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館生存狀況調查:1家店至少賠2萬,近9成還能正常營業

2020-12-20 36氪

疫情之下,飲品業正在經歷一段不確定時期。

為明確飲品行業疫期形勢,凝聚共識、助力決策,繼疫期茶飲門店生存狀況調查(轉送門:茶飲疫期生存報告)後,咖門以中小規模、獨立咖啡門店為主樣本,通過回收到的2000份有效問卷,和對數十家咖啡品牌創始人的採訪,進行了疫情下的咖啡門店生存狀況調查。

報告核心包括:咖啡門店實際受損調查、當前營業的現實壓力,以及疫情暴露給咖啡行業的機會點。

以下為詳細內容。

注1:報告中提到的疫情期指2020年1月25~2月9日。

注2:問卷數據源於2000份公開調查樣本。樣本畫像如下:

門店分布,一線、新一線二線、三四線城市相對均衡,分別為:36.73%、33.19%、22.12%;

選址布局,以購物中商場店、社區街邊店為主,分別佔據24.34%、49.56%;

在規模上,以開1家門店為主,佔比61.5%,開10家以下的,總計佔比93.81%;

門店面積,30平以內,30~80平,80~200平佔比均衡,分別為25.66%、36.28%、28.32%;

從業時間,按1年以內、1~3年、3~5年、5~10年、10年以上劃分,分別佔比11.5%、28.32%、26.11%、26.55%、7.52%。

基於此,可對樣本門店形成基礎畫像:多為開店10家以下的中小規模品牌,多選址購物中心或社區街邊,而在城市、面積、從業時長上分布相對均衡,和咖啡行業多為「小散戶」、發展相對穩定的市場特徵基本對應。

疫情下的咖啡館:1家店至少賠2萬,近9成還能正常營業

超7成門店未營業,幾乎零收入

根據調查樣本,75%門店疫期未營業。但獨立靈活的優勢,讓咖啡門店營業比例超過茶飲店。

未營業的主要原因為政策不允許,其次是擔心人員安全、沒有客流量,分別佔比65.04%、57.52%、49.12%。

而在營收上,和去年同期相比,幾乎零收入佔比最高,達65.93%;其次為下降50%~80%,佔比19.03%,合計84.96%。

一家店最少賠2萬,6成門店認為疫情影響很大

關於疫情期損失預估,69.02%門店損失在2萬以上,接近7成。

再對門店數量和損失金額進行交叉分析發現:開一家門店損失2~5萬元的佔比最高,其次是5萬以上,佔比依次為40.29%、23.74%,合計為64.03%。

對於疫情對門店影響的自我評定上,65.93%認為影響非常大,30.97%有影響但是可控,僅有3.1%認為幾乎沒有影響。

可以基本判斷:對獨立門店來說,咖啡館在疫情下的損失集中在2~5萬,超6成在2萬以上,超6成門店認為疫情影響非常大。僅從樣本數據看,由於咖啡門店「小散戶」佔比較高,疫情對咖啡門店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衝擊。

抗風險能力低,比茶飲更擔心倒閉潮

在疫情對2020年長期影響的預測上,佔比最高的是擔心帶來倒閉潮、門店大量關閉,其次為人流量的擔憂、現金流癱瘓,佔比依次為75.22%、74.78%、56.64%。

而在對茶飲門店調查中,關於疫情對2020整年的長期影響,門店最擔憂的是線下人流量難以快速恢復,佔比72.21%;其次才是帶來倒閉潮、現金流癱瘓等問題,分別佔別68.58%、62.24%。

結合採訪也可以發現:對比茶飲行業,以中小規模為主的咖啡門店,抗風險能力更低,經營者心態上也表現出了更大壓力。

三四線城市有「歸鄉潮」,但倒閉風險仍然最高

對不同區域門店復工規劃的調查:三四線城市、縣城鄉鎮在3月後復工的較多,猜想和人流量流失有較大關聯——假期歸鄉潮,是三四線城市生意高峰期。

結合疫情對不同區域的長期影響來看,倒閉危機在三四線城市風險最高,縣城鄉鎮對人流量的擔憂明顯。

而對於近半年的規劃中,三四線城市表示「不開了」佔比最高。

一季度預期:超10%門店可能「撐不下去了」

但在2020年第一季度門店經營狀況的調查上,有80.53%門店將正常經營,12.39%覺得撐不下去要關店,也有7.08%會有新開店。

所以,根據《咖門》曾經推出的飲品行業數據報告,在2016年,中國的咖啡館數量突破了10萬家。

經過3年多的增長,結合上述數據,此次疫情後,可能有至少1萬家咖啡館面臨徹底關門的危機。

對多家咖啡館老闆進行採訪也發現,疫情最大的幹擾是門店正常運轉和暫時損失,但不會造成致命打擊,還是保持相對樂觀的態度。

質館咖啡創始人鄭松茂:疫情帶來的最大困難是有的店不準營業,能營業的店業績表現參差不齊。樂觀預期的話,疫情或將出現V型反彈。

索爾咖啡創始人蘇湧:對今年的盈利預估相對比去年會所有下降,因為過年這一個月的營業額下滑很明顯,要靠後面的月份來補上,保持增長率,壓力會大很多。但總體還是保持相對樂觀的態度,因為該有的需求還是在,而且疫情過後預期會有一波反彈。市場這個時期也會過濾掉一些經營不善的同業,釋放出一些需求給堅持下來的商家。

當前經營現實:7成無庫存損耗,但房租壓力更突顯

對咖啡門店來說,突發疫情下,最「恐怖」的故事是牛奶過期、房租到期——調查中發現,咖啡館對於房租、庫存面臨了更大的壓力。

7成門店不裁員,減薪渡關

因疫情導致閉店員工未到崗,不發放薪資的僅佔18.14%,低於茶飲店24.77%的佔比。72.56%門店正常發放或根據建議減薪發放薪資。

另有7成門店表示不會裁員,一半門店將不裁員不減薪,二者佔比都高於茶飲門店。

放過牛奶,7成門店不存在庫存損耗

對咖啡門店來說,物料的損失最直接影響是保質期短的牛奶,這對於低營收的咖啡館來說,是直接的成本折損。

但在調查中,有44.25%門店都表示沒有庫存積壓的難題,37.16%門店捐贈或靈活處理掉了,僅有29.2%的門店存在損耗。

近8成未享受租金減免,壓力山大

雖多家購物中心、個人房東做出了租金減免活動,仍有76.99%咖啡門店完全沒有享受到房租減免。

而在關於近半年希望得到的政府幫助調查中,幾乎一致的呼聲是關於租金減免。

在門店經營面臨的困難調查中,營收大幅度下降之外,是租金、人員成本壓力,佔比依次是78.76%、76.11%。

另從咖啡館實際收益分析,多數獨立門店員工在1~2人,庫存僅牛奶保質期短有損耗,具體的損失分布在未營業的收入降低和租金壓力。

可以看出,對咖啡門店來說,最大的壓力和成本集中在租金,疫情之下也更加凸顯。

復工態度謹慎,傾向於3月後營業

在復工規劃上,佔比最高的是打算3月及以後開業,其次為2月21~29、2月11~20日,佔比依次為32.3%、23.89%、21.68%。

不管從數據和實際恢復狀態來看,相比茶飲店,咖啡門店復工態度都更加謹慎。

影響復工的考慮因素上,最大的擔心是人流量,佔比為60.62%,其次因素為物流配送、口罩等物資採購問題,均佔比38.94%,遠低於對人流量的擔心。

後疫情時代的機會:發揮獨立優勢,做外賣、拓展線上渠道

外賣機會:粉絲群體的運維是關鍵

關於疫情後增收手段的調查裡,大量樣本提到將重視線上、做外賣。

實際上,做外送是近幾年咖啡行業十分流行的一種模式。縮減門店成本、抓住剛需消費群體,很多門店都在做。疫情之中,也有不少門店堅持營業,靠外送渡關。

疫情之下,對外送模式的關注更加聚焦。在很多行業嘗試上線外賣時,咖啡門店反而需要更加謹慎。

索爾咖啡創始人蘇湧:疫情之後,很多文章都在說如何開拓外賣,個人覺得咖啡外賣不會發生爆發性增長。這段時間,有一部分咖啡消費會從咖啡館這個場景轉移到線上。但是疫情過後,個人覺得改變不會太大,因為用戶的消費習慣是逐漸形成的,而且對一杯咖啡的需求和對咖啡館這個空間的需求本質上是兩種不同的需求。

因此,在採取外送模式的咖啡門店,咖啡門店應該更注重線上粉絲的運營和維護。打造老闆個人IP、建微信群、拍抖音等,積累穩定重視客群的基礎上,並採取措施擴大。這是一個適合咖啡外賣的形式。

豐富產品線:有門店疫期掛耳、咖啡豆等銷售佔比80%

疫情的爆發,啟發咖啡門店增強門店抗風險意識,拓寬產品線成為咖啡門店的選擇。

青島唯地咖啡老闆表示:

目前整體的品類偏向線下,後期會上更多方便外帶、可以線上消費的產品。整個疫情期間,掛耳、咖啡豆、智能器具等線上消費佔了80%。後期會增加居家消費的產品。

新鄉大衛田咖啡老闆也提到對家居咖啡消費的重視:

1.推廣家庭咖啡設備或簡易咖啡設備;

2.線上咖啡的建立能夠或多或少彌補在特殊條件下的咖啡銷售;

3.大包裝及可延長保質期的外賣咖啡產品;

4.「速凍」/「速溶」類咖啡產品對特殊情況下的情況(類似三頓半產品)。

一方面是增加掛耳、咖啡豆、設備等周邊產品線,另一方面,豐富銷售渠道和銷售策略,多產品搭配組合、多渠道並行。

疫情帶來的提示:始終把生意的本質放在首位

總體來講,疫情對咖啡門店的影響體現在:

1. 凸顯中小門店抗風險能力低的難題;

2. 不營業帶來的營收損失,或將致部分門店迎來倒閉潮;

3. 從基本面上來講,依舊有9成門店可以正常營業,市場表現依舊樂觀;

4. 房租是命脈,對咖啡門店的壓力進一步凸顯。

5. 新的疫情下,咖啡館外送模式帶來新的探討和機會。

而在關於疫情衝擊下的感受調查裡,有一個這樣的觀點,「從另一個角度說,『感謝』這次非常時期,讓我們看到了更多的機會。擔心和焦慮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好好調整自己的經營策略,才能讓你在最壞的情況下活下來。」

一直以來,多數獨立咖啡館的經營策略「情懷為主,生意為輔」,以情懷打動顧客,但也把情懷思維帶入到門店經營中。缺乏系統的經營策略部署,完全憑感覺,是很多咖啡館撐不下去的原因。

而這次疫情,談不上感謝,卻是對咖啡門店的一次警示:更關注門店商業邏輯,讓門店發展規範化,精進經營策略、注重團隊培養、做好門店安全規劃。不論規模大小,將生意的本質放在首位。

此調查報告由咖門出品,最終解釋權歸咖門所有。特別鳴謝以下企業對問卷徵集做出的支持:

本文原題目《至少1萬家店可能撐不下去!疫情下,我對咖啡館生存狀況做了調查》

統籌|政雨 編輯|金語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相關焦點

  • 那些年開遍國貿的文藝「樓咖」
    「現在正常運轉的沒幾家...
    2009年,他將阿布阿布咖啡館開進了國貿寫字樓,成為鄭州第一批「樓咖」引領者。這棟樓裡,高峰期時曾有20多家咖啡館並存,如今正常運轉的沒幾家,能賺錢的屈指可數。  小武為何要選擇撤離?鄭州目前寫字樓咖啡館的生存狀況如何?
  • 開業半年,他的雞蛋餅小店成了網紅店,日營業額達1.5萬
    距離張德七雞蛋餅開業不足半年,這家小店便已成為當地有名的網紅店,不足90平米的小店,12張桌子,最高日營業額達1.5萬,翻臺最高達26.25次,這麼好的戰績,是創始人吳小勇沒有想到的。吳小勇生活在浙江衢州,2014年他開了一個咖啡館,叫做蒔光小築,在經營咖啡館的三年時間裡,他這個毫無經驗的門外漢學到了不少餐飲行業的知識和經驗,慢慢地他也摸清了餐飲行業的一些規律。一直期望在餐飲行業有一番作為的吳小勇,2016年重新創立了一個新的品牌張德七,這一次他盯上了當地的特色小吃市場,準備大幹一場。
  • 電影院生存狀況報告:一季度票房同比下降近九成
    中新社北京5月27日電 (記者 馬海燕)中國電影家協會27日發布《電影院生存狀況調研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國總票房22.38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去年下降88%。約五成的影院經理認為今年全年票房同比減產60%。  據受訪187家影院提供的數據分析得出,第一季度每家影院平均收入為34.45萬元,平均運營成本為117.9萬元。
  • 跟風建的咖啡館 轉眼成了一陣風?
    目前樓咖普遍生存艱難 有的店轉手四五次 有的店開張不到一個月就停業轉讓  業內人士稱市場被老樓咖壟斷 市場一直在洗牌 不變則死  咖啡館販賣的不只是夢想,更多的是瑣碎的生活。  鄭州很多人咖啡館作為眾籌商業模式的落地,曾輝煌一時,但如今還是以關門轉讓的方式,倒在了管理無序的帳簿上。
  • 北京29家理髮店已正常營業!
    24日)市民還能出去理髮嗎?目前北京市美發美容行業協會組織的已有29家店鋪已正常營業此外,每天也會對新開業的門店信息進行跟蹤及時匯總動態發布更好地滿足廣大市民的美發需求還要注意的是北京市美發美容行業門店
  • 北京麥當勞推企業團餐服務 近280家餐廳正常營業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北京麥當勞推企業團餐服務,近280家餐廳正常營業 目前北京麥當勞近280家餐廳已嚴格執行防疫措施,持續營業為消費者供餐。2月12日,新京報記者從麥當勞方面了解到,如今近280家麥當勞正在「逆向營業」,並推出了企業團餐服務,提前預訂輪番取餐已保證安全。最近,北京各行業陸續復工,用餐需求增加,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北京仍有多家餐飲企業處於閉店狀態,也有的門店已開業但縮短了營業時間,吃飯成為企業和員工面臨的首要問題。
  • 廈門老牌咖啡館現關店潮 濱北咖啡一條街轉型成商圈
    作為廈門最出名的本土咖啡館之一,位於溪岸路的水岸咖啡公園店一直頗受很多廈門市民的歡迎。然而,近日市民卻發現,這家咖啡館已經關門了。   不止水岸咖啡公園店,記者昨日調查發現,在廈門,受店面租金越來越高衝擊,一些老品牌的咖啡館也陸續停業或易主。
  • COSTA咖啡大規模關店,濟南已有1家閉店,1家暫停營業
    近日,全球餐飲連鎖品牌COSTA在北京和青島地區關閉近40家門店的消息引發熱議,與星巴克一樣,COSTA也是進駐中國的國外知名咖啡品牌。2日中午,記者探訪濟南4家COSTA門店,其中1家已經閉店,1家暫停營業。 11點30分,振華商廈一層的COSTA店內有3名顧客。
  • 每年都賠15萬?2021年,還有人夢想開一家咖啡館嗎
    我們以北京為例,在去年和前年瑞幸咖啡瘋狂拓展時,曾經出現過「500米內開出2家瑞幸咖啡、1家星巴克」的密度。瑞幸加上星巴克,幾乎已經覆蓋了北京99%以上的商圈和寫字樓。華貿寫字樓中的星巴克,圖片來自大眾點評而在一些位置不好的、偏遠的寫字樓或商圈裡,還有針對大品牌入駐免租、補貼裝修費的說法。
  • 疫情下的「貓咪咖啡館」:有人賣貓盼渡關,有人線上直播求生存
    半年前,她還壯志滿懷地要經營全國第一家孟加拉豹貓主題咖啡店,「現在努力嘗試賣一部分貓貓,折兵損將只是為了能繼續經營下去,但如無法解決資金問題,本店只能選擇結業了。」在2月10日發布的求助推文中,胡斯斯這樣說。胡斯斯店內圖(受訪者供圖)賣貓的想法萌芽於她最悲觀的考慮:如果自己感染上了新冠肺炎,貓咪將無人照料。
  • 咖啡陪你濟南世茂店關閉 貓屎咖啡欲接盤助其生存
    在國內其他城市鬧得沸沸揚揚的「咖啡陪你(需求面積:0-0平方米)」「關店潮」不可避免地也傳到了濟南。日前,「咖啡陪你」世茂店撤櫃,其他5家門店儘管都在正常營業,但也開始自己尋找貨源獨立經營,成了「孤兒」門店。
  • 鄭州茶葉市場幾家歡喜幾家愁?茶商生存狀況調查報告出爐
    調查結果顯示,這個行業已經開展電商的,只有36%,其餘64%的商戶都只有線下經營。且即便有線上銷售,比重也很低,電商銷售比例超過三成的商戶,不足被調查商戶數的14%。調查結果顯示:沒有一家店鋪的零售量佔比在10%以內;36%的店鋪零售額佔總銷量的10%—30%;27%的商戶零售比例佔三至五成;27%的商戶零售比例佔五至七成;剩餘10%的商戶零售比重已達七成以上。  店鋪零售額佔總銷售額的比重
  • 開店8年我發現:小咖啡館的生存法則,和星巴克沒有差別
    一個五線小城的咖啡館,開了8年。一年房租4~5萬,一月營業額5萬打底。能活得這麼滋潤,在於老闆看透了一個本質:小咖啡館的生存法則,和星巴克沒有差別。怎麼理解呢?-01-五線小城,開8年咖啡館,月入5萬起楊永海不是一位典型的咖啡館老闆。
  • 銀川多家超市及蔬菜直銷店正常營業!
    )北京華聯(2家)1.南門廣場店 銀川市興慶區南門廣場(8:30-21:30)2.湖濱街店 銀川市興慶區湖濱路與中山街交匯處(8:30-21:00)(四)永輝超市(2家,營業時間9:00-21:30)
  • 武漢奧萊生存現狀調查:超6成面臨難產窘境
    2014-2015年期間,中國總體呈現出奧特萊斯開發熱潮,以奧特萊斯為中心的商業項目逾百家,然而真正如期開業的項目卻不超過10%,延期開業的項目超過20%,而此外,超過6成的項目面臨難產的窘境。武漢也不例外,從2010年第一家奧萊萊斯龍王廟店進入武漢後,相繼有黃陂、江夏奧特萊斯進入武漢,然而其隨後的發展命運卻有著天壤之別。
  • 遠東百貨天府店下月停止營業 成都僅剩1家店
    今(21)日,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從成都遠東百貨有限公司獲悉,遠東百貨天府店將於12月23日起停止營業。公司發布的新聞稿稱:「市場商業體量供過於求,為進一步提升效益,商場重新規劃,公司經營調整轉型!故遠東百貨天府店決定於2017年12月23日起停止營業。」
  • 夠獨立夠市井,15家藏在西安街角巷尾的咖啡館
    地址:大車家巷5號(大車家巷南口,近湘子廟街)營業時間:10:00-19:30電話:18691855162這應該是本期所有咖啡館中最新開的一家了,位於大學東路,還在試營業階段,我就迫不及待前去打卡了。Fotago的店面本身就很迷人,木質的門面構架和四周的水泥灰牆壁相得益彰,門口隨隨意意地放著藍色摺疊椅。
  • 指南| 是郵局也是咖啡館 細數京城27家胡同特色咖啡館 - 人民日報
    這次,筆者再次梳理了京城這些胡同裡的咖啡館,實地進行若干次探店,為你帶來這篇《胡同裡的咖啡地理》,盤點京城27家胡同咖啡館,或許你可以跟著這份推薦,來一次你的咖啡旅程。TO君小貼士,別忘記看看格子壁櫃裡面的淺白色陶瓷杯,是小屋專門請景德鎮的陶瓷師傅燒制而成,杯底正是石雀的形象。老闆說他們打算用比成本價高1塊錢的價格出售。也是很任性喔。
  • 「重磅」2019年室內設計師生存狀況調查報告
    為深入了解並促進室內設計行業的健康發展,新浪家居聯合艾佳生活共同發起了《室內設計師生存狀況調查報告》,在參與調查的2070個有效樣本中,我們總結出了許多有趣的現象,這些數據真是反應了現階段室內設計師的真實生存狀況,而他們究竟是一批什麼樣的人?室內設計師又是一個怎樣的職業?
  • 廈門24小時營業的連鎖便利店排名全國第三 連鎖便利店近八成不打烊
    日前,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2017中國城市便利店發展指數顯示,廈門24小時營業的連鎖便利店比例為78.6%,排名全國第三,也就是說,在廈門有近八成便利店是全天候營業的。24小時不打烊的便利店,讓市民生活更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