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三言財經
三言財經消息,近日一位在順豐工作12年的快遞員小王向三言財經爆料,5個月前因為犯了錯誤被投訴,隨後公司以「嚴重違反公司規章制度」為由與他解除勞動關係,但卻要求小王填寫「自動離職申請」,方能辦理離職手續。
小王沒有同意公司的做法,在他看來,首先被客戶投訴確實是自己的問題,但是公司卻以此為理由在逼自己離開;其次就算因此被辭退,也應該馬上解除勞動合同,自己沒理由籤署自動離職申請。
小王最終選擇發起勞動仲裁,但是5個月過去了,小王仍然沒能和順豐「分手」成功。小王直到現在才知道順豐從沒給他上過公積金,社保也是按照最低標準上。
他所以決定在仲裁中申請要求順豐支付連續兩年未休年假的加班工資、平時未休公休的加班工資及經濟補償金。
沒辦完離職對找新工作有不小的影響,而許久沒有工作,小王經濟情況也變得緊迫,生活已經陷入困頓。
在他看來順豐已經變了味,是順豐教給他面對委屈要微笑,但他沒想到人生受到的最大的「委屈」,竟是順豐給的。
快遞基層崗位上工作12年公司教他要微笑
沒想到最大的委屈竟是順豐給的
小王是北京順豐的一名收派員,在2008年加入順豐,籤訂勞動合同,2009年與順豐解除勞動合同的同時籤訂勞務分包協議,在2010年解除勞務分包協議又重新與順豐籤訂勞動合同。
事實上,小王在2018年就已經與順豐籤訂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到2020年7月,他在順豐連續工作滿10年,實際為順豐服務滿12年。
小王家人稱小王屬於那種不太愛說的老實人,今年疫情期間不少同事輪休,但是他不僅沒輪休,還得替其他人輪休。
據了解,這次本來打算籤署「自動離職申請」,但及時被家人制止了。
據小王家人透露,小王在近兩年還得過優秀員工。
今年7月中旬,小王被一位客戶投訴。
小王表示,當天客戶作為寄件人卻不知道自己的地址。在電話中,小王表示寄件信息需要客戶確認,便掛掉電話了,隨口和同事談及此事,說了一句粗話,不巧電話掛斷前還是被客戶聽到了。
隨後客戶便向順豐投訴了小王。就這樣的一句抱怨的話,卻成為了順豐辭退小王的證據。
順豐沒有給小王申訴的機會,也沒安排他給客戶道歉,不到兩天順豐便以「辱罵客戶,違反公司規章制度」為由要求解除與小王的勞動關係。
小王沒想到自己的一句無心的抱怨,卻讓順豐那麼絕情。但錯誤確實是自己犯下的,也就接受了被辭退的結局。
但是在辦理離職手續時,他又被順豐告知需要寫「自動辭職申請」,如果不寫,不能辦理離職手續。
自動辭職和被辭退的區別在於,自己辭職是沒有補償金的,而辭退是有的,此外辭退需要充分的理由。
在小王看來,自己是與順豐籤訂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公司辭退自己可能需要充分的理由,而自己的錯誤並沒有到那個級別,所以公司要求他自動離職。
與公司協商無果,一直被卡著不給辦離職手續,小王感到十分煩惱。從7月中旬到8月上旬,小王一直在焦急的等待公司的答覆。
這期間,順豐卻換著不同手機號碼發來的「曠工通知」,但當小王回點部打卡坐班並要求被安排工作時,又被告知「沒有設備,不能安排」。
離職沒有辦成,不過在8月,順豐在社保系統中對他進行了減員操作。
工作不成,離職也不成,小王最終在家人的建議下向順義區勞動仲裁委員會提起了勞動仲裁申請,申請要求順豐支付連續兩年未休年假的加班工資、平時未休公休的加班工資及經濟補償金。
據小王透露,他申請經濟補償金的理由是曾經自己受傷休了三個月,但是順豐有一個月沒有發工資,還有兩個月發的工資也低於北京市當年最低工資標準。而順豐的理由竟是「病假沒有工資」,但勞動合同裡明確寫了「不低於當地政府公布的當年最低工資標準」。
勞動仲裁於9月中旬開庭,期間經過調解程序,就補償金金額沒有達成一致,故直接等仲裁結果。10月下旬給出勞動仲裁決議,仲裁解除勞動關係,並支持了年假加班工資申請及經濟補償金申請。
順豐對仲裁決議不服,上訴至順義區人民法院。小王目前還在等法院的通知,隨後還會有漫長的開庭、上訴等,不知道什麼時候順豐才會給他辦離職手續。
事實上,如果不是和順豐牽扯進這場勞動糾紛中,小王從來沒想到自己會以這樣的結局與順豐分手。
這件勞動糾紛中,除了兩個核心的爭議點外,我們也看到了順豐暴露了其他問題。
真的員工第一?不交公積金、 社保最低交正式合同工差點成勞務派遣
順豐總裁王衛曾做過這樣一件事,2016年4月一向低調的他發了一條朋友圈,曾廣為流傳。
當時,有一位北京順豐快遞員在送貨時與一輛汽車剮蹭,被車主打了多個耳光。王衛極為氣憤,轉發並評論稱「我王衛向著所有的朋友聲明!如果這事不追究到底,我不再配做順豐總裁」。
這件事發生後,網絡裡開始流傳順豐員工第一的說法。但順豐還有你很多不知的一面。
其實在2017年,媒體就曾曝出順豐超6成員工沒有公積金,而當時順豐剛剛借殼上市。面對拷問,順豐隨後發布公告回應,稱已為員工辦理了五險一金。
不過從小王的事件中,我們可以發現順豐沒給這位12年老員工上交一次公積金。到底還有多少順豐正式員工沒有公積金呢,我們不得而知。
除了公積金,小王還反映順豐的社保是按照最低基數交的。
在查看社保記錄的時候,小王還意外地發現了一件事,自己社保曾經一個月換過另一家公司交,而背後意味深長。
小王回憶到,在2018年時,公司曾要求小王和其他快遞員重新籤署勞務派遣合同,而一旦籤署則意味著不再是順豐正式員工了。
當時小王沒有同意,但是身邊也有不少人籤了。事實上,不是所有人能知道二者的區別,因為在很多人看來只是換了個合同,工資也沒有多少變化,但不知道卻從正式工變成了派遣工。
尤其對小王這樣的老員工來說,很多人為順豐工作了超過10年,已經籤署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不應該就這樣被一場合同變更成為順豐的「外人」。
再回來看小王的社保記錄,我們可以看到在2018年8月小王的社保是一家勞務公司交的,而事實上小王當時沒有同意變更合同。可能沒有想到小王會拒絕,最後不得不又變回了原來的公司。
而關於順豐員工轉外包的消息已經不再是秘密,順豐曾鼓勵一線員工自主創業,說直接點就是讓員工自己承包網店,然後招快遞員,只是掛著順豐的招牌。
對於正式員工變外包,不少人感到沒有了歸屬感。
尤其對於向小王這樣的順豐老員工來說,正式工轉外包,順豐是不是能省去一筆賠償呢?
我們都知道快遞員也是一個力氣活,40歲正式工哪能比得上20歲的小年輕。
我們也發現,順豐近兩年的業務也在加大外包和加盟的構成。
據悉,在針對電商件的「特惠專配」取得不錯成績後,順豐發現直營模式的順豐在成本方面的劣勢凸顯。
今年8月份有消息稱,順豐集團即將要組建一個關於電商件的快遞網絡,並開放網點加盟。
外包和加盟確實能夠減少成本,但是也給順豐帶來了挑戰。
筆者今年雙十一在某電商平臺購物時,商家就用了順豐特惠專配,商品曾一度4天沒有走出杭州,這可以說是我今年來最差的一次購物體驗,因為我們都對順豐有太高的期待。
對於小王來說,他接下來最大的期待就是能和順豐成功分手,他今年已經45歲了,不知道以後能找什麼工作。
他說不需要順豐能看在服務12年的份上給什麼優待,只希望順豐能夠可憐下他,給他一條可以繼續生存下去的路。
小王說2016年那位同仁被打的時候,順豐也說過「真心希望發生意外時大家能互相理解,首先是尊重!」
為什麼順豐不能給小王同樣的尊重呢?他說很希望自己能坦然一笑,但他實在大度不起來,因為這委屈是順豐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