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開情緒的枷鎖,別讓不開心綁架了你

2020-12-22 木槿花開Bella

今天是國慶和中秋喜慶的日子,按道理來說應該是開心的一天,但事情是不會看日子的,總會有意外出現。

在我不開心的時候喜歡點一爐檀香,倒一杯紅酒再找一本書慢慢去消化情緒,我家那位曾經笑話過我這是什麼神仙搭配。

也許註定,一打開書就看到這樣一標題,文中概括是這樣的,分享給大家:

「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很多時候往往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而導致自己的情緒低落,其實學會放下、放平、放心,讓不開心遠離自己,自然就會變得開心,自己也獲得一次煥然一新的機會,重新開始。

沒有人和事是完美無缺,正式面對所有就是放下一切,人往往是自己給自己帶上枷鎖,坦然面對一切過好每一天才不會枉費一生。靜下心來想想還是真的是這個道理。

原來某人說,認真的時候工作,糊塗的時候讀書,獨處的時候思考,難過的時候睡覺還真的說對了。

祝大家節日愉快!晚安.

相關焦點

  • 對他人的情緒綁架說「不」
    最近表妹和男朋友鬧了點小彆扭,小姨和姨夫得知後,對表妹進行了「批鬥」:「人家不發信息你,你也可以主動點啊,鬧什麼情緒,你以為你是誰?你的條件很好嗎?我們都看透你了,好不容易有個條件不錯的,你還不知道珍惜。我們這樣說你,是為了你好,別不知好歹。」
  • 情緒綁架
    如果讓我們每一個人回想一下,我們有沒有情緒綁架過別人?人們通常比較容易忽略自己的行為,不容易承認自己綁架過別人。如果問我們有沒有被別人綁架過?我們可能比較容易聯想到男女關係裡的對方。除了情侶關係以外,我們最容易也是每一個中國人都可能受到過的情緒綁架是來自父母和老師。
  • 不要讓壞情緒綁架你的心理健康!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體驗?熬夜加班時,會煩躁不堪;出了差錯,會傷心自責;一人獨處,會孤獨寂寞…但是您知道嗎?壞情緒不是你對世界的反擊,而是你的心靈生病了!爭吵、煩躁、憤怒…這些常不知從哪冒出來的壞情緒,也許會讓你的壽命大大縮短。精神困擾讓人少活20年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曾表示: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
  • 別讓年齡綁架你人生的主動權!
    這不正是年齡綁架麼?可怕的是,年齡綁架,已經成為了中國人的「傳統」。當你開始掙脫這座名叫「傳統」的牢籠,你會發現生活遠比你想像中更快樂,也更容易實現人生的目標。02年齡,不應該是女性身上的枷鎖。中國社會對女性是極其不友善的,比如:逼婚。而社會逼婚的有力武器就是年齡。年齡到了就一定要嫁人,這是女人不變的宿命。
  • 孩子也是「情緒勒索」高手,家長別被孩子綁架,可嘗試冷處理對待
    此外,我們也別忘了,孩子學習能力很強,他懂得怎麼樣去"情感勒索"、綁架家長。當孩子因為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而發脾氣、大哭大鬧時,家長不一定要每次都理睬他,家長別被孩子綁架,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心疼、憐憫或讓步,更不能和他討價還價。
  • 養娃忠告:母乳餵養固然好處多多,但別讓母乳餵養「綁架」你
    總有庸夫俗子慣將哺乳與媽媽強行劃上等號,無視哺乳期媽媽的情緒和健康,用強行的道德綁架變成束縛她們的枷鎖,何其可悲!丈夫抱怨她:夜間起床驚擾自己休息;婆婆嫌棄她:太瘦奶水不足,不能滿足寶貝孫子……養娃忠告:母乳餵養固然好處多多,但別讓母乳餵養「綁架」你
  • 化身心靈「擺渡人」身心統合心理諮詢專家帶你逃離情緒「枷鎖」
    有些人和事的到來,是為了告訴你什麼是溫暖,而有的則是為了告訴你什麼是悲傷......但是,無論是開心,還是憂愁,一定要給心情一個釋放口,尤其是面對失業、失戀、失孤這些重要的關口,我們更要管理好情緒,以一個樂觀的心態面對。但常言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總是被情緒左右,說出的話、做出的事完全都是聽憑情緒,這不僅會影響自己,甚至還可能影響他人的安全。
  • 別輕易讓情緒被綁架,李子柒烹煮古法螺螄粉讓生活更有意義
    你要像個冷漠的大人,別輕易讓情緒被綁架。不因為幾句甜言蜜語就開心到飛起,也別因為少了某個人的消息就情緒跌到谷底。快樂是自己找的,不是別人給的。長時間生活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人的心情難免會有一點壓抑感。其實,每天生活在大都市,人們都對大自然的簡樸生活,嚮往不已。
  • 「你不聽話,媽媽生氣了!」成年人,請停止對孩子的情緒綁架!
    在孩子小的時候,媽媽總是有辦法可以讓孩子聽話,其中最有效的一句話是:你不聽話,媽媽生氣了!於是,這句話變成了百試百靈的「金科玉律」!孩子哭鬧了,媽媽忍無可忍終於扔出這句話:你在哭,媽媽生氣了!孩子不喜歡吃青菜,爺爺奶奶無可奈何地說出那句話:你不吃青菜,媽媽知道了會生氣哦!於是,青菜被孩子消滅了!孩子在公共場合大喊大叫,屢次制止均沒有效果,爸爸若無其事地說:你看,媽媽好像生氣了!於是,孩子停止了喊叫,看向媽媽!
  • 憑什麼我的孩子要讓著你家孩子,媽媽懟回去:別用道德綁架孩子
    聽了這話,氣不打一處來,「憑什麼我的女兒要幫你照顧孩子,別道德綁架我的孩子!也不知道你這個媽媽怎麼當的,心那麼大的跟旁邊的人聊天都不照看孩子!」說完我便拉上女兒回家了。我們沒有任何資格要求任何人去幫自己盡任何義務,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也不行,就像是現代新型的偏愛家庭——「偏小不偏大」,不管發生什麼事,年齡大的孩子都要讓著年齡小的孩子一樣,這對孩子都是一種道德綁架,我們不能要求孩子做不合理的事情,同時作為家長的我們,也要教會孩子不能道德綁架別人,也不能被綁架!
  • 莫讓情緒綁架你的生命
    一個人遭情緒綁架,也會和這個嘴唇上塗著臭奶酪的同學一樣。當一個人喜悅的時候,會發現天格外地藍,雲那樣地白;傷心的時候,溪水也會發出嗚嗚咽咽的聲音;暴怒的時候,會把別人的好意當成惡意。每個人都難免有情緒化的時候,但如果一個人陷於這樣的境況而不能自拔,就會產生嚴重的問題。
  • 遠離「情緒綁架」,我的情緒我做主
    情商理論中有種現象叫作「情緒綁架」,是指已經形成的情緒模式阻礙了大腦的理智思考,強制啟動應激行為作為對情緒的反應。這也是為什麼常有人說「我不知道當時為什麼會做出那樣的傻事」,「我那時就是忍不住想對父母大吼大叫」的原因。「情緒綁架」對情緒當事人是弊大於利的。
  • 別讓「父母在不遠遊」這句話,成為你的枷鎖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一句話出自《論語·裡仁》: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這句話孔子強調的自然是「孝」,很多人可能只聽過前半句的「父母在,不遠遊」,這句指的是子女應該孝敬、奉養父母,不要遠遊失了孝道。
  • 家長教育中的5種「情緒綁架」,不僅傷害孩子,還易錯位親子關係
    我們幾個朋友直接就反駁他了,孩子還小,要允許他們有些不完美的行為,不要總想著他們能夠做一些很厲害的事。二、家長的"情緒綁架"1、經常否定孩子孩子小的時候,希望父母能鼓勵一下他們,如果家長經常說他們的話,會讓他們的情緒長期不好。
  • 新民晚報:情緒綁架
    原標題:情緒綁架昨日下午,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一審落槌,認定於正構成侵權,判令其侵權劇《宮鎖連城》立即停止複製發行傳播,於正必須在媒體上刊登致歉聲明,五被告連帶賠償原告500萬元。編劇圈內人心大快,《人民日報》官微發評論「以抄發家,哪怕名利雙收,實是自設陷阱;以炒博名,縱然舉世皆知,也是不良行徑」。
  • 別讓「完美」成為束縛你的枷鎖
    別讓「完美」成為束縛你的枷鎖楊楠完美」是什麼?一幅莫奈的畫作?一曲布魯斯情歌?一件精密的探測儀?還是一套複雜的數學公式?......你可以說它們是完美的,也可以說它們都不是。我們如何定義「完美」,取決於我們在它身上加了多少砝碼。這個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東西。
  • 別讓道德綁架了你
    「他出軌了」閨蜜哭著跟我說「你準備怎麼做」「離婚!」閨蜜很果斷「那、孩子呢?」「跟著我!我不放心孩子跟著他!」不知道這句話的出處來源於何處,但是看電視劇或者生活中總會有人拿它當藉口!所以,犯了錯的男人一定是把這句話理解成:如果不犯這樣的錯,我一定不是男人!這個世界總是太愛給犯了錯的人找藉口,卻從來沒有給受到傷害的人給予補償!閨蜜說:我是一定會選擇離婚的,生活在一起只會讓我覺得委屈!
  • 被綁架的心理情緒
    如果你患有取悅症,那你可能不只是太常說好,或是偶爾忍不住為人做事,你的情緒會受你相信他人對你有所求,或抱持特定期望幹擾。光是感到他人可能需要你的幫助,這點就足以讓你取悅他人的反應系統,忙得不可開交。問題出在患有取悅症的人,將自尊建立在為他人做了多少事,以及取悅他人有多成功。
  • 不要被壞情緒綁架
    不要被壞情緒綁架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那時候我的事業才剛剛起步,女士們都知道,創業初期是很累人的,每天似乎都有忙不完的事於是,為了減輕自己的負擔,我決定請一個女秘書。後來,在一位朋友的介紹下,我僱用了一位名叫艾倫的小姑娘。我必須承認,艾倫的能力很強,的確讓我輕鬆了很多。
  • 怎樣快速脫離情緒的綁架?
    感情裡,發發脾氣是人之常情,不可怕。但怕就怕在你被情緒迷惑,做出無法挽回的事。不少姑娘肯定有這種經歷:吵架了,脫口而出要分手,真分手了又後悔,或者一個不如意就開吵,結果兩敗俱傷。每個人都是有情緒的,遇到憤怒的事情憤怒,遇到嫉妒的事情嫉妒,這些都是人性正常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