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民法典》規定了哪些民事權利?(一)

2020-09-05 塔河法宣


根據民事權利是否以財產利益為內容,民事權利可分為人身權和財產權。人身權,是指不直接具有財產內容,與主體人身不可分離的權利。包括人格權和身份權。財產權,是指以財產利益為內容,直接體現財產利益的民事權利。財產權既包括物權、債權,繼承權,也包括智慧財產權中的財產權利。

民法典》第一百零九條、一百一十條規定: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其中,對於身份權第一百一十二條規定: 自然人因婚姻家庭關係等產生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

自然人的個人信息也是受法律保護的。《民法典》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相關焦點

  • 【民法典】《民法典》規定了哪些民事權利?(三)
    《民法典》還規定了對虛擬財產的保護、對弱勢群體的保護以及其他民事權益。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法律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婦女、消費者等的民事權利保護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民事主體享有法律規定的其他民事權利和利益。《民法典》最後規定了民事權利的取得方式,權利行使的自願原則、權利人的義務履行、禁止權利濫用等內容:民事權利可以依據民事法律行為、事實行為、法律規定的事件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方式取得。
  • 【民法典】《民法典》規定了哪些民事權利?(二)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受法律平等保護。財產權既包括物權、債權,繼承權,也包括智慧財產權中的財產權利。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物權。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徵收、徵用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
  • 關於民法典第十四條規定的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的理解
    關於出生民法學上有不同的學說,如陣痛說、獨立呼吸說、露頭說(分成全部露頭說和一部露頭說)、斷帶說、分娩說、活產數,甚至還有哭泣說等等。在我國,從《民法總則》到《民法典》,關於出生用了「娩出」一詞,我個人認為應該是上述的「分娩說+全部露出說」的綜合;如果再從民事權利能力的角度出發,我個人認為我國的「娩出說」=「分娩說+全部露出說+活產說」。
  • 民法典是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一)
    今天帶大家講一講和民法典有關的故事,那麼大家可能會要問我,到底什麼是民法典?民法典又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其實,民法典就是一部法律,是一部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從出生到死亡,我們處處都可能會和民法典發生聯繫。
  • 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30條)|怎樣理解民事主體按照自己的意願依法行使民事權利
    ,怎麼適用法律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27條)|數據、網絡虛擬財產受法律保護嗎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26條)|民事主體可以享有法律規定的其他民事權利和利益嗎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25條)|民事主權可以享有股權和其他投資性權利嗎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24條)|自然人的私有財產可以繼承嗎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23條)|權利人就哪些客體享有智慧財產權
  • 《民法典》解讀3:基本原則之一,民事權利的法律保護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編總則,第一章基本規定,第三條:「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相較於《民法通則》,民法典將「公民、法人」綜合為「民事主體」,不僅適應民法典將民事主體擴大到非法人組織,而且適應民法典將民事主體的「公民」改為「自然人」。同時將「民事權益」具體為「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
  • 《民法典》解讀13: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
    這四節與民法通則的相同,刪除了民法通則的第五節「個人合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編總則,第二章自然人,第一節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第十三條「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 民法典·條文解析(第20條)|對無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民法典有...
    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9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年齡下限標準是多少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8條)|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包括哪些人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7條)|關於成年人與未成年人的年齡標準,民法典是怎麼規定的
  • 民法典來了 丨《民法典》對婚內女性權利的保護
    一時間,作為一名已婚女性,如何在婚姻內充分保障自己的財產權利和人身權利,成為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幸運的是,《民法典》為我們提供了答案。一方面,《民法典》在總則以及婚姻家庭編中反覆強調了婚姻制度上的男女平等、家庭地位中的夫妻平等。
  • 民法典: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
    專欄《民法典(總則編)》第7章 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民法典 第13條 【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民法典第14條 【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平等】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
  • 專家解讀丨民法典中有利於民事權利保護的四大亮點
    民法典分則合同編第六章規定的「合同的變更和轉讓」,其中「合同的變更」均指雙方協商一致變更合同,而不是以往法律規定的單方請求可變更民事行為。民法典的這些一修改,更好地體現了各類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更好地詮釋了平等保護原則,體現了我國立法的明顯進步,是民法典的「一大亮點」。唯一例外,是在民法典分則制定過程中,分則合同編增加了「情勢變更」制度,規定了一方當事人可以請求變更合同。
  • 【民法典】《民法典》對監護人做了哪些規定?
    《民法典》對監護人做了哪些規定?《民法典》第二十七條規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 《民法典》解讀59:法人民事權利能力與民事行為能力取得與消滅
    本條是關於法人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取得和消滅的規定。本條來源於民法通則第三十六條第二款「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賦予法人民事權利能力,是承認法人為一類獨立民事主體的邏輯必然。
  • 民法典課堂|看《民法典》如何守護你的一生(四)
    《民法典》這部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從人的出生到身故,進行了全面規定,「全時保護」人民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17小張遇一男子正對女子施暴,阻止施暴男子過程中致對方受傷,是否需要賠償?
  • 品川民法典系列(五)從性騷擾談民法典之未成年人權利保護
    聯想起前幾天被強暴後自殺的14歲少女,一開始也是在QQ聊天軟體上跟那個禽獸成為了好友,被言語騷擾,被要求發私照。。。。。。在以上的案例中,涉及幾個敏感話題:未成年人被性騷擾和侵害隱私權,今天我們且談性騷擾這一話題。那麼對於未成年人遭受性騷擾,我國有無法律規定的應對呢?當未成年人受到這樣的侵害,他們該怎麼辦呢? 我們該怎樣保護他們的權利呢,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深思。
  • 儘快實現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全方位體系化連接
    張衛平:作為一項系統的、重大的立法工程,民法典的編纂已經完成。但作為一部重要的法典,更重要的還在於其實施和落實。民法典要想在具體爭訟事件中得以適用,就必須通過一定的法律程序——民事程序(訴訟程序和民事非訟程序),通過司法裁判的「三段論」模式,使得民法典的具體規定成為具體案件的裁判根據。
  • 民法典課堂|看《民法典》如何守護你的一生(三)
    《民法典》這部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從人的出生到身故,進行了全面規定,「全時保護」人民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千零三十三條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實施下列行為:(一)以電話、簡訊、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二)進入、拍攝、窺視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三)拍攝、窺視、竊聽、公開他人的私密活動;(四)拍攝、窺視他人身體的私密部位;(五)處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 張衛平:儘快實現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全方位體系化連接
    張衛平:作為一項系統的、重大的立法工程,民法典的編纂已經完成。但作為一部重要的法典,更重要的還在於其實施和落實。民法典要想在具體爭訟事件中得以適用,就必須通過一定的法律程序——民事程序(訴訟程序和民事非訟程序),通過司法裁判的「三段論」模式,使得民法典的具體規定成為具體案件的裁判根據。
  • 王利明:民法典開啟權利保護的新時代(附民法典草案全文))
    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也是第一部以「民」命名的法典。民法典姓「民」,意味著它以民為本,充分反映了人民的利益訴求,最大化地謀求人民的利益,全面保障人民的權利,這是民法典的特色所在,也是民法典立法宗旨和目的所在。可以說,民法典是私權保障的宣言書,其頒布標誌著一個權利保護的嶄新時代的到來。民法典以民事權利的保障為核心,圍繞著民事權利的確認和保護而展開。
  • 《民法典》,「典」亮美好生活 之總則篇(一)
    >《民法典》總則編,是民事主體地位平等、意思自治、公平誠信等私法精神的集中體現,是「權利保護」的總篇章,統攬民法典全局而適用於民法典各編《民法典》第十六條 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