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南瓜子,吞進藥品袋,兩枚異物「卡住」一歲半小兒的呼吸

2021-01-08 荊楚網

楚天都市報7月30日訊(記者李曼英 通訊員溫紅蕾 黃潔瑩)一歲半的寶寶因患先天性食道閉鎖,一直是通過胃管進食。一周前,孩子突然咳嗽和呼吸困難,到醫院檢查發現氣管和食管裡分別存在異物,而且CT疑似異物嵌入食管壁並且緊挨著血管,異常兇險。7月29日,湖北省婦幼小兒呼吸科專家經過兩臺手術,從寶寶的氣管取出了一顆南瓜子,而嵌入食管的竟是一個藥品錫紙包裝盒。

一歲半寶寶探查出食管、氣管兩處異物

7月24日,一歲八個月的安安帶著胃管和吸痰管住進了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兒童呼吸科。一周前,他突然開始咳嗽,逐漸呼吸困難,眼看無法緩解就送到了省婦幼就診。

經檢查,醫生發現安安的病情並不簡單,他出生時患有先天性食道閉鎖,做了手術,但術後出現了食管氣管瘻,一直鼻飼餵養,但是支氣管和食管裡分別顯示有異物存在。

在完善相關檢查後,呼吸科氣管鏡介入團隊進行了緊急會診,於7月25日進行氣管鏡檢查並順利取出一個個「0.6x0.5cm」大小的南瓜子。

在完成氣管鏡檢查後,介入組醫生又對食道進行探查,結果更讓人吃驚,原來安安的食道中段內,有一個印著「小兒」兩字的不明物體嵌入食管壁。醫生反覆追問家長有無誤食特殊「食物」,家長本來對氣管內何時嗆入異物都想不起來,聽說食道內也有異物,更是直搖頭。

這個帶著「小兒」字樣的異物是什麼?是如何產生的呢?它為什麼會在這裡?而難點不止於此,最致命的問題是CT影像上疑似異物嵌入食管壁,距離血管很近,取出時稍有不慎,就會碰到血管引發大出血。

一個錫紙藥品包裝盒嵌入食管

異物嵌入食道,對安安來說是一枚「定時炸彈」,必須「拆除」。7月27日,兒童呼吸科副主任吳亞斌積極組織院內多學科會診,邀請各相關專業主任共同商討治療方案,同時成功說服家長再次嘗試內鏡介入治療。

7月29日,在兒童呼吸科、消化科和疼痛科的共同合作下,開始進行這場高難度的手術。由於安安體質弱,肺部感染重,整個過程中,多次出現心率,血氧下降的情況,以至於當異物被順利取出的那一刻,在場所有人都不禁歡呼起來。

這個標著「小兒」字樣的異物,原是兒童常見口服藥物的錫紙包裝袋,而且邊緣鋒利,幸而手術快、準、穩,沒有劃傷患兒食管。目前,安安的咳嗽及呼吸費力已經好很多了,下一步準備進行食管氣管瘻的封堵治療。

吳亞斌主任介紹,湖北省婦幼每年都有接診過很多氣管異物和食道異物的患兒,但同時有氣管和食管異物的患兒卻不多見,而且食道異物很隱匿,患兒並無特殊表現,完全屬於意外發現。

據悉,異物多發生在3歲以下兒童,多因吃東西時嬉鬧、玩耍導致食物誤吸者居多,臨床上常見氣管異物有硬果殼類、動物骨頭、紐扣、玩具零件、塑料管帽套等。常見的食道異物多見硬幣,電池、發卡、紐扣、磁鐵、戒指、拉鏈頭等。吳亞斌提醒家長要看護好幼兒,3歲以內的孩子不要接觸到這些小件物品,謹防誤食,大孩子要做好教育提醒,不要在玩耍中誤吞進異物,一旦誤吞誤吸異物,一定要及時送醫。

相關焦點

  • 異物卡住致一歲半幼兒呼吸困難 醫生取出南瓜子和藥物包裝袋
    一歲半的寶寶因患先天性食道閉鎖,一直是通過胃管進食。一周前,孩子突然咳嗽和呼吸困難,到醫院檢查發現氣管和食管裡分別存在異物,而且CT疑似異物嵌入食管壁並且緊挨著血管,異常兇險。日前,湖北省婦幼小兒呼吸科專家經過兩臺手術,從寶寶的氣管取出了一顆南瓜子,而嵌入食管的竟是一個藥品錫紙包裝盒。
  • 寶寶吞了異物被卡住怎麼辦?該如何急救?
    寶寶自己能抓東西時,很喜歡將能抓到的東西,不管大小都往嘴裡塞,一不小心就吞進去,卡在喉嚨裡。有的是家裡人覺得寶寶夠大,就給寶寶吃花生、堅果、瓜子等乾果,可是寶寶還不會嚼碎,直接吞進去就卡在喉嚨裡。不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喉嚨被卡住很容易造成窒息,有生命危險。那麼寶寶被異物卡住該怎麼辦呢?一、如果寶寶能咳嗽、哭鬧或說話,還能呼吸,說明呼吸道沒有被堵住,這種情況可以幫助寶寶自己將吞進的東西咳出來,千萬不要隨便用手去摳。
  • 氣管吸入異物急救辦法請牢記·都市快報
    ,有三分之一是因為氣管吸入了異物來做手術的,每天入院的有三四例,最多的一天一下收進7個小病人,有的病人不得不在走廊上加床。  「我們碰到過一個氣管異物梗塞的患者,30多歲男的,喝酒後,嘔吐物嗆進氣管造成窒息,大腦缺氧。我們到的時候,心跳呼吸停止了。搶救回來後,因為大腦受到損傷,智力只能達到9歲小孩的水平。」周海斌說,他遇到氣管異物梗塞較多的是老人,躺在床上吃年糕、湯圓、餛飩等,嗆進了氣管。  「這些老人坐著或躺在床上吃,吃完後又是朝天睡,容易食管反流嘔吐,嘔吐物被吸入了氣管。
  • 一歲寶寶咬碎小金豬,吞下肚!帶娃不能大意!誤吞異物學會3招
    近年來,寶寶吞異物的事情頻出不窮。有的把硬幣吞下肚,有的把紐扣吞下肚。各位寶寶所吞之物是五花八門。異物卡住氣管,導致無法呼吸,孩子小,不會表達,急的滿臉通紅。10多分鐘後,奶奶發現小貝大口喘氣,發現不對。立即找人求助,鄰居立馬打急救電話。等醫生趕到,一切已經晚了。小貝缺氧大腦受損嚴重…父母含淚同意放棄治療,孩子走了…小孩子好奇心比較強!幾個月到7、8歲都有可能吞進異物。那如果寶寶不小心吞進異物了該怎麼辦?一、禁止飲食!
  • 8歲男孩呼吸像吹哨子,竟是原子筆頭卡入氣管
    8歲男孩誤吞一個原子筆頭1月3日,睿睿在做作業時,啃著原子筆頭想解答,不料原子筆頭是鬆動的,一不小心吸進了嘴巴裡。他當時感覺有點「卡嗓子」,咳嗽了幾聲,隨後還嘔吐了一次,因為沒有明顯不適,睿睿和父母都覺得可能吞進了肚子裡,沒有在意。過了兩天,睿睿開始發燒,吃了退燒藥和感冒藥後,體溫依然反覆,呼吸開始有吹哨子的聲音。
  • 20個信號判斷貓咪是否吞食異物,吞食後被卡住怎麼辦?
    或者一不留神就不見的炸雞骨頭? 這些東西是不是被調皮的貓咪吞下去了?如果貓咪被卡住會有什麼跡象,我們又能做些什麼幫助貓咪呢? 快跟螺螄粉一起來看看吧! 判斷貓咪是否吞下/吸入異物 被異物卡住這個問題不止發生在食道,也會發生在呼吸道。各處的表現並不一致。
  • 大叔9歲把筆帽吸入氣管 咳嗽咯血45年!吞入異物跟我做……
    點擊查看 很多孩子做作業時都有咬筆頭或咬筆帽的習慣,但若不小心吸入氣管,對健康危害很大。三明的朱大叔在9歲時,不小心吸入了筆帽,直到近日,已經54歲的朱大叔終於取出了在他體內待了45年的筆帽。
  • 包頭一10月齡寶寶誤吞方便麵袋6天之後……
    小寶媽媽回憶,當天小寶哥哥吃方便麵,剪開一個角,隨手扔給弟弟玩,沒想到竟被10個月大的小寶誤吞,險些釀成大錯。 據了解,當時小寶誤吞的方便麵袋一角,立在聲門處,導致取異物操作相對較難,好在,經過市四醫院醫務人員的共同努力,有驚無險。
  • 孩子誤吞異物的急救辦法,每位媽媽都該學會
    寶寶的活動區域內,不要出現細小物品或危險物品,例如硬幣、紐扣、圖釘、紐扣電池、藥品、化妝品、小珠子、殺蟲劑等。根據異物進入的位置不同,採取不同的方法進行急救。最常見的類型是:氣管異物、食道異物和胃腸道異物。氣管異物發生原因:孩子將紐扣、硬幣、花生等細小物品放口裡,在哭、笑或者吸氣時吸入氣道。
  • 煙臺1歲半兒童誤吞異物險釀大禍
    29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煙臺山醫院獲悉,一歲半孩童誤食硬紙貼畫,卡在食道內,險些釀成大禍。據介紹,近日,1歲半的馨馨(化名)將一枚圓形硬質貼畫吞了下去,貼畫卡在了食道內,引發局部黏膜缺血,形成糜爛、潰瘍。幸虧煙臺山醫院通過兒童無痛電子胃鏡及時將它取出,避免了引發食管穿孔的危險。
  • 9 歲男孩誤吞兩個一元硬幣!醫生不到 1 分鐘精準取出
    院方供圖9 歲的男孩按理說應該知道哪 些東西能玩、哪些東西不能玩,但遼寧瀋陽一名 9 歲男孩把兩個一元的硬幣吞進嘴裡,卡在了食道裡,吐不出來咽不下去,來到北部戰區總醫院終於把硬幣取了出來。對於好奇的孩子來說,他們喜 歡啃咬各種東西,更危險的是不放過每一個能塞進嘴裡的物體。
  • 接連發生孩子誤吞異物事件,家長該怎麼辦?
    接連兩起誤吞異物,家長們要警惕了打車從太康來鄭州,只因孩子吞了遊戲幣一個周末,在家休息的王玉梅突然接到電話,讓她回院處理一個緊急情況。12020年12月,濱州一名9歲男童吃雞肉時被骨頭卡住,骨頭兩端尖銳部分,已經刺破食管壁。2梧州3歲寶寶將串珠放進出生僅47天的嬰兒嘴巴......
  • 家有小淘氣,當心氣道異物窒息
    原標題:家有小淘氣,當心氣道異物窒息 昨日是2020年寒假第一天,春節的腳步也越來越近,這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光,也是意外傷害高發的時間。家裡的「小淘氣」不慎被異物卡住氣道怎麼辦?「熊孩子」因燃放煙花不當等意外事故傷了眼睛怎麼緊急處理?「小吃貨」總是管不住自己的嘴,一個寒假體重創新高怎麼辦?
  • 1歲半小兒氣道異物,命懸一線!甘肅隴南四川綿陽醫護攜手救下一命
    5月24日下午7點多,警笛長鳴,一輛載著生命垂危患兒的甘肅省隴南市人民醫院的救護車剛一抵達綿陽市中心醫院急診科,早已做好急救準備的醫護人員迅速將患兒推進了搶救室。六個小時前,一位1歲半的小男孩因為氣道異物,甘肅省隴南市人民醫院要求緊急轉至綿陽市中心醫院救治。
  • 三明1齡童竟囫圇吞下半顆話梅核 卡住了氣管
    近半個月,1歲的三明男孩小俊(化名)反覆咳嗽,住院8天,被當成急性支氣管肺炎治,卻不見好轉。此後,他輾轉多家醫院,直到8月1日,省婦幼保健院醫生從他的氣管裡夾出半顆話梅核,小俊媽媽才恍然大悟。原來,半個多月前,她搶奪小俊嘴裡的話梅,小傢伙迅速嚼碎話梅,竟囫圇吞下半顆核。
  • 異物「吃」進氣管太危險了
    市區一名12歲男孩含著筆玩耍,沒想到筆帽被吸進了氣管;鹽山一名60多歲的老人吃石榴時,一粒石榴籽被誤吸進支氣管……近日,這兩名患者先後來到市中心醫院接受救治。
  • 9歲女童吞30枚磁力珠 體內留置20多天致腸穿孔
    「嘗嘗五彩豆味道」   9歲女童吞30枚磁力珠   磁力珠,又名巴克球,其有著多彩的皮膚、千變萬化的造型,頗受一些家長和兒童喜歡。打開某購物網站搜索磁力珠,不少打著「能夠開發大腦、提高創造力、提高發散思維能力」旗號進行宣傳,提高銷量。
  • 孩子吞入了異物怎麼辦?
    如孩子吞入的是光滑、無稜刺的物體,孩子多仍較安靜,無哭鬧、嘔吐等其他的痛苦表現,異物可較順利地直達胃中。此時應適當多給孩子吃些粗長纖維的蔬菜,如韭菜、芹菜、青菜,以起包裹異物並儘早排便的作用。一般來說,1~2天異物即可隨大便一起排出。故孩子排例後,家長應用小棍撥開烘便檢查,以發現有無異物。
  • 半歲寶寶吃葡萄被噎住身亡!異物卡喉,如何挽救孩子生命?
    幾乎每年,我們都會聽到一些幼兒誤食異物事件發生。7月11日,江西南昌。4歲孩子被異物卡喉生命危在旦夕,被緊急送往醫院救治。
  • 孩子誤吞異物後果很嚴重!不能一「等」了之
    「孩子吞進去個巴克球,不吐也不難受,沒事兒吧?」在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濟南市兒童醫院)的熱線電話和諮詢平臺上不時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孩子吞進異物沒事吧?會有危險嗎?能等等嗎?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魏緒霞表示,其實,兒童消化道異物是消化科常見的急診,多發生在6月齡至6歲。上消化道異物是指在上消化道內不能被消化,且未及時排出而滯留的各種物體,常見的消化道異物主要為無意吞服,故意吞服,以及植物性、動物性及藥物性結塊,其中以無意吞服最常見。硬幣、玩具零件、飾品是常見的誤吞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