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教育越來越成為讓家長頭疼的問題。為了教導出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孩子,家長們可謂是絞盡腦汁,煞費苦心。
教育水平與文化關係不大
教育到底難不難?說難也不難,說不難也難,關鍵是身為教育者懂不懂教育之道。
懂不懂教育與教育者的文化程度沒有多大關係,與教育者的理論水平也沒有多大關係,關鍵在於教育實踐。我們常常看到一些連字都不識的文盲父母依靠著自己樸素的教育行為教育出了德才兼備的好孩子,我們也看到有許多高學歷的父母培養了許多熊孩子。是不是懂得教育不是靠嘴說的,而是靠身體力行的實踐。無論文化高低,理論多寡,能教育出好孩子,才是教育 」 家 「 !
教育不能只看重學習成績
教育不能只看重學習成績,不能簡單地認為一個學習優秀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而認為那些不愛學習的就不是好孩子。成績只是衡量一個人的諸多標準之一,因為孩子學習好,就親近,學習不好就疏遠,這是教育的大忌!
遺憾的是,我們身邊的許多父母只要孩子學習好,不管他們有多少毛病,都寵著慣著,一旦哪個孩子學習不好,就算他身上有再大的優點,他們也視而不見。為人父母者首先應該糾正對孩子以成繢論好壞的錯誤評判觀念!
教育要發掘個人所長
人有所長也有所短,教育就是要揚長避短。兩千多年前,我們的老祖先孔子都知道因材施教,我們應該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並循循善誘,多說鼓勵的話,積極引導他們做適合自己的事情,興趣是成功的關鍵,如果對一件事情不感興趣,就難以把它做好,我們的社會需要各種人才,每個人也各有所長,所以對每個孩子的要求也不能一樣。
教育要 」 言傳 「 更要 」 身教 」
常言道 : 言傳不如身教。一個滿嘴仁義道德,卻盡做不齒之事的父母,很難教育出一個品德高尚的孩子!你做每一件事的時候都要想到 : 孩子正用純潔的目光在看著你,你有責任有義務給他們樹立正確的榜樣,教育無小事,你對生活中的小事情的態度、做法最能體現你的教育水平!
教育孩子學會堅強
我們從小就要教育孩子,讓他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可以培養他的獨立性、動手能力和克服困難的能力,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更堅強,更能適應社會,更能從容面對生活上的困難和壓力,並克服它們。一個只知道把頭埋在書本裡,別的什麼事都不會做的人,是難以在社會上有所作為的!稍微有點 」 碎石 」 就能把他絆倒,絆倒了還不容易爬起來。
所以父母要學會放手,能叫他自己做的事就叫他自己做。不要老擔心他做不好而替他做,你越這樣孩子越 」 無能 」。會教育的父母總是認為孩子比自己強,不會教育的父母總是覺得自己比孩子強。這就是差距。為了教育出來一個能縱橫天下的驕子,父母們: 請收收你們的愛心,大膽放手吧!
教育孩子知道感恩
一個不懂得感恩的孩子,就是別的地方再優秀,也是失敗的。不知感恩的人長大步入社會,雖然不能說一定寸步難行,但是必定會走得磕磕絆絆,一步三跤。無論社會發展成什麼模樣,人們都喜歡與懂得感恩的人相處。懂得感恩的人也會在生活和事業上獲得更多的人幫助。這是毫無疑問的。
那些在家不知感恩父母,在外不知感恩好心人,祖國培養他出了國不知感恩祖國,還在外國人面前罵 」 娘「 的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被人唾棄。他以為自己懂得的知識很多,卻連最起碼的感恩都不懂。你說這樣的人有多可悲?一個有教養的人必懂感恩。
教育的理論其實並不複雜,每個家長都能學會,而且有的父母已經在有意無意中為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培養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你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