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進入初二,結合初一整個一年的經驗,數學我覺得還是要拔高一下,原因如下:
1. 初一數學的總分是120分,最後一道大題總是12分,尤其是關於動點的問題,自己也不會給孩子講解。專業的事情還是請專業的人來做 ,我現在越來越相信這句話了。去掉12分。也就是只有108分的空間,還不能出錯。一不小心就會連100分都得不到。以前總是聽人說基礎要牢固,所以全力以赴的在給孩子說把簡單的題目做會,但是我現在不這麼認為,因為到了期末,甚至到了初三,大量的數學題目孩子們每天都要做,基礎題目越做越熟悉,而後面的題目現在不訓練的話,也就是意味著,自己孩子的分數一不小心連百分都不能達到。這樣的結果,連普通高中都考不上。
2. 身處普通班,老師為了總體的成績,最後期末大題根本連講解都不講解,這樣很容易造成能力足的孩子,吃不飽,我的孩子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所以這個學期一定要報輔導班。沒有辦法啊。學校老師不教,連講解都不講解,能咋辦,總不能看著自己孩子這12分的題目每次都放棄吧。和重點班,甚至民辦的孩子的距離越來越大。孩子小,大人不能坐視不管吧。學校老師的安排沒有問題,學校的安排沒有問題,既然我們決定不了別人,只能改變自己。今天數學就講解了關於動點的問題。 這個我很欣慰。
3. 初一學習的再好,學校也不曾再次分班,因為是普通班,老師又是剛畢業的大學生,一點教學經驗都沒有。只能選擇自己給自己的孩子拔高,怨不得別人,只能怨自己當時小升初沒有給孩子好好的在外面補課,沒有進入重點班,學校不重視。
結合自己孩子的情況,現在努力不晚。今天的關於三角形存在的問題,老師也一再強調,很重要,學好這節課,還有下節課的動點形成的三角形的面積和全等問題。都是每次考試的壓軸題目,老師的課上一再強調。我這個做媽媽的聽見了。絕對不是危言聳聽。所以下課後讓孩子把筆記補充好後,給孩子說聽不懂,再聽回放。孩子做完筆記後自己把課後的課堂鞏固全部做完提交上去了。我給孩子說。難題不可怕。第一遍感覺難,第二遍,第三遍就不難了。孩子點了點頭。說明聽進去了。
我也是第一次當媽媽,孩子也是第一次準備兩年後的中考,希望我們少走點彎路,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