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區」並不安全 揭露日軍在安全區的殺戮暴行

2020-12-24 江蘇頻道

原標題:「安全區」並不安全揭露日軍在安全區的殺戮暴行

導讀:「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日軍以辦理難民『登記』為由,將避難於原金陵大學圖書館內之兩千餘名難民,迫令集中在網球場上(現該地已建為地質實驗樓),從中搜捕了三百餘名青壯年,驅至五臺山及漢中門外悉加殺害。」

陳奶奶為孩子們講起當年自己家的遭遇

11月29日,南京雨花外小的孩子們捧著菊花,在紀念碑前默哀本版攝影現代快報記者趙傑

「同學們!安全區是什麼地方?」南京雨花外國語小學姜雯豔老師,向自己的學生提問。孩子們不假思索地回答:「非常安全的地方!」

11月29日,周六的上午,寒風瑟瑟,雨花外小3C班的8個8歲孩子捧著白色、黃色的菊花,和現代快報記者一起,走進南京南秀村5號南京大學鼓樓校區天文系的院內。這裡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金陵大學難民收容所及遇難同胞紀念碑」,是南京20多座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叢葬地紀念碑中,唯一一塊立於安全區內的,它有雙重紀念意義:既紀念遇難同胞,又紀念難民收容。安全區內本不該有殺戮發生,但很多同胞卻在這裡被侵華日軍殘忍地奪去了生命。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日軍侵佔南京時,留在南京的外僑代表……以原金陵大學等處為中心,在城內設立了「國際安全區」佔地約三點八六平方公裡,內設二十五個難民收容所,收容難民約二十五萬人,其中原金陵大學校園本身就是較大的難民收容所之一,收容難民多達三萬餘人。

原金陵大學附近,也是侵華日軍對我遇難同胞實施集體屠殺的場所之一。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日軍……從中搜捕了三百餘名青壯年,驅至五臺山及漢中門外悉加殺害。

原金陵大學校園範圍內,也是我遇難同胞屍骨叢葬地之一。據當時慈善團體紅卍字會埋屍資料記載:一九三八年一、二月間,該會曾先後在城北各處收殮,於金銀街原金陵大學農場及陰陽營南秀村埋葬遇難者屍體達七百七十四具……(節選)

孩子們沒想到

安全區也有過屠殺

灰色的紀念碑上,嵌著兩塊黑底灰字的碑石,上面一塊刻著「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金陵大學難民收容所及遇難同胞紀念碑」,下面是記載著這段沉重歷史的碑文。南京雨花外小3C班的孩子們蹲下身去,把紀念碑前已經散亂的紫金草紙花,小心地聚攏起來,並獻上自己帶來的菊花,低頭默哀。

「同學們!安全區是什麼地方?」姜雯豔向學生們提問。孩子們不假思索地回答:「非常安全的地方!」

實情究竟怎樣?安全區真的安全嗎?姜雯豔老師一句一句地念起碑文,「原金陵大學附近,也是侵華日軍對我遇難同胞實施集體屠殺的場所之一。」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日軍以辦理難民『登記』為由,將避難於原金陵大學圖書館內之兩千餘名難民,迫令集中在網球場上(現該地已建為地質實驗樓),從中搜捕了三百餘名青壯年,驅至五臺山及漢中門外悉加殺害。」

為什麼姜老師念的碑文裡說,這屬於安全區範圍的金陵大學附近會有集體屠殺?孩子們疑惑了。但老師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孩子們,因為當時的侵華日軍是沒有底線、沒有人性的,毫無道理可講。紀念碑的碑文中最後寫著,「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今立此碑,永誌哀痛,藉慰死者,兼勉後人:自強不息,振興中華。」

陳奶奶家的遭遇,讓孩子們默默流淚

身著黑衣的陳奶奶,曾隨現代快報記者一起到仙鶴門遇難同胞紀念碑探訪過。她給孩子們介紹說,「當年,我的父母帶著大哥,就曾經在金陵大學難民收容所住過。」今年60歲的陳奶奶,說起家人的遭遇,聲音哽咽著,因為雖然父母當年「死裡逃生」,大哥和姨媽卻在大屠殺期間失去生命。

這是陳奶奶第一次給小學生講這段歷史,她非常注意措辭,怕嚇著孩子們,但孩子們聽懂了,悲傷的情緒在現場蔓延,女生們開始默默流淚。

聽到陳奶奶的描述,女生王宇涵眼角有些溼溼的,「爸爸曾經給我講過南京大屠殺,但沒有陳奶奶講得這麼詳細,原來我們身邊很多人的家裡人都經歷過那麼痛苦的事情。」

倖存者回憶:很多男人被帶走屠殺

在倖存者的回憶中,這段歷史也非常清晰。

《南京大屠殺全史》中記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常志強,在父母、弟弟被日軍殺害後,與姐姐一起躲入金陵大學難民收容所避難。

他回憶說:「日本兵到大學裡抓俘虜,日本兵叫人們到操場上集合,讓男的站一邊,女的站一邊。然後開始認人。男的叫出來,必須有人認領,才會放人。但是,有很多的家人都站在人群的後面,看不到被叫出來的人是不是自己的家人。所以有很多男人都被日本人帶走了,都被屠殺了。」

英記者出書:揭露日軍在安全區暴行

英國《曼徹斯特衛報》記者田伯烈根據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的公函、報告,及其成員的信件、日記等,於1938年寫成了《戰爭意味什麼:日軍在中國的暴行》一書,第一次較為完整地向全世界報導了南京大屠殺的事實。該書中譯本《外人目睹中之日軍暴行》於1938年7月出版。

一篇顯示寫於12月24日的記錄裡有這樣的描述:金陵大學內,登記的手續開始了。日方揚言如果中國兵能夠出來自首,將罰做夫役,可以保全生命。

文中記載:約二百四十人真出來了,他們卻全給捆載而去。其中有兩三個人受傷後佯裝已死,乘機脫逃,到醫院來求治。據他們說,一群給機關槍掃射,一群則為日軍刺刀學習的靶子。

互動

「實地探訪,讓孩子們更深刻地了解歷史!」

「我們看到快報的報導,就想帶著孩子也加入到『全城同祭』的活動中,通過實地探訪,遠比從書本、電視、家長那兒了解的要生動、深刻得多,讓孩子們更深刻地了解歷史。」姜雯豔說,她已經帶著學生去過草鞋峽、燕子磯,接下來利用課餘的時間,希望將能去的紀念碑都探訪到。

昨天,民生銀行南京支行、南航等單位紛紛報名參加「全城同祭」。截至昨天下午5點,現代快報官方微博#12·13全城同祭#話題閱讀量已達756萬,大量網友留言、評論。現代快報網上發起的「全城同祭」專題上線後,已經有近3000名網友在網上點燭、獻花。現代快報微信公眾號推出的「全城同祭」微站點,在微信朋友圈成為熱點,6200多名獨立用戶,已經將該內容轉發10200多次。現代快報記者顧元森

紀念碑告訴後人

安全區其實不安全

「南京大學裡的這座紀念碑有重大的價值,有雙重意義。」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顧問孫宅巍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這是20多座紀念碑中,唯一一塊立在安全區裡面的遇難同胞紀念碑,而且它既是紀念遇難同胞,又是紀念難民收容的紀念碑。

他說,當時金陵大學難民收容所中可謂人滿為患,不僅圖書館等建築裡住滿了人,校內的一些居民家裡,也收留了很多難民。空地上還搭起了蘆席棚用來收留難民。很多人在進了收容所後被日本兵抓出去,在安全區內相對荒僻的地方被殺。「位於南大天文系的這座紀念碑,紀念所有在安全區內遇難的人們。包括鼓樓區的二條巷、四條巷、五條巷一帶,有好多水塘,當時日軍就在旁邊殺害難民。」

這座紀念碑的碑文,是由已故的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南京大屠殺研究第一人高興祖擬定的。「他是我的大學老師,生前一直在為立這座碑呼籲。」學者們希望,通過這座紀念碑,讓人們知道,安全區裡並不安全,侵華日軍在這裡抓放下武器的軍人和平民百姓殺害。「在安全區如入無人之境,任意殺燒淫掠。」

相關焦點

  • 《南京大屠殺檔案選萃》第三集:見證人記錄日軍暴行
    在他拍攝的這些鏡頭中,日軍的坦克和大炮正瘋狂地炮擊南京城,機關槍正對著成群的市民進行掃射,城內也到處是殘垣斷壁,以及受日軍姦淫的中國婦女,被汽油燒焦的屍體慘不忍睹,街道上、水塘中到處是被日軍血腥屠殺的平民。  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時,馬吉作為證人向法庭陳述了他在南京親歷的種種日軍暴行。
  • 一位美國博士揭露日軍獸行
    1937年的南京大屠殺慘案,是侵華日軍在南京製造的一場大屠殺,至今國人仍難以忘懷,這是中華民族近代史上一個永遠的痛。 但是,從二戰結束一直到今天,日本仍然不敢承認一手製造了南京大屠殺,不斷推諉和抹殺這場中華民族的劫難,至此,筆者本著「勿忘國恥」的主題,來揭發日軍在南京大屠殺中的累累罪行。
  • 民眾重走南京安全區「和平路」:感恩83年間不變的「醫者仁心」
    蔡美婷 攝中新網南京11月22日電(申冉 朱曉穎 徐珊珊)22日,在初冬的寒雨中,83名南京市民、學生和醫護人員從南京鼓樓醫院1892小樓前出發,重走83年前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中的國際「安全區」。人們感恩在戰爭中予以人道救援的國際友人和醫護人員,同時,也致敬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挺身而出的「白衣戰士」們,祈禱和平與仁愛之心永存。
  • 感恩和平 重走「南京安全區」 |第三站:南京師範大學隨園校區
    1937年冬,侵華日軍佔領南京,製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 11月下旬,留守南京的20多位國際友人成立了「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 他們與中方人士一道建立了3.86平方公裡的安全區,託起了中國難民「生」的希望。
  • 感恩和平 重走「南京安全區」 | 第三站:南京師範大學隨園校區
    1937年冬,侵華日軍佔領南京,製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   11月下旬,留守南京的20多位國際友人成立了「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   他們與中方人士一道建立了3.86平方公裡的安全區,託起了中國難民「生」的希望。
  • 中外人士徒步「南京國際安全區」銘記歷史
    12月2日,第三屆「南京安全區」和平徒步活動在南京師範大學啟動,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南京高校、南京市紅十字會的代表和國際友人、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及其後人一起從這裡出發,在當年「南京安全區」的範圍內進行徒步,致敬約翰·拉貝、明妮·魏特琳、約翰·馬吉、羅伯特·威爾遜、喬治·費奇國際人士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期間保護平民的人道主義援助和義舉
  • 重走南京安全區「和平路」:感恩83年前國際友人的大愛之舉
    11月22日,在初冬的寒雨中,83名南京市民、學生和醫護人員從南京鼓樓醫院的1892樓前出發,重走83年前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中的國際「安全區」,以此感恩國際友人們的正義之舉。上午9時,徒步活動開始。83人分成兩個方陣,冒著細雨徒步當年「南京安全區」,用腳步丈量國際友人的大愛之路。
  • 抗戰國民政府向世界揭露南京大屠殺史記
    為報復日軍暴行,蔣介石和國民黨採取軍事「復仇」,收集證據對外揭露。特別是對外揭露南京大屠殺真相,不僅保存了大量大屠殺第一手資料和證據;還讓世界首次看到了南京大屠殺日軍暴行,並產生了較大影響,為中國抗戰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高度的同情和支援。
  • 八位倖存者回憶日軍屠殺暴行
    時任國際紅十字會南京委員會主席以及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委員的美國牧師約翰·馬吉用一架16毫米的攝影機,記錄下了日軍瘋狂屠城的情景。片中,馬吉牧師也拍下了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夏淑琴、李秀英等人當年的鏡頭,使得她們也都憑藉這部紀錄片,成為不容置疑的歷史見證人。
  • 《消逝的光芒》信徒dlc白塔旁的安全區盤點
    在《消逝的光芒》這款遊戲中,玩家可以解鎖非常多的安全區作為自己的藏身之處。在信徒的dlc中就有一個白塔旁邊的安全區可以解鎖。玩家「50包郵」對這個安全區進行的點評,一起來看看吧。《消逝的光芒》信徒dlc白塔旁的安全區盤點:白塔旁的安全區;玩家玩到這裡是,劇情可以說是一波三折,驚心動魄;即將進入信徒最後的大結局,白塔也是在最後的時候被匪徒炸倒了;之後,安全區解鎖
  • 五角大樓說「安全區」協議分階段落實
    【新華社微特稿】美國國防部發言人14日說,美國和土耳其在敘利亞東北部設立「安全區」的協議將分階段落實,一些行動會「很快」實施。五角大樓發言人肖恩·羅伯遜說,美方現階段正與土耳其軍方「審核」聯合行動中心可以落實的「多個選項」。
  • 棗莊市食安辦對山亭區省級食品安全區開展年度檢查
    近日,棗莊市市場監管局副調研員田洪偉帶隊對山亭區開展省級食品安全區年度檢查。檢查組分1個材料組和4個現場組,依據《山東省食品安全先進市、縣(市、區)評價細則(2019)》,採取材料審核、現場檢查等方式進行。
  • 綜合消息:土總統說與美就建立敘利亞「安全區」達成諒解 敘政府...
    新華社北京1月16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15日說,土美總統就土耳其在敘利亞建立「安全區」達成諒解。同一天,敘利亞外交部發表聲明,抨擊埃爾多安關於在敘邊境建立「安全區」的言論,稱其「對敘利亞使用佔領和侵略的語言」。
  • 張生:死神面前的不平等——南京大屠殺期間難民的內部分層
    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不同於和平時期的政府,也不是正式意義上的「國際組織」,沒有國際條約賦予其合法性和權力,沒有司法、行政能力和資源來保護平民生命財產安全,也沒有實際力量制止日軍暴行。它發揮作用,需要日方最低限度的認可和合作,包括日本對英、美、德等國耐人尋味的忌憚。也就是說,安全區國際委員會有一定的能力,然而有限。
  • 林山寨街道辦事處伊河路社區持續開展創建省級食品安全區宣傳活動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田育臣 實習生 李杭 通訊員 李秀琴為積極推進鄭州市省級食品安全區創建,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和食品安全意識,切實保證廣大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從9月中下旬至今,鄭州市中原區林山寨街道辦事處伊河路社區黨委積極採取各種措施,持續開展創建省級食品安全區宣傳活動。
  • 日軍佔領南京城老照片:總統府升起了「太陽旗」,城市一片廢墟
    中華門在12日就被日軍突破,當時城中大部分陣地還在中國守軍手裡,日軍並未深入。負責防守中華門的第88師師長孫元良擅自帶部分部隊向下關逃跑,後雖又回到陣地,但是已經造成了城內的混亂。是日下午,唐生智倉促進行了撤退部署,由於命令下達不清,有序地撤退變成了潰散,損失慘重,來不及撤退的士兵換上便裝躲入了南京安全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