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兒童是一個需要社會關心和幫助的特殊群體,一直以來,安寧市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始終關注著特殊兒童,希望這些特殊的小朋友能跟正常孩子一樣健康快樂成長,通過康復訓練更好地融入社會。自2019年安寧市人民政府建立本級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以來,截止2020年6月30日,已有120人次特殊兒童通過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惠民政策受益。
現將安寧市殘疾兒童救助政策解讀如下:
(一)救助對象
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戶籍:具有安寧市戶籍(或在安寧市領取居住證)。
2.年齡:0-6歲,經評估具有較好康復價值的救助對象年齡可延長至17歲(其中,語後聾的聽障兒童申請人工耳蝸植入、肢體殘疾兒童申請矯治手術年齡可放寬至18歲)。
(二)救助內容
以減輕功能障礙、改善功能狀況、增強生活自理和社會參與能力為主要目的的手術、輔助器具配置和康復訓練等。
視力殘疾兒童:眼科手術(包括白內障、青光眼、斜視、眼瞼疾病、角膜疾病、結膜腫瘤疾病等)、低視力患兒視功能訓練、低視力患兒助視器驗配及訓練、定向行走訓練及適應性訓練、支持性服務及輔助器具適配。
聽力殘疾兒童:人工聽覺植入手術(包括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等)、助聽器適配、聽力言語康復訓練。
言語殘疾兒童:發聲及構音器官矯治手術、發聲功能和嗓音、言語康復訓練及輔助器具適配。
肢體殘疾兒童:矯治手術(包括術後調整外固定、外固定拆卸)、康復訓練(包括術後外固定佩戴中和拆除後的康復治療、運動功能、轉移功能、認知能力、言語交流、日常自我照顧、社會參與能力等)及輔助器具適配。
智力殘疾兒童:認知、語言交往、生活自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領域的康復訓練。
孤獨症兒童:認知、情緒及行為管理、社交能力、生活自理及社會適應能力等領域的康復訓練。
(三)救助標準
手術類:手術相關醫療費扣除醫保付費外的個人自付部分最高補助2萬元(人工耳蝸植入手術費含植入手術、術後開機及4次調機費)。
康復訓練:每人每月補助2000元,每年最長不超過10個月。輔助器具適配:基本型輔助器具適配,每人最高補助1000元(含產品及評估適配費用);裝配假肢、矯形器,每人最高補助5000元(含部件材料及製作費用);助聽器最高補助6000元(含全數字助聽器2臺、驗配及1年內調試);人工耳蝸產品最高補助7萬元。
3.多重殘疾的,按照相應殘疾類別救助標準給予補助,同一類救助服務同一年度內僅補助1次。
4.需持續進行的手術治療、康復訓練,救助年齡範圍內,每年可申請1次康復救助。
(四)工作流程
申請。殘疾兒童監護人自願向安寧市殘聯提出申請,申請時應如實提供殘疾兒童、監護人(代理人)的身份證明和殘疾兒童的殘疾人證(或定點康復機構診斷證明)。申請有困難的監護人也可委託他人、社會組織、教育機構、社會救助經辦機構等代為申請。
審核。安寧市殘聯在接到申請之日起的10個工作日內作出審核決定,並將審核結果書面通知申請人。申請人對審核決定有異議的,可按照規定提出複議。
救助。對符合條件的救助對象,由殘疾兒童監護人在昆明市殘疾兒童定點康復機構範圍內自主選擇接受康復服務。
結算。在定點康復機構接受康復服務發生的費用,經安寧市殘聯委託第三方機構專家就服務內容、收費標準、服務方式、服務期限、服務地點、服務質量等進行審核後,由安寧市殘聯與定點康復機構在救助限額標準內據實結算。進入定點康復機構康復經費實行預付制和年度結算制,預付資金比例依據工作進度、救助標準、康復人數等確定,每名殘疾兒童康復項目預付經費最高不超過其救助經費總額的30%,上年度11月1日到本年度10月31日進入定點康復機構接受康復服務的列入本年度項目,11月1日起至下一年度10月31日進入定點康復機構接受康復服務的列入下一年度項目。經安寧市殘聯審核同意在非定點康復機構接受康復服務發生的費用,按定點康復機構結算方式進行結算。
康復機構屬於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的,對已納入醫保報銷範圍的康複診療項目,已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救助對象,按醫保規定先從醫保報銷,個人自付部分再按照規定由殘疾兒童康復救助資金補貼。
(五)安寧市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項目聯繫方式
聯繫人和聯繫電話:楊樹才、李豔宇,68782838
來源:安寧婦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