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員工而言,辭職跳槽的成本究竟有多高?意想不到的有這些

2021-01-07 騰訊網

很多人從來沒有也不會想過,自己的辭職跳槽成本有多高,也從來不會覺得跳槽的風險有多大。

佛山,我一個下屬離職後,跳槽去一家同行業建材公司,發現公司規模差不多,但是管理風格完全不適應,做了不到一個月辭職;再次跳槽換行業,發現完全不適應電商行業的風格與節奏,不到一個月再辭職,兜兜轉轉跳了4次,不敢再跳了,他知道再跳沒有公司會願意接盤一個適應不了企業頻繁跳的員工,最後去了一家創業公司,待遇比最開始離職前還低。

深圳,一個朋友7月份離職,離職後第一個月想休假,沒有急著找工作,第二個月開始找但要求很高想著跳槽要漲薪30%以上,沒合適的,第三個月有點急了,只要稍微有點漲幅就行但錄用他的公司不是很low就是很爛看不上,第四個月急了,差的也將就吧,但那些差的在11月的時候也都有人選了,市場上職位少,慢慢的六個月七個月越來越急,但等待時間越長面試時候得分越低,因為企業方總會質疑你為啥這麼長時間沒有工作:是能力不行找不到,還是自己本身就沒有心思工作。總之,扣分。

周圍每年都有各種各樣跳槽後陷入惡性跳槽循環的,也有很多跳槽後一直高不成低不就懸在半空無法上岸的。這些都指向一個問題:跳槽的成功率其實很低的,每個行業有所差別,但大抵估算著跳槽成功率不超過50%,也就是你一次性跳槽成功有超過一半的概率是失敗的,背後的原因很多,總結起來就一條:因為你不知道面試官背後隱藏的信息,比如管理的問題、企業文化的問題、拖欠工資、老闆暴脾氣、007等等。這些都是面試時候你看不到的,所以面試對於求職者而言,其實都是在碰運氣,概率當然低。

而成功率低意味著背後的很高求職成本。如下:

1、跳槽置換成本

如同前文案例,跳槽失敗風險是很高的,風險則意味著成本。這其中就包括:你跳槽失敗後繼續求職下一家再去跳槽的所有求職成本、試用期打折的薪資降低成本、跳槽下一家同樣面臨的風險成本、跳槽下一家同樣進行人脈更新後的人際人脈成本,最重要的是跳槽失敗後你簡歷上多了一個甚至多個短短幾個月的工作經歷,對個人職業生涯負面影響的成本等等。

這是最容易忽略的成本,但也是佔比最高的成本,因為很少有人會意識到想到跳槽失敗這件事,每個人在跳槽的時候都像談戀愛一樣,眼裡總看到好的,把背後看不到的一面全都按照自己憧憬來幻想,最終會敗給現實,落差太大而短期就離職。

作為求職者,需要理性的去面對面試的公司,看到再光鮮、面試官給你的體驗再好那都只是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背後看不見的部分需要理性的分析,多渠道掌握信息,綜合判斷。

2、跳槽空窗低薪成本

跳槽窮三月,跨行窮三年這句話最寫實。當你辭職跳槽後去到新公司你不得不面對必須的試用期,試用期一般少則三個月,多則半年,普遍做法是打八折,這意味著你跳槽本來漲薪20%的,試用期打完八折可能薪資比之前公司還低,這也是離職跳槽帶來的成本。

舉個例子離職前薪資10000,漲薪20%,12000,但試用期打八折1.2萬×0.8=9600,比之前還低。

這種情形是大多數行業的主流,也就是薪酬漲幅20%左右。如果比較優秀或者行業特別有錢,漲幅30%以上也有機會,但那種情況並普適所有行業。

這還是完美無縫銜接的,要是你沒接上,或者裸辭的,中間斷檔的時間你會發現沒有收入,只有支出時候的收入巨大落差,那種感覺就如窮來如山倒,積蓄消耗很快,你會變得特別著急,甚至影響你的求職跳槽判斷。

3、求職成本

跳槽求職本身的成本不得不算。一方面是你本身求職的交通通訊成本、外出就餐的成本、還有可能面對的各種簡歷優化、招聘網站增值服務、或者來幾張職業形象照的成本,這些都看得見。

求職時候還有看不見的一些成本在不停的發生著:當你請假辭職時候,你請假當天工資就沒了,這成本是最高的。當你多請假幾次後,你領導、HR基本上都猜得出你在幹啥了,這背後帶來的問題就是對你多有戒備防範,乃至於相關漲薪晉升機會會被扣分,如果你沒跳槽成功,那麼你留下來這些扣分就影響的是你的發展機會,折現轉化而來就變成了成本,你的薪資變動上的成本。

如果是裸辭的話,還有辭職後的生活成本也是算在內的,因為這時候你是只有支出沒有收入的。

4、人際人脈成本

人際關係也是成本,這也是很多人想不到的。

因為你在工作中的溝通協作離不開人際關係的建立,尤其當你職位越高,人際關係的處理對於工作的影響程度就越大,人際人脈逐漸變成工作的一部分。

當你離職後原公司的人際關係人脈逐步冷卻,慢慢會因為你的離開而失去價值,這時候你需要的是在新公司去社交、去構建新的人際人脈關係。構建關係背後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花時間去溝通、去社交,甚至還需要花錢。如果是以前在原公司任職,有些不想參加的、不願參加的社交活動可以拒絕,但是到新公司後你不敢隨意拒絕,因為你還不了解背後的人際脈絡,不知道誰對你的工作影響更大,你就需要花費更多時間與成本去與大多數可能的人構建人際關係,這些時間乃至金錢都是成本。

所以,去到新公司很多人會比較累,因為不僅管理是新的,周圍的人也是新的,是需要花時間去經營的,這些都是成本。

所以,跳槽本身是件成本很高昂的事,如果薪酬沒有漲幅達到且超過20%,完全就是虧本的一件事,並且風險還很大。

這讓我想起我當年老闆給我說的一句話:不要隨便跳槽,如果要跳槽,不輕易選擇、不輕易放棄。

相關焦點

  • 對於員工來說,辭職的成本有多高?4個方面的成本
    辭職有風險,辭職需謹慎。辭職成本對於員工來說,因工資收入不同而各不相同。對於普通員工來講,主要會產生以下成本:1、經濟收入成本:一是如果辭職後,新的工作沒有及時銜接上,中間的空檔期就沒有工資收入,這期間,個人收入是只出不進;二是如果是在年底前辭職,單位的年終獎、目標獎之類的獎金就拿不到,又是一筆損失;三是重新工作後,新的單位工資比原單位低、平時和節假日福利比原單位差、獎金比原單位少等,就會形成長期的隱性損失和成本。
  • 員工離職的成本究竟有多高?仔細一算嚇一跳
    不去衡量員工離職帶來的問題員工離職造成的成本非常昂貴。人本能地會感覺到這一點; 明星員工離開,我們都會感覺到切膚之痛;深愛的員工辭職,能感受到隨之帶來的文化挑戰;甚至是身居要職的員工離開之後我們都會感覺到空落落的。但是大多數人沒有框架來量化這個成本,或者他們也懶得去嘗試。問題在於人們傾向於優化他們可以衡量的內容。
  • 華為員工年收入70萬,跳槽到騰訊卻只有年薪50萬,網友:別辭職
    對很多人來說,華為就是一個十分不錯的選擇,因為華為對待員工真的十分大方,只要你付出了,就一定會給你很高額的回報。但是華為在傳統意義上來說,並不是純網際網路公司,所以也有一部分人會想要從華為跳槽去一家更加有實力的純網際網路公司,就像騰訊這樣的企業,但是在員工待遇方面,兩家公司也是各有千秋。
  • 員工離職再復職 如何看待反覆的跳槽行為?
    對於員工當初的離去,尤其是管理層員工的請辭,不少企業或許會盡力挽留,但最後還是尊重他們的決定。可是當初辭職的員工要求復職時,企業會接受嗎?企業怎樣看待員工反覆的跳槽行為?  人力經理觀點——要重新考慮入職動機   部分人力資源經理認為,員工的跳槽難免會給企業一種浮躁的感覺,在考慮是否會重新接納這些員工時,他們的動機和過往的經歷也就成為重要的衡量因素。  (A)你的動機能說服企業嗎?
  • 華為員工年收入70萬,跳槽卻只有年薪50萬,網友:還是別辭職了
    現在做網際網路薪水非常可觀,比其他行業賺的要多得多。華為在網際網路方面雖比不上騰訊、百度,但薪資待遇還是相當好的,很多人想進都進不去。但有位網友卻想跳槽到騰訊發展,這是怎麼回事呢?加上年底的分紅,一年到手能有70多萬的純收入。但是自己覺得進bat公司更能鍛鍊自己,便想跳槽。但是面試談到薪水的時候卻發現工資待遇比不上華為,騰訊才只給3.3W的薪資,加上年終獎一年到手才僅50萬,跟自己原來設想的有很大差距。看到這小編覺得作為一個工作僅僅5年的程式設計師一年能到手這麼多工資已經很不錯了,華為給員工的待遇不能說是業內最好的,但至少不會虧待員工。
  • 習慣性跳槽的的員工,在職場都有這幾個表現,你有嗎
    你在工作中跳槽的時候,都是因為什麼原因跳槽呢?我們總結了一下,在職場上習慣性跳槽的那些員工,常用的幾種表現,大家結合自己的職場生涯,看自己有沒有吧:【1】這山望著那山高---就是攀比心太嚴重了,總覺得還有更好的在等著自己一直這麼想的人,會在職場上處於漂泊不定的狀態。
  • 揭秘客服跳槽率高的原因
    一家大型呼叫中心,辛辛苦苦栽培出一批不錯的客服之後,又會面臨大批客服人員辭職。幾乎留不住什麼人,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callcenter人員流失那麼大?呼叫中心人員比較多,招聘客服人數也相對比較多。為了能夠快速不急空位,幾乎沒有什麼嚴格要求。對於員工的職業規劃,相對比較缺乏,認為客服做時間長,最多晉升客服主管,沒有太多的調崗和晉升空間。
  • 工作很不開心,同事也不好相處,但是工資高,選擇辭職還是將就?
    網友提問:辭職換工作工資會低一半,將就工作每天不是很開心,很頭疼是選擇換工作,還是繼續將就?
  • 職場資訊 | 為什麼跳槽加薪會比內部調薪要高?
    >新來的畢業生都比他的工資高,心裡很是不平衡,雖然年終獎拿了挺多,工資也漲了20%,但自己勤勤懇懇在公司做了兩年還是比不上新來的應屆畢業生的工資高,最後無奈之下選擇了跳槽拿到了自己滿意的薪資。② 如果你不提加薪,我也沒有理由主動給你加薪,事實上有許多人不會提加薪,默默地幹著,作為老闆的我不提這茬多好,我主動提這茬,員工都順坡下驢來給我提條件,我不是吃飽了撐的?
  • 那些跳槽頻率高的人,都是因為能力不足嗎?錯,5點說清跳槽本質
    往往我們會潛意識認為,跳槽頻率高的人肯定是職業能力不足的人,換來換去總是混不下去。但實際情況是,跳槽頻率和能力沒有絕對的關係,單純以能力來定性跳槽的情況,並不合適。究竟應該怎麼看待」跳槽「頻率比較高的人呢?
  • 有過3年跳槽7次的經歷我才明白,這樣跳槽,並不能改變什麼!
    而我一直抱有這些想法,直到出來工作才3年,我已經總共跳槽了7次,平均下來,在一家單位都沒有待超過半年,最快的一次,幹一個多月就辭職了。而一起出來工作的同學,還在原來的地方做著。以前平時在工作中,如果有什麼事沒有做好,被領導批評了,心裡總感覺,是領導要求太高,或者是其它同事的原因。反正始終認為,自己沒有錯,如果領導再多批評兩句,心裡就已經開始打算要不要辭職了。
  • 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有多恐怖!
    員工離職後,從找新人到新人順利上手,光是替換成本就高達離職員工年薪150%,如果離開的是管理人員則代價更高。更為糾結的是,權威機構估算,一個員工離職會引起大約3個員工產生離職的想法。照此計算的話,如果員工離職率為10%,則有 30%的員工正在找工作;如果員工離職率為20%,則有60%的員工正在找工作。
  • 新人工資比我高,心裡不平衡,只有跳槽這一條路嗎?
    有人說辭職跳槽不就好了。跳槽當然是個辦法,不用忍氣吞聲,去一個能給你更高待遇的新環境,多好。但我們也知道,跳槽不是動動嘴皮子的事兒,每個人情況的不同,要承擔的風險也不一樣。對於高齡職場人來講,這個風險還需要家人和你一起承擔,所以很多人會尋求更加折中的辦法。所以,到底怎麼辦?
  • 打工人注意,別隨意辭職或跳槽,2021年將會有2個風險
    對求職者來說,今年也不輕鬆,招聘市場一直很冷清,不少企業為了縮減人力成本,減少了社招計劃。往年,每到年末時,總有不少人選擇「裸辭」,跳槽的現象也比較常見。不過今年就不同了,辭職的人很少,每個人都表現中規中矩,和往年的反差很大。
  • 外企薪資有多高?工作10年老員工想跳槽,稅前工資顛覆認知
    外企薪資有多高?工作10年老員工想跳槽,稅前工資顛覆認知 每天分享有趣、有料的職場觀點、職場資訊、職場感悟、職場趣聞和職場故事 導語:職場中,在大多數人眼中,外資企業都有著一層迷人的光環。
  • 辭職跳槽換工作前,最好做好這5個準備,否則後悔!
    不少人猶豫想換工作,又不知道到底該不該跳槽,辭職後不確定能不能找到比現在更好的工作。有的人跳槽成功了,有的人辭職後後悔了,有的人大半年都找不到新工作,其實,辭職跳槽換工作也講究技巧,否則後悔莫及。多數人想著換工作的原因無外乎以下三個:1、對工資不滿意。
  • 開礦山,成本究竟有多高?
    要聞 開礦山,成本究竟有多高?詳細成本情況如下:1、外購材料費依據「開發利用方案」,露天開採外購材料費為45.00元/噸,本次評估確定單位外購材料費為45.00元/噸,則:正常生產年份材料費
  • 51job告訴你95後為何愛辭職
    很多公司的管理者發現了相同的問題:新畢業的員工特別是95後,比從業三年以上的員工更容易提出離職要求。這個現象讓管理者們撓頭:難道這些員工已經前程無憂了?為什麼輕易地就會提出離職?而對於很多大量招收新畢業員工的企業來說,也將面對新員工的離職潮。很多企業的前程也因此面臨考驗。
  • 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到底有多恐怖!
    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很恐怖!一個員工離職後留下的坑,並不是再找一個人填上就萬事大吉了。一般來說,核心人才的流失,至少有1-2個月的招聘期、3個月的適應期,6個月的融入期;此外,還有相當於4個月工資的招聘費用,超過40%的失敗率。
  • 比一比,澳大利亞的生活成本有多高?
    根據澳大利亞統計局(ABS)發布的官方數據,每1分51秒就有一名澳大利亞居民移居海外其他國家。跨境支付公司World First於近期對7個國家進行了分析,以獲得這些國家相比澳大利亞在對待海外人士上的各種福利和成本情況,包括就業需求、籤證容易程度、生活成本、以及工作條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