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一點看 | 城鎮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依法享有哪些權利?

2020-12-17 澎湃新聞

一典一點看 | 城鎮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依法享有哪些權利?

2020-12-02 12: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在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三次會議表決通過、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包羅萬象,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中國建設報特推出「一典一點看」專欄,帶您了解民法典中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相關的知識點。

【今日「一點」】

城鎮集體所有 不動產 動產

近年來,城鎮集體企業通過改制發生了很大變化,有的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有的改制為職工全體持股,有的實際上已經成為私營企業。目前來看,城鎮集體企業改革還在繼續深化。鑑於這種情況,而且城鎮集體財產不像農村集體財產屬於本集體成員所有那樣清晰、穩定,城鎮集體企業成員也不像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那樣相對固定,因而難以不加區別地規定為「屬於本集體成員集體所有」。因此,物權法第61條從物權的角度作了原則規定,即「城鎮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由本集體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民法典維持這一規定不變。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民法典中的「這一點」。

【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六十三條規定:

城鎮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由本集體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條文釋義】

本條是關於城鎮集體財產權利的規定。為了更好地理解本條的含義,有幾點需要說明:

第一,本條規定的集體財產權行使的主體是本集體。集體所有、集體管理、集體經營是集體所有制的應有之義,因此,行使城鎮集體財產權的只能是該集體,而不能由個別集體成員獨斷專行。

第二,集體財產權的客體只能是屬於該城鎮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如果城鎮集體企業已經改制了,如成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個人獨資企業或者合夥企業的,就不適用本條,而分別適用公司法、個人獨資企業法或者合夥企業法的有關規定。

第三,城鎮集體財產權的內容,包括對本集體所有財產所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作為本集體所有財產的所有人,當然享有所有權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四項權能,全面支配本集體所有的財產。

第四,行使財產權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現行法律方面主要是憲法和民法典等有關規定。行政法規目前主要是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今後,隨著城鎮集體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實踐經驗比較成熟時,還會制定或者修改相關的法律、行政法規。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釋義及適用指南》

原標題:《一典一點看 | 城鎮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依法享有哪些權利?》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今日看「典」㉛】用益物權人享有哪些基本權利
    【今日看「典」㉛】用益物權人享有哪些基本權利 2020-11-19 16: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聊民法典30:村規:與外村人結婚,配偶子女不享村待遇。被撤銷
    被撤銷第二百六十條 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包括:集體所有,可以分為農村集體所有和城鎮集體所有。(一)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二)集體所有的建築物、生產設施、農田水利設施;(三)集體所有的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等設施;(四)集體所有的其他不動產和動產。
  • 【今日看「典」(70)】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包括哪些?
    【今日看「典」(70)】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包括哪些?住建君特推出【今日看「典」】專欄,帶您了解民法典中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相關的知識點。【今日「一典」】私人 合法財產隨著經濟不斷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私有財產日益增加,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依法得到保護愈加受到廣泛關注。那麼,公民私有財產的範圍是怎樣規定的?
  • 每日一「典」丨河流能歸個人所有嗎?
    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它的哪些條款涉及水利?,為大家學習民法典提供參考。第二百五十五條 國家機關對其直接支配的不動產和動產,享有佔有、使用以及依照法律和國務院的有關規定處分的權利。第二百六十條 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包括:(一)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二)集體所有的建築物、生產設施、農田水利設施;(三)集體所有的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等設施;(四)集體所有的其他不動產和動產。
  • 民法典學習 | 物權編(一)
    第二分編 所有權第四章 一般規定第二百四十條 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第二百四十一條 所有權人有權在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上設立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用益物權人、擔保物權人行使權利,不得損害所有權人的權益。
  • 《民法典》來了丨朱虎:動產和權利擔保的制度創新
    講座環節,朱虎教授重點對物權編的擔保物權分編進行深入講解,圍繞著體現功能主義的擔保理念、避免未經公示的隱性擔保、統一動產和權利擔保之間的順位規則、便利動產和權利擔保的設立、降低查詢成本和擔保人的其他成本、推動動產和權利擔保的高效率執行等六個方面詳細解讀了動產和權利擔保的制度創新。
  • 權威解讀 |《民法典》中的不動產登記和徵收徵用規定
    按照《物權法》第18條的規定,權利人、利害關係人可以申請查詢、複製不動產登記資料,登記機構應當提供。但是,《物權法》並沒有對利害關係人在查詢、複製不動產登記資料中的義務作出規定。為防止和避免利害關係人不當使用、洩露權利人不動產登記資料的現象,《民法典》物權編專門增加第219條,規定:利害關係人不得公開、非法使用權利人的不動產登記資料。
  • 法官說法|民法典物權編(七):走向動產質押和權利質押登記制度的統一
    「有恆產者,有恆心」,物權是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的重要財權,民法典物權編為實現富強的價值目標提供了基礎性制度保障,小金法院特別策劃「民法典物權編」說法系列,帶您了解物權編的七大亮點。今日推出第七編《走向動產質押和權利質押登記制度的統一》。 民法典小劇場目前動產質押和權利質押的登記機構較為分散,不能完全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 物權法中關於動產與不動產物權的概述與類別解釋
    第一節 物權概述 一、什麼是物權 物權是指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 三、不動產物權登記及特殊情形有哪些 (一) 不動產物權以依法登記發生效力 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此,一般情況下,了解不動產的權利主體,就是查不動產登記薄。
  • 解讀《物權法》關於物的所有權和物權的保護
    根據物權法第四章和第五章的規定,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物的所有權人有權在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上設立用益物權(即,權利人依法對他人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比如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和擔保物權(即,在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的特定物或者權利上設定的用以確保債權人的債權得到清償的優先受償權)。
  • 【民法典】《民法典》規定了哪些民事權利?(二)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受法律平等保護。財產權既包括物權、債權,繼承權,也包括智慧財產權中的財產權利。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物權。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徵收、徵用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
  • 學習《民法典》之28:什麼是用益物權?怎樣保護用益物權
    作為主導,也可以擴及一切法律上的物,中國物權法把用益物權的客體限制在動產和不動產之上;三是用益物權的享有和行使必須以對客體的實際佔有為前提,否則使用和收益無從談起。(《民法典》第三百二十七條)2、用益物權人行使權利,所有權人不得幹涉用益物權人行使權利。(《民法典》第三百二十六條)3、依法取得的海域使用權、探礦權、採礦權、取水權和使用水域、灘涂從事養殖、捕撈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 民法典來了丨朱虎:動產和權利擔保的制度創新
    在這種情況之下,《民法典》實際上是聯動將物權編和合同編在這個問題上進行統一的修改。如果只看條文的話,會覺得改的並不多。3.➧ 二是刪除有關擔保物權具體登記機構的規定,為建立統一的動產抵押和權利質押登記制度留下空間。➧ 三是簡化抵押合同和質押合同的一般條款(草案第四百條第二款、第四百二十七條第二款)。➧ 四是明確實現擔保物權的統一受償規則(草案第四百一十四條)。
  • 動產質押和不動產質押?
    動產質押和不動產質押?  質押:就是債務人或第三人將其動產移交債權人佔有,將該動產作為債權的擔保,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法就該動產賣得價金優先受償。按質物不同,質押可分為動產質押,不動產質押和權利質押.我國擔保法只規定了動產質押和權利質押.  該財產稱之為質物,提供財產的人稱之為出質人,享有質權的人稱之為質權人。
  • 走向動產質押和權利質押登記制度的統一丨民法典伴你同行㉓
    走向動產質押和權利質押登記制度的統一丨民法典伴你同行㉓ 2020-09-18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零一條——第三百條)
    鐵路、公路、電力設施、電信設施和油氣管道等基礎設施,依照法律規定為國家所有的,屬於國家所有。  第二百五十五條 國家機關對其直接支配的不動產和動產,享有佔有、使用以及依照法律和國務院的有關規定處分的權利。  第二百五十六條 國家舉辦的事業單位對其直接支配的不動產和動產,享有佔有、使用以及依照法律和國務院的有關規定收益、處分的權利。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編 物權
    集體所有的其他不動產和動產。 第二百六十一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屬於本集體成員集體所有。 第二百六十三條 城鎮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由本集體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第二百六十四條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以及章程、村規民約向本集體成員公布集體財產的狀況。集體成員有權查閱、複製相關資料。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物權編
    《民法典》物權編規定了各類財產關係的物權制度,在《民法典》各分編中排在第一編,重要性可見一斑。今天分享的是「物權編第一分編」通則中的相關條款。 一、什麼是物權 有恆產者有恆心,物權是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的重要財產權。物權法律制度調整因物的歸屬和利用而產生的民事關係,是最重要的民事基本制度之一。
  • 關於土地與房產,《民法典》的這些新規你要明白!(附相關法律條文...
    歷時66年,我國《民法典》終於誕生並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到時現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從《民法典》的調整範圍看,《民法典》涉及個人、社會和國家,它的頒布實施,將對中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