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0日,玩具,只是孩子們的專利嗎?大人,只能每天吃飯看電視拎著公文包上班下班過著枯燥單調沒有夢想的日子嗎?接觸了幾位在北京做大玩具、愛大玩具的成年人,記者的答案是:不。
「兒子就這麼高考完了,我在微信朋友圈貼了很多兒子成長的照片,時間過得真快啊……」和劉俊英剛面對面坐下,她談的並非兵人模型,而是自己18歲的兒子,看得出來,發跡略顯斑白的她,十分感慨於兒子的長大成人。
劉俊英是個和氣的北京大姐,瘦瘦高高,手腕上的佛珠纏了好幾圈。她說話京味兒十足,不緊不慢,怪不得美國代理商有時會凌晨2點多給她打電話,只是因為「特喜歡聽她說話的聲音」。她和記者聊天時,她那文質彬彬的愛人陳毅然,一直在辦公桌邊的電腦前安靜工作,不時還會下樓去倉庫裡忙碌一會兒。
「北京八腳模型玩具 劉俊英」,她的名片上印著如今自己和愛人的事業,兵人等玩具模型的代理商。「我和愛人是做平面設計出身,喜歡玩具,2001年開始做玩具,自己訂購了很多很多玩具,後來和愛人一商量,咱們在勁松那邊租房開個店得了。」於是,一間11平方米的小店,一開就是12年。2003年,夫妻倆徹底放棄了平面設計的工作。
「剛開始,幾百塊一個的玩具模型,看的人多,買的人少,最慘的一個月只有2000元進帳,房租就花了1500元。從愛好變成了生意,我們開始硬著頭皮往前走。」劉俊英說。偶然的一天,有幾個小朋友會進店問劉俊英:「阿姨,有沒有四驅車?」得到沒有的答覆後,孩子們失望離去。劉俊英敏感的覺得,這就是商機。於是,她從紅橋批發購入四驅車,花錢鋪設了大軌道讓孩子們隨便玩,還免費為孩子們攢車。這段時間,劉俊英掙錢了,她也首次接觸到了「兵人」。「了解以後我就很喜歡,想做這個。『兵人』一般分二戰的和現代的,就是各種身穿迷彩軍裝的美國大兵人偶模型,一開始找了一個做拼裝模型的上海代理商取經,東拼西湊的借錢訂貨。老媽把房子賣了45萬支持我,然後租房住。終於有國外訂單了吧,很長的英文傳真發過來,我都暈了,不知道從何入手。2006年開始,我們就去香港、深圳、廣州嗎,接觸更多經銷商、廠家,了解市場,一點一點學。包括了解主要『兵人』的歷史、時代背景,這個人物的來龍去脈,現在,我們也成了行家,事業蒸蒸日上。可以給廠家挑毛病,告訴他們這個士兵的服飾不對,那個中尉的標牌錯了。」
「兵人」算是一種成年人的文化類消費品,兩三百到幾千元不等,買家主要是男性,設計師、銀行職員、企業經理、商人、公務員等等什麼職業都有。有人形容說,「兵人」是男人眼中的「芭比娃娃」。有個買家,7、8年來持續購買,收藏了3000多個兵人和影視人偶,一個都沒捨得拆盒子,整齊擺放在家裡。現在很多影視人偶也很熱門,比如鋼鐵俠、超人、蝙蝠俠、變形金剛等等。
玩家們有時候會聚集在劉俊英的店搞活動,見面交流啊,組織跳蚤市場交換藏品啊,從網上到現實,大家成了親密無間的朋友。「這是人生中非常美好的回憶,沒有成年人世界的那種複雜感,大家就是純粹為了愛好簡單的在一起交流。」最近,劉俊英在微信朋友圈感慨兒子的長大,玩家朋友們就會跟著她一起失落感慨:「店、玩具、你家少爺,我們看著一起成長的。」
這次交談是聽劉俊英念叨兒子開始的,也以這個孩子作為結束。今年參加高考的兒子是劉俊英的心頭肉,但這個業餘喜歡軍事的小夥子,卻並不喜歡媽媽賣的玩具「兵人」,想學的是廣告專業。劉俊英說:「讓我欣慰的是兒子喜歡動手做模型,不喜歡直接買來現成的,考完試第二天,就約同學一起做模型,他更喜歡自己動手,創造出新的東西來。」
見到劉曉義是在昌平一個很小的作坊裡,他的親哥哥在外屋的設備上忙活,他本人,則正埋頭在裡屋握著個很大的望遠鏡鏡頭調試。因為這裡手機信號很差,記者一度在去找他的路上與他「失聯」。作坊裡面有些悶,門口一隻小狗,大搖大擺臥在中間打盹兒。
13年前,這個江西大山裡出生的男人不顧父母反對,從IT業辭職,放棄穩定收入,開始以製作天文望遠鏡為生。「我在大山裡生的,從小就喜歡看星星。」簡單一句話,讓記者覺得眼前這個普通的男人,頓時有一絲浪漫的光彩。今年38歲的劉曉義,在小學五年級時跟隨父母來北京旅遊,得到平生第一個望遠鏡,「幾十元買的,拿到我手裡沒過一個月,我就給拆了,然後自己再裝上。」1997年,學軟體專業的劉曉義因為從小特別喜歡機械加工,業餘時間不但在網上加入了「天文家園」群,還開始堅持自己學做望遠鏡。隨後,他開始專職幹起愛好——和一個發燒級玩家一起,投資百萬開了這個小工廠。「錢主要是那位發燒級玩家投的,而且不求回報,是我的貴人,我很感謝他,幫我實現夢想,讓我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劉曉義做的天文望遠鏡沒有別的很炫酷的品牌名字,他的名字就是金字招牌。天文愛好者的群體裡,以擁有「LXY」牌手工天文望遠鏡為榮。他拉來親哥哥幫忙,兩個人做80個望遠鏡,兩三個月之後買家才能拿到貨。除了鏡片是國外買的,機圈、調焦組件的幾乎所有部件,都是哥倆兒製作的。「鏡片得買家自己購買,價格跨度很大,80MM的鏡片為例,從50元一個到2萬一個,都不一定。」
目前,日本、美國的天文望遠鏡成品,質量好,但價格昂貴。比如180MM口徑的APO望遠鏡,市場上同級別的15萬多,304MM口徑的,甚至會上百萬。但劉曉義做的,價格會便宜很多,還省下運費和關稅等等,而質量卻絕對不打折扣,所以,他得到很多業內人士和愛好者的認可和追捧,甚至迎來了新加坡、美國、日本、西班牙的買家。「劉曉義的專業那不是蓋的,調焦座輕輕一擰,他就知道好壞,這些,他都是自學成才。」買家白先生告訴記者。
劉曉義自己也愛買望遠鏡,甚至到了花錢如流水的地步。6年前他曾借了5萬元,就為了買一個180MM的價值十幾萬的望遠鏡鏡頭。記者了解到,這個圈子裡,愛好者以男性為主,醫生、老師、警察、公務員、修車工,什麼客戶都有,從十幾歲的少年,到五六十歲的老者。
「這是小眾購買品。我現在掙的比做IT時少,但我不用去那些無聊的應酬了,可以專心幹自己最喜歡的事情,我特別知足。業餘時間還愛去看星星,雖然有時候熬夜很冷、還有蚊蟲叮咬,但看星星是一件特別有趣的事情,房山百草畔、密雲水庫等地方,我都去看過星星。」
記者和劉曉義聊天的時候,他的哥哥一直在外屋忙活著,一句話也沒有說。原來搞貿易卻不怎麼成功的哥哥,如今只是默默幫弟弟完成夢想,忙起來的時候,哥倆兩天兩夜都沒法兒睡覺。記者忍不住問,是不是和弟弟一樣喜歡天文望遠鏡,喜歡看星星,出乎意料,看了弟弟劉曉義一眼,哥哥輕輕搖了搖頭,這一刻,不難看出,兄弟之間的關愛和奉獻。
本文來源:北京晚報-北晚新視覺網 記者:孟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