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班和重點班的差別很多。
從大數據來說,重點班就是比普通班好。最直觀的就是升學率。
但從個體來講,普通班也當然會有很多優秀的學生,他們不甘淪為炮灰,努力學習,最終逆風翻盤。
1 普通班PK重點班
我剛進高中時被分入普通班,在分班考試後我進入了重點班,後來又因為進度跟不上,被「踢」回普通班。結果呢?我考上了浙江大學。
我作為一個在普通、重點班之間摸爬滾打來回數次的「老油條」,在此鬥膽以我的價值體系,讓重點班和普通班PK一下,看看各自優劣。
1)師資
重點班(評分:8.5):各校的重點班肩負著保證學校升學率的重任,因此必然會將優秀師資大幅向重點班傾斜,優秀教師會雲集重點班。他們在應考指導、知識體系、高考考點等方面的經驗豐富得一塌糊塗。不過,在全國風起雲湧實行新課改的時候,老資格的教師如何融入新課改成為了難題,畢竟,一些老教師教了大半輩子書,要在短時間內把他們爛熟於心的教法改變過來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普通班(評分:7.5 ):普通班就沒有好老師嗎?這個絕對不是必然的。普通班的老師很可能只是在教學經驗和資歷上稍遜,並不能就此否定其教學能力。就個人經歷而言,本人在重點班和普通班間進進出出,後者的老師確實不比前者的遜色,語文課該精神抖擻的還是精神抖擻,數學課該一頭霧水的還是一頭霧水。我認為,有資格帶高三的老師,絕大多數都是優秀的。
2)學風
重點班(評分:9):私以為這是重點班最大的優勢。重點班好比一個動物園,裡面都是嗜「分」如命的豺狼虎豹,你要麼和他們一道把牙齒磨尖,要麼被他們嚼得骨頭都不剩。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生活在重點班是痛苦的,正是這份痛苦使人強大。
普通班(評分:6):這裡也是動物園,住著性格馴良的兔子,懶惰嗜睡的考拉,勤奮耕耘的黃牛……偶有一匹豺狼,在此也能稱霸。這裡也有優勝劣汰,也有危險,只不過重點班像一劑烈性毒藥,普通班則是慢性的,但更致命。
3)壓力
重點班(評分:7):在重點班時,因為感冒,我曾和同學商量調換窗邊的座位,遭到拒絕,理由是坐在窗邊太靠後了,會影響他的聽課效率。我沒有怪他,只覺得高考太殘酷,人在極大壓力下已經個性「扭曲」。只要身在重點班,就必須和全校,甚至是全市或全區的「尖子生」比拼。因承受不住壓力而被迫或主動回到普通班的例子屢見不鮮。在大家眼中,他們考高分是理所當然的,誰讓你是尖子生呢?
普通班(評分:5):長跑時跟在第一名後面沒壞處,沒有人逼著你一定要勝利,一定要超過重點班的學生。競爭的緩和讓同學間沒有那麼多的針鋒相對,我們不是你死我活的對手,而是朋友。高考不會影響你一輩子,朋友會。再說了,輕裝上陣,趁別人一個不留神衝上去,不就成了傳說中的黑馬了?
4)綜合素質:
重點班(評分:5):擅長琴棋書畫,大能踢足球,小能打桌球,還是跆拳道藍帶選手,順便還能將年級第一頭銜,玩弄於鼓掌之間的人不是沒有,少。重點班的壓力大、進度快、作業多,在普通班的同學去網吧打遊戲、在晚自習上看雜誌的時候,重點班的學生往往在奮筆疾書。高中三年最奢侈的興趣愛好也許就是睡覺了——一周七天,只有周日下午不用上課,基本上也被用來補覺了。
普通班(評分:8):上帝在給關上一道門的同時,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在文藝、體育、社團活動方面,普通班的學生明顯比重點班的同學活躍,通常在各種晚會和比賽中最亮眼的都是他們。他們的高中生活不只有學習,還有豐富多彩的經歷和回憶,他們的才藝、人際交往能力以及個性上的魅力是高考考不出的。有段話說得好,在大學裡,「都是一個班的,沒過英語四級的也許籃球很厲害,比賽拿了冠軍;沒過英語六級的也許交際面很廣,已經開始實習,得到很多公司認可;掛科的也許玩遊戲很厲害,管理著1000個玩家的大行會……不用羨慕那些績點很高的同學,也不用瞧不起那些整天翹課的同學。」也許普通班同學的成績不起眼,但誰能保證以後一定能比他們強?
5)綜合評分
重點班:29.5 普通班:26.5
統計下來,普通班得分居然比重點班差不多,在我意料之外。至少,我的價值體系中,普通班不是重點班的陪襯,不是炮灰。
——@浙江大學:蔣丹
2 不做炮灰
「我們要超過(1)班!」這句口號著實嚇了孫老師一跳。
(1)班是北京某普通高中的兩個高三理科重點班中之一;喊出這句口號的是(6)班,在年級八個普通班裡達到中遊水準。
每次大考,孫老師都會統計重點班和(6)班各科目的平均分,並把統計結果告訴學生。「我想讓他們知道自己和重點班的差距,這樣能讓他們有緊迫感些。」前幾次月考和模擬考,(6)班和兩個重點班的差距從50分到十幾分不等,最近一次考試,語文和英語兩科居然超過了一班。
對這個結果,孫老師很欣慰,同學很雀躍。班幹部用班費訂做了一條五米長的紅色橫幅,高懸在教室後面的牆上,上書幾個霸氣的黃色大字:「我們要超過(1)班!」孫老師開始認為太張揚,想撤去橫幅,但又怕打擊學生積極性,同時嘆服這群孩子之大膽,於是就默許了。
離高考越來越近,(6)班能不能超過(1)班,還是未知之數。但他們在高三或靜如死水,或鬧似街市的普通班裡,已經堪稱一朵奇葩。
學校對重點班和普通班的差別對待,前者是學校高考重點率的主力軍,後者就像後娘養的孩子。不說歧視,但輕視是能明顯感受到的。
有一次,高一年級的女生參加廣播操比賽,學校只從重點班挑選人去參加。學校要參加省級高中文藝匯演,音樂老師除了在重點班提過之外,都沒通知普通班。直到重點班的節目排得差不多了,普通班的同學才知有這麼一回事。高三年級組長還公開發話:「嚴禁高三重點班的學生參加除大掃除以外的其餘課餘活動。」這條規矩看似是限制重點班同學,其實潛臺詞是:重點班要考好大學,不能分心,普通班學生想怎麼玩都行。更離譜的是,普通班的老師在校長的暗示下,經常延遲五分鐘才下課,只為了讓重點班的學生能先一步去食堂打飯,等他們吃得差不多了,普通班的學生才剛趕來食堂。
學校的理科樓三樓有間閒置的教室,桌子椅子燈管電扇一應俱全,已為理科樓的同學自習之用,由重點理科班高三(8)班代為管理。但最近,去那裡自習的同學越來越少。因為在某天,教室的白板上寫下了這樣一段字:「通知:經過學校研究決定,此間教室自12月1日起為高三(8)班附屬教室,請非(8)班的同學於12月1~3日將書本移走,4日此教室將被徹底清理,謝謝各位的理解和合作!高三年級組宣。」 「這根本就是看不起普通班的學生,重點班就個個能考上一本?普通班的人就上不了重點?!」被「驅逐」出教室的同學義憤填膺。孫老師沒有太激動,帶了幾屆高三學生,每年都有學校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有一年,學校臨時將某位教學成績好的普通班老師調去教重點班,絲毫不理會學生的抗議,她已經見怪不怪了。她對學生說:「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永遠都是強者獲得最多的資源。對學校不滿?那就別抱怨普通班差,拿出你們的成績來,讓校領導看看你們是不是『二等公民』。」
於是,(6)班成為文中開頭所寫到的,第一個超過重點班的普通班。
就這樣,學校方面一邊對普通班缺乏足夠的重視,普通班的學生一邊不停地製造奇蹟。
下學期開學後,普通班的一個班主任,把班上後十名的學生叫到教室外開會。班主任想做的,也僅僅是循例給他們鼓鼓勁罷了,「說實話,我對他們沒有期望的,幾次大考都是360分上下,進步也進步不到哪裡去。」班主任對那十個人說:「大家雖然現在基礎不是很好,但大家不能氣餒,更不能放棄,經過最後100多天的努力,大家沒準能考個三本……」還沒等班主任把話講完,其中一名同學生氣地跟他說:「老師,你怎麼這麼說?別洩我氣呀!我還得考重點大學呢!」說完轉身進了教室。
班主任老師把這事講給了很多老師聽,大家都對這位同學持懷疑態度。第二天,那位同學像變了個人,班上每天起得最早的是他,睡得最晚的還是他。高考後他果然上了重點線。「這是我教過的學生中,第一匹不折不扣的黑馬。春節前還考試倒數的學生硬是考過了重點線!」至於另外九個和他一起的同學,高考成績和之前的水平一致。
——@中國傳媒大學 馮存存
當然了,不管在普通班還是重點班自身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不努力,就算你在重點班也可能是炮灰。
拼命學,就算不同班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