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男女,排便後不妨回頭瞅一眼,這種大便,可能是大腸癌信號

2020-12-19 騰訊網

吃是人的本能,從出生之後人每天都需要攝入食物,來維持機體正常的營養消耗!

而我們吃進去的三餐,並不會都被機體吸收和消化,剩餘沒有利用價值的物質,會變成殘渣不斷在大腸內堆積,當形成一定體積和壓力之後,就會通過神經傳遞給大腦,便意因此到來!

大便其實就是人體代謝的一環,也正因如此大家對其並不重視,從未觀察過大便的狀態。殊不知,大便並不是毫無用處,除了可以作為肥料之外,通過觀察其形態、顏色等,還能判斷身體的健康情況,甚至是能初步判斷腸道癌變與否!

如果近期突然有以下四個症狀到來,當心就是腸道癌變敲響的警鐘:

1、大便形狀有異常

腸腔本就是一個圓柱體的形態,當食物殘渣在不斷堆積時,形狀就會被固定,也呈現出了圓柱體,大便排出時就是自然下降的狀態。在受到飲食、普通腸胃疾病的影響之後,大便可出現短暫變化,比如稀水樣大便、大便粘馬桶等,都是常見情況;

但是,如果最近大便形狀突然變細了,就如同鉛筆一樣。又或者是大便呈現出了扁條狀、在大便一側有明顯血痕、凹陷痕跡,這就可能是腸道內出現了癌變。在糞便通過時,其對大便產生壓迫,進而造成形狀改變。而且癌腫表面相當脆弱,如果大便過於乾結,在摩擦的過程中就可能會出血,導致大便一側出現血痕。

2、裡急後重別忽視

通常情況下,人每周的大便次數隻要在3次以上就屬於正常情況,在養成自己的大便習慣後,到了某一天、某一時間段,便意會自然來臨。但如果近期大便習慣突然發生改變,便意頻頻出現,糞便卻無法順利排出,甚至是沒有大便,這也可能與腸癌有關;

特別是在出現低位直腸癌並形成癌腫之後,就會對腸道黏膜、神經系統和排便感受器造成壓迫與刺激,患者因此出現頻繁的變異。而當腸腔被徹底堵塞之後,還會進一步誘發腸梗阻,出現腹痛、腹脹等症狀,大便徹底無法排出。

3、怎麼大便變黑了?

正常情況下排出的糞便,應該是黃褐色、金黃色狀態。如果近期吃下了過多帶黑色素的食物,比如巧克力、黑色餅乾等,又或者是吃了含鐵過多的食物,就可能造成黑便出現!但這種情況並不會持續多長時間,在幾次大便後就會緩解;

但是,如果近期沒有吃這類飲食,且頻繁有黑便排出,並帶有濃烈的腥臭味,這就是消化道出血的表現。特別是結腸部位發生癌變後,少量出血並不會直接隨大便排出,而是在腸道內被菌群分解和氧化,進而導致硫化鐵形成,改變了大便顏色。

4、怎麼直接便血了?

便血有兩種情況,第一就是肛周疾病導致的便血,比如痔瘡、肛裂、肛周膿腫等,這種血液通常都是鮮紅色、未與大便混合的狀態,而且在大便的過程中,往往都會伴隨疼痛感;

但是腸癌引發的便血就不一樣,發展到這一階段後,患者排出的血液多與大便混合在一起,呈暗紅、鮮紅顏色,且沒有疼痛感。到了晚期後的腸癌,患者可直接排出黏液樣、膿液樣血便。

大腸癌的病發原因十分複雜,根據臨床掌握的資料來看,有腸癌家族史、息肉家族式、息肉疾病、50歲以上的人群,就是腸癌的高危人群。

即便沒有症狀出現,高危人群也需按照醫生建議定期進行檢查,特別是腸鏡檢查,有助於揪出腸道內潛藏的問題,對防治癌變有重要意義。

相關焦點

  • 一天三次大便和三天一次大便,哪個是大腸癌?幾天排便一次最健康
    如果大便很稀,則是代表你腹瀉了,或者大便幹硬,像糞球一樣一粒一粒的則是代表便秘。大便不費勁正常情況下,排便順暢不費勁,每次上廁所控制在2分鐘以內,或者少於5分鐘。如果排便時間太長,排便乾燥或者費勁都是不正常的現象。如果是偶爾出現這種情況,不用擔心,但如果長期是這種情況,可能就是便秘的表現,需要去檢查一下。
  • 三天一次大便和一天三次大便,哪個是大腸癌,每天排便幾次算正常
    有的人說一天一次,有的人說一天兩次,大多數人都集中在每天1-2次,可是也有很多人有這樣的困惑,是不是一天三次或者三天一次就意味著大便不正常。 很多人擔心自己的排便次數異常,可能與大腸癌相關,下面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
  • 早上排便後瞅一眼,4種顏色的尿液,是身體異常信號,別不當回事
    吃喝拉撒睡是人們正常的生理需要,排便排尿也是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事情。糞便和尿液中含有人體的各種代謝廢物和毒素,通過觀察其性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體的情況。早上排便後回頭瞅一眼,4種顏色的尿液,是身體求救信號,別不當回事。
  • 排便時帶血,你以為痔瘡犯了?別傻了,或許是「大腸癌」在提示你
    我今天要談的是大腸癌。早期大腸癌的症狀是什麼?排便時帶血,你以為痔瘡犯了?別傻了,或許是「大腸癌」在提示你大腸癌早期,身體或許會有這4種信號,發現的人都很幸運!1、排便時有血有些人在排便時在糞便中發現血液,而有些人只是認為這是由痔瘡引起的或由人體著火引起的。
  • 身體出現這6種信號,要警惕,可能是大腸癌找上門了
    大腸癌是臨床上常見的惡性腫瘤,一般發病人群集中在30~50歲。引起大腸癌的原因有很多種,在確診之後必須要及早採取措施治療,大多數患者都是可以治癒的。但是臨床上有很多患者在出現早期信號時,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錯過了治療時機。
  • 排便後回頭看一眼,醫生:若大便有四個表現,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
    在正常情況下,人每天都是需要排便的,而且身體也是通過這種方式將體內因新陳代謝而產生的一些廢物排出去,以此來讓身體保持健康的狀態。然而現在一星期才排一便的人有很多,他們認為那才是正常的,反而覺得每天大便的人才是錯誤的。
  • 大便變細一定是大腸癌嗎?醫生告訴你答案
    有數據顯示,超過80%的人在上完廁所後,都喜歡觀察自己的大便情況,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至少可以幫助我們及時發現異常,並馬上採取措施。除了大便變細之外,還有人提出疑問:一天三次大便或者三天才一次大便,哪個是大腸癌的徵兆?其實,兩種症狀都不一定暗示大腸癌的出現。
  • 三天一次大便和一天三次大便,哪個是大腸癌,正常排便是多久一次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排便習慣,有的人每天大便次數很多,但有的人每天大便次數又很少,那麼究竟哪種情況才是最正常的呢? 比如我經常碰到很多患者,往往三天或者更長的時間才解一次大便,很多人會說,這麼長時間才解一次大便,一定是便秘了,其實不一定。 判斷是不是便秘,有兩個特徵需要參考,第一個是大便次數減少,每周排便的次數少於三次,另一個是大便乾結,排出困難,每次排便都有使出九牛二虎之力,那麼這種情況,往往屬於便秘。
  • 排便時,大便出現什麼樣的改變,或許是肝癌的信號?
    如果能及時發現肝癌的早期信號,積極治療,或許就能控制住病情了,上廁所時身體就會發出信號,大便會出現以下的異常改變,排便後記得回頭看一眼,可能就不會錯過肝臟發出的求救信號了。大便出現哪些異常,或許暗示肝癌已上身?大便不成形,非常稀,總是拉肚子是容易被忽視和混淆的一個早期表現。
  • 不起眼的大便異常,竟是大腸癌導致的!
    痔瘡:引起便血一般發生在排便後,呈滴血或噴射狀,血色鮮紅,在糞便表面,不與糞便混合。便血是痔瘡?還是腸癌?上醫院,肛診或者腸鏡就可以分辨。結腸段的腫瘤,出血後,在腸道的停留之間較長,所以便便的顏色會比較暗,非鮮紅色。甚至有時候患者不易察覺。但做大便隱血實驗,可以檢測到陽性。一般直腸癌(直腸段),早期出血量很少。多在大便的一側附有新鮮血痕,也有少數患者可以在排便後,出現新鮮血液。
  • 有沒有大腸癌,看一眼大便就知道!4個表現是「警示」
    大腸癌早期症狀雖不明顯,但隱隱約約還是有信號的,只是平時沒有太注意。 大腸癌早期症狀雖然很不明顯,但只要善於觀察,對身體情況足夠了解,還是可以發現蛛絲馬跡的。
  • 大便帶血未必是痔瘡 大腸癌發病有五大信號
    核心提示:如果身體出現如下五大「信號」就要考慮到大腸癌的可能性:持續腹部不適、隱痛、氣脹;大便習慣改變,經常便秘或腹瀉,或者兩者交替進行;便血;無端消瘦、貧血;腹部有腫塊。   近年來大腸癌的患者趨於年輕化,平均發病年齡從原來的60歲以上降到現在的40歲左右。
  • 排便時大便粘在馬桶上,究竟是不是大腸癌,每天排便幾次算正常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上完廁所才發現大便黏在馬桶上,用水衝根本衝不掉,趕時間去上班,準備等下班回來再好好整理,可是下班了才發現,之前黏在馬桶上的大便已經發硬,再去清理顯得困難重重。偶爾有一次這樣的情況問題不大,可總是出現這樣的情況,很多人就會擔心是不是自己的腸道出現了病變,比如是不是得了大腸癌?
  • 6種大便顏色看出健康端倪!形狀和頻率也是觀察重點
    當你在廁所解放完畢,可別急著衝水,不妨回頭看一眼,觀察自己的大便顏色和形狀,可能揪出暗藏其中的健康信號。這3種便便顏色 都屬於正常範圍正常的大便顏色是黃褐色,是膽汁和腸胃道細菌作用而生成的顏色;有時候膽汁吸收過多,或是膽汁被稀釋,大便顏色可能呈現黃色,這也算是健康的便便,不必太過擔心。
  • 便秘和大腸癌怎麼分? 腸癌前兆: 發現這種大便立刻就醫!
    近年來,屢屢傳出有名人藝人因罹患大腸癌相繼辭世的消息。綜觀大腸癌的發生原因,一般認為與餐飲西化、多油多肉的飲食習慣有關,但由於症狀不明顯,容易與便秘、痔瘡搞混,據相關報導就曾有一名35歲的秦小姐,平日不煙不酒、飲食健康,卻被診斷出罹患大腸癌二期,這也顯示了女性由於較容易便秘,可能會在大腸癌初期錯失治療良機的隱憂。
  • 放臭屁』可能是大腸癌前兆!6種情況別忽視
    『放屁』到底跟大腸癌有沒有關係?平常多注意自己的屁,若一天到晚都一直在放臭屁,加上排便習慣改變,就要小心是不是得到大腸癌。究竟,有大腸癌的人,他的屁會有什麼改變?
  • 大便一天3次、三天1次大便,哪個離大腸癌近?這樣排便才健康
    很多人排便卻不規律,無法保持正常的排便習慣,無論是一天三次糞便排出還是三天排一次糞便都應該提高警惕,這兩種情況都是不正常的,要了解排便異常的原因是什麼,同時通過正確的方式來調養,只有身體保持健康,消化系統恢復正常功能,這些不良症狀才會減輕。那麼,一天三次大便和三天一次大便哪一個是大腸癌呢?
  • 經常放屁是大腸癌的信號?闢謠:如果你長期不放屁,才需要注意
    大腸癌,是近幾年來人們非常重視的癌症之一,尤其是對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往往會因為忽視大腸癌的早期信號,增加病情的危險性。 目前,對於大腸癌高危人群,年齡在50歲以上;有家族遺傳史;有腸胃疾病,如結腸炎等;經常吸菸喝酒;有腸道不適症狀,如排便後大便出血、腹痛,做好檢測自己身體健康情況,每2年都可以做下腸鏡檢查
  • 大便有血是痔瘡發作?當心是大腸癌的警報
    原標題:大便有血是痔瘡發作?當心是大腸癌的警報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大腸癌都不陌生,其實大腸癌的出現是與我們平時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是息息相關的,我們大家平時一定要多注意我們的生活習慣。那麼,大腸癌出現後,到底都有什麼樣的典型症狀表現出來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大腸癌都有哪些症狀吧?
  • 哪種大便是「癌前大便」?
    但是最近發現,大便越來越不正常,一天要上幾次廁所,有時候大便帶血,以為是痔瘡,沒有在意,但最近腹瀉和便血症狀不斷加重,人也開始消瘦。到醫院一檢查才發現:最近的大便異常竟是大腸癌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