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高考|一舉高「粽」

2021-02-28 工大能環

端午節又到了

不過今年的端午節,顯得有些「與粽不同」

因為今年的端午節和高考「撞車」了

其實,高考和端午節很久之前就有淵源

相傳,從明清的時候開始

家中只要有人趕考,定會準備糕點和粽子

考生將其帶在身邊當作趕考的乾糧

食「糕粽」,必高中!

除了和今年高考的碰撞,你對端午節真的了解麼?跟著環環來科普下吧。

戰國時,楚國大夫屈原因苦勸楚王無果,憂憤投江自盡。楚國百姓懷念這位為人清正的大夫,於是將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魚群吃了米而不吃屈原屍身。後世延續為傳統,漸漸演化為端午節。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

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五月初五為「端陽節」。

明沈榜《宛署雜記》:「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研。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

粽子古稱「角黍」,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真正有文字記載的粽子見於晉周處的《風土記》;而流傳有序,歷史最悠久的粽子則是西安的蜂蜜涼粽子,載於唐韋巨源《食譜》。

端午到了,有關粽子的「鹹黨」與「甜黨」之爭又拉開了帷幕!北方群眾大多喜甜粽,而南方人則更鍾愛鹹粽……但當端午偶遇高考,誰才是鹹甜之爭中的勝者

南方的肉粽不單單

只是五花肉而已

綠豆、鹹蛋黃、冬菇、蝦米

慄子、花生等等

滿滿地都是真材實料!

端午入口「真材實料」的鹹粽

考生們肚子裡藏得都是「真才實學」!

紅棗是北方甜粽裡的主要餡料

輔以豆沙、果脯為餡

成品的粽子保留了糯米的晶瑩剔透

咬一口便甜進了心裡!

高考日,吃一口棗粽

祝願考生們「棗」日高「粽」!

龍舟一詞,最早見於先秦古書《穆天子傳》卷五:「天子乘鳥舟、龍舟浮於大沼。」預《九歌·湘君》中「駕飛龍今北徵,邅吾道兮洞庭」,「石瀨淺淺,飛龍兮翩翩」,學者們也認為「飛龍」即龍舟。

《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是日,競渡,競採雜藥。」

「五月胥江怒,水嬉歡競渡」

你們知道嗎?蘇州是端午節龍舟競渡的發祥地。清朝,蘇州端午龍舟競渡也曾盛極一時。

如今,古城蘇州還保持著舉辦各類端午龍舟競渡的活動傳統。大家可以去現場感受一下賽龍舟的氣氛哦。

願高考考生也能夠像賽龍舟的賽手,在六月的考場上,獨佔鰲頭!

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中醫還用來治皮膚病。在沒有碘酒之類消毒劑的古代,用雄黃泡酒,可以祛毒解癢。未到喝酒年齡的小孩子,大人則給他們的額頭、耳鼻、手足心等處塗抹上雄黃酒,意在消毒防病,蟲豸不叮。

民諺說:「五月五,雄黃燒酒過端午。」

回憶起兒時,父母在你的額頭上用雄黃酒畫上一個「王」字。一家人圍坐在餐桌旁,一起嬉笑談天。

高考結束後,除了和同學們出去聚會玩耍,也要多陪陪自己的父母,多為他們做一些事情。比如,倒一杯雄黃酒,斟滿自己的孝心。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裝香料(用中草藥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製成),佩在胸前,香氣撲鼻。

古人在考試的時候經常「一言不合就焚香」。宋朝歐陽修曾作一首七言律詩《禮部貢院閱進士就試》來描寫古代科舉考試時考場中焚香案,考生們奮筆疾書的情形。

雖然,現在高考考場是不能焚香了,但是身上帶著艾草的香味,也算是效仿古人的焚香文化。在考試的時候也能避免蚊蟲的叮咬,靜心考試啦~

相關焦點

  • 高考遇上端午節 = 「高粽」!
    不知不覺六月已來許多小夥伴已經開始歡呼雀躍盼望著端午節的到來但這個端午節似乎有點不一樣因為高考撞上了端午節
  • 高考逢端午丨名師家教:願每位考生都高「粽」
    特殊的2020高考因疫情延期一個月恰逢在端午節後十年寒窗,靜待一朝>祝每一位考生都能高「粽」仲夏端午端者 初也端午節又叫端陽節 龍舟節天中節 浴蘭節 菖蒲節不僅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更是我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 今年端午叫高考!吃個粽子,必定高「粽」!
    今年端午放不了假大批高三老師、考生家長,以及公安民警、司機等考務人員,將在端午節假期參與高考工作,無法放假休息。麥黃杏熟粽飄香拼搏路上不言苦金蟬脫殼展翅時考場拼搏寄屈子麥香粽香學子樂不忘初心收穫多萬人共闖獨木橋勇者勝出弱蹉跎幾人歡喜幾人愁無非人生岔路口【端午篇】:端午隨話
  • 【2020端午節】端午節誰最「粽」要?數據顯示鹹粽銷量是甜粽3倍
    關於【2020端午節】端午節誰最「粽」要?數據顯示鹹粽銷量是甜粽3倍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2020端午節】端午節誰最「粽」要?
  • 端午+高考!送禮想要與「粽」不同?元祖替你解決難題
    小時候最喜歡端午節在過節前前後後的那些天裡充滿著各種交織的香氣粽子、五彩繩、端陽糕、艾蒿
  • 你知道福州人怎麼過端午嗎?原來端午還能這麼玩,祝你好運接「粽...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龍舟節等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自2008年起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你知道端午有哪些習俗嗎?快來看看吧↓↓↓福州的端午節包粽子大賽(資料圖)端午,福州俗稱五日節、五月節。因節日的家宴在中午,故謂端午節。端午節從初一開始,家家大掃除,懸蒲插艾於門前,用以驅邪消毒。
  • 這個端午節讓你在茂名玩點新花樣,一分鐘教你學會包高逼格水晶粽!
    高考,端午放假,正是值得祝賀的時刻。生活開始避開壓力與煩躁,我們開始更渴望甜蜜與繽紛。除了明天可以去參加端午有約 | 在茂名來一場最具範兒的端午習俗體驗活動這麼一場有意義的活動之外,放假我們還能幹嘛呢?
  • 端午節將至:網紅水晶粽熱銷 口感Q彈顏值高
    端午節吃粽子是由來已久的傳統習俗。眼下距離端午節越來越近了,南寧的各大菜市場、超市,也出現了各式各樣的粽子。
  • 2020年端午節祝安康的簡短祝福問候語大全 含粽子的端午祝福句子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祝安康的簡短祝福問候語大全 含粽子的端午祝福句子 1.用一顆鹹蛋,兩塊肉,三兩糯米,四片粽葉,做成粽子;放到五顏六色的禮盒,打著七彩八飄的絲帶,用九分真誠,裹著無數祝福送給你,願端午節好運!
  • 「案例」端午節促銷活動方案
    6月25日熱點範圍:粽子、鴨蛋等關鍵詞:高考、粽子、文化、歷史相關角度:你最「粽」要、一舉高「粽」活動形式:>促銷、H5、節日海報活動要點:將端午節結合高考的熱點,可以引發出來一個詞——「高棕」,而端午節後即將就是高考,「高棕」也暗指高考必中、考中、全中,可以深挖這個概念,在這個因為疫情而影響的2020年,勢必會非常受「飽經風霜」的考生和家長們歡迎。
  • 五彩端午,粽香迎福——惠濟區古滎幼兒園開展端午節活動
    五月五,過端午,粽葉青,糯米香。掛菖蒲,佩香囊,又是一年粽香時。 為了讓孩子們了解端午節的由來,感受端午節獨特的風俗習俗,在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將來臨之際,惠濟區幼兒園在2020年6月23日舉行了「五彩端午,粽香迎福」系列主題活動。通過觀看包粽子、賽龍舟、欣賞香囊和五彩繩等系列活動,讓孩子們度過了一個快樂有意義的傳統節日。
  • 觀潮|祈福高考過端午:「品米粽祝高中事事中」
    今年的高考恰逢端午節,吃粽子恰逢其時、恰得其「義」。我們特邀南京醫科大學王長青書記給考生送上祝福寄語,祝福每位學子高考順利,一舉「高粽」。  小小的粽子 包的是文化  最早的粽子源於上古的祭祀習俗,北方稱角黍,南方稱筒粽。《詩經》中有「殺時犉牡,有捄其角」的描述。
  • 杭師大各學院端午應該吃什麼粽子?(祝2019屆高三學子一舉高「粽」!)
    快來一口美味的八寶餡粽吧讓你的腸胃跟著錢江水動起來!  ——阿里巴巴商學院味道鮮美,市場價高快來嘗嘗阿里獨家秘制的鮑魚餡粽子吧千萬別客氣因為   當端午遇上學院所有的意蘊都在每一個精巧的粽子裡當端午遇上高考所有的祝福都在的清香之中
  • 【「粽」情端午】博物館裡的端午節,這樣度過才精彩!
    【「粽」情端午】博物館裡的端午節,這樣度過才精彩!活動開始之前,由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給小朋友們普及了端午節的來源,在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在端午節還有那些習俗等。通過和小朋友們互動講解,讓小朋友們了解傳統文化。香包製作中......在以前,每逢端午節,尤其是婦女和兒童,都佩戴香包。端午時節及節後,氣候炎熱,蠅蟲飛動,毒氣上升,疫病萌發。
  • 高考邂逅端午必將高「粽」!天蒙端午/高考季,粽子免費送,考生全免費!
    端午節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節日,過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在這一天,家家戶戶包粽子、插艾葉、煮雞蛋,戴五彩繩…沿襲祖先們流傳下來的傳統。這一天,你是否也早早被爸媽叫起來吃雞蛋和粽子?天還沒亮,就已經戴上了五彩繩?
  • 濃情端午,「粽」享愛意!——濟南高新區勸學裡小學端午節主題活動
    為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加深少先隊員對端午節深厚文化內涵的感悟,培養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和熱愛,濟南高新區勸學裡小學(山東師範大學勸學裡實驗小學)開展了「濃情端午, '粽' 享愛意!」端午節系列活動。
  • 端午節臨近,傳統手工製作的臺山粽,你吃過嗎?
    臺山人每逢端午節前一個星期左右,就開始準備做粽子的食材和物料製作臺山粽,「裹粽」在臺山地區歷史悠久,所有臺山人都吃過這種應節食物。幾片粽葉一杯米,承載了濃厚的親情與鄉情。端午時節,滿屋飄香的粽子味,不僅是舌尖上的味道,更是臺山海內外鄉親們所熟悉的味道,是「家」的味道。
  • 端午節臨近,粽味飄香
    端午節百度百科簡介起源由來,以及風俗習慣:「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個別地方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
  • 又是一年端午節,難忘媽媽的三角粽
    讓我想念的是小時候媽媽包的樸素的三角粽,甜糯可口,粽香醇厚。在那個物質生活匱乏的年代,媽媽總是能用勤勞的雙手,為我們單調的生活,增添聲色。以前,我們村後面,菜園的旁邊,有一片蘆葦蕩。小時候,每次上菜園摘菜,總是對這片蘆葦蕩有一種深厚的情愫和敬意。每年端午節,都會有好多人來採蘆葦葉。
  • 濃情端午「粽」是情
    為了讓這些優秀的文化得到傳承,讓孩子們直觀地了解和體驗端午,過一個有意義而又難忘的節日。在端午節來臨之際,臨沂商城實驗幼兒園開展了「濃情端午」主題系列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既鍛鍊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又增進了孩子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