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交流論壇在英國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舉行

2020-12-25 SZNEWS

深圳特區報訊 日前,由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和英國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共同主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暨多元文化國際交流論壇」 在英國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舉行。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副主任、緣聚天下創始人唐健文先生代表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創會會長耿瑩女士出席了開幕式並發表講話。此外,出席開幕式的還有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校長麥迪文·休斯校長,中國道教協會李光富會長,中國駐英大使館王永利教育參贊及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代表團等成員。

據悉,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暨多元文化國際交流論壇已經在海外舉行多次活動,這次「英國站」論壇活動在威爾斯舉行,該論壇旨在向國際推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情況並互相交流各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經驗等,達到交流互鑑、和諧發展之目的。

「緣聚天下」是我市以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及開發利用多種文化項目的一家文化企業,隸屬於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和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董事長唐健文先生在開幕式致辭中說,非物質文化遺產,雖然起源地有所不同,但這些財富卻是屬於全人類共享的,中國人講究「緣」,是說只要心相通,總有機會能連接在一起。威爾土是以龍為圖騰,中國也是以龍為圖騰,我們相信,這也是促使兩國人民友好交流的緣分之一。中國有句古話: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唯願大家珍惜身邊來之不易的緣分。中國大儒王陽明教我們「知行合一」。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建美好明天!「知行合一」,發乎心,心即緣,同心同緣,緣聚天下!相信世界有共同的夢想和美好的未來。

本次活動當地時間7月10日至7月17日舉行。據悉,唐健文先生將前往牛津大學、劍橋大學進行「緣聚天下」文化演講。(齊霽)

相關焦點

  • 英國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你知道嗎?
    5 八門學科在全威爾斯地區位列第1 …… 這所大學就是 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 (University of Wales Trinity Saint David)
  • 英國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招生(英語博士)
    英國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博士招生(英語語言教育與英文文學)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成立於2010年11月18日,是一所歷史悠久、不斷革新的大學。此外,大學投資20億元人民幣建立斯旺西SA1城市中央海灣校園,為學生提供了最佳生活和學習環境,實現了「新城市大學校園」的願景。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現設有教育與人文學院、管理與健康學院、斯旺西藝術學院、威爾斯健康與體育學院、威爾斯職業實踐與應用研究學院、威爾斯科學與藝術學院、威爾斯國際聲樂學院、孔子學院等八大學院,幾乎涵蓋了全學科和各專業門類。
  • 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UWTSD)藝術博士招生
    英國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博士招生(藝術學)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UWTSD)成立於2010年11月18日,是一所歷史悠久、不斷革新的大學。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現設有教育與人文學院、管理與健康學院、斯旺西藝術學院、威爾斯健康與體育學院、威爾斯職業實踐與應用研究學院、威爾斯科學與藝術學院、威爾斯國際聲樂學院、孔子學院等八大學院,幾乎涵蓋了全學科和各專業門類。大學綜合性強,學科特色突出,在2020 The Guardian League Table全英大學排名中,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綜合排名第57位。
  • 重慶文化周八月將在英國威爾斯舉行
    新華網重慶7月24日電(記者張琴)記者從重慶市文化廣播電視局獲悉,重慶文化周將於8月3日至8日在英國威爾斯舉行,將展示重慶獨特的文化藝術,提升重慶在威爾斯乃至英國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推進兩地的多層次交往,促進各領域的交流合作。
  • 馬來亞-威爾斯國際大學國際招生
    馬來亞-威爾斯國際大學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ofMalaya-Wales (IUMW) 大學概況 馬來西亞-威爾斯國際大學(IUMW)坐落在吉隆坡,由馬來西亞大學和威爾斯大學(三一聖大衛)合作創辦。
  • 聚焦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 共探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科建設之路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張譯心)12月5-6日,「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與學科建設」國際學術論壇(International Forum on ICH Education and Formation as a Scholarly Discipline)在北京師範大學召開。
  • 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商會成立
  • 2020年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論壇即將召開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重點工作任務,做好2021年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中醫藥委員會定於12月21日在廈門舉辦「2020年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論壇」,同期召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中醫藥委員會常務委員擴大會議
  • 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在安徽黃山召開
    為深入挖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展現中華文化的魅力和時代風採,講好新時代的中國非遺故事,探討新時代非遺文化的傳承利用和創新路徑,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11月19日至20日在安徽省黃山市舉行。
  • 「一帶一路」高校聯盟探討後疫情時代國際交流與合作
    來自蘭州大學、東北大學、韓國釜慶大學、亞塞拜然國立石油工業大學等多所大學參加了此次論壇。 英國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副校長朱威表示,近年來中國制定的關於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政策更加開放靈活,這為國際交流與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我們願意提供國外的教育教學設施,和『一帶一路』高校聯盟成員單位分享教育資源。」 亞塞拜然國立石油工業大學校長穆斯塔法·巴班雷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導致全球高校教育方式發生了變化。
  • 武漢理工大學4+0國際本科留學項目招生簡章
    學生完成所有課程學習並達到英國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學位頒發條件,可獲得英國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藝術設計文學學士學位證書,國家承認學歷。學生獲學士學位後可選擇就業,或進入國內外大學繼續攻讀碩士學位。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University of Wales Trinity Saint David)是中國政府承認的英國公立大學,它於1893年按照英國《皇家憲章》成立,2011年,原威爾斯大學、斯旺西城市大學和威爾斯大學三一聖大衛學院合併重組為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合併重組後的大學成為威爾斯為國內外學生提供高質量學習和研究機會的重要機構。
  • 天津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學科建設專家委員會成立
    2020年12月24日在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舉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學科與教材建設研討會上,「天津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學科建設專家委員會」正式宣布成立。委員會主任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院長馮驥才擔任,教育部高校設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潘魯生和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天津大學特聘教授向雲駒擔任副主任。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委員會委員還圍繞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學科與教材建設的類型及整體實施規劃、教材適用的具體對象、教材與適用對象的定位等相關主題展開了深入研討。
  • 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在伊斯坦堡舉行
    2019年10月19日 18:01 來源:新華網 作者:易愛軍 編輯:韋幸文   新華社伊斯坦堡10月18日電(記者易愛軍)為期一個月的「一帶一路」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
  • 當代藝術人類學論壇第十五期 | 中國文化遺產的人類學研究
    曾任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副所長;現任日本神奈川大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文化人類學及民俗學。兼任中國民俗學會顧問、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副會長、中國民族學會海外理事、中國藝術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兼職教授、日本民俗學會國際交流特別委員會委員等。
  • 中美文化遺產與城市發展論壇在費城舉行
    中新社費城8月20日電 (記者 馬德林)當地時間8月20日,「溫馨之約——中美文化遺產與城市發展論壇」在美國歷史文化名城費城舉行。中國駐紐約代總領事趙宇敏、費城市長詹姆斯·肯尼等出席論壇。他說,「今天我們在費城討論保護文化遺產,而中美在四十年裡建立起的合作精神正是我們最應珍視並保護的遺產。」當地時間8月20日,「溫馨之約——中美文化遺產與城市發展論壇」在美國歷史文化名城費城舉行。圖為中國駐紐約代總領事趙宇敏在論壇上致開幕詞。
  • 新聞報導|2019英國倫敦繫念法事與祭祖大典
    適逢七月最後一個周末,以「和諧護國繫念法事 孝親尊師祭祖大典」為主題的活動,於英國倫敦ExCel展覽中心舉行。這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淨空之友社、英國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英國華藏阿彌陀佛學院,聯合主辦的一場中西合璧的盛會。活動為期兩天,首日為「和諧護國繫念法事」,次日為「孝親尊師祭祖大典」。
  • 雲南香格裡拉系列文化交流活動在英國舉行
    新華社倫敦11月22日電(記者張代蕾)「美麗雲南·香格裡拉」文化交流活動21日在英國落下帷幕,為期兩天的活動向英國觀眾全面、立體地展示了中國雲南少數民族的文化魅力。本次交流活動以旅遊文化推介、圖片展、文藝演出、主題座談、樂器服飾表演等形式展開,為海外了解中國藏區、雲南藏區架起一座「多方位、多角度、立體化」的文化橋梁。據了解,隨團出訪的7家雲南本土企業此次帶來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彝繡,以及唐卡、藏香、藏藥、傣繡、民族樂器等具有雲南特色的民族文化產品。這些企業在活動期間收穫了國際訂單,拓展了國際合作空間。
  • 我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居世界第一!
    12月17日,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湖北非物質文化遺產2016年三出國門對外交流
    荊楚網消息(記者吳堅 通訊員胡高普)2月17日,記者從湖北省非遺保護中心獲悉,2016年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三次走出國門,參加對外交流活動,分別是「荊楚文化走韓國」、「楚漢神韻」湖北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和「感知中國·哈薩克斯坦行」非物質文化遺產展。
  • 北京和威爾斯合作開展文化交流
    北京和威爾斯合作開展文化交流 2013-03-05 | 來源: 中國文化報    3月1日,北京市文化局與英國威爾斯住房建設及文化遺產保護部在北京籤署了關於在文化、藝術和文化遺產領域開展交流與合作的諒解備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