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民法典》規定了哪些民事權利?(二)

2020-09-09 塔河法宣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受法律平等保護。財產權既包括物權、債權,繼承權,也包括智慧財產權中的財產權利。

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物權。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徵收、徵用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

民事主體依法享有債權。債權是因合同、侵權行為、無因管理、不當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規定,權利人請求特定義務人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合同之債: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侵權責任之債: 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無因管理之債: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管理的人,有權請求受益人償還由此支出的必要費用。不當得利之債: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

民事主體依法享有智慧財產權。智慧財產權是權利人依法就下列客體享有的專有的權利:(一)作品;(二)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三)商標;(四)地理標誌;(五)商業秘密;(六)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七)植物新品種;(八)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

自然人依法享有繼承權。自然人合法的私有財產,可以依法繼承。


相關焦點

  • 【民法典】《民法典》規定了哪些民事權利?(三)
    《民法典》還規定了對虛擬財產的保護、對弱勢群體的保護以及其他民事權益。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法律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婦女、消費者等的民事權利保護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民事主體享有法律規定的其他民事權利和利益。《民法典》最後規定了民事權利的取得方式,權利行使的自願原則、權利人的義務履行、禁止權利濫用等內容:民事權利可以依據民事法律行為、事實行為、法律規定的事件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方式取得。
  • 【民法典】《民法典》規定了哪些民事權利?(一)
    根據民事權利是否以財產利益為內容,民事權利可分為人身權和財產權。人身權,是指不直接具有財產內容,與主體人身不可分離的權利。包括人格權和身份權。財產權,是指以財產利益為內容,直接體現財產利益的民事權利。財產權既包括物權、債權,繼承權,也包括智慧財產權中的財產權利。《民法典》第一百零九條、一百一十條規定: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
  • 關於民法典第十四條規定的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的理解
    依照民法學法理,反推《民法典·總則編》第十四條的內容可以得知,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不能放棄。為什麼?追源溯本,「從生到死」,我們簡潔的分析: 第一、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的開始根據《民法典·總則編》第十三條的規定,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始於出生。
  • 《民法典》解讀3:基本原則之一,民事權利的法律保護原則
    (《民法通則》第五條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我們還要注意民法典將民事權利的法律保護由原來的第三原則,提高到作為民法典基本原則中的第一原則。一、民法典的基本原則,基本體制原則與體制限制原則及其相互關係民法典基本原則,是指其效力貫穿於民法典始終的民法根本規則。
  • 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30條)|怎樣理解民事主體按照自己的意願依法行使民事權利
    ,怎麼適用法律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27條)|數據、網絡虛擬財產受法律保護嗎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26條)|民事主體可以享有法律規定的其他民事權利和利益嗎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25條)|民事主權可以享有股權和其他投資性權利嗎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24條)|自然人的私有財產可以繼承嗎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23條)|權利人就哪些客體享有智慧財產權
  • 《民法典》解讀13: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
    這四節與民法通則的相同,刪除了民法通則的第五節「個人合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編總則,第二章自然人,第一節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第十三條「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 民法典·條文解析(第20條)|對無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民法典有...
    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9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年齡下限標準是多少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8條)|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包括哪些人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7條)|關於成年人與未成年人的年齡標準,民法典是怎麼規定的
  • 民法典: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
    專欄《民法典(總則編)》第7章 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民法典 第13條 【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民法典第14條 【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平等】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
  • 【民法典】《民法典》對監護人做了哪些規定?
    《民法典》對監護人做了哪些規定?《民法典》第二十七條規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 民法典來了 丨《民法典》對婚內女性權利的保護
    一時間,作為一名已婚女性,如何在婚姻內充分保障自己的財產權利和人身權利,成為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幸運的是,《民法典》為我們提供了答案。一方面,《民法典》在總則以及婚姻家庭編中反覆強調了婚姻制度上的男女平等、家庭地位中的夫妻平等。
  • 專家解讀丨民法典中有利於民事權利保護的四大亮點
    民法典分則合同編第六章規定的「合同的變更和轉讓」,其中「合同的變更」均指雙方協商一致變更合同,而不是以往法律規定的單方請求可變更民事行為。民法典的這些一修改,更好地體現了各類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更好地詮釋了平等保護原則,體現了我國立法的明顯進步,是民法典的「一大亮點」。唯一例外,是在民法典分則制定過程中,分則合同編增加了「情勢變更」制度,規定了一方當事人可以請求變更合同。
  • 《民法典》解讀59:法人民事權利能力與民事行為能力取得與消滅
    本條是關於法人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取得和消滅的規定。本條來源於民法通則第三十六條第二款「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賦予法人民事權利能力,是承認法人為一類獨立民事主體的邏輯必然。
  • 民法典是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一)
    民法典是一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我們生活的很多難題都可以在民法典裡找到答案,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部「寶典」!民法典對於未成年人也有很多保障性的規定,那麼大家肯定想知道民法典這部法律是如何保護我們未成年人權益的呢?讓我們跟著今天的主人公——「小明」,看看他成長故事中都遇到了哪些問題,民法典又是如何保護他的呢?
  • 品川民法典系列(五)從性騷擾談民法典之未成年人權利保護
    民法典自醞釀、起草階段,就承載了法治國家人民的憧憬和期待。而未成年人作為家庭的希望、祖國的未來,且其身心發育的特殊性,其權利保護在民法典中得到了較多的關注。今天且談一談民法典中的未成年人「性騷擾」這一「隱秘的角落」。
  • 民法典課堂|看《民法典》如何守護你的一生(三)
    《民法典》這部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從人的出生到身故,進行了全面規定,「全時保護」人民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千零三十三條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實施下列行為:(一)以電話、簡訊、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二)進入、拍攝、窺視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三)拍攝、窺視、竊聽、公開他人的私密活動;(四)拍攝、窺視他人身體的私密部位;(五)處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 民法典課堂|看《民法典》如何守護你的一生(四)
    《民法典》這部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從人的出生到身故,進行了全面規定,「全時保護」人民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17小張遇一男子正對女子施暴,阻止施暴男子過程中致對方受傷,是否需要賠償?
  • 儘快實現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全方位體系化連接
    ​民法典是民事領域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民法典的頒布將對我國民事訴訟法產生哪些影響?民事訴訟法應如何與民法典相銜接?記者就此特別採訪了天津大學卓越教授、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長張衛平。張衛平:作為一項系統的、重大的立法工程,民法典的編纂已經完成。但作為一部重要的法典,更重要的還在於其實施和落實。民法典要想在具體爭訟事件中得以適用,就必須通過一定的法律程序——民事程序(訴訟程序和民事非訟程序),通過司法裁判的「三段論」模式,使得民法典的具體規定成為具體案件的裁判根據。
  • 張衛平:儘快實現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全方位體系化連接
    民法典是民事領域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民法典的頒布將對我國民事訴訟法產生哪些影響?民事訴訟法應如何與民法典相銜接?本刊記者就此特別採訪了天津大學卓越教授、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長張衛平。張衛平:作為一項系統的、重大的立法工程,民法典的編纂已經完成。但作為一部重要的法典,更重要的還在於其實施和落實。民法典要想在具體爭訟事件中得以適用,就必須通過一定的法律程序——民事程序(訴訟程序和民事非訟程序),通過司法裁判的「三段論」模式,使得民法典的具體規定成為具體案件的裁判根據。
  • 聚焦民法典 | 於飛:中國民法典的基本內容和偉大意義
    民法典七編,可以分為三個板塊。第一板塊總則編,是通過提取公因式的方法,形成的有關民事權利的共通性規定。第二板塊各種民事權利,包括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共五編,對主體所能享有的民事權利進行了詳盡規定。第三板塊侵權責任編,規定的是民事權利受侵害後的法律救濟。
  • 《民法典》亮點解析⑨:關於農村土地問題民法典做了哪些規定?
    《民法典》亮點解析⑨:關於農村土地問題民法典做了哪些規定? 揭陽司法 揭陽司法微信號 jysfgzh 功能介紹 本公眾號為您提供村(社區)法律顧問、普法宣傳、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公證服務、司考服務、法律援助、法律服務、司法鑑定等方面工作的服務和指引;第一時間發布司法行政工作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