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離職老員工的教訓:只有傻到家的員工,才會在這三種公司工作

2020-12-17 職場實戰經驗

每天分享職場乾貨、職場故事、職場案例、和領導同事相處技巧等職場經驗!

圖:網絡 文:職場實戰經驗

在職場上,什麼樣的公司才算是好公司呢?是工資福利待遇最好的公司嗎?對此,筆者通過一個離職老員工的教訓,發現只有傻到家的員工,才會在這三種公司工作。

一、剛創業不久的公司

在選擇公司的時候,對於一個員工來說,不應該只看公司的表面待遇和形象,而是更應該看的是這家公司是不是適合你,有沒有穩定性,往往一個傻到家的員工,才會選擇剛創業不久,一切都不穩定的公司入職,這樣的公司老闆自己都自身難保,說不定還沒入職幾天就解散了公司,因為這樣的公司沒有資本,項目也少之又少,所以大家還是要謹慎再謹慎。

二、工作氛圍很差的公司

員工找工作,找的是有利於自己職業發展的平臺,這樣的平臺可以讓你安心,而不是整天無事可做,膽戰心驚的在公司覺得沒有前途,公司的工作氛圍很好,大家同仇敵愾的工作,沒有所謂的老油子拖延工作,你的能力才能得到長足進步。

三、加班嚴重的公司

其實在很多員工的面前,都會有這麼一個十分殘酷的現實問題,那就是工作加班時間過多,在這樣的公司裡,如果老闆總是跟你稱兄道弟,藉機討好你,希望你免費加班,那麼,以後你的苦日子就來了,所以說,只有一個傻到家的員工,才會在整天加班的公司裡用作,作為員工的你,懂了嗎?

結語:大家對此怎麼看呢?寫在評論中,大家一起交流。

本文原創作者:【職場實戰經驗】 請大家多多關注。

相關焦點

  • 最傻的六種員工離職,最聰明的一種員工離職!
    有些人發現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產生畏難情緒,就想離職了,這種離職也很傻。隨隨便便地離職,還不如努力一段時間等學到了東西提升了能力,再離職找到更好的工作。前段時間接到一個諮詢案例,小夥子一去菜鳥驛站就是站長的副手,做了3天,他就不想做了。
  • 一個7年老員工的離職忠告!
    關於離職這件事,一個7年的老員工,給了我們這樣的忠告。如果你足夠努力,你可以成為「精神靈魂」每個公司、每個社區,都需要不止一個「靈魂人物」。很多人說我傻,我相信傻人早晚會有傻福。公司、同事和你的關係誰都想去一個好的公司,給未來的自己積累到最好的籌碼。
  • 公司門衛幹七年離職 寫信謝東家觸動老員工(圖)
    感謝信說「平凡崗位上享受到溫暖」  昨日,一封粉紅色的離職「感謝信」,貼在了駱崗東航安徽分公司辦公大樓的牆上。一位員工將這封「感謝信」翻拍轉發在微信中,旋即在公司內部引發震動。  手書這封感謝信的「主人公」,是在東航安徽分公司傳達室看了七年大門的王金玉。
  • 企業為何寧願高薪聘請新員工,也不願意加工資挽留離職的老員工?
    公司在解決公司自身問題的同時(當然某些問題要不要解決,能不能解決,那是一回事),還要生產,還要經營。所以人員方面的缺口,還是要補上,於是你就會發現,一邊是有人離職,一邊是有人入職,這也算是人員的正常流動。當然,新進來的員工工資如何,有可能比老員工高,當然也有可能比老員工低,因為工資是一對一談出來的。
  • 公司離職率太高,三個月的我成老員工,了解老闆為人後,我也離職
    最奇葩的是,她都已經離職兩個月了,還有原同事對她說,今天來面試的那個新同事,說老闆又說你壞話了。朋友工作的公司不大,全公司上下一共只有30來人,朋友所在的部門(就不說是什麼了)只有兩個人,朋友應聘的是該部門的負責人,進去的時候部門還有一個實習生,現在也早已離職了。朋友在公司的職務不固定,我形容她是革命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 有這三種情況的公司,就算員工自願離職,也需要經濟補償
    記得大學同學趙凱畢業時,第一份工作剛剛工作兩周就被辭退了;當時同學們就在議論是不是趙凱的能力問題,可是後來發現這是公司套路,而趙凱通過勞動仲裁也拿到了雙倍補償;趙凱在面試時,有很多求職者一起面試,而且也有不少朋友通過了面試,在趙凱上班的第一周就有很多老同事陸續離職,一起進入公司的同事們也在陸續離開,表面上繁忙的工作讓阿凱沒當回事,可是剛剛工作兩周時
  • 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很恐怖!
    《財富》發現,員工離職後,從找新人到新人順利上手,光是替換成本就高達離職員工年薪150%,如果離開的是管理人員則代價更高。更為糾結的是:權威機構估算,一個員工離職會引起大約3個員工產生離職的想法,照此計算的話,如果員工離職率為10%,則有 30%的員工正在找工作;如果員工離職率為20%,則有60%的員工正在找工作。
  • 領導給員工安排這三種工作,其實是給員工好機會,員工要珍惜
    如今在進入職場工作以後,有很多年輕人都不想被領導為難和壓榨,所以在選擇工作或者是執行任務的時候,也都渴望獲得好機會,可是有些領導在安排工作任務時也會考慮到每個員工的能力和學歷,如果大家總是被領導安排一些和專業以及能力不相干的工作,那麼在崗位上也會備受欺負,沒有辦法獲得功勞。
  • 「小偷郵件」案警示冷靜對待員工離職-離職,員工,小偷,小汪,偷竊...
    這封信的大致內容是:小汪已經不是本公司的銷售人員了,盜取公司客戶資料後已經離職,她是小偷!(9月16日《半島晨報》)  這是一個典型的如何對待員工離職問題,前公司不滿員工離職,廣發郵件稱前員工是「小偷」,這是很不理性的行為。
  • 奇葩公司!員工個人原因提出離職,離職證明寫的卻像是被開了!
    在一個職場論壇上看到這樣的一個帖子,網友小A因為個人原因,選擇離職,當他拿到離職證明的時候,蒙了!上面寫著:2019年11月11日,任職於我公司後臺技術編程崗位至2020年4月3日,因疫情嚴重提出個人原因離職,試用期工作狀態一般加之該員工疫情期間不能有效開展工作,經協商一致準予離職。
  • 員工離職,公司應該在什麼時候為員工結算工資?
    員工離職,一般公司不會為一個員工直接結算工資,都是等著下個月一起結算。那麼,公司的做法是不是合法的,離職時對於員工的工資結算時間,法律是如何規定的?一、公司應該在什麼時候結算工資?(一)按照法律規定,員工離職時,公司應該在員工離職時就結算員工的全部的工資。《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9條規定,勞動關係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勞動者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公司依法向離職員工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就應當支付。
  • 一位12年順豐老員工:辦離職被卡,不給繳公積金,真的員工第一?
    出品|三言財經 三言財經消息,近日一位在順豐工作12年的快遞員小王向三言財經爆料,5個月前因為犯了錯誤被投訴,隨後公司以「嚴重違反公司規章制度」為由與他解除勞動關係,但卻要求小王填寫「自動離職申請」,方能辦理離職手續。
  • 員工離職的原因?聽聽老員工怎麼說
    失業,離職,是職場中經常被提及的話題。不管處在什麼時代,處在什麼樣的經濟大環境中,我們都不可避免的要面臨這樣的問題。我有個朋友,在離過年還有一個多月的時候離職的。從我們慣有的思維中,一般都要熬到過年拿了年終獎再辭職,而且年前的工作並不是很好找。為什麼非要急著離開呢?我問了他這個問題。
  • 降低員工的離職率,必須從研究員工為什麼離職開始!
    員工離職一直一臉都是困擾企業的一個難題。如何降低員工的離職率,必須從研究員工為什麼離職開始。員工離職,尤其是老員工離職,對公司和個人就是個雙輸。很多員工的離職前,都要經過理性思考和激烈的思想衝突,如厭倦情緒、抱怨和委屈。他們並非頭腦發熱,而是要權衡利弊和生活得失等各個方面。入職兩周就離職的員工,說明員工看到的了實際情況和自我預期有很大的差距。員工入職三個月就離職,一般和工作無關,很大部分是被動離職。
  • 員工的離職時間,說明了什麼問題?
    員工為什麼離職,一直是困擾企業的難題。員工離職,特別是老員工的離職,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雙輸的格局。
  • 公司業績不好不發年終獎,老員工憤怒離職,老闆發來信息讓我傻眼
    公司業績不好不發年終獎,老員工憤怒離職,老闆發來信息讓我傻眼大家好,我叫梅子,今年九月份才出來工作,可以說是一位職場小白,啥都不懂,還好我在這家公司的人緣還不錯,大家都相處得挺好的,在工作上我有什麼不懂的他們都幫我
  • 怎樣正確離職?公司會怎樣正確處理員工離職的問題?
    對於員工不辭而別,許多公司在規章制度中都有相關規定,員工多久不到崗位計算「自動離職」,但這種離職類型的「自動離職」並不等於勞動合同的終止!正確的方法是公司根據「勞動合同法」處理勞動合同的終止。當然,有一些用人單位為了制約這種隨時要離職的員工,在公司規章制度裡會註明「員工未提前一個月通知解除合同,需要扣一個月的工資」。  然而,勞動法並不允許單位和勞動者在法律之外設置違法責任,勞動法規定勞動者可以承擔的違約金情形只有2種情況: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勞動者違反培訓服務期約定。簡單來講,就是上述企業規章制度中「扣一個月的工資」的約定是無效的。
  • 公司離職的是真正有能力的員工,留下的卻是各方面一般,怎麼回事
    網友:如果一個公司離職的都是真正有能力的人,留下的都是各方面都很一般的人,這是什麼問題呢?首先我們明確這個問題,如果一個公司留下來的都是一般人,而人才總往外流的話,我們需要確定的是,這種情況絕非正常。這表現出來的事實是:這個公司的晉升機制不完善,領導留不住人才,公司將會沒有未來。
  • 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有多恐怖!
    員工離職後,從找新人到新人順利上手,光是替換成本就高達離職員工年薪150%,如果離開的是管理人員則代價更高。更為糾結的是,權威機構估算,一個員工離職會引起大約3個員工產生離職的想法。照此計算的話,如果員工離職率為10%,則有 30%的員工正在找工作;如果員工離職率為20%,則有60%的員工正在找工作。
  • 一個員工的離職,背後都意味著什麼?
    更為糾結的是:權威機構估算,一個員工離職會引起大約3個員工產生離職的想法,照此計算的話,如果員工離職率為10%,則有 30%的員工正在找工作;如果員工離職率為20%,則有60%的員工正在找工作。員工3個月離職和2年離職,差很大!關於員工離職的原因,你當然可以引用某位名人的觀點,無非就是兩個:錢沒給到位、心委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