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產和不動產的擔保區別是什麼?

2021-01-22 律圖

一、動產和不動產的擔保區別是什麼

動產和不動產的擔保區別是一個是對於能夠發生移動的產品來進行的一種擔保,另外的話是對於房屋的不動產進行的擔保,通常情況下這種擔保方式的話會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比如說利用房屋來進行擔保,它就是屬於抵押的一種方式之一。

1、經濟學上的動產與不動產定義和區別

動產,是指能夠移動而不損害其經濟用途和經濟價值的物,一般指金錢、器物等。

不動產,是指不能移動或如移動即會損害其經濟效用和經濟價值的物,如土地及固定在土地上的建築物、橋梁、樹木等。與動產相對。

其中,動產與不動產的劃分,是以物是否能夠移動並且是否因移動而損壞其價值作為劃分標準的。動產是指能夠移動而不損害其價值或用途的物。不動產是指不能移動或者若移動則損害其價值或用途的物。

動產和不動產有時是可以互變的。例如,果園中果樹上的果實,掛在果樹上時是不動產,但是如果採摘了下來,那就變成了動產。鋼材水泥等是動產,但是用其做成了房屋,就變成了不動產。

2、在法律上區分動產與不動產的定義在於:

得失變更上,動產是交付主義,不動產需登記。

訴訟管轄及涉外法律適用上,動產是屬人主義,不動產是屬物主義。

二、稅法中的動產與不動產的界定也是不同的

基本原則是經濟學上的,但是採用了法律上的一部分定義(動產是屬人主義,不動產是屬物主義):如:財稅地字[1987]3號文件中明確規定,房產是以房屋形態表現的財產,房屋是指有屋面和圍護結構(有牆或兩邊有柱),能夠遮風避雨,可供人們在其中生產、工作、學習、娛樂、居住或儲藏物資的場所。

獨立於房屋之外的建築物,如圍牆、煙囪、水塔、變電塔、油池油櫃、酒窖菜窖、酒精池、糖蜜池、室外遊泳池、玻璃暖房、磚瓦石灰窯以及各種油氣罐等,不屬於房產。 房產原值應包括與房屋不可分割的各種附屬設備或一般不單獨計算價值的配套設施。主要有:暖氣、衛生、通風、照明、煤氣等設備;各種管線,如蒸氣、壓縮空氣、石油、給水排水等管道及電力、電信、電纜導線;電梯、升降機、過道、曬臺等。

屬於房屋附屬設備的水管、下水道、暖氣管、煤氣管等從最近的探視井或三通管算起。電燈網、照明線從進線盒連接管算起。

在當代社會,我們國家關於動產和不動產的區別是比較大的,這可以體現在物權變動方面上,比如說一個房屋如果要想進行所有權方面的轉移的話,那麼必須要完成過戶的這樣一種手續,但是對於動產的話就不需要,只需要當事人交付即可。

相關焦點

  • 什麼是質押?動產質押和不動產質押?
    什麼是質押?動產質押和不動產質押?  質押:就是債務人或第三人將其動產移交債權人佔有,將該動產作為債權的擔保,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法就該動產賣得價金優先受償。按質物不同,質押可分為動產質押,不動產質押和權利質押.我國擔保法只規定了動產質押和權利質押.  該財產稱之為質物,提供財產的人稱之為出質人,享有質權的人稱之為質權人。
  • 「動產和權利擔保統一登記」來了,你應當知道的四個關鍵詞!
    那麼動產和權利擔保統一登記意味著什麼對交易和司法實踐有何影響北京一中院法官以「四個關鍵詞」為您講述「動產和權利擔保統一登記」的意義關鍵詞一此次會議明確了「存款單質押、融資租賃、保理等登記,改由人民銀行統一承擔」,即回應了《民法典》的上述變化,動產和權利擔保統一登記的落實將與《民法典》配合實施,完善動產擔保融資體系。
  • 民法典來了丨朱虎:動產和權利擔保的制度創新
    講座環節,朱虎教授重點對物權編的擔保物權分編進行深入講解,圍繞著體現功能主義的擔保理念、避免未經公示的隱性擔保、統一動產和權利擔保之間的順位規則、便利動產和權利擔保的設立、降低查詢成本和擔保人的其他成本、推動動產和權利擔保的高效率執行等六個方面詳細解讀了動產和權利擔保的制度創新。
  • 《民法典》來了丨朱虎:動產和權利擔保的制度創新
    講座環節,朱虎教授重點對物權編的擔保物權分編進行深入講解,圍繞著體現功能主義的擔保理念、避免未經公示的隱性擔保、統一動產和權利擔保之間的順位規則、便利動產和權利擔保的設立、降低查詢成本和擔保人的其他成本、推動動產和權利擔保的高效率執行等六個方面詳細解讀了動產和權利擔保的制度創新。
  • 來論|動產擔保統一登記助力中小企業融資
    12月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決定在全國實施動產和權利擔保統一登記,助力企業擔保融資。會議決定,從2021年1月1日起,對動產和權利擔保在全國實行統一登記。原由市場監管總局承擔的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產品抵押登記和人民銀行承擔的應收帳款質押登記,以及存款單質押、融資租賃、保理等登記,改由人民銀行統一承擔,提供基於網際網路的7×24小時全天候服務。 所謂擔保物,也就是市場主體在融資時,需要提供的抵押品,可能是廠房等不動產,也可能是機器設備等動產,還可能是智慧財產權等權利。
  • 供應鏈金融好消息:動產和權利擔保實行全國統一網際網路登記
    此前已作動產和權利擔保登記的,不需要重新登記,有關部門要妥善做好存量信息數據移交等銜接工作。對新登記的,由當事人通過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自主辦理,並對登記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負責;登記機構不對登記內容進行實質審查。實行統一登記,有助於金融機構全面掌握企業動產和相關權利信息,提升給企業擔保融資的意願。
  • 動產浮動抵押擔保制度
    國內企業在自有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只有通過融資渠道解決,傳統擔保的方式和能力非常有限,融資途徑的狹窄已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障礙。建立完善的擔保物權制度成為時代的需要。擔保物權是經濟發展的推動器,《物權法》第181條規定了浮動擔保制度,該制度的創建,促進了擔保物權制度的完善,將為我國企業等市場主體拓寬融資渠道,推進經濟繼續飛速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 物權法中關於動產與不動產物權的概述與類別解釋
    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二、物權與債權有何區別 物權和債權的區別,主要有: (1) 權利性質不同。物權是支配權,債權是請求權。例如,張三把自己的房屋賣給李四,在尚未辦理權屬轉移登記前,張三仍然享有該房屋的支配權,也就是房屋的所有權人仍然是張三。
  • 謝鴻飛:動產擔保物權的規則變革與法律適用
    這種「列舉+兜底」的表述方式,足以使抵押物的範圍涵蓋除權利質押標的以外的全部財產,也使動產抵押權成為一種「極限動產抵押權」。這就必然導致一個外部體系難題:一方面,所有財產上的抵押都應適用相同的法律規則;另一方面,不動產和動產終究存在重大的物理差異,導致其抵押時的法律差異也無法抹煞,《民法典》在體例上雖然未區分不動產抵押與動產抵押,但也多處對動產抵押設定特殊規則。
  • 【名家說法】羅培新:優化營商環境不止步——解讀動產和權利擔保...
    會議還指出,此前已作動產和權利擔保登記的,不需要重新登記,有關部門要妥善做好存量信息數據移交等銜接工作。對新登記的,由當事人通過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自主辦理,並對登記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負責;登記機構不對登記內容進行實質審查。實行統一登記,有助於金融機構全面掌握企業動產和相關權利信息,提升給企業擔保融資的意願。
  • 《民法典》之動產擔保物權新規解讀
    其中《民法典》對於金融行業和企業融資等方面做出了變革性的新規定,在不斷的比較新規與舊規的區別以及立法背景後,筆者擬對動產擔保物權的幾點新規做一梳理,力求簡潔明了,以期能夠在實務操作層面給到大家些許幫助。
  • 抵押權和質權的區別是什麼,有哪些?
    「擔保物權」是指在買賣等民事活動中,債務人或債務人以外的第三人將特定的財產作為履行債務的擔保。若債務人未履行到期債務時,債權人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就該財產優先受償的權利。那麼抵押權和質權的區別是什麼,有哪些?
  • 席志國:民法典編纂視野下的動產擔保物權效力優先體系再構建...
    其主要原因有兩:其一,多數大陸法系國家在動產之上所認可的擔保物權種類較為單一,如《德國民法典》《法國民法典》《日本民法典》等在動產之上僅承認質權一種擔保物權,此後學說與判例又發展出了所有權保留和讓與擔保制度。
  • 一典一點看 | 城鎮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依法享有哪些權利?
    一典一點看 | 城鎮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依法享有哪些權利?鑑於這種情況,而且城鎮集體財產不像農村集體財產屬於本集體成員所有那樣清晰、穩定,城鎮集體企業成員也不像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那樣相對固定,因而難以不加區別地規定為「屬於本集體成員集體所有」。因此,物權法第61條從物權的角度作了原則規定,即「城鎮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由本集體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民法典維持這一規定不變。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民法典中的「這一點」。
  • 國常會:全國實施動產和權利擔保統一登記
    為優化營商環境、促進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近幾年在部分省市開展了動產和權利擔保統一登記試點,便利企業擔保融資。試點中,民營和中小微企業新增擔保登記業務佔比超過95%、融資金額佔比超過80%。為進一步擴大改革效果,會議決定,從2021年1月1日起,對動產和權利擔保在全國實行統一登記。
  • 我國將實施動產和權利擔保統一登記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 李延霞)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全國實施動產和權利擔保統一登記。  會議指出,為優化營商環境、促進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近幾年在部分省市開展了動產和權利擔保統一登記試點,便利企業擔保融資。
  • 《民法典》中的動產擔保物權優先受償順序解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民法典》」)在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擔保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動產擔保物權,有利於提高動產擔保交易的確定性和可預測性。
  • 法律知識-巧記三大擔保物權
    今天我們要重點說說民法中的三大擔保物權,並且怎麼巧記他們。首先要清楚什麼是擔保物權,擔保物權指的是為確保債權的實現而設定的,以直接取得或者支配特定財產的交換價值為內容的權利。我們常說的三大擔保物權指的是抵押權、質權、留置權三個。在事業單位筆試中,這三大擔保物權也是考的頻率較高的一大知識點。下面我們就依次來說說。第一、抵押權。
  • 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的含義是什麼?
    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的含義是什麼?  報2021房地產經紀人超值精品班贈送2020教材精講班   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的含義是什麼?
  • 事業單位法律知識:三大擔保物權類別的區分
    我們在學習民法中擔保物權時常會覺得抵押權、擔保物權、留置權的案例常會不能很快判斷出其區別,為更加快速高效地區分辨別從而節省思考的時間,我們需要集中掌握那些容易混淆的細節考察。為方便大家更加遊刃有餘把握此部分的知識,以下幾點內容可供大家參考學習:1、擔保標的不同:抵押權的標的包括動產和不動產,質權針對動產和權力,留置權只針對動產。所以針對不動產行使的擔保物權,直接可判定為是抵押權。2、對是否轉移佔有要求不同:抵押物不轉移佔有,質權、留置權轉移佔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