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為期兩天的第二屆當代教育家論壇在杭州市天地實驗小學落下帷幕。此次活動由當代教育家研究院、當代教育家雜誌社以及濟南出版社主辦,杭州天地實驗小學承辦。教育局相關領導以及包括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北京亦莊實驗小學校長李振村在內的全國小學校長參加了此次活動。
活動圍繞「用課程改變學校」這一主題展開,共分為四個部分,分別為「聚焦十一學校」、「聚焦『全課程』」、「聚焦臺灣學校課程變革」以及「課程體驗與對話」。為期兩天的活動中,教育局領導,各地小學校長積極互動,取長補短。對於此次活動,不少校長點頭稱道並表示學到了許多東西。對於未來的教學規劃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啟示作用。
活動亮點頗多。作為眾多同行的偶像,李振村校長的到來獲得了關注。作為「互動對話」的主持人,他詼諧幽默又發人深省的話語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而7日下午的「校長TED演講」獨具一格,好評不斷。
「TED演講」由四位校長上臺參與。分別是宜昌天文小學校長王昌勝、西溪綠城育華小學校長陳嘯劍、杭州師範大學附屬學校校長陳錢林、上海閘北和田路小學校長張軍謹以及杭州天地實驗小學校長王雷英。
王昌勝校長:生長型課程和3+X課程系統。即採用遊學課程,採用「蜂窩煤」走向「井水式」的方式,使學校的活動成為課程。
陳嘯劍校長:在校內,採用「單科跳級」、「分層走班」、「英語超市」三個教學模式,分別針對單科成績突出,數學學習能力不同以及英語自學能力不同這三種情況。在校外,主要採用「半天族」的教學方式,主要針對體育項目突出者。另外,學校還採用免考制評價、對話式評價以及學分制評價,給予了學生個性化的教學。
陳錢林校長:校本課程以兒童為中心的價值取向。主要指以兒童群體為中心轉向以兒童個體為中心;關注兒童個體,引導家庭教育;建設小學學科自主作業以及建設小學綜合素養自主作業。其中,綜合素養自主作業主要包括自主健身、自主閱讀、自主學藝、自主探究以及自主勞動。
張軍謹校長:「教師就是課程」,「教師就是成長課程」,「教師就是校本化的課程」三個觀點。其中「教師就是課程」從兩個維度展開,分別為「教師與課程價值」、「教師就是課程」。
王雷英校長:採用「走課程」教學模式。每周一走課,將300個學生分為19個課程組學習。另外,還推出了「吸飾課」主要針對服裝設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