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福建船政創辦150周年專題研討會召開

2020-12-17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2016年12月23日是福建船政創辦150周年的紀念日。為紀念這一具有開創意義的歷史時刻,2016年12月23-25日,「船政與中國近代化啟航——紀念福建船政創辦150周年專題研討會在福州馬尾隆重舉行。此次會議由中國史學會、中共福州市委宣傳部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福州市馬尾區人民政府承辦。來自海內外的50多位專家學者出席研討會,共提交學術論文40篇。

  會議開幕式上,中共福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蔡戰勝,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委文明辦主任劉志堅,中國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王建朗,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和百科研究部部長曲愛國先後致辭,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充分肯定了福建船政在推動中國近代化、工業化,開創近代海軍建設、探索近代軍事教育等方面的肇始之功,以及福建船政求索中華民族復興之路的不懈探求。王建朗指出,在當時環境下,福建船政的創辦是成功的,但局部的成功不足以改變整個國家的頹勢。福建船政走過的一個半世紀的歷程,不僅是中華民族在近代起步與發展的縮影,也是中國崛起的一個縮影。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科研處處長杜繼東主持主題報告會。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的虞和平研究員、臺灣大學的沈冬教授、福建省社會科學院的劉傳標研究員、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的楊曉丹研究員、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的陳悅研究員分別作了報告。虞和平研究員指出,從企業、洋務運動和現代化層次上,福建船政都取得了重要成就。沈冬教授從具體考證福建船政創辦人沈葆楨的影像入手,刻畫了沈葆楨創辦福建船政的事功。劉傳標研究員認為福建船政在近代兵制、海上求助、採礦築路、職業教育等方面開啟了近代中國現代化的轉型,並在培養近代工礦業人才方面發揮了重要的先驅作用。楊曉丹研究員高度評價了福建船政對於中國近代海軍的歷史性貢獻。陳悅研究員則從福建船政首屆外堂生入手,探討了船政後學堂在海軍教育上獨樹一幟的教育模式,及其在培養近代海軍人才方面的重要貢獻。

  在隨後的分組討論中,與會學者圍繞船政的成就及其影響、船政人物及其貢獻,船政與臺灣、船政與中西文化、船政與海軍海權等方面,展開了熱烈而深入的探討。學術觀點的交流與碰撞,擦出思想的火花,既進一步釐清了福建船政的歷史功績,也進一步明確了未來深化船政研究的方向。

  會議閉幕式上,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虞和平研究員作學術總結。他認為,此次會議的專家學者來自各個學科領域,是一次跨學科的盛會。在學術上的開拓和推進可以概括為「三船三海二化」,即在船政、船政人、船舶、海軍、海防、海權、近代化與科學化方面進行了深入研討。福州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馬尾區代區長陳曾勇致閉幕辭。他指出,船政文化是福建人民乃至全國人民的驕傲,此次研討會圍繞「船政與中國近代化啟航」的主題,成功地達到了交流成果、溝通感情的預期目的,必將促進船政文化研究的新發展。

  舉辦紀念福建船政創建150周年專題研討會,不僅僅是為了紀念,更重要的是為了在新時代傳承船政精神。福建船政創建於1866年(清同治五年)。是年,左宗棠、沈葆楨在福州馬尾創辦了福建船政。此後,福建船政快速發展成為當時遠東最大的造船基地,成為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中國近代教育之發端和中西文化交流的平臺。福建船政培養的大批傑出人才在中國近代史上如群星璀璨,引領風騷近百年,有力地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福建船政創造的輝煌業績和由此孕育的船政文化,在中國近代發展史上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愛國、科學、創新、圖強」的船政精神,既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與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相契合。舉辦紀念福建船政創辦150周年專題研討會,進一步挖掘、整理和研究船政文化,深入探討福建船政與中國近現代化之間的歷史關聯,對於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傳統,培育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會議議程

  

開幕式

時間:12月24日 下午14:00—14:30

主持人

議 程

福州市馬尾區

領導

1.中共福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蔡戰勝致歡迎辭

2.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委文明辦主任劉志堅緻辭

3.中國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王建朗致辭

4.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和百科研究部部長曲愛國致辭

主題報告

時間:12月24日 下午14:50—15:50

主持人

報告人

報告題目

杜繼東

虞和平

論福建船政局的成與敗

沈  冬

追尋祖先的容顏——沈葆楨圖像考論

劉傳標

福建船政人的南海經略

楊曉丹

「足為海軍根基」:船政對中國近代海軍的歷史性貢獻

陳  悅

船政後學堂首屆外堂生初探

 

  分組討論

  

A組第一場

時間:12月24日 下午16:10—17:50

主持人

報告人

論文題目

評論人

黎志剛

盧美松

船政文化開啟我國現代新風氣

趙國輝

金  智

福建船政與中國航空事業的發展

林櫻堯

福建船政是中國工業化的開路先鋒

黃松平

鄔海明

晚清軍事技術發展策略的調整與福州船政局的成就

戴海斌

嚴  鵬

陳文佳

福州船政局與中國工業文化之發軔

餘  鍇

抗戰時期的馬尾海校——以民國報刊中海校學員著述為中心的考察

A組第二場

時間:12月25日 上午8:00—9:40

主持人

報告人

論文題目

評論人

鍾少異

鄭劍順

嚴復的海權觀及海軍建設思考

肜新春

沈  駿

沈葆楨的家事

戴海斌

「兩收海軍餘燼」:甲午、庚子時期沈瑜慶事跡鉤沉

劉峰搏

陳紹寬的航母夢考論

楊濟亮

孫建軍

劉步蟾與東鄉平八郎還真的是「校友」——兼談馬幼垣先生所謂劉步蟾「逃考」問題

孫  鋒

福建船政大臣黎兆棠史事考

A組第三場

時間:12月25日 上午10:00—11:30

主持人

報告人

論文題目

評論人

賀永泉

趙國輝

福州船政局與臺灣事件中的淮軍東渡

馬陵合

楊濟亮

福建船政精英在臺事功述論(1874—1894)

卞  梁

閩江文化帶視閾下的榕臺貿易考論

潘  健

1899年福建船政人的日本考察

張  煒

吳  妍

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中日海軍教育對比——以1912年以前的馬尾船政學堂和江田島海軍兵學校為例

B組第一場

時間:12月24日 下午16:10—17:50

主持人

報告人

論文題目

評論人

張  侃

沈  巖

福建船政對民族復興之路的探索

應俊豪

張  煒

福建船政與中國的海權意識

左立平

船政學堂的創辦對中國近代海軍建設的意義

何耀光

船政興衰與近代中國海防發展的相關性研究——現代化視角下的歷史詮釋

石國進

楊志榮

福州船政與近代中國海軍的創建

趙海濤

步履維艱——船政造艦在晚清海軍界的地位變遷與失敗成因

 

B組第二場

時間:12月25日 上午8:00—9:40

主持人

報告人

論文題目

評論人

左立平

馬陵合

海防經費的另一面——沈葆楨與左宗棠在外債問題上的矛盾

李  玉

張  侃

海洋秩序變遷、福州船政局與1876年的《救護遇險船隻章程》

石國進

技術理性:福建船政的遺產與遺落

沈天羽

中西空間文化的匯流與探索——以1868年的福州船政局為例

金  智

林  鍵

福建船政中樞機構建築布局理念

B組第三場

時間:12月25日 上午10:00—11:30

主持人

報告人

論文題目

評論人

沈巖

李  玉

近代中國的「速度」散論——以輪船、火車為例

何耀光

應俊豪

民初廈門船塢交易案及其背後運作情況

肜新春

清末船政的現代化轉型與績效分析——以福州船政局、江南製造局為例

於文浩

近代中國民間經濟外交觀念的發展演變

沈天羽

王  鶴

關於橫須賀造船廠的日法海軍技術合作動向變化及分析

閉幕式

時間:12月25日 上午11:30—12:00地點:臥龍山莊二層聚賢廳

主持人

議 程

福州市馬尾區

領導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虞和平作學術總結

2.福州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馬尾區代區長陳曾勇致閉幕辭

 

相關焦點

  •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 | 相聚一堂 共論船政文化
    新華社記者林善傳攝  26日,第十二屆海峽論壇·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船政文化研討會在福州召開。來自兩岸17所高校的專家學者相聚一堂,圍繞船政與兩岸共同抗敵禦侮的主題展開研討。  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蘇輝在賀信中指出,抗敵禦侮、臺灣光復是兩岸中國人的共同記憶。
  • 臺灣各界紀念孫中山誕辰150周年
    新華社臺北11月12日電(記者 付敏 劉劼 李凱)獻花致敬、召開研討會、舉辦紀念特展、開展豐富的文化活動……12日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臺灣各界以不同形式隆重紀念這位一生以革命為己任,立志救國救民,為中華民族作出彪炳史冊貢獻的偉人。
  • 福建船政文化展在臺北落幕
    福建船政文化展在臺北落幕 2011-09-08 13:48     來源:中國臺灣網     編輯:程冉  中國臺灣網9月8日臺北消息 日前,由馬尾船政文化博物館與臺北長榮海事博物館共同舉辦的「福建船政——清末自強運動的先驅」展在臺灣臺北圓滿落幕。此次展覽歷時8個月,包括臺灣船政後裔在內的2萬多名臺胞前來參觀。
  • 紀念馮友蘭誕辰125周年暨學術思想研討會在南陽師範學院召開
    今年是馮友蘭先生誕辰125周年,為了隆重紀念馮友蘭先生,緬懷前賢,激勵後學,推進馮友蘭學術研究,12月4日,「馮友蘭誕辰125周年暨馮友蘭學術思想研討會」在南陽師範學院舉辦。此次研討會在南陽師範學院召開意義重大,學校也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深化學校綜合改革,將大會成果轉化成學校教育教學的育人資源、科研創新的學術資源和弘揚馮友蘭精神的智力資源,為培養更多應用型創新人才,推進馮友蘭學術思想研究,做出更大的貢獻。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李景林教授以《哲學何以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為題作了主題報告。
  • 「福建船政」特展臺北揭幕 珍貴文物首次亮相臺灣
    中國臺灣網12月23日臺北消息   為期六個多月的「福建船政——清末自強運動的先驅」臺灣特展22日下午在臺北長榮海事博物館揭開帷幕。170多件福建船政文物及其他展品首次亮相臺灣。
  • 馬尾船政特色歷史文化街區21日開街
    街區位於中國船政文化城中心地帶馬限山公園區域內,串聯起船政格致園與馬尾造船廠區域福建船政建築群(輪機車間、繪事院、鐘樓),使整個船政文化景區形成統一整體。21日10:00,隨著「萬年清」汽笛鳴響,馬尾船政特色歷史文化街區正式開街,前來參加開街儀式的市民紛紛讚嘆:「開街儀式別出心裁,太有儀式感了!」
  • 北京大學舉辦蔡元培誕辰150周年紀念活動
    2018年1月11日上午,北京大學舉辦蔡元培誕辰150周年紀念活動,以緬懷和紀念老校長蔡元培先生,獻禮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上午9時,北京大學師生、蔡元培先生後人,以及來自紹興市、北京出版社、北大蔡元培研究會的嘉賓齊聚未名湖畔,向蔡元培先生的雕像敬獻鮮花,鞠躬致意。隨後,專家學者和嘉賓們在臨湖軒西廳舉行了紀念和專題座談研討會。
  • 「福建船政--清末自強運動的先驅」特展在臺北舉辦
    「福建船政--清末自強運動的先驅」特展在臺北舉辦 2010年12月24日 08:12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美僑學界:舉行紀念湘西會戰大捷70周年專題研討會
    近日,美僑學界在洛杉磯舉辦專題研討會,紀念湘西會戰大捷70周年,重溫這次戰役,喚起美國民眾對這段中美兩國共同的「國家記憶」。此次活動由全美華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組委會、美國華人公共外交促進會、全美中華青年聯合會、南加州華人華僑聯合會、南加州華人歷史研究會等機構共同發起,重點研討美國在湘西會戰中發揮的作用,一致認為湘西會戰是中美合作的最成功戰例之一。
  • 「紀念馬奇教授專題研討會:知行觀和中國本土領導力」在我院召開
    2019年1月23日,由滬江本土管理研究論壇發起,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主辦,組織與管理評論「紀念詹姆斯·馬奇教授特刊
  • 紀念著作權法頒布30周年研討會在京召開
    9月8日消息 「紀念著作權法頒布30周年主題研討會」 於2020年9月7日在京召開。本次研討會由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智慧財產權專業委員會、北京仲裁委員會、北京市律師協會、上海市律師協會、天津市律師協會、河北省律師協會共同舉辦,北京市朝陽區律師協會承辦。
  • 關於召開紀念《漢語拼音方案》頒布50周年學術研討會的通知
    關於召開紀念《漢語拼音方案》頒布50周年學術研討會的通知 為了全面總結、宣傳《漢語拼音方案》推行的成績、經驗,進一步研究確定在新的歷史時期做好漢語拼音推行工作,使其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的思路、舉措,教育部、國家語委等單位在2008年上半年集中開展相關紀念活動,擴大漢語拼音的社會影響,全面、準確宣傳國家語言文字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和規範標準,以及新中國語言文字工作的成績,為進一步加強漢語拼音推行工作奠定充分的思想認識和輿論基礎
  • 第十屆海峽兩岸船政文化研討會收到高質量論文
    福州新聞網6月13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劉琳 葉繁)第十一屆海峽論壇·第十屆海峽兩岸船政文化研討會明日在福州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一批學術名家將攜帶各自的研究新成果與會,大會收到一批高質量的學術論文。
  • 福建船政赴臺特展側記:一條船承載強國夢
    福建船政赴臺特展側記:一條船承載強國夢 2010年12月23日 14:13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第十屆中日雙邊金屬原子簇化合物研討會成功召開
    2015年10月23-26日,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主辦,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的第十屆中日雙邊金屬原子簇化合物研討會在福州隆重召開。來自中日雙方48個科研院所和高校的120餘位代表及福建物構所、福州大學等單位的科研人員和研究生近150人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 臺海觀瀾:福建船政文化赴臺辦展延續閩臺前緣
    中新社福州12月21日電 (記者 羅欽文)首次由海峽兩岸聯合在臺舉辦,170多件福建船政文物及其他展品首次亮相臺灣,兩岸福建船政先賢后裔、船政學堂校友相聚臺北,將使22日下午在臺北揭幕的「福建船政——清末自強運動的先驅」展覽備受矚目。
  • 紀念中國倫理學會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國倫理學大會在錫召開
    12月5日,紀念中國倫理學會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國倫理學大會在錫召開。來自全國倫理學界的專家學者,相聚太湖之濱,為國家治理、道德建設提供倫理學智慧方案。市委書記黃欽出席並致歡迎辭,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黨委書記、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哲學院院長王立勝宣讀賀信,中國倫理學會會長萬俊人講話。
  • 上外一周發布 | 翻譯研究院成立,區域國別研究田野調查研討會,紀念...
    上外一周發布 | 翻譯研究院成立,區域國別研究田野調查研討會,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升旗儀式....10月23日,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行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升國旗儀式。
  • 船堅炮利︱未展的雄心:甲午戰後福建船政的岸防鐵甲艦計劃
    馬江之畔的福建船政,曾是中國近代造艦工業的一面旗幟。自1866年創辦以來,這裡建成了中國第一艘國產蒸汽巡航艦「揚武」、第一艘國產巡洋艦「開濟」、第一艘岸防鐵甲艦「平遠」等歷史名艦,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然而鮮為人知的是,以上這些成就還遠遠不是福建船政最具野心的嘗試,就在大清帝國經歷了甲午慘敗,又在列強的瓜分之下海權盡失的19世紀最後的幾年裡,福建船政竟策劃了一次驚人的造艦計劃,其計劃的核心是兩型裝備有巨炮重甲的岸防鐵甲艦,其中較大者排水量高達5600餘噸,實力直逼「定遠」、「鎮遠」。
  • 《船政學堂》獲「五個一工程獎」 再現船政精英歷史影像
    閩南網9月16日訊 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日前在京揭曉,由福建省委宣傳部、福建電視臺綜合頻道與央視紀錄頻道聯合創作的六集大型紀錄片《船政學堂》獲此殊榮。  福建省今年選送的電視紀錄片《船政學堂》、廣播劇《跨越海峽的追尋》、電影《衍香》、電視劇《原鄉》等6件作品均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