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多多為什麼敢與眾不同?教孩子勇於嘗試,擁有充滿可能性的人生

2020-08-27 媽媽想一想



女友的孩子在家上了三個多月的網課,終於可以上學了。作為家長的她心中忍不住鬆了一口氣。

她還記得孩子剛上網課的時候,語文老師布置了一道背誦課文的作業。晚上她下班一回家孩子就對她說:「媽媽,你陪我背課文吧,我怕我背不出來。」

女友說:「你還沒開始背呢,怎麼就怕了?我相信你靠自己也可以做到的!要不你自己先嘗試背十次,如果還是背不出來,再來找媽媽幫忙,這樣可以嗎?」


孩子聽了她的話就不再糾纏,自己跑去房間背書。她也不忘提醒一下:記得每次都要認真去背,不要覺得有媽媽可以兜底,就隨意應付。結果孩子在嘗試了7遍之後就把課文背出來了。

很多時候,孩子在學習上顯得有些自信不足,這時候就需要我們父母給予適當的鼓勵,讓孩子勇於嘗試自己不熟悉的東西,這樣才會激發出孩子更多的潛能來。

孩子向父母提出這樣或那樣的要求,我們要直接拒絕確實很簡單,但並不一定是好的選擇。

父母鼓勵孩子自己去試一試,其實就是對孩子一種特別的肯定。孩子在不斷嘗試中,掌握一些新技能,獲得一些小成就,才能得到一種心理上的滿足。

為人父母的我們,保護孩子追求美好的願望是很重要的,孩子才能放開手腳,嘗試各種可能性,為自己搏得一個不一樣的未來。



合格的父母都會盡力滿足孩子的好奇心,讓他們做不同的嘗試。

黃磊和孫莉的女兒黃多多,8歲的時候參加《爸爸去哪兒》,多多無比懂事也招人喜歡,一雙會說話的漆黑大眼睛,帶著童稚的小表情。

當大人不在的時候,把弟弟妹妹照顧的妥妥噹噹,還能調解孩子們之間的小糾紛。

後來,隨著多多慢慢長大,出現了各種不符合人們傳統觀念的行為,頻頻被網友罵上熱搜。


很多人說,小小年紀就打耳洞、染髮、化妝,這是小女孩該有的樣子嗎?

可是多多正是在父母的支持下,嘗試著各種自己喜歡的東西。也正是由於父母開放的教育態度,讓我們見識了一個多才多藝的黃多多。

兩歲的多多就開始參演話劇,十年間走過40多個城市,演出500餘場。7歲就用英語寫劇本,8歲翻譯了三本英語小說。


10歲,就給《小王子》《圓夢巨人》《冰川時代2》等英文動畫電影配音,和大導演史匹柏同臺交流也絲毫不怯場。

11歲帶著妹妹出席巴黎大秀,落落大方。12歲獨立設計了自己的禮服並完成製作。13歲第一次參加鋼琴比賽就拿了5個一等獎……

平時,她還會拼圖、做模型,下廚烘焙做甜點,做運動。

在黃磊看來,多多是個獨立的個體,她可以有她的想法、她的人生。

追求美好事物是天性,父母要做的就是要引導孩子讓他們明白,嘗試追求你喜歡的事物是你的權利。


網上有個泰國的小視頻《豆芽》,用三分鐘講述了一個沒怎麼上過學的泰國媽媽,怎樣用豆芽教會女兒受用一生的事情,看完後讓人感慨良多。

視頻中的小女孩跟媽媽去菜市場買菜,她發現菜市場的豆芽賣得特別快,就不解地問媽媽「為什麼豆芽賣的這麼好呀?」

媽媽告訴她,因為市場只有一個攤子在賣豆芽。小女孩昂著頭期待地對媽媽說:「那我們可以種來賣嗎」?媽媽雖然覺得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她還是笑著對女孩說:「那我們試試吧!」

一次,因為她們沒有種豆芽的經驗,所以失敗了。第二次,她們開始研究如何種植豆芽,但依然沒有成功,媽媽雖然有些沮喪地落淚,但還是告訴女兒,我們可以再試試!第三次,他們找對了方法,終於成功了。


來,媽媽問女兒:要不要再嘗試種點別的呢?這時女兒已經學會了媽媽的態度和思維,說道:可以試試!

長大後的小女孩在事業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她說:「媽媽說的」我們試試吧「就像一劑神奇的良藥,滋養著我的好奇心,讓我的知識之樹成長得無限繁榮。」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一次次的失敗並不可怕, 難得的是父母不斷給予孩子嘗試的機會,激發孩子的潛能,讓孩子勇於對未知的未來走出第一步,嘗試自己的第一次。


跳出舒適圈,嘗試更多的選擇

近日,深圳高級語文老師熊芳芳的一封辭職信引來了九百萬人的關注。


今年48歲的熊芳芳是湖北荊州人,2002年被評為中學高級教師。

從教31年來,她獲獎榮譽無數,是「生命語文」首倡者及實踐者、「微寫作」創始人,是首屆全國文學教育名師,首屆全國中語「十佳教改新星」。

同時也是人教社部編教材培訓專家、多家核心期刊封面人物及專欄作者,出版《生命語文》《語文:生命的、文學的、美學的》等專著8部。

她曾經有在湖北武漢、江蘇蘇州、廣東廣州教學的經歷。2015年8月,她從工作多年的廣州來到深圳鹽田高級中學,目前擔任兩個高二班的語文教學工作。

本來還有7年的時間就可以順利退休,拿著退休金過上安穩的生活,但在熊芳芳看來,她不能忍受自己死氣沉沉的生命狀態,直言:「不願一生被人安排,想將這七年賞賜給自己,按自己的想法活一次,給自己一個選擇的權利」。


31年的教齡、豐厚的退休以及體制的安全感,她如此輕易便可以捨棄?

面對眾多網友的不理解,熊芳芳說,遞辭呈的時候,豪邁和悽涼參半,有決絕也有不舍,但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她只是跟著自己的心走,堅守自己天性的本真。

我想,人活著,就應該不斷的去嘗試,去探索我們的能力,去不斷挖掘我們的潛能。雖然不知道她往後的生活是否如她理想中的樣子。但是,至少她嘗試了。

羅曼羅蘭說,人在嘗試中可能有時會幹錯,但若不嘗試便會永遠犯錯。


讓孩子按自己的方式長大,大膽嘗試生命裡的每一種可能,是給予他們追求自己幸福的能力。

因為,每個孩子應該長成什麼樣子,要由他們自己來決定。尊重孩子,應該讓孩子按自己的方式長大,大膽嘗試生命裡的每一種可能。

正如紀伯倫說:「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


作為父母,我們不應該把孩子的思想和行為束縛在一個固定框架內,按照我們的意願來安排孩子的生活。

而是讓孩子勇於說出內心的想法,鼓勵孩子常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只有敢於嘗試的孩子,才會對生活充滿無限想像,也才能在一次次嘗試中滿足他們旺盛的求知慾和好奇心,激發出他們生活的無限可能,去探索一個未知的美好世界。


相關焦點

  • 【優秀學生】楊美美:勇於嘗試是人生的一種態度
    【摘要】六年,楊美美在重慶三十二中度過了人生最美的青蔥時光,也在這六年中磨礪出她的人生態度——勇於嘗試,做每個年華裡最好的自己。
  • 看完孫莉的姿勢,就會明白為什麼黃多多才14歲,便擁有了女神範了
    文丨張寶紅聊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父母是孩子人生之中的第一任老師,也是陪伴孩子終身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無時不刻不在影響著孩子的言行舉止。而良好的體態對於孩子的形象氣質的提升也是大有作用的,所以很多父母都會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良好的體態,從而促使孩子優雅氣質的養成。
  • Olabuy:勇於嘗試,敢於探索
    人生的挑戰在一次又一次嘗試前面對,人生的價值在一次又一次嘗試中體現,人生的意義再一次又一次嘗試後懂得。天才畢竟難得,沒有誰能不用學習就萬事皆通。第一次總是讓人躍躍欲試,總是讓人激動萬分,總是讓人忐忑不安……永遠不要把困難當成你放棄嘗試的藉口,不要把「我不能」「我不敢」作為你的擋箭牌。你要想生活投降嗎?不可以。你曾嘗試過去挑戰挫折嗎?沒試過怎麼可以輕言放棄!
  • 黃多多擁有的自主權,你的孩子可以嗎?
    說實在話,輿論不該質疑,黃多多有黃磊和孫儷這對相愛的夫妻組成的原生家庭來引導,再怎麼特立獨行也跑不偏。人們只會看到一個婷婷欲立的美少女將呼之欲出。很小的時候,多多已經開始有了塗指甲油,打耳釘的經歷。人們也有微詞。那是一個孩子,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探索,是敢於嘗試的勇氣和對於成長的經歷。實在不足為奇。
  • 黃多多拿國際大獎,這個被網友吐槽早熟的女孩,為什麼這麼優秀
    01孩子個性成熟,不是真正的早熟黃多多拿國際大獎,這個被網友吐槽早熟的女孩,為什麼這麼優秀對於黃多多年紀輕輕就進行染髮人天生對一切未知的事物充滿好奇,這也是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多接觸一些未知的行為,也是孩子對成長的一種探索。
  • 勇於嘗試 敢於冒險
    他們的心態是——就算不能成功,至少嘗試過了。法國作家紀德曾經說過:「若不離開海岸,是永遠不可能發現新大陸的。」冒險一般都是對自己所不了解的,所不曾接觸過的事物進行探索。所以說敢於冒險就是一定要勇於嘗試自己所不曾進入過的「雷區」,去領會經過冒險之後所獲得的成功之樂。
  • 敢於嘗試,勇於突破
    當她參加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第二十二屆「馮如杯」學生創意大賽時,曾經因為自身專業知識的缺乏而自卑過,但內心中的熱情讓她勇敢的跨出了那一步,這次的比賽經歷不僅讓她收穫了一等獎,還讓她明白勇於嘗試,決不放棄的道理。
  • 人生前半場:認清自我、勇於嘗試、勤奮努力
    認識不清楚自己的人對於人生的定位就有可能是錯誤的。一位沒有過人本領的人朝著成為百萬富翁的目標前行,他就會把自己套進錯誤的殼子裡,脫離本該屬於自己的階層,成為另一種生活的附屬品。第二,勇於嘗試我曾聽過這樣一句話,「誰人都不能夠否定你,除非你先否定你自己」。就像是老話「窮不過三代」所表達的意思一樣,人的出生不能夠決定人生的高度。
  • 黃多多染髮、化妝、打耳洞,為什麼她還是人人羨慕的好孩子
    公眾人物黃多多我想大家都知道吧!是一個十四五歲的漂亮女孩,但有一段時間卻因染髮、化妝、打耳洞等行為頻繁上熱搜,大家剛開始都給黃多多貼上壞孩子的標籤,這樣的黃多多根本不是家長心目中的好孩子,但是後來的黃多多也讓大多數人稱讚。
  • 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培養獨立思考、善於溝通、勇於嘗試的孩子
    以色列人非常重視的是書本裡頭的智慧,因為智慧是誰也帶不走的,而另外呢,如果孩子犯錯了,以色列的家長不會馬上就處罰,而是希望能夠機會教育,比如說小朋友打破了杯子,那麼以色列的家長不會趕快就是罵他們,處罰他們,而是會藉此機會教育,問小朋友說為什麼呢,這杯子不是往天上去而是往地上掉下去呢,而藉此解釋萬有引力,也就是說生活當中的所有東西都可以是機會教育的教材。
  • 黃多多13歲上高中,精通英語和鋼琴,有個會教娃的爸媽多麼重要
    黃多多13歲就上高中,精通英語和鋼琴,黃磊太會教了吧說起黃磊和孫莉,我們不得不提起她那兩個女兒。大女兒黃多多就非常的優秀,而且大家都有目共睹的。多多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英語和鋼琴,比其他孩子的起步就高了很多。黃多多在八歲的時候就開始翻譯小說。這對一個人來說是一個非常難的事情。但是黃多多在八歲的時候就已經能夠做許多人不敢做和不能做的事情。
  • 時隔6年,「富養的」黃多多和「窮養」的曹華恩咋樣了?都很優秀
    2013年,一檔《爸爸去哪兒》的親子綜藝節目走進大家的視野,讓更多人看到了明星家孩子的「與眾不同」和「平凡可貴」。 甚至有的孩子憑藉這一檔節目身價倍增,成為了萬人矚目的「寵兒」,也有的孩子比較低調,過著屬於自己的快樂生活。其中黃磊的女兒黃多多,和曹格的女兒曹華恩差距很是明顯。
  • 黃多多拍攝雜誌,表情引熱議,看到黃磊的教育方式:普通人學不來
    黃磊和孫莉可以說是娛樂圈的模範夫妻了,他們現在擁有兩個乖巧懂事的女兒還有一個兒子。大女兒黃多多因為會經常陪同父母參加活動,所以經常出現在大家的視線中,大家對於她的關注也是比較多,因此常常因為造型和穿著問題而登上熱搜。
  • 成長勵志 | 勇於嘗試 超越自我
    勇於嘗試,突破自我想做就去做!只有做了,你才能真正懂得它對你意味著什麼,敢於嘗試是開啟成功大門的鑰匙,好運就在嘗試中.  朋友們!請記住了,每個人成功的機會是相等的.只不過是那些具備膽識,勇於挑戰的人比平常人容易抓取罷了.
  • 勇於嘗試,敢於冒險
    其實,孩子天生就具備冒險能力。只不過隨著年齡增長,他們會被教導識別風險及可能的後果。這樣的認知非常重要,因為可以阻止孩子受到潛在的傷害。 但這種不斷增長的認識可能會阻止孩子嘗試新事物以及他們的冒險意願。《論<英國早期基礎教育體系>重要性》中提及過,將孩子勇於嘗試的意願融入幼兒園的所有事務中是十分必要的。 通過勇於冒險,孩子將會:由於孩子天生具有冒險的能力,作為家長和施教者,我們有責任確保他們的這些特質能夠不斷發展,那我們該如何有保護性地提升孩子的冒險意識和冒險精神呢?
  • 人要相信夢想更要勇於嘗試
    人若沒有夢想就像鳥兒沒有了翅膀,永遠無法飛翔,就像夜空中沒有了北極星,失去了前進的方向,心中有夢想的人總是與眾不同的,你能感受到他們身上那滿滿的能量,眼睛裡閃著希望的光。夢想源於生命對某一種美好的渴望,是一種讓你真心熱愛和嚮往,感覺能持之以恆做事就是幸福的東西,甚至可以將它視為一種信仰。夢想,是黑暗中的星光,是信念堅守的方向。
  • 章子怡女兒生日照顯成熟,網友以為25歲,可黃多多的照片怎麼說?
    ,相信很多人都對黃多多的成長特別的關注吧,畢竟黃磊也是一個非常會教小孩子的父親。 大家都知道,多多不僅會演話劇,也會在家裡學習烹飪,學做菜,上私立學校外語能力非常強,在畫畫比賽上有獲得了不錯的獎項,看到多多擁有這麼好的品質,難道我們還想不到為什麼黃磊和孫莉能答應多多按照自己的想法染髮嗎
  • 13歲黃多多染髮打耳洞,黃磊夫婦為什麼還被全網誇?
    染不染頭髮,和她之後的人生選擇聯繫在一塊兒,是不是有點太誇張了?新一輪的熱議裡,大家的焦點轉移到了黃磊和孫莉對孩子的教育態度上:畢竟多多發色這個細節,體現的是家庭教育的開明,最可貴的是黃磊夫婦一直非常尊重孩子、願意肯定孩子的想法。
  • 一年級男孩上了一堂高二化學網課:敢質疑的孩子,人生會更加多彩
    擁有獨立思考和質疑的「鑰匙」,才能打開真正的精彩人生的「大門」。——虎媽作者 | 粟言來源 | 男孩派(洞見旗下帳號)孩子們上網課以來,真真發生了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敢質疑才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才能獨立思考,不斷創新。敢質疑,會質疑,孩子的未來才會發光。敢質疑的孩子,人生更多彩 陸九淵曾說:「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 不敢犯錯?父母應遵循「試誤說」規律,孩子才能敢於嘗試
    原因是男孩因為在學校犯了錯誤而遭到母親的責罵,目前在沒有聽孩子的任何解釋的情況下,直接否定了孩子,最終這個男孩寧願選擇死亡,也不願意再承受這種挫敗感。其實我很不能理解這個母親的行為,為什麼孩子一出錯誤就被指責,甚至不問原因,給孩子一個解釋的機會,讓孩子再做一次嘗試,不就可以解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