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聚是一坨屎,散是滿天星」這個詞,經常被引用到現代的運動或遊戲團隊中,像美國籃球隊的隊員各個都是NBA巨星,湊在一起可不一定能拿世界盃,他們在國家隊裡的表現往往用臭字形容都不夠形象。但是一從國家隊散夥,回到圍著巨星轉的俱樂部裡,表現馬上就生龍活虎,找到了頭牌的感覺。
那是因為集體運動項目除了需要個人的能力,還需要戰術配合、需要一名頂級教練去調合大牌之間的關係,讓大家迸發最大戰鬥力,而不是互相拆臺,只想著自我表現。
歷史上有很多團隊因為領導的無能,不能知人善任,人盡其才;或者路線不對、努力白費,這個團隊中工作的人很憋屈,處處碰釘子,事事不順,一事無成,甚至輸的很慘。
所謂「 一個人是條龍,一群人是條蟲」,古代就有這樣的兩個團隊。
但脫離這個團隊之後,他們受到重用,特長得到充分發揮,建功立業,青史留名。
東漢末年群雄爭霸、逐鹿中原。
董卓、袁術、劉備、曹操、孫策等軍閥混戰,割據一方,他們都有一個很不錯的團隊,都有資格問鼎霸主寶座。
但是在所有的團隊中,袁紹的團隊陣容是最強大的。
袁紹,字本初,汝南汝陽人。
袁紹出身四世三公,是東漢的名門望族,人脈資源豐富,手下文臣武將雲集,人才濟濟,將星璀璨,陣容強大到沒有對手,是諸侯中的巨無霸。
董卓作亂的時候,諸侯一心想發兵勤王卻群龍無首,於是袁紹挺身而出,被十八路諸侯推舉為領袖,率軍討伐董卓。
接著袁紹擊敗韓馥,拿到了冀州,不久之後又戰勝公孫瓚,得以佔據北方青、幽、並、冀四州為根據地,成為全國諸侯中的戰鬥機,最閃亮的一顆巨星,因為東漢一共才十三個州,全國百分之三十以上都在袁紹手裡。
但是袁紹這個人剛愎自用,驕傲自大,聽不進不同意見,不能讓下屬的才華充分發揮,所以他的團隊才會在官渡之戰中表現得非常垃圾,在比自己弱小的曹操團隊跟前不堪一擊,敗給了曹操,被歷史無情淘汰。
官渡之戰後,袁紹團隊四分五裂,做鳥獸散,失去和曹操扳手腕的能力,袁紹不久鬱鬱而終。
這真應了那句話,兵熊熊一個,帥熊熊一窩。
袁紹團隊裡的成員個個都是人中龍鳳,曠世奇才,不幸跟錯了領導,被搞得灰頭土臉,狼狽不堪。
袁紹手下的智囊田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謀,富有戰略眼光,在袁紹要跟曹操決戰的時候,提出很好的建議,但袁紹不能採納,最後袁紹吃了敗仗,不但沒有感謝他,反而惱羞成怒要殺田豐,田豐聞訊在監獄自殺,袁紹的氣量狹小可見一斑。
袁紹團隊散夥的時候,袁紹的參謀長沮授被袁紹囚禁,後來被曹兵解放,但他不願意投降被害。
許攸算是袁紹團隊的重量級智囊,官渡之戰中他得知曹操已經沒有糧食,建議袁紹分兵兩路,一路進攻曹操大本營,一路直取許都,端掉曹操老窩。
可是袁紹不但不聽,還對他冷嘲熱諷,百般冷落,許攸不得已投奔老朋友曹操。
當時曹操正在洗腳,聽說許攸來降,高興得鞋子都顧不上穿出來迎接。
許攸投奔曹操後,立馬放出奪目的光芒,向曹操建議火燒烏巢,毀掉袁紹的後勤倉庫,取得了官渡之戰勝利。
郭圖也是袁紹手下的高級謀士,也無法發揮自己的特長,後來被曹操所殺。
辛毗,字佐治,潁川人,辛評之弟,任平原令。
袁譚被袁尚打敗後,派辛毗為使往曹操營中納降。辛毗為曹操分析天下大事,言袁氏必敗,請曹操先取河北之地,再圖荊州,則霸業可成。
辛毗跟隨曹操後任議郎,後曹丕即位後,繼續擔任參謀,為曹丕出謀劃策,為兩代領導人所讚許。
後來辛毗被賜爵為關內侯,老當益壯,隨曹真出兵伐吳,死後諡號肅候,配享魏文帝廟。
大將張郃,軍事天才,在袁紹手下表現平平。投降曹操後,張郃發揮出巨大能量,為曹家南徵北戰,立下戰功無數,成為叱吒風雲的三國名將。
高覽,袁紹手下大將,投降曹操後就像換了一個人一樣,顯示出巨大威力,受到曹老闆重用,被封為偏將軍,為曹操一統天下建功立業。
隋末的瓦崗寨也是爛團隊的典型,在瓦崗寨也是人才濟濟,能人輩出,僅僅是義結金蘭的好漢,就有四十六個。
但是瓦崗寨這個黃金打造的團隊,卻出了李密這樣糟糕的帶頭人。
李密獨斷專行、氣量狹小,跟袁紹有的一拼。他殺了原來的老大翟讓,讓團隊成員寒心,挫敗了他們的積極性,讓大家四散奔走。
那些在瓦崗寨活得很憋屈,碌碌無為的將領們,一旦離開了那裡投奔到李淵手下,很快就顯露出自己的才華,建立了不朽的功勳,成為青史留名的大將。
大名鼎鼎的程咬金,曠世奇才秦叔寶、徐世勣(李勣),千古名相、貞觀之治的設計師魏徵,驍勇善戰的羅士信,王君廓,哪個不是出自瓦崗寨?
除此之外,投奔了河南王世充,河北竇建德的單雄信,裴仁基,裴行儼,劉黑闥個個都是生龍活虎,威震四方的戰將也是出自瓦崗寨那個爛團隊。
由此可見,好的團隊要有好的領導;好的艦船要有好的舵手,才能創造出最佳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