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對考大學有影響嗎?

2020-12-11 思學兔

綜合素質評價越多越多地出現在學生的考試成績中,以前僅僅是在小升初、中考的時候才會被提及,到現在已經普及到了高考,不得不說,綜合素質評價已將逐漸成為所有學生日常學習的一項重要考核指標。

從小學開始重視綜合素質評價,在新高考政策中,由於在高考後的招生過程中將會把綜合素質評價檔案提供給有關高校進行參考,因此高中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重要性更是大幅提升,對考生的錄取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那麼,綜合素質評價的結果主要體現什麼?為什麼這麼受重視呢?

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會有一個檔案,其主要內容有:

1.學生的主要成長記錄:指的是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等五個方面的突出表現;

2.學生在畢業時的簡要自我陳述報告和教師在學生畢業時的評語;

3.讀書期間的典型事實材料以及相關證明。

綜合素質評價越來越受重視的原因:綜合素質評價的檔案除了用於高中對學生的教育記錄外,還用於高校招生,也就是說招生院校可以使用,高校根據要求,可以對檔案材料進行研究分析,但是,高中教師不參與。

新高考下綜合素質評價有什麼樣的意義?

在人才選拔這一點上,國家越來越重視,也越來越嚴格,其錄取過程參考學生中學階段的綜合素質評價,這一辦法,在近些年有不少高校進行了探索,尤其是在自主選拔錄取過程中,高校要求考生在申請表中如實填寫中學階段的學業水平、學科特長、社會公益、文體活動等情況,然後組織專家評審組對申請表進行詳細分析。

但在格式不統一和名稱不規範等因素的影響下,綜合素質評價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也帶來了許多不便,這也是綜合素質評價難以大範圍推行了一個重要原因。

有缺陷就有進步,於是,改進後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要求中學堅持按照以往的經驗繼續考評記錄,但在學生沒有參加或者表現不突出的活動表現下,該項記錄可以空缺。而學生的相關特長、突出事跡、優秀表現等情況都計入了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很大程度上能夠確展示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也為高校招生錄取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

並且,改進後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中,綜合素質評級工作成了評估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最終將以中小學阩學籍信息管理系統為基礎,建立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電子化管理平臺,檔案的基本格式全省統一,高校在招生錄取工作過程中使用綜合素質評價檔案時,操作更加方便高效,而此範圍也將不僅限於自主選拔錄取的考生,更有望推廣到招生錄取的所有類型。

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均需要學校、家庭、社會三方的共同關注和攜手努力,而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為學生參與勞動教育、社會實踐、職業體驗和研究性學習等搭建平臺。高校可以「因材施招」,根據自身的辦學特色和人才培養要求,制定科學規範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和辦法,作為招生錄取的參考。

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為學生各個階段的成長及教師、學校、家長對學生成長過程的科學分析、客觀評價提供了參考標準和記錄支撐。很大程度上顯示,綜合素質評價對考大學是有一定影響的。

相關焦點

  • 同濟大學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使用辦法
    同濟大學自2017年起,同濟大學將在招生錄取中參考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  ★主要內容 1.品德發展與公民素養學生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面的表現,包括愛黨愛國、理想信念、誠實守信、仁愛友善、責任義務、遵紀守法等。
  • 新高考下影響師生綜合素質評價認同的因素
    對綜合素質評價的價值認同上,教師和學生對於綜合素質評價在推進學校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發展、轉變以考試成績為唯一標準和幫助學生進入理想大學的認同排序是一致的。其中,對於綜合素質評價能有助於學生進入理想大學的認同度最低,學生認同的比例為68%,教師期待值更低,認同比例僅為41.8%。
  • 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踐與研究
    (三)、評價效果難以保證。綜合素質評價既有對學生共性的記錄與評價,又有對學生個性特點的記錄與評價。而反映學生個性特點的記錄與評價在個體之間難以比較,用於升學錄取時的一種評價依據,評價標準難以把握。因而,綜合素質發展評價內容、標準的豐富性、項目權重分配、結果合成的複雜性以及教師素質等因素,使評價的可信度和效果很難達到一個理想水平。
  • 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來了!結果將用於高中錄取參考
    《成都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出爐啦具體將適用於哪些對象有些啥評價內容評價結果會用於高中學校錄取參考嗎?你關心的都在這一圖讀懂↓↓↓圖據 成都教育發布評價對象從2019年秋季入學的七年級(初一年級)新生開始實施評價內容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綜合實踐等五個方面評價結果初中學校要將學生綜合素質檔案提供給高中階段學校,作為高中學校擇優選拔新生、自主招生的依據或參考
  • 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主體多元化:問題與思考
    受傳統學生評價的影響,多數人認為教師無疑應是綜合素質評價的主體,評價的結果也應以量化的考試分數呈現;但在社會文化多元化和教育多樣化的時代,為更好地實現學生全面而不失個性的發展,滿足社會選拔人才日益多樣化的需求,僅僅依賴單一主體量化的學生評價已不合時宜。對於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而言,它是一種綜合性、發展性的評價理念和實踐,需要由學生及其同伴、教師、招生院校等多個評價主體進行全方位、多方面的評價。
  • 東華大學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使用辦法
    四、使用範圍與使用方法1.綜合素質評價信息在綜合評價招生錄取中的使用學校通過上海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系統獲取報考本校的上海考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其他公布綜合素質評價方案的省(市),通過相應途徑向我校提供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作為對其進行資格初審和學校測試的參考依據。
  • 綜合素質評價影響強基計劃錄取!你提交了嗎?
    對強基計劃會產生哪些影響?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閱讀本文。部分省市綜合素質評價表雖然目前,大部分省綜評系統沒有完善,強基計劃綜合素質評價大多為單獨制定的表單,但整體與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內容一致。包含道德品質、學業水平、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社會實踐等六個方面。
  • 高中生軍訓結果納入綜合素質評價
    本報訊(記者任敏)昨天,教育部發布關於加強學生軍事訓練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高中學校把軍事訓練和軍事知識講座作為必修內容,高中生軍訓結果要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並記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普通高等學校、高中階段學校要根據《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和《高級中學學生軍事訓練教學大綱》,科學制定計劃,嚴格按綱施教;軍事課應列為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必修課程,軍事訓練和軍事知識講座作為高中階段學校學生的必修內容,納入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實施。
  • 湖北省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意見(試行)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主要依據是學生成長檔案袋。學生成長檔案袋是高中三年來對學生成長和綜合素質發展情況的形成性評價記錄,它以成長檔案袋為手段記錄學生高中期間成長的全過程,通過有目的地收集高中三年來學生成長和發展的相關材料,客觀形象地展示學生的成長和進步,學生成長檔案袋包括學生基礎性發展目標、學科學習情況、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綜合實踐活動等方面的信息。
  • 怎樣看待綜合素質評價
    「兩依據」是指高校招生錄取依據的考生總分,由統一高考3科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科組成;「一參考」是指錄取時要參考考生在中學的綜合素質評價結果。  與高中課程改革相配合,這次改革正式建立了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制度,綜合素質評價成為貫穿於整個高中教育過程的教育形式。這一變革表明,高考從理念到操作具有多方面的突破。
  •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問題與建議
    2016年5月,湖南省印發了《湖南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湖南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並規定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 「綜合素質評價」納入高校招生錄取依據的意義 以往的「老」高考,學生的高考成績是高校招生依據,而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表現關注不足。
  • 北京高中綜合素質評價內容減半 五項無評價等級
    雖然全市各高中「記錄袋」同時起步,但內容填充卻並不同步,既有高中校如實記錄,也有高中校至今有部分內容空空如也。由於綜合素質評價將納入新高考,於是評價標準不一、如何參考、是否公平的爭議開始響起。  「雖叫『評價』,但操作中一直在淡化『評價』,突出『痕跡』記錄。」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 滬高招對接綜合素質評價 改變了高中的評價標杆
    在上海,有不少高中早已實施了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並開展了各類拓展課程,卻一直被此類評價體系在高招中「用不用」的問題所困惑。復旦等4所高校綜評信息使用辦法的公布,意味著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和高校招生的正式接軌。
  • 今年新增的綜合素質評價,對中考錄取影響到底大不大?
    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結果採用A、B、C、D等級形式呈現。(七)形成檔案。信息管理系統中的電子檔案,學生、教師、學校、教育行政部門可依照各自權限查看相關內容。呈現方式:即影響考生中考錄取的最終的評價結果。
  • 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 滬4所高校招生怎麼用
    復旦大學《復旦大學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使用辦法》具體運用於上海2017年度及之後的各招生項目。《辦法》規定,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主要在上海市綜合評價錄取改革試點、自主招生、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等招生項目和校園開放日等活動中使用。比如,在綜合評價錄取改革試點中,復旦大學將以上海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系統提供的基本信息作為專家評審材料,學生不再單獨向復旦提供綜合評價材料,專家將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信息進行評審,相關評審信息還將在面試時作為參考材料使用。
  • 對綜合素質評價的具體建議
    然而也必須看到,目前,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定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正處於探索階段,實驗區在綜合素質評價內容的確定、評價標準的建立、評價主體的選擇、評價數據的統計以及評價結果的使用方面存在很多困惑;綜合素質評定與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尚未建立強有力的關聯。這些問題能否解決,將直接決定著2005年500多個實驗區中考改革的效果,並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 陝西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
    高中學校要基於學生發展的年齡特徵,結合當地教育教學實際,科學確定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具體內容和要求。四、評價方法與程序陝西省將以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為基礎,建立陝西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系統。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以高中學生為記錄主體,結合學生提交實證材料,採用客觀數據導入、學校錄入等方式,按時間節點客觀記錄學生的學習成長經歷。
  • 寧夏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試用)
    一、實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指導思想      (一)建立發展性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加強對普通高中新課程的管理,建立適應新課程的新的評價體系,是落實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保障。新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設置了八個學習領域,每一領域都有其獨特的價值,為學生將來適應社會需求的多樣化,實現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 新高考來臨,綜合素質評價將影響高校錄取
    兩根據一參考根據統一高考成績(語數外);根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6 科或 7 科中任選 3 科);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其中3+3的考試成績呈現方式也有一定變化,不單純以分數來表示,而是以等級進行區分。
  • 湖北:高中綜合素質評價分6方面 自評互評三七開
    編輯:湖北的綜合素質評價包括哪些內容?  記者:根據湖北省教育廳發布的《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意見(試行)》,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將從六個方面入手,包括道德品質與公民素養、交流與合作能力、學習能力與學業成就、體育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個性與創新等。評價方式則以學生自評和互評為主。其中,自評結果按30%的權重、互評結果按70%的權重計入評價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