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7 05: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守傳統
緬先賢
吃粽子
今天,正值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天文專家表示,今年的端午節有些特別,它是21世紀最晚的三次端午節中的一次。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裡,博物館邀請實驗三小的小朋友們一起來體驗傳統節日的樂趣,做香包,戴花線,吃粽子,了解傳統文化,豐富課外生活。
活動開始之前,由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給小朋友們普及了端午節的來源,在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在端午節還有那些習俗等。通過和小朋友們互動講解,讓小朋友們了解傳統文化。
香包製作中......
在以前,每逢端午節,尤其是婦女和兒童,都佩戴香包。端午時節及節後,氣候炎熱,蠅蟲飛動,毒氣上升,疫病萌發。古人認為人是吃五穀雜糧生百病的,而病從口入,多為邪雜之氣,經口鼻吸入。人們在長期同各種病魔鬥爭過程中,發現飲雄黃酒、佩戴香包能驅邪解毒。
親子總動員:綁花花線嘍
為孩子系五彩繩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它有析福納吉的美好寓意。在古代,端午節戴五彩線可是很有講究的。五彩線是用五種顏色的線製成。而五種顏色不是隨便用哪五種顏色就行,而必須是青、白、紅、黑和黃色。這五種顏色從陰陽五行學說上講,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時,分別象徵東、西、南、北、中,蘊涵著五方神力,可以驅除魔,祛病強身,使人健康長壽,到現代就形成了為孩子們綁花花線的習俗。
吃粽子啦
今天,小朋友們和小博一起度過了一個不一樣的端午節,我們一起製作香包,一起帶花花線,最後還一起吃了粽子。活動中,或是小朋友們自己動手,或是和父母一起製作,歡聲笑語不斷,了解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豐富了課外生活,拉近了小朋友們和小博之間的距離,也給了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溫情時刻。放「粽」端午,粽粽情深,明年端午節,記得和小博再次相約哦。
知識小連結
端午節粽子的寓意
1.求子
「粽子」諧音「中子」,民間有吃了「粽子」能得兒子的風俗。「粽子」是「眾子」的諧音,寓意人丁興旺。
2.功名得中
「粽」和「中」 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在古時寓意學士考中功名。通常古代科舉考試都在秋天,因此在端午節時,要考取功名中第的人吃粽子可以寓意一舉中的。
3.光宗耀祖
因為「粽」和「宗」音近,因此端午節吃粽子寓意取「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戶戶的人都在過端午的時候吃上粽子。
來源|臨洮縣博物館
編輯|康 美
責編|趙建民 楊 陽
編審|譚明強
總編|邊國鵬
臨洮縣融媒體中心所屬「看臨洮」微信公眾號享有版權內容,任何單位和個人在網際網路、無線客戶端、微博和微信等平臺上使用須取得臨洮縣融媒體中心的授權,註明作者及出處,否則我們將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版權聲明
原標題:《【「粽」情端午】博物館裡的端午節,這樣度過才精彩!》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