,到光著腳丫跌跌撞撞地咿呀學語,到第一次背著書包走進校園,第一次拿回考試成績,再到第一次離開父母外出求學,十八度春秋,卻有十二載學海生涯。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十二年的風霜雨雪,十二年的茹苦含辛,一路蹣跚走來,才換來了如今這薄薄的幾張紙。
錄取通知書到底意味著什麼?
高考成績是最公平的,最真實的。這紙錄取通知書,意味著對高中三年學業水平的肯定,是真實成績的體現。付出了,努力了,就會得到相應的回報,會有更多的名牌大學向你招手;但如果懈怠了,可供選擇的機會則會少之又少。
平時非常關注兒子班級同學們的成績,猛然聽見日常成績不錯的同學,這次高考居然沒考好,很是詫異?兒子卻很坦然,說有些同學平時竟是通過各種作弊方式考試抄襲,用虛假成績矇騙老師和家長,優哉遊哉!可是遇到高考這麼嚴格監場的考試,難免原形畢露!這個說法,從其他考生家長那裡也得到了印證,果然如此!不可思議呀!
一位今年畢業的考生,在與班主任的微信聊天中坦然說道:分太低,可供選擇的機會太少太少了!悔恨當初沒聽老師的話,沒有珍惜大好的學習時光,荒廢了時日!他的這番話語,也算是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給學弟學妹們敲響了警鐘!
錄取通知書,又意味著別離。
龍應臺在《目送》中這樣寫道:「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只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在等待錄取通知書的過程中,你有沒有意識到即將到來的大學意味著遠行,錄取通知書意味著考生與父母的別離?十八年來,我們總是在愛的期盼中不斷別離,不過,接下來的這次別離會比以前時間更久,其意義也會更加深遠。
我們的心底,真的不希望孩子長大,因為孩子長大了,就意味著自己在不知不覺中變老,就意味著越來越少的天倫之樂。但我們又在這種矛盾心理中天天盼望著孩子長大,希望他儘早去搏擊長空,領略人生。
成長的結果,是分別;高興的盡頭,是離愁!錄取通知書最終會化成一張火車票,載著他駛向遠方。
有一句話說:「有一種感情一輩子不會輸給時間,有一種默契一輩子不會敗給距離,那說的是友誼。」高考過後,同學朋友各奔東西。昔日朝夕相處的同學,如今西安、廈門、石家莊、哈爾濱、濟南,遍布全國各省市。畢業時的那一轉身,可能就是一輩子不見面。在大學裡確實能認識更多的人,交到更多的朋友,但也別忘了那些老友,雖然大家走向了不同的方向,但也要常聯繫,分享彼此的成長,珍惜曾經擁有。
總之,金榜題名將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在對邁入大學校門的期盼中,也要好好珍惜與父母、老友在一起的美好時光。
此時,我仿佛已經聽到了倒計時的滴答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