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走路前省略爬行,真的是聰明的表現嗎?多半家長被迷惑住了

2020-12-23 杏媽育兒

此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未經許可請勿抄襲。

自從生活中多了一個小寶貝之後,家長們似乎生活中由原本的享受二人生活,逐漸將生活的關注點轉移到這個小生命身上,當寶寶在肚子裡時,父母們會期待什麼時候才能跟這個小寶貝見面呢,當孩子出生後,則父母們又在期待孩子何時可以自己獨立行走,慢慢的家長們會發現孩子確實很神奇,短短一段時間孩子由爬行很快就可以自己走路,那麼對於孩子成長問題,是先走後爬還是先爬後走,有多少家長能知道它們的區別所在。

01 先走不如先爬

走路對於孩子們來說,是成長的首要很重要的一步,孩子可以獨立行走證明,不僅僅說他們可以行動,在父母眼中這也是成長階段晉升重要的一步,所以一些父母存在誤區就是孩子會走路是先天智慧高於常人,身體發育好的表現,實則今天告訴大家事實並不是這樣,走的早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在我們的身邊不難發現一些父母,整日炫耀自己的孩子多麼優秀,沒怎麼會爬就會走,實則不知道這背後隱患讓家長們很難想像,畢竟說事物進化需要一個過程,果樹只有結出繁茂的花果才能長得好長得多,當然小孩子成長也是一樣,只能先從四肢開始配合運動,慢慢讓雙手遠離地面,這樣孩子真正獨立行走後才不容易跌倒。

不過孩子過早走路除了以上這點,家長們還知道哪些有關走路過早影響孩子的危害嗎?此時還不了解的你,不如花上兩分鐘了解一下有關你孩子的成長小常識吧!

02身體敏感度降低

走路過早的孩子,一般皮膚上的觸覺感以及反應程度都要比正常從爬行到走路甚至晚走路的孩子們要查很多,可能一些家長表示疑惑,走路早晚跟敏感度有什麼關係,早知道寶寶從出生的時候,在自己還沒有任何器官上的辨別能力,主要依據的就是自己的嗅覺與感官,來判斷身邊人以及事物的危險係數,對自己有利還是有弊。

通常情況下,爬行的寶寶敏感度要比走路早的這類孩子人群,警覺度要高很多,反應能力自然也是很快的,這是因為寶寶在爬行過程中,會用身體的手、腿、腳等部位,直接去接觸地面與物體,長時間的接觸會讓寶寶的身體感官對外界事物產生一種自然反應,所以即使他們不加思考,身體的感官系統也會自動給出寶寶大腦所需要的答案。

03 身體協調能力強

可能寶媽們為了追求走路的速度,卻忽略了許多成長中的小細節,有過帶娃經驗的寶媽都知道,孩子在起初走路時,都是搖搖晃晃的,即使父母陪在身邊依然會擔心他會摔跤的問題,孩子走路摔跤,身體平衡作用在其中不容小覷,平衡力好的寶寶,通常在走路過程中並不是走得最快的那個,因為平衡能力一是先天具備,另一種就是後天生活成長中經歷磨礪出來的,所以早走路的孩子恰恰缺乏了這個訓練過程,即使會走路後不是經常跌跤,就是身體不協調雙手雙腳同行的現象。

所以這裡建議寶媽們還是在孩子沒有走路之前,多讓孩子進行爬行運動,讓孩子自己學會適應進化過程,而不是你用雙手攙扶其走路以及使用代步車工具,這些對於孩子未來成長都是存在安全隱患的。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請點讚轉發一下吧。在育兒的路上,我們都是新手,如何更好照顧孩子,可以關注我,和我一起探討育兒路上那些事吧。

相關焦點

  • 寶寶跳過爬行期直接學走路,這些影響不止一點點,家長別沾沾自喜
    前幾天在樓下遛彎,聽到兩個寶媽在聊孩子的事。其中一位說:「我家孩子最近開始學走路了」。另一個一臉羨慕:「這麼快?我家那個現在還在學爬呢,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學走路」。,認為自己家的孩子很聰明。其實孩子的發育是有階段性的,什麼時候就該幹什麼事,父母更是要順應這些規律,而不是「拔苗助長」。如果寶寶跳過爬行期直接學走路的話,可能會帶來下面這些影響,家長們可別再沾沾自喜了!
  • 孩子不會爬行是因為「笨」嗎?育兒專家:家長或有責任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小傢伙呱呱墜地後,一般3個月學會翻身,6個月學會坐起來,8個月學會爬行,10個月就會站起來了。由此可見,新生兒學會走路之前,爬行和站立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因此寶寶一到了該學爬的時候,有的家長就開始心急了:「孩子一直學不會爬,是因為他腦子笨嗎?這會不會影響他將來學走路啊?」
  • 寶寶爬行的5個好處,家長了解嗎?
    由此格賽爾得出結論:對兒童的訓練需要依據生理成熟,在機體未成熟前進行早期訓練往往是事倍功半的,一旦生理上有了完成某種動作、某件事情的準備再去訓練則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正如很多家長急於訓練寶寶學習走路,若孩子總愛在地上爬家長還著急。因為父母們有一個誤區:我的孩子還沒爬就會走了是聰明的表現。
  • 孩子太早會走路,真的是很聰明嗎?
    現在很多的新手寶爸寶媽們覺得我的孩子很早就學會走路那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也感覺代表著孩子很聰明,這種超前的行為成為了家長們互相炫耀的資本。而看到自家的孩子還不會走路的時候就開始著急,擔心是不是自己的孩子有什麼問題,導致很多家長過早開始焦慮!!可是你知道嗎?孩子在小的時候,什麼時候開始走路,是需要一定條件的。
  • 孩子走路早就是聰明?其實不然,走路早晚跟智商無關跟這些事有關
    看著抱在懷裡的小孩子,老人們都在說,這孩子透著股聰明勁兒。老人們都相信一種傳統的說法,如果孩子走路早的話,以後肯定聰明伶俐。我們真的可以根據孩子走路的早晚,來判斷孩子智商的高低嗎?很多寶媽也很擔心這個問題,但是這個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不可信!
  • 寶寶翻身爬行時間越早,就越聰明,是事實還是謠言?
    而且,這些大運動的發展要順其自然,千萬不可操之過急,也並不是孩子翻身,坐下,爬行,走路越早越好,太過拔苗助長,也有可能給孩子的身體帶來巨大的損傷。就如我家二寶一樣,滿4個半月小傢伙才會翻身呢,現在依然很聰明。當然,也有一些孩子翻身時間特別晚,若一旦超過5個月那麼家長就要引起重視,最好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看看有沒有發育異常。其實寶寶翻身晚還有一個原因,有可能就是突然一下把身體翻過去,受到了過度的驚嚇。那麼,下次再翻身的時間可能就會相對地延長。
  • 這兩個動作能決定孩子的智商?兒科醫生:你家娃多大會爬行走路的
    導讀:這兩個動作能決定孩子的智商?兒科醫生:你家娃多大會爬行走路的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兩個動作能決定孩子的智商?兒科醫生:你家娃多大會爬行走路的!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先學會爬行和先學會走路的孩子,有這三個明顯的差距,別不當回事
    孩子的身體發育,是有一定的科學規律的。寶寶在學會走路之前,要先學會坐、學會爬、學會站立。可是也有的寶寶「不走尋常路」,沒有經過會爬,就直接會走路了。孩子早早地就會走路了,看起來是件好事。但是,家長不要高興得太早。
  • 寶寶不學爬行直接學走路?當然不行,寶寶爬的意義遠比你想的重要
    本文為錦鯉媽咪原創作品孩子8~9個月基本都會怕了,我們在生活中遇到這麼大孩子的時候也多半會問一句,「孩子會爬了不?」不過有時候,我們可能會得到一個比較意外的答案,有的寶媽會驕傲的告訴我們,「我家孩子沒學爬就直接會走了!」
  • 孩子走路早晚,暗示了「智商」高還是低?家長們可別被忽悠了
    文/小雪媽媽孩子的出生是一個家庭非常重要的事情,看著他嗷嗷待哺到蹣跚學步,成長的非常健康,家長心裡是非常高興的。尤其是孩子學什麼東西都很快,父母會認為孩子比較聰明,智商比較高,心裡難免會拿其他孩子做比較。那麼孩子學會走路早晚,能夠暗示智商高還是低嗎?家長可別被忽悠了。
  • 「走路早」的寶寶聰明?謠言止於智者,強制娃走路無異於拔苗助長
    導讀:「走路早」的寶寶聰明?謠言止於智者,強制娃走路無異於拔苗助長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走路早」的寶寶聰明?謠言止於智者,強制娃走路無異於拔苗助長!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不會走路,只會爬,別急,爬行是寶寶大運動發展的重要裡程碑
    前不久表姐帶著不到九個多月璐璐去樓下的小區玩,璐璐一直就是一個好動的娃,在公園的小板凳上就一直練習爬行,旁邊的路人就一直在誇璐璐很不錯,其中一個阿姨就在誇璐璐很棒。然後在感嘆自己的孫女現在還不會怎麼練習爬行,走路的時候會左右不協調有時候還會同手同腳的行為。
  • 孩子走路早晚,暗示了「智商」高低?寶媽們可別被忽悠了
    最近天氣悶熱,門口的納涼區都坐滿了帶孩子的家長或爺爺奶奶。前些天從小區門口經過時,家家月嫂聽到一個阿姨非常驕傲地說:我孫子才九個月大就已經學會走路了,這麼聰明,長大肯定了不得。可知,傳統看法都認為學會走路的時間早晚跟智商有關。但,孩子走路早晚,真的暗示了「智商」高低嗎?
  • 寶寶學會爬行好處多多,家長如何才能訓練寶寶的爬行能力?
    閨蜜小劉,兒子十個月了,小傢伙很聰明,有時候抓住爸爸的衣角就可以站起來,甚至還試探著要抬腳走路,婆婆誇寶寶真厲害,10個月就要走路了。但小劉高興不起來,因為她聽說,寶寶如果不會爬行,而直接會走路的話,可能是智力低的表現。於是整天憂心忡忡的,擔心寶寶智商有問題。
  • 孩子走路早晚,預示「智商高低」?家長可別被忽悠了
    導讀:孩子走路早晚,預示「智商高低」?家長可別被忽悠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走路早晚,預示「智商高低」?家長可別被忽悠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7個月就會走路的孩子真的更聰明嗎?不要讓無知害了孩子!
    前幾天寶寶發燒去醫院,看到有個老人扶著著她的小孫子在走廊上走,小孫子看上去七八個月的樣子。說是扶著走,其實就是純粹的拖著走的,因為小孩還不會站立,而且孩子好像生病了,看上去似乎很沒有力氣。這時候病房裡走出來一個年輕媽媽,一把抱過老人手裡的孩子,說:叫你不要給孩子站你怎麼老是這樣!丟下這句話轉身就走了,留下一臉錯愕的老人。年輕媽媽的做法雖然有點偏激,不過生活中確實不乏有這樣的老人。明明孩子才幾個月連爬都還不會,就喜歡扶著走,讓他們學走路。如果孩子能夠邁兩步,就直誇大孫子真聰明!
  • 孩子越早走路越聰明?1歲以內寶寶大動作發育對照表,家長請收好
    相信有不少家長都會有同樣的育兒心理,覺得走路走得早,發育得快的孩子,但背後真正的現實到底是怎麼樣的呢?劉女士的孩子是今年出生的,如今剛滿9個月,劉女士就開始著急,因為看到其他同時出生的孩子,有的在開始學走路了,她覺得自己的孩子還不會走路就會比別人家的孩子落後。於是劉女士開始訓練孩子走路,但是才9個月的寶寶,連站都成問題,何況是走路。
  • 寶寶還不會爬行就能夠走路了,是不是格外聰明的表現?
    不過他媽媽非讓她爬,說爬爬對小孩子身體健康好,不要著急讓她走路。咱們也只是看孩兒的,人家怎麼說就怎麼做吧!」「就是就是,現在的年輕人真不知道怎麼想的。看這髒兮兮的,小可憐兒!」旁邊的那位老人一邊附和著,一邊連連搖頭。倒是小寶寶,依舊樂此不疲的從地墊上爬出來,再尖叫著被抱回去……眼神中透出機靈的小模樣,活潑可愛!
  • 寶寶爬行的7大好處 越爬越聰明 爸媽千萬不要忽視
    「你家寶寶好聰明,還不會爬就開始想要扶牆走路啦」這樣的寶寶真的比還在爬的寶寶聰明嗎?其實不然!好處在爬行的過程中,寶寶需要協調全身的肌肉,不光能讓全身肌肉得到鍛鍊,還能加強大腦對手、足、眼的神經運動的調控,對寶寶智力潛能的開發。爬行也是個學習成長的途徑,寶寶通過爬行探索周遭環境,並學習避開障礙物,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自信。
  • 寶寶坐立、爬行、站立、走路的的正確月齡,你知道嗎?別錯了
    粉哥導讀:小寶寶從6個月開始,逐漸學會坐,慢慢地從坐穩到練習爬行,一直到站穩、走路,每一種行動能力的形成似乎都在告訴家長:我長大啦!在整個過程中,家長也要學習怎樣當好寶寶行動能力的老師哦。要等到手腳肌肉力量足夠,加上掌握前進的概念後,寶寶才會變成肚子離地,手腳並用的爬行。因此,爬行的過程是漸進式的,家長可以配合他的身心發展狀況,多鼓勵寶寶爬行,但如果寶寶能力還未達到或是不想爬時,家長也不要刻意強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