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每年人均咖啡消費量約20杯,你合格了麼?

2020-12-23 騰訊網

如果有一杯咖啡擺在你的眼前

你希望TA是哪一種?

想念陽光,

想念咖啡小館,

想念街頭的咖啡香!

不用再想念了,

這樣的日子已經回來了!

「重度咖啡依賴者」的謝女士,

最近終於可以拋下速溶咖啡,

恢復「正常生活」

——每天去咖啡店,

喝一杯新鮮咖啡

中午時分的上海陽光正好,

上海馬路沿街的咖啡館大多開門迎客,

露天席位幾乎沒有空座。

除卻耳朵上掛著的口罩,

這一切像極了一個平常的春日。

數據顯示,上海每年人均咖啡消費量約20杯,而全國年人均僅4杯;上海咖啡店總量達8000餘家,在全國遙遙領先。

據悉,

目前多數咖啡館的銷售情況,

已恢復到疫情前的八成。

「來一杯溫熱的咖啡」,

熟悉的城市氣息再度撲面而來。

復工族心中那份久違的閒適,

也伴著手中的咖啡溢滿申城……

喝咖啡的人,帶手提電腦的多了

自2月26日家附近的星巴克臻選上海烘焙工坊恢復營業後,謝女士幾乎每天去那裡報到。通常,她會在此工作兩三個小時,「畢竟還是疫情期間,不能在外逗留太久」。

她發現,從這周開始,和她一樣「居店辦公」的人慢慢多起來,最明顯的標誌就是——「咖啡+手提電腦」的標配又回來了。

上海烘焙工坊營運經理徐靜告訴記者,自恢復營業以來,隨著周圍辦公樓的有序復工,店內的客流量正慢慢恢復。出於防疫需要,目前工坊僅限一個入口,進店時所有人必須出示隨申碼、量體溫,而且嚴格限流開放,餐桌椅也比原來少了一半。

「從客流情況來看,我們能感受到大家正在慢慢恢復原本的生活節奏和消費習慣。」徐靜說,為此上海烘焙工坊調整了營業時間,從本周起,閉店時間改為22點, 比之前延長了2小時。

買咖啡的量,已恢復常態之八九成

午飯後,三三兩兩以「逛街」姿態出入咖啡館的白領不在少數。和同事一起在網紅店排隊買咖啡的江小姐告訴記者,這樣的「飯後來一杯」,是「防同事」時期辦公室交際的復甦。

下午一點多,在麥當勞靜安寺餐廳的麥咖啡櫃檯前,不時有外賣小哥出沒。「3杯」「6杯」「8杯」……而後取貨,再送往附近的辦公樓宇。

麥當勞員工安娜介紹,由於該店位於靜安寺商圈,一天中咖啡銷售有兩個熱門時段:一是早飯時間,主要是單人單點型;一是午飯後,多是幾杯打包外賣,屬於同事分享型。「最近,我們的咖啡銷量已經恢復到疫情前差不多90%的水平了。」她說。

2月初,恢復3%;2月底3月初,恢復30%至40%;上周起,恢復70%至80%……每過一周,申活館上海報業店負責人就要盤一遍店裡的飲品銷售額,看看恢復到疫情前的幾成水平。她告訴記者,從數據來看,銷量與大樓內的復工率可謂成正比,「不是從哪天開始突然飆升,而是一天天穩步攀升的」。

賣咖啡的店,與消費者共克時艱

「憑購物小票,就有機會免費獲得一包『加油咖啡豆』。」在顧客埋單時,上海烘焙工坊店員會介紹這個於17日開始推出的新活動。

徐靜說,這是借咖啡豆「歷經磨礪,方得香醇」的寓意,希望大家在疫情期間「Be Strong Like Coffee(像咖啡一樣堅強),一起加油!」

安娜介紹,配合「復工主旋律」,自3月18日起至4月18日,麥咖啡在上海地區推出「30暢享30杯」月卡,同時推出的還有「帶著春天氣息」的咖啡新品。

在申活館,一杯咖啡加一塊蛋糕的「春之下午茶套餐」是當前的熱門產品。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款原價62元現在賣30元的套餐,自3月12日推出以來,每天可以賣出二三十套。

在此之前,申活館還在本月初推出過買300元餐飲券送20個醫用口罩的活動。「這些薄利促銷,想表達的就是供應商和我們商家,願意與消費者一起共克時艱。」

上海街頭正在復甦

編輯:史笑雨

來源:文匯報

可能你還想看

最喜歡你在看的樣子

相關焦點

  • 中國咖啡消費量12年增長近500%!但人均消費仍不足5杯/年,咖啡市場...
    現磨咖啡:從1美元變為1000元的「魔法」  那麼從當地咖農種植的咖啡豆到中國消費者手中的一杯現磨咖啡,要經歷怎樣的一條產業鏈和價值實現鏈條?  一個直觀的總結是,從1美元/磅(約為453克)的咖啡豆變為1000元——50杯售價20元/杯的現磨咖啡。
  • 一年人均二十杯上海人咖啡情漸濃 全市大小咖啡館突破四千家快餐店...
    本報訊(記者吳衛群實習生吳越)上海人的咖啡情結有多濃?一個數據可以說明:全市大大小小咖啡館已經突破4000家,走在街上經常聞得到空氣中飄散開來的咖啡香。隨著連鎖快餐、便利店全面加入現磨咖啡大軍,還有眾多獨立咖啡館的紛紛開張,上海的「咖啡館版圖」悄然變化,不再只是星巴克、咖世家(Costa)等連鎖品牌咖啡店的風頭。
  • 是時候讓「咖啡高級技師」為你製作一杯醇香咖啡了
    ,在為你精心烹煮和製作咖啡呢?現場上海展臺的「咖啡技能互動展示區」聚集了最高的人氣陣陣咖啡香氣飄出,引人駐足不時有觀眾過來品嘗咖啡年輕的咖啡師盧曉菲給話匣妹製作了一小杯拉花拿鐵>希望能夠深入地去學習更多關於咖啡的技能」上海,一直是全國咖啡消費大城目前全市咖啡店總量達到近8000家人均年咖啡消費量約20杯
  • 每人每天喝2杯咖啡,可降低近50%的肝病死亡率?
    近日,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和聖文森特醫院的研究人員通過一項研究,發現人均咖啡攝入量增加對全球肝臟相關死亡率的降低具有有益影響,如果世界上每個人每天至少喝兩杯咖啡,那麼因肝癌而死亡的人數將減少數十萬。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Alimentary Pharmacology&Therapeutics》上。
  • 2018年咖啡廳行業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分析 人均消費量增長空間大
    2016年,我國咖啡廳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90億元,同比增長13%。圖表2:2013-2017年咖啡廳行業市場規模(單位:億元)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儘管咖啡市場以超乎想像的速度飛快發展,咖啡廳數量也有大幅度增長,但實際上,與歐美、日韓等國家的人相比,我國的人均咖啡消費量極低。
  • 最適合咖啡控旅行的國家,最多人均每天喝10杯咖啡!
    咖啡,作為一種比奶茶更早風靡全球的飲料,在人類的日常生活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去到法國街頭漫步,你會發現法國人並非泡在紅酒裡,而是泡在咖啡裡。在義大利溜達,你會看到許多人拿著一杯濃縮咖啡,站在吧檯邊就開喝。然而,你以為法國和義大利就是最愛咖啡的國度?
  • 麥咖啡免費送1000萬杯拿鐵 25億投資能否攪局咖啡市場
    11月18日起,麥咖啡將全新升級,屆時麥咖啡將在全國17個城市送出1000萬杯免費拿鐵,還將啟用全新品牌標誌和產品包裝「小黃杯」,邀請消費者品嘗體驗。「小黃杯」來了 攪局咖啡市場「中國咖啡市場蓬勃發展,消費者更了解咖啡、更喜歡咖啡了。」
  • 從一杯小小的咖啡,看進博會的「溢出效應」
    、產業升級和開放升級,小小一杯咖啡就可以說明問題。而在2015年底,上海連鎖經營協會披露的這一數字為4000家左右。  進博會像「咖啡戰場」  採購商裝得滿滿的「購物車」中,咖啡是當仁不讓的「明星」。首屆進博會後,僅綠地商貿港就引入13個咖啡品牌約98個商品品類。  地球上最大的兩個產業都是黑色液體,第一個是不能喝的石油,第二個就是美味香醇的咖啡。咖啡是全球交易量超過鋼鐵、僅次於原油的大宗物資。
  • 2080年野生咖啡豆或將消失 中國萬億咖啡產業仍霧裡看花
    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速溶咖啡市場規模達到292億美元;2013年規模增長至310億美元;2014年全球速溶咖啡市場規模達到329億美元;2015年全球咖啡產量達850萬噸左右。全球咖啡消費市場規模大約為12萬億人民幣,年消費至少4000億杯咖啡,年消費量在1000萬噸左右,人均年咖啡飲用量約為1.25公斤。
  • 銷量超1億杯後,湃客咖啡從文化入手「獨立」
    2019年,湃客咖啡的銷量已超過1億杯,成為佔據中國內地咖啡市場份額較高的咖啡連鎖品牌——2018年,這一數字還僅僅是4000多萬杯。近日,湃客咖啡正式推出了《湃客精品咖啡指南》:首期榜單在上海8000多家咖啡館中,評選出了10家星級咖啡館。
  • 世界各國咖啡豆人均消費量排名 日本21位
    原標題:世界各國咖啡豆人均消費量排名 日本21位 日媒6日報導,全球咖啡豆人均消費最多的國家是哪個呢?是咖啡豆產量最多的巴西?還是星巴克誕生地美國?或者是喜歡濃縮咖啡的義大利?
  • 賣咖啡比油更賺錢?中石化為什麼開始賣咖啡了?
    據中石化工作人員稱,易捷咖啡打造了三種不同定位的系列產品,分別為92#(黑白咖啡)、95#(時尚特飲)、98#(精品系列)。其中,價位最低的手衝黑咖啡為12元/杯,價位最高的為28元/杯,經典咖啡價位在15元-25元/杯。
  • 25億加碼中國咖啡市場 麥當勞立得住嗎?
    據悉,此次升級的麥咖啡主打的是性價比與高品質,經典咖啡、雪冰、限時新品咖啡等在15~30元,主力產品拿鐵和美式在20元以下。作為快餐界的老大,在咖啡上也有近72年的發展歷史,為什麼偏偏在這個時候相中中國的咖啡市場呢?
  • 點一杯咖啡,看新零售到底是怎麼樣的?
    2018年8月,星巴克忽然在上海宣布:正式牽手阿里巴巴集團,開啟在新零售的全方位戰略合作。包括融入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支付寶,淘寶,餓了麼等新渠道。星巴克正式牽手餓了麼,意味著,星巴克也要做外賣了!先說下:難道有了外賣,喝咖啡就會變成國人大眾化的剛需嗎?據調查,在美國,人均每年要喝掉400杯咖啡;在日本、韓國,人均每年要喝掉200杯咖啡;而在中國,這個數字是個位數,5~6杯。如果只算國內一線城市,人均每年的咖啡消費數也只有20杯。
  • 瑞幸咖啡停牌,「東方咖啡故事」講不下去了……
    中國星巴克、一年半就上市的咖啡獨角獸、無人咖啡零售、咖啡輕食生態......其中最綺麗的一個故事,就是瑞幸將中國描繪成了一個巨大的咖啡藍海。瑞幸告訴投資者們,在這個古老的東方國度,咖啡消費量年年遞增。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中國生咖啡消費量有2003年的11.69萬袋(60kg)上升到2018年的30.45萬袋,年複合增長率為24.28%,而同期全球咖啡消費量年複合增速僅為2.58%,中國咖啡市場增速幾乎是全球的10倍。2013-2018年,我國人均咖啡消費量持續提高,2018年,我國人均咖啡消費量約為6.2杯。較2013年增長了近一倍。
  • 杭州首家星巴克臻選品牌亮相 咖啡巨頭改玩手衝·杭州日報
    本報訊(記者 柯靜)習慣了咖啡機的瞬間蒸汽萃取,你可有心情坐等咖啡師現場手衝一杯限量版的咖啡?不少消費者的回答是肯定的。近日,星巴克旗下臻選品牌登陸杭州,開出杭州首家門店,手衝和臻選咖啡豆為亮點,此舉暗合當下手衝咖啡熱潮,不比價格,比情懷,一些限量版咖啡豆到店即刻售罄。
  • 全國首個精品咖啡連鎖品牌質館咖啡已開12家連鎖店
    「第一代喝速溶咖啡、第二代喝意式咖啡、現在讓我們進入第三代喝手衝精品咖啡。」正如這句廣告詞所說,咖啡一路演變到現在,小眾精品咖啡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   成立在2011年的質館咖啡(需求面積:20-30平方米)定位於潮流尖端 。
  • 憑「3S」走紅 鷹集咖啡是國內精品咖啡品牌「C位」
    三個「S」讓品牌迅速躥紅   根據《2017-2021年中國咖啡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隨著年輕一代生活和消費習慣的變化,中國咖啡消費量每年增長幅度在15%至20%,在一些一線城市,這一數字甚至能達到30%左右。
  • coffee now|抓住機遇打開中國單杯(膠囊)咖啡市場
    咖啡對於國人來說,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詞語了。它起源於非洲,經阿拉伯半島擴散到世界各地,與茶、可可並稱世界三大飲料。但是在中國,與歷史悠久的茶飲相比,咖啡還只是一個年輕的小夥子。  市場潛力巨大  不過也正是因為年輕,中國的咖啡市場發展潛力巨大,目前已有每年16%的市場增速。
  • 澳洲咖啡巨頭高樂雅搶灘上海,將亮相8月2019中國特許加盟展上海站
    Gloria Jean's Coffee高樂雅咖啡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全球咖啡連鎖品牌,也是世界咖啡連鎖五強之一,近日,在中國特許加盟展官網公示的2019上海站參展品牌名單裡,發現其身影,確認將亮相於8月23日至25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的上海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