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了兩本書《閱讀的力量》和《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兩本書收穫都很大,值得專門寫一篇文章來分享,今天就先分享《閱讀的力量》。
01 我的閱讀啟蒙
爺爺沒上過幾年學,很愛看書,也是我讀書的啟蒙老師。
爺爺家沒有那些世界名著,有的是一些流行的小說和雜誌,《紅巖》、《嶽飛傳》、《西遊記》、《十月》、《故事會》等等。
沒事兒的時候,爺爺就靠在炕頭,讀幾頁。
因為愛讀書,爺爺格外地喜歡我,他從村裡老師那裡借書,還會讓城裡的姑姑幫著代買。
爺爺總是說,「這個家裡最能哭的一個女娃會是最有出息的一個」。
那個年代,偏遠貧乏的農村,能讀很多書是一件奢侈的事兒,我有幸遇到了。
02 閱讀的方法
書中提到閱讀的方法:自由閱讀、閱讀規劃、陪伴閱讀。
自由閱讀,就是不要指定孩子只讀大人認為有用的書,而不允許讀所謂的無用之書。只要孩子閱讀,鼓勵孩子,讓孩子愛上閱讀比什麼都重要。
想起我們上學的時候,經常借金庸、瓊瑤的小說,偷偷的藏在桌子底下讀,那種感覺想在回憶起來還是幸福的味道。可惜的是,大學畢業後,為了生存,基本都不讀小說,只學有用的書。還好,最近幾年,又重新拾起來,讀起來。
閱讀規劃,我們要幫助孩子一些儀式感。固定的時間閱讀,帶孩子去圖書館選書,為孩子提供安靜的環境。如果每天家裡充滿著麻將的吵鬧聲,如果從來不去圖書館,讓孩子愛上書,有點兒難。
陪伴閱讀,如果在孩子讀書的時候,我們也拿一本靜靜的陪伴,想想這個畫面就每得不行。作者還提出,每天固定的給孩子念書,也鼓勵孩子識字之後,大聲地朗讀出來,能讓孩子更專注,體會閱讀的快樂,還能夠增強孩子的記憶力。這一點,自己其實一直想做,都沒有做到,也許今天是最好的開始,以後每天的演講日更,如果不知道說什麼,就讀一小段書吧。
03 寫作能力
閱讀和寫作,就像左手和右手,沒有足夠的閱讀,寫作無從談起。只閱讀不寫作,又無法內化為自己的。
孩子可以通過閱讀不同風格的書籍,找到自己喜歡的,去模仿,並最終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也許她喜歡故事,也許喜歡新聞報導,也許喜歡科幻,也許喜歡漫畫,都無所謂,只要她喜歡,就讓她盡情的去寫吧。
寫作不近能夠提高孩子的作文分數,最重要的是,可以幫助孩子深度思考,讓他學會更好的表達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這一點還挺欣慰,自己一直在讓孩子寫繪畫日記,已經寫完了三本,她負責畫和說,我和老公負責寫。當初也沒有奢求他寫的多好,只是想給她養成一個寫日記的習慣,希望將來她長大了,看到兒時的回憶,會很溫馨。
在給孩子選擇課程的時候,我發現要學的太多太多,英語、科學、編程、小主持.....
我最終給她優先選擇的是數學和閱讀寫作,畫畫呢是她嘗試之後,特別喜歡。數學和畫畫,我原本計劃自己來教,發現精力達不到,最終交給培訓機構,還不錯。閱讀寫作演講,基本就是我自己親自來抓的,每天讀繪本、寫日記,偶爾錄錄視頻。
我是這樣考慮的,如果她能學會閱讀和寫作,至少學習力和表達力是具備了,那其他缺乏的能力,都可以自己去解決,所以她現在英語有點兒零基礎了,希望她以後獨立學會吧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