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有多恐怖!

2021-02-15 SQL資料庫開發

點擊關註上方「SQL資料庫開發」,

設為「置頂或星標」,第一時間送達乾貨

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很恐怖!

對於用人單位來說,一個員工離職後留下的坑,並不是再找一個人填上就萬事大吉了。

一般來說,核心人才的流失,至少有1-2個月的招聘期、3個月的適應期,6個月的融入期;此外,還有相當於4個月工資的招聘費用,超過40%的失敗率。


員工離職後,從找新人到新人順利上手,光是替換成本就高達離職員工年薪150%,如果離開的是管理人員則代價更高。

更為糾結的是,權威機構估算,一個員工離職會引起大約3個員工產生離職的想法。

照此計算的話,如果員工離職率為10%,則有 30%的員工正在找工作;如果員工離職率為20%,則有60%的員工正在找工作。

員工3個月離職和2年離職,差別也很大。

關於員工離職的原因,你當然可以引用某位名人的觀點,無非就是兩個:錢沒給到位、心委屈了。

不同層級、不同工作年限的員工提離職,其實有更複雜、包羅萬象的原因。



入職2周離職

入職2周離職,說明新員工看到的實際狀況與預期產生了較大差距,這些情況包括公司環境、入職培訓、待遇、制度等方方面面的第一感受。


在入職面談時,就把實際情況儘可能的講清楚,不隱瞞也不渲染,讓新員工能夠客觀的認識他的新東家,這樣就不會有巨大的心理落差,不要擔心即將到手的新人不來了,該走的總是留不住。

然後把入職的各個環節工作進行系統梳理,包括從招聘到通知入職、報導、入職培訓、與用人部門交接等環節,充分考慮到新人的感受和內心需求,進行系統規劃和介紹,讓新人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視,讓他了解他想了解的內容。

入職3個月離職

入職3個月離職,主要與工作本身有關。


這可能說明公司的崗位設置、工作職責、任職資格、面試標準等方面存在某些問題,需要認真審查是哪方面的原因,以便及時補救,降低在招聘環節的無效勞動。

入職6個月離職

入職6個月離職,多半與直接的上級領導有關。HR要想辦法讓公司的管理者們接受領導力培訓,了解並掌握基本的領導力應具備的素質。管理者要了解下級的優勢,並讓他的優勢與崗位職責匹配,為公司發揮最大效用,同時也讓員工體現出了他的價值。


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就是一個教練,他有義務和責任發掘潛能和優勢,並培養下屬,成為下屬成功的重要推動力。同一個部門換一個領導結果可能完全不一樣,同樣一批員工的表現可能也截然相反,一個可能戰鬥力十足、激情四射,另一個可能抱怨漫天、團隊渙散、離職頻發。

直接上級應該是最先了解下屬的各種動向和傾向的,他的一句話可能解決問題也能造成矛盾,如果沒有處理好,隊伍士氣下降、戰鬥力下滑,就會進入不良循環。因此在1年內離職員工較多的團隊,要注意他的直接上級可能出問題了。

2年左右離職

2年左右離職,一般與企業文化有關係。這時的員工一般對企業已經完全了解,各種處事方式、人際關係、人文環境、授權、職業發展等等了解的都很全面,甚至包括公司戰略、老闆的愛好。


作為企業,要每日三省吾身,察覺到公司內的不良因素,公司不在大小,都需要良好的工作氛圍讓員工愉悅。

3-5年離職

3-5年離職與職業發展有關。學習不到新知識和技能,薪酬提升空間不大,沒有更多高級職位提供,此時員工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跳槽。但對企業來講,這個階段的員工價值最大,離職損失較大。


應根據不同類型員工的需求結構不同,設計合理的職業發展通道;了解員工的心理動態,傾聽他們的心聲;調研職業市場供求關係,主動調整薪酬、職位設計,我們的目的是保留員工,其他的政策都可考慮根據情況靈活調整。

5年以上離職

5年以上的員工,忍耐力增強。此時離職一方面是職業厭倦導致,我們需要給予他新的職責,多一些創新類工作,來激發他們的積極性。


另一方面是個人發展與企業發展速度不統一導致,誰發展的慢就成了被淘汰的對象,員工疏於學習、停滯不前,必然被企業疏遠和冷落;企業發展太慢,員工的上升空間打不開,事業心重的員工看不到新的希望,必然會另謀高就了。


以上從在職時間長短角度考慮的離職主要原因,具體還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判斷,及時作出調整,把離職率控制在最低,企業的損失也將是最小的。

面對高昂的離職成本,更重要的是,請善待員工,特別是優秀員工!


我是嶽哥,最後給大家分享我寫的SQL兩件套:《SQL基礎知識第二版》《SQL高級知識第二版》的PDF電子版。裡面有各個語法的解釋、大量的實例講解和批註等等,非常通俗易懂,方便大家跟著一起來實操。

有需要的讀者可以下載學習,在下面的公眾號「數據前線」(非本號)後臺回復關鍵字:SQL,就行

相關焦點

  • 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到底有多恐怖!
    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很恐怖!一個員工離職後留下的坑,並不是再找一個人填上就萬事大吉了。一般來說,核心人才的流失,至少有1-2個月的招聘期、3個月的適應期,6個月的融入期;此外,還有相當於4個月工資的招聘費用,超過40%的失敗率。
  • 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到底有多恐怖
    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很恐怖!
  • 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很恐怖!
    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很恐/怖!一個員工離職後留下的坑,並不是再找一個人填上就萬事大吉了。
  • 海底撈員工離職率超過30%,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其實很恐怖!
    餐飲行業招人越來越難,招募一個優秀員工的成本費用很高,需要在各家招募平臺上充值,就算是員工介紹也需要支付一筆介紹費,網上招募的失敗率超過60%,很多人都是過來看了異樣就再也沒有下文了。餐飲企業的員工離職後,門店從開始找新人,最後到新人工作順利上手,光是這段時間的替換成本就高達離職員工年薪的30%,如果是店長等核心管理人員離職,那麼門店需要付出的代價更大。這恐怖的是,根據國外某一知名諮詢機構的計算,一個餐飲店員工的離職會引起大約3個員工產生離職的想法,如果是店長領班離職會引起4個員工產生離職的想法。
  • 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很恐怖的!
    一個員工離職後留下的坑,並不是再找一個人填上就萬事大吉了。一般來說,核心人才的流失,至少有1-2個月的招聘期、3個月的適應期,6個月的融入期;此外,還有相當於4個月工資的招聘費用,超過40%的失敗率。員工離職後,從找新人到新人順利上手,光是替換成本就高達離職員工年薪150%,如果離開的是管理人員則代價更高。
  • 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及原因分析
    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很恐怖!一個員工離職後留下的坑,並不是再找一個人填上就萬事大吉了。一般來說,核心人才的流失,至少有1-2個月的招聘期、3個月的適應期,6個月的融入期;此外,還有相當於4個月工資的招聘費用,超過40%的失敗率。《財富》發現,員工離職後,從找新人到新人順利上手,光是替換成本就高達離職員工年薪150%,如果離開的是管理人員則代價更高。
  • 一個老員工的離職成本有多大算過嗎?很恐怖!
    一個老員工離職後留下的坑,並不是再找一個人填上就萬事大吉了嗎?特別是模具和注塑需要技術經驗積累的行業,培養一個員工需要3~5年。老員工因為各種不爽離職,再招一個同樣經驗的馬上就能用嗎?老員工都留不住新招的員工就能留住嗎?
  • 員工離職的成本究竟有多高?仔細一算嚇一跳
    要想給這種成本製作一個框架,一個可視的方法就是簡單地畫一個圖表,看這個員工這段時間對於公司的價值。Greenhouse 的人事副總裁 Maia Josebachvili 發表了一個案例研究報告,她認為,一個銷售人員在公司待三年而不是兩年,輔之以優質的入職培訓和管理實踐,在三年的時間裡會為公司的淨收入帶來 130 萬美元的差距。
  • 一個員工的離職,背後都意味著什麼?
    來源 | web前端開發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很恐怖!
  • 員工離職成本超乎你想像
    因此,他離職的消息在市場看來就是對中芯國際的利空,將有可能直接影響中芯國際未來的發展。 2 恐怖的員工離職成本 一個員工離職後留下的坑,並不是再找一個人填上就萬事大吉了!
  • 年底了,核心員工離職的替代成本高達年薪的150%
    一般來說,核心人才的流失,至少有1-2個月的招聘期、3個月的適應期,6個月的融入期;此外,還有相當於4個月工資的招聘費用,超過40%的失敗率。員工離職後,從找新人到新人順利上手,光是替換成本就高達離職員工年薪150%,如果離開的是管理人員則代價更高。
  • 對員工而言,辭職跳槽的成本究竟有多高?意想不到的有這些
    很多人從來沒有也不會想過,自己的辭職跳槽成本有多高,也從來不會覺得跳槽的風險有多大。 佛山,我一個下屬離職後,跳槽去一家同行業建材公司,發現公司規模差不多,但是管理風格完全不適應,做了不到一個月辭職;再次跳槽換行業,發現完全不適應電商行業的風格與節奏,不到一個月再辭職,兜兜轉轉跳了4次,不敢再跳了,他知道再跳沒有公司會願意接盤一個適應不了企業頻繁跳的員工,最後去了一家創業公司,待遇比最開始離職前還低。
  • 該如何「壓榨」離職員工的剩餘價值
    對於離職員工,如果細心研究,就會發現他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關鍵在於重新認識和挖掘他們的「剩餘價值」。  一、離職員工價值幾何  1.管理價值。員工離職對於公司來說是組織改進的一個機會。員工離職的原因很多,有個人方面的原因,也有組織方面的原因。
  • 三大舉措有效降低員工離職率,預防員工離職後的勞動風險
    近期很多朋友都在抱怨公司員工離職率居高問題,且隨著我國法律日益健全,離職員工基本會採用法律手段來維護自身利益。因此,HR在與員工談離職時多為被動。有時候雙方的關係鬧得很僵,當員工在職時,雙方關係像戀人,一旦員工提出離職,企業就像換了個人似的,就設法盡剋扣員工工資,故意設障礙,導致雙方關係像仇人;企業認為員工沒有忠誠度,員工覺得沒有給予公平合理的回報。為避免這些因素,我將會從人文關懷、試用期訪談、制度健全這三方面去談談如何加以預防。
  • 「柯政」猛於虎,員工心裡苦!猜猜看,臺北市政府一年多來離職員工有多少?
    臺北市長柯文哲上任來,北市府員工出走潮一波波,北市人事處統計一年多來,退休、請調及離職人員,共2600多人,局處首長請辭,成了家常便飯,有離職員工抱怨柯文哲政策
  • 員工離職的四大徵兆
    離職管理在制度、流程、管理和溝通上的完善和到位,能夠降低企業的損失,下面是為大家收集了關於員工離職的四大徵兆,供大家參考借鑑。
  • 一個7年老員工的離職忠告!
    相信這幾天大家已經感受到了離職大潮的洶湧。昨天還有說有笑的同事,今天說不定就離職了。關於離職這件事,一個7年的老員工,給了我們這樣的忠告。企業需要培養符合公司氣質、對公司品牌起到正向作用的靈魂人物,還需要培養資產、項目裡的靈魂,這種人越多,企業便能更好地發展。一個企業裡的「精神靈魂」需要具備什麼?答案就是特質。
  • 40多名試用期員工突然「被離職」!這是什麼神操作?
    就在高考前後,自稱「在線教育引領者」的某幫西安分公司被曝出辭退40多名試用期員工,並且要求填寫「因個人原因」提出辭職的「神操作」被大家所關注,目前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業已受理多名員工的仲裁申請。同時值得關注的是,在「被離職」的新聞曝光之後,某幫西安分公司的HR表示這不是裁員,只是正常優化。
  • 員工離職,不給開離職證明怎麼辦?
    可見用人單位在員工離職時,出具離職證明,是一種義務。但是,很多用人單位卻不出具一紙離職證明,就在於,很多用人單位出於自身利益考量,不願意員工跳槽。然而,離職證明對於職場個體來講,不論是領取失業保險金,還是到新單位證明自己的工作經歷,都非常重要。但是,職場上忽視離職證明的案例屢見不鮮,就在於,與職場有關的法律,普及還不夠。
  • 一個公司離職高達90%說明什麼,該不該離職?
    我的建議就是看一下你自己能力是否匹配,再決定是否離職。如果不是這個行業的其他行業離職率90%以上那就是要嚴重問題一般為以下幾個原因。說得最直接點薪酬能否留住人才,這是最大原因之一。老闆喜歡喊口號:兄弟們跟著我幹,以後有湯喝,有肉吃。就是重不兌現,一切以畫餅為主。讓員工失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