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7年老員工的離職忠告!

2020-12-17 採購資訊

興趣、專業,還是為了長期職業規劃?當初是什麼原因讓你選擇了這一行?離開,或者留下,都是最好的選擇。

相信這幾天大家已經感受到了離職大潮的洶湧。

昨天還有說有笑的同事,今天說不定就離職了。關於離職這件事,一個7年的老員工,給了我們這樣的忠告。

如果你足夠努力,你可以成為「精神靈魂」

每個公司、每個社區,都需要不止一個「靈魂人物」。企業需要培養符合公司氣質、對公司品牌起到正向作用的靈魂人物,還需要培養資產、項目裡的靈魂,這種人越多,企業便能更好地發展。

一個企業裡的「精神靈魂」需要具備什麼?答案就是特質。

所謂特質,其實就是骨子裡面的東西。你的小宇宙有多強,決定了你會把事情做到何種程度,比如責任心、態度、對細節的關注、堅韌和堅持、逆境商、做事的魄力、價值觀等等。

這些東西裡有些是先天的,而大部分是後天可以培養出來的。如果用冰山模型加以區分,你會發現這些基本都是冰山以下的部分,需要長時間的磨礪,但很多人都試圖避過這個環節,因為我們都渴望順境。

那種頻繁跳槽的人,一定成不了大事。

我說我願意用10年時間來磨練自己,可以受任何委屈、任何苦楚、任何不理解,擯棄金錢的誘惑,積累冰山以下的東西,換我未來10年、20年的生活。很多人說我傻,我相信傻人早晚會有傻福。

公司、同事和你的關係

誰都想去一個好的公司,給未來的自己積累到最好的籌碼。其實人生就是選擇,機會往往稍縱即逝,關鍵在於自己不要後悔(當然後悔也是沒用的)。

很多人,在不斷的選擇、跳槽中,徹底迷失了自己。其實去任何公司,哪怕這個公司再爛,只要你足夠用心,都能學到很多有用的東西,無心者去哪都一樣。

我們都在找一個終點,但永遠不知道它究竟在哪兒,與其這樣,不如好好完善自己。

牛逼的公司的確能給你一個光環,但不代表你就牛逼。一定要在一家公司好好沉澱個三四年,切莫荒廢了自己。

用人單位最看重的是什麼?他們更看重你在以前公司積累的內在的東西,不是你平時做什麼,而是你做出了什麼成績、你有什麼資源、你在這個公司的成長軌跡、因為有你給這個公司帶來了什麼。

離開了這個公司,你還剩下什麼?很多人很可悲。

現在這個社會太浮躁,太多人抱怨自己的公司如何如何,抱怨自己的領導如何如何。抱怨是徒勞的,他們經常不會因為你的抱怨而改變,至少本質不會變。關於這個問題,我給6個字:要麼忍,要麼滾。

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公司也是。你要明白自己在這個公司,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如果值得挖,請深挖。如果愛,請深愛。

領導也一樣,他們能成為你的領導,就一定有比你強的地方,他好的地方,你跟著好好學就是了。覺得不OK,那就另謀出路。

經歷的事情越多,心態越重要

我也曾經心理極度膨脹過。差不多三年半以前,我當時覺得自己特別牛逼。自己組建團隊,做的效果也還不錯。

後來呢,我吃了很多虧,明白了很多事情,慢慢的心態也越來越平和。

人生是一所大學,很多事情是你永遠也無法理解的。我們需要一直學習,包括學習人性。這個世界上,比自己牛逼的人比比皆是。不要對別人過於苛刻,不必勉強所有人都和你一樣。

感恩團隊、用戶,感恩曾經幫助過你的人

關於團隊,這些年從他們身上,我體會到了很多。

幫過我的人很多,包括老闆,在我最困苦和徘徊的時候提拔了我,我也是跟他最久的員工。懂得感恩的人,才會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潛能爆發出來,投入到工作中。

你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思維、擴充自己的視野。

這個世界變化太快,你隨時都可能被淘汰。其實想下,我挺感謝這點認識的。我從來不滿足自己現有的知識面,總是去學習和接受一些與工作相關的新東西。乍一看,我做過的東西很多很雜,其實慢慢會發現,做事的邏輯都是相通的。

你的視野多大,決定了你能做多大的事情,考慮的面越大,你的高度就會遠在其他人之上。如果你有能力接觸或者學到新的東西,那就多學一點吧,沒有任何壞處,對你百利無害。

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

賣油翁的故事告訴我們熟能生巧、實踐出真知。道理永遠是道理,不去做永遠進不到自己的心裡。

現在眼高手低的人很多,事情沒做到位,或者做了一點點,便自鳴得意了,還有那些沒做就先發表意見的「聰明人」。我喜歡務實的人,哪怕再笨,也會給幾次機會。

摳細節的人往往會被說成固執,殊不知,工作就是由細節組成的。一個好的產品,一定是在不斷的實踐中,一點點摳出來的,再加上一定的機遇。

學會排解煩惱,學會自我激勵

我其實也會吐槽,畢竟我也是個自然人。這些年的確不容易,但這些也都是自找的,怨不得別人。

說實話,我的努力,遠遠沒有換來我的預期,至少沒有給我換來好的生活,唯有經驗更可貴。馬雲說的「錢沒給到位」「心委屈了」,簡直是小兒科。我一直靠自我認可支撐著自己,也許這很單純,但也意味著要捨棄很多東西。

其實自我認可、自我激勵根本的目的在於幫助自己找到自信。

自我認可需要從小事看起,哪怕你僅僅是在某一個細節上想得比別人更到位,也該為自己加油和叫好。慢慢地,你就會發現,你的能力已經超出其他人了。

上面這些是站在一個員工的角度來講的,HR的角色不僅是公司的員工,更重要的職責是要挽留這些想要離職的員工,HR該怎麼從這些忠告裡反思自己?在「人才」提出要離職的時候,又該怎麼做好留人工作?

員工提出辭職,公司一般會使出三件法寶(加薪、升職、調崗),這三招也許當時有用,但是未必能解決問題。

▼ 上下級關係溝通

有的員工離職可能是因為與上級合作不愉快。HR需要對人才以及其直屬領導進行溝通,找出問題根源,針對性解決。如果矛盾無法調和,根據能力情況,為人才適當提供調換部門機會。

▼ 按綜合評定薪酬

「同等工作條件,同樣工作內容、不同薪酬」會造成員工離職。HR需要按員工的能力與資力的綜合因素支付基本薪酬,以員工為公司或者項目創造的價值為基礎,進行資金分配。

平時HR要怎麼去「收攏」員工,儘量在離職旺季避免人才流失?

▼ 完善企業文化

不論企業的大小,一家企業的精神價值觀會深深吸引和影響員工,讓員工感覺到公司像一個家,增加歸屬感。有不滿意現狀的員工,應該讓他們得到溝通和申訴,並幫助他們解決所想的問題。

▼ 「談心」摸底

可通過「問卷+面談」的方式,面談可以用較溫和柔軟的方式,以聊天、談心的形式進行總結,肯定每個員工一年的表現,找出每個人的優點並進行放大表揚。

這種談話千萬不要做成是工作談話,而應該是一種談心,通過這種方式了解員工心裡在想什麼,明年是否有離開的打算,看似聊天實則是摸底調查,對員工節後能否回來大致心裡有數並做成統計表上報,對「危險人物」進行重點攻堅。

▼ 軟硬兼施,幫助員工彌補不足

員工有時候會因為自己的膨脹產生離職的想法。所以企業就應該讓員工隨時隨地的了解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同時要幫助員工彌補這些不足,在無形中給予員工適當的壓力,再幫助員工將壓力緩解,一張一弛之中,就能夠有效避免員工流失。

幾項的措施中,最重要的當然還是日常工作中對企業文化的建設,有調查表示給員工加薪的效果最多維持3個月,如果想真正留住員工,還是得真正用企業文化去打動人心,讓他們在一個有著共同三觀的團隊工作,不僅可以保證員工的積極性,最重要的是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對採購與供應鏈專業人士來說,權威過硬的CPPM註冊職業採購經理高級研修班課程是您提升自我專業能力、獲取更廣泛的職業與人脈通路,甚至是出國留學、移民從事採購工作的首選!

CPPM認證諮詢

相關焦點

  • 疫情後,千萬不要輕易離職,馬雲有幾點忠告值得你學習
    一、離職後的現狀已成常態想想年前離職的那些同事。我有一個同事小陳年前辭職了,他說在公司做,很沒勁,錢少事又多,之後把老闆給炒了。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每年的1月都是員工離職高峰期,員工離職之後都打算過完年重新招工作,然後3月又是招聘的旺季,顯眼這些已經成了每年的常態了。
  • 一位12年順豐老員工:辦離職被卡,不給繳公積金,真的員工第一?
    事實上,小王在2018年就已經與順豐籤訂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到2020年7月,他在順豐連續工作滿10年,實際為順豐服務滿12年。 小王家人稱小王屬於那種不太愛說的老實人,今年疫情期間不少同事輪休,但是他不僅沒輪休,還得替其他人輪休。
  • 離職忠告:要領會領導並聽從
    21歲的小莉(化名)在成都某醫院上班不足1個月就被解聘,話說,試用期一個月都沒有結束,怎麼就被通知「辦理離職」了呢?解聘4月7日晚,在3月15日剛進醫院從事護士工作的小莉接到科室主任的信息,「這兩天就可以過來找我辦離職」。對於突然被解聘,小莉認為,這和她此前拒絕主任邀請吃飯有關,而且,她還提供了相關聊天記錄。
  • 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很恐怖!
    《財富》發現,員工離職後,從找新人到新人順利上手,光是替換成本就高達離職員工年薪150%,如果離開的是管理人員則代價更高。更為糾結的是:權威機構估算,一個員工離職會引起大約3個員工產生離職的想法,照此計算的話,如果員工離職率為10%,則有 30%的員工正在找工作;如果員工離職率為20%,則有60%的員工正在找工作。
  • 騰訊裁掉7年老員工,華為計劃淘汰10%主管,老員工為啥不受待見?
    久而久之,給人留下了網際網路行業不要老員工的印象。華為是一家知名的企業,但是,在今年的規劃中,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明確地表示,為了擺脫公司內部滋生的自滿情緒,在2020年華為將會實行裁員計劃,預計至少10%的主管會被淘汰。此外,徐直軍還表示為自己淘汰的主管,安排好了退路。然而,很多人都只關注到了「淘汰10%的主管」,卻忽視了淘汰的原因。
  • 我的世界:9年老員工離職,或跟地下城有關,而Earth也將要關服!
    Kristoffer Jelbring發文說他將離職,這是Mojang工作室的資深員工。他是一名9年老員工,或許有很多玩家並不了解,他是「地下城」的開發者之一,難道說Kristoffer Jelbring的離職跟「地下城」有關係?可惜的是他離開Mojang的真實原因不得而知,在這裡,也衷心地祝願他能有更好的前程,玩家們也不會忘記他的。
  • 海底撈員工離職率超過30%,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其實很恐怖!
    一般而言,如果需要找到一個優秀的服務員,那麼至少需要花1個月時間招聘,新人進入門店後需要3個月的適應期,需要5個月的融入期,工作一年以後才能成為餐飲企業的優秀老員工。餐飲企業的員工離職後,門店從開始找新人,最後到新人工作順利上手,光是這段時間的替換成本就高達離職員工年薪的30%,如果是店長等核心管理人員離職,那麼門店需要付出的代價更大。這恐怖的是,根據國外某一知名諮詢機構的計算,一個餐飲店員工的離職會引起大約3個員工產生離職的想法,如果是店長領班離職會引起4個員工產生離職的想法。
  • 元老級員工結婚,老闆包了一個「大」紅包,第二天老員工直接離職
    職場之中,我們都會碰到同事結婚,生孩子啊等情況,作為相處好幾年的同事,禮尚往來也會很平常的事情,那作為老闆到底要不要給員工包紅包?紅包包多少合適?為什麼一個元老級的員工結婚,收到老闆的紅包後離職了呢?在職場上摸爬滾打幾十年的老領導告訴我,跟對一個好老闆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如果跟著一個大方的老闆,不僅加班費少不了,而且還會給你帶來各種你想不到的福利,如果跟了一個小氣的老闆,每天讓你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雞早,工資沒多少,加班還都是義務加班,每天還要看他的臉色行事。
  • 企業為何寧願高薪聘請新員工,也不願意加工資挽留離職的老員工?
    所以人員方面的缺口,還是要補上,於是你就會發現,一邊是有人離職,一邊是有人入職,這也算是人員的正常流動。當然,新進來的員工工資如何,有可能比老員工高,當然也有可能比老員工低,因為工資是一對一談出來的。老闆和員工在員工工資上的期望是相反的。
  • 一個離職老員工的教訓:只有傻到家的員工,才會在這三種公司工作
    對此,筆者通過一個離職老員工的教訓,發現只有傻到家的員工,才會在這三種公司工作。一、剛創業不久的公司在選擇公司的時候,對於一個員工來說,不應該只看公司的表面待遇和形象,而是更應該看的是這家公司是不是適合你,有沒有穩定性,往往一個傻到家的員工,才會選擇剛創業不久,一切都不穩定的公司入職,這樣的公司老闆自己都自身難保,說不定還沒入職幾天就解散了公司,因為這樣的公司沒有資本,項目也少之又少,所以大家還是要謹慎再謹慎
  • 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有多恐怖!
    員工離職後,從找新人到新人順利上手,光是替換成本就高達離職員工年薪150%,如果離開的是管理人員則代價更高。更為糾結的是,權威機構估算,一個員工離職會引起大約3個員工產生離職的想法。照此計算的話,如果員工離職率為10%,則有 30%的員工正在找工作;如果員工離職率為20%,則有60%的員工正在找工作。
  • 一個員工的離職,背後都意味著什麼?
    一個員工離職後留下的坑,並不是再找一個人填上就萬事大吉了。一般來說,核心人才的流失,至少有1-2個月的招聘期、3個月的適應期,6個月的融入期;此外,還有相當於4個月工資的招聘費用,超過40%的失敗率。《財富》發現,員工離職後,從找新人到新人順利上手,光是替換成本就高達離職員工年薪150%,如果離開的是管理人員則代價更高。
  • 員工離職的原因?聽聽老員工怎麼說
    失業,離職,是職場中經常被提及的話題。不管處在什麼時代,處在什麼樣的經濟大環境中,我們都不可避免的要面臨這樣的問題。我有個朋友,在離過年還有一個多月的時候離職的。從我們慣有的思維中,一般都要熬到過年拿了年終獎再辭職,而且年前的工作並不是很好找。為什麼非要急著離開呢?我問了他這個問題。
  • 降低員工的離職率,必須從研究員工為什麼離職開始!
    員工離職一直一臉都是困擾企業的一個難題。如何降低員工的離職率,必須從研究員工為什麼離職開始。員工離職,尤其是老員工離職,對公司和個人就是個雙輸。很多員工的離職前,都要經過理性思考和激烈的思想衝突,如厭倦情緒、抱怨和委屈。他們並非頭腦發熱,而是要權衡利弊和生活得失等各個方面。入職兩周就離職的員工,說明員工看到的了實際情況和自我預期有很大的差距。員工入職三個月就離職,一般和工作無關,很大部分是被動離職。
  • 員工的離職時間,說明了什麼問題?
    員工為什麼離職,一直是困擾企業的難題。員工離職,特別是老員工的離職,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雙輸的格局。
  • 公司門衛幹七年離職 寫信謝東家觸動老員工(圖)
    拾金不昧,扶危濟困,寫感謝信,可是離職呢?  昨日,東航安徽分公司一位門衛用一封手書的離職「感謝信」,顛覆了我們的思維。  感謝信說「平凡崗位上享受到溫暖」  昨日,一封粉紅色的離職「感謝信」,貼在了駱崗東航安徽分公司辦公大樓的牆上。一位員工將這封「感謝信」翻拍轉發在微信中,旋即在公司內部引發震動。  手書這封感謝信的「主人公」,是在東航安徽分公司傳達室看了七年大門的王金玉。
  • 松下家電員工朋友圈發了一個「勿忘國恥」,被逼迫離職
    浙江杭州發生一起事件,位於杭州工業園的松下家電公司,一名中國員工因為在9月18日發不了一個朋友圈,朋友圈的內容是「勿忘國恥,牢記歷史」,因此而受到公司高管的脅迫,被逼離職。昨天下午,松下發布聲明稱:針對近日松下員工發布正當言論被幹涉之事,松下十分重視,將進一步與當事人核查事實,嚴肅對待。松下感謝社會各界,將一如既往為中國發展做出貢獻。
  • 清流|「萬科股票捐贈」風波持續 老員工離職協議涉企業股約定
    「萬科股票捐贈清華」風波持續,提出抗議的萬科老員工要求清華退還捐贈。對於老員工是否有權追討企業股,法律界尚無定論。但清流工作室獨家獲悉,一名抗議老員工拿出了一份提及企業股分配的離職協議,控訴萬科違約。
  • 新入職同事工資比你這個老員工還要高,你會離職嗎?最好不要離職
    如果你因為這個而離職,實屬自討苦吃、自討沒趣。新入職的員工比老員工工資高,是有原因的。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1、新來的同事是公司急需的人才如果新來的同事是公司專門招聘的急需人才,能夠承擔某一方面的重要工作,能夠解決某一方面的專業技術問題,能夠解決老闆工作上的心頭之患。那麼,新來的同事工資比你高,是很正常的,是順理成章的。
  • 最傻的六種員工離職,最聰明的一種員工離職!
    春節後,今年的中國員工離職率應該是最低的。但是職場上,還是會有很多員工提離職。離職原因各種各樣, 不開心,不舒服,工資少,學不到東西等等。那麼,最傻的六種員工離職是哪些呢?有些人發現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產生畏難情緒,就想離職了,這種離職也很傻。隨隨便便地離職,還不如努力一段時間等學到了東西提升了能力,再離職找到更好的工作。前段時間接到一個諮詢案例,小夥子一去菜鳥驛站就是站長的副手,做了3天,他就不想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