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攤擺賣水果,靠這個思路,一年開了3家連鎖店(值得收藏)

2020-12-22 小磨優品

說實話,回顧2020年實體經濟非常艱難,這也更要求小老闆學會多維經營的思路,從而在經營中生意越來越火爆。

今天跟大家聊的是一個水果商販的營銷思路,我們在小區門口都見過那種擺攤賣水果的,有的是通過三輪板車,你能相信這樣的水果攤老闆,可以一年開3家連鎖店嗎,我們來看下店老闆是怎麼賣水果的?

「成交率,客戶數,終身價值」是利潤翻倍增長的最重要的三個因素,我們把這三個因素帶入到賣貨的場景中去,給王老闆一個行之有效的銷售和盈利方法。

第一,培養優質且穩定的老顧客。一定要選擇人群比較密集的小區去擺攤,尤其是晚上下班時間和周末,這樣利於培養顧客的購買習慣,很多人疑惑,為何這樣,我們繼續看。

第二,凡是買水果的顧客,一定要上秤從少到多,而不是放多了拿下去,舉個例子,有顧客買3斤蘋果,一秤是2斤,然後往上拿,不能一秤3斤半,然後拿下去一個,必須要讓顧客心理感受是佔了便宜,會對你有更多好感。

如果稱重用的是比較老的那種桿秤,要讓顧客看到尾巴是翹起來的,證明給的多,如果用的是電子秤,顯示的數字也高些,並跟顧客說下,小姑娘看下,給了3斤多了,老顧客了,算3斤吧,這樣給人的感覺就是老闆很靠譜,下次還來買。

最後,算帳的時候,要不斤斤計較零頭,比如顧客買蘋果花了19塊3,可以來句,3毛就算了,老顧客了,讓顧客感覺不斷的在佔便宜。如果正好是整數的錢,就扔兩個小橘子或者棗,說新鮮的,很甜,嘗嘗。

沒有人不喜歡佔便宜,你總是這樣,任何生意不分大小都是在交朋友,顧客信任你了,以後基本買水果也都去你這裡來買,這樣你的固定顧客就會越來越多了。

說到這,一些人會說,如果老顧客路過門口,但是並不買水果怎麼辦?

分享一個技巧給大家,顧客下班進門口的時候,你主動招呼下,「小姑娘,下班啦?今天新到的橙子,過來嘗嘗,不要錢,特別甜」,不管她買不買也沒關係,凡是看到就聊兩句,每家都會吃水果的,而且基本每隔三兩天都要買水果,基本上只要價格相差不大,都會從你這裡買了。

基本上按照這思路,水果攤的生意會越來越火的,但是你要想開連鎖店,規模化,那就得看下面的操作了。

到那種廣告公司製作一批名片,寫上自己的水果攤名字(某社區水果批發行),21小時跑腿配送,滿多少錢免運費,一斤也批發。

把製作好的卡片發給所有培養好的老顧客,可以說一句,想吃什麼隨時說,老顧客配送到家,沒有其他費用,大冷天,省得下樓了。

假如真的有顧客,半夜11點還發微信說定草莓吃,還送嗎?

「24小時滿足顧客需求,只要打電話發微信,就派送,因為都在小區附近,離得也近,只要你服務跟得上,發名片市場拓展的比較廣,就會發現下單的人越來越多,後面你完全可以只做線上派送了,忙不過了可以僱幾個兼職跑腿,專門配送水果,這種兼職一單給一兩塊大把的人想幹」

口碑打出來了,馬上開展新的小區做片區,複製這個思路,不斷佔領市場,然後可以做一個片區的門店,專門做上門配送。

做買賣做的是人脈,顧客也是人脈,不能因為小利益而阻礙生意的好壞,讓顧客信任你簡單,一直信任你就比較難了,這就是所謂的服務了,只有服務做好了,後面才會更大的爆發。

還有一個問題,劉老闆在送水果中,發現一個問題,就是有的顧客會說水果有壞果怎麼辦?立刻換掉,不能因為一個壞果,而影響長期培養起來的信任。

劉老闆靠這個思路,踏踏實實的不斷增加訂貨用戶,目前已經開拓了三個片區了,員工已經十幾個了,對員工的要求也是一致的,必須保證服務和價格,未來可能會開拓更多的片區,開更多的連鎖。

相關焦點

  • 初中畢業擺地攤成奶茶大王:連鎖店5000家,每天賣300萬杯
    喜茶品牌成立了7年,門店數量超過160家,近日報導稱喜茶或已完成新一輪融資,投資方為騰訊和紅杉資本,估值達90億。奈雪的茶品牌成立四年,門店數量超過60家,估值60億,近日報導稱奈雪的茶正與投行接觸,計劃明年赴美上市。據茶飲業相關統計,2019年全國茶飲店超過40萬家,而且隨著網紅奶茶的集中爆發,去年一年增長了近74%,茶飲業行業市場規模接近千億級別。
  • 52歲煎餅大媽月入10萬 爆開三家連鎖店 還送女兒出國…
    這不,52歲的「煎餅俠」賈大姐又喊話:月入3萬怎麼了?我靠著攤煎餅月入十萬,送女兒出國留學。還開了三家連鎖店,辦了全國第一家「攤煎餅」學校。去年一電視臺採訪圖,那時51真假?不會是吹牛吧,此言一出網友又炸開了鍋!
  • 兩外行兄弟開粥鋪,短短3年開7家連鎖店,一碗小粥匯聚千萬財富
    3年後,方雷決定自己開一個菜攤。與他的親戚完全不同,方雷想賺的可不是大爺大媽的錢,而是飯店手裡的「大錢」。「雖然方雷書念得很少,但是做起事來很有策略。因為考慮到自己沒有倉庫,如果直接找飯店、食堂,他們很難信任自己。於是他先在菜市場擺攤,以此來和周圍的飯店、食堂建立起聯絡和信任,之後再直接給他們供貨。這樣五六年下來攢下好幾十萬元,比我在外企上班賺得還多。」
  • 星巴克長沙半年開8家店 將開高端果汁連鎖店、茶館
    上周五,星巴克(需求面積:150-350平方米)宣布將新開3家以上新鮮果汁連鎖店,同時還打算開設第一家茶館,提供超過80種的茶飲、甜點。  星巴克的茶館和果汁店開到長沙,可能還很遙遠。但這個消息,在長沙的生意人心中,激起了不小的波瀾。記者走訪發現,如今長沙幾乎沒有高端鮮榨果汁連鎖店,茶館生意也不盡如人意。有些空白,需要搶在星巴克之前填補起來。
  • 初中畢業擺地攤,後靠冰淇淋發家致富,如今連鎖店超5000家
    而在茶飲行業中,有一家品牌多年來一直穩居前三甲,它就是一家主打低端消費市場的冰淇淋茶飲連鎖店「蜜雪冰城」。創始人張紅超創立這個品牌之初,主要是賣刨冰的,2006年才開始以冰淇淋為主,售價為2塊,但是憑藉著2元甜筒冰淇淋的引流作用,蜜雪冰城創始人張紅超也成為了如今的冰淇淋奶茶大王,那接下來吃土君就來介紹介紹這位冰淇淋奶茶大王的創業史吧!
  • 房地產上班、開奶茶店、賣保險……杭州小夥換了多份工作後,在武林...
    之前,在鳳起路的農貿市場賣了多年的肉製品。李東偉考察過杭州多家夜市,發現烤紅薯都是連皮賣,「紅薯帶皮烤,焦黑,手一摸,滿手灰黑,年輕人誰願意吃這個?我琢磨,怎麼讓烤紅薯又美味又衛生。後來,就想出這一招,剝皮包錫紙烤著賣,入味也衛生。」
  • 大學生賣烤紅薯一年開10家店 月收入超1.5萬
    生意好時,要排半小時隊才買得到 他的目標:開百家店,做「烤紅薯CEO」「賣紅薯沒有什麼不好的。」2010年的最後一天,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校門商鋪內,戴著眼鏡的李鏗鏘直言不諱地說出了自己的大學生身份,這天是25歲的他在大學賣紅薯的第235天。「早晨8點開門,晚上9點關門,工作不累,生活挺開心的。
  • 擺地攤火了!一份攻略:賣什麼最賺錢?
    賣的東西有自家種植的蔬菜水果花盆等,也有一次性的餐食,比如烤肉、飯菜、酸辣粉涼皮等,還有的就是生活用品,襪子、耳飾、包包等。人間煙火味,最扶凡人心,擺地攤人群的加入,確實讓街道更熱鬧,更具有生活氣息了。
  • 在小區開家水果生鮮實體店生意好不好?
    在小區開家水果生鮮店有沒有生意呢?特別是在電商的衝擊下,現在很多朋友都是從網上購買水果,實體店還有生意嗎?下面由山客生活水果生鮮店為大家解決一下開家水果生鮮實體店有沒有生意。
  • 男子創業賣烤紅薯,如今開10家連鎖店,年利潤高達300萬
    李鏗鏘在北京遊玩時意外發現了烤紅薯的商機,他考察了北京一家賣紅薯機器的企業後,決定買回機器,賣烤紅薯、紅薯乾等產品,冠名「博士地瓜」,目標人群是在校大學生。在母校「試水」8個月後,收益遠遠超出他的期望值。很快,李鏗鏘開了3家店,加上機器費和店面租金,一共投入5萬餘元,除了自己打工存的兩萬元,再向同學借了3萬元。
  • 中醫研究生擺3個地攤賣襪子 每天淨賺五六百
    襪子攤小老闆陳永全。「賣襪子嘍,樣式齊全,顏色眾多,質量最好,10塊錢3雙。」同樣賣襪子,陳永全的襪攤經營得紅紅火火,顧客較多。大家都知道這個斯文的小夥子有點兒生意頭腦,可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小老闆還有另外一個身份。放假時,他是襪子攤小老闆,同時經營著三個襪子攤,而更多時間他是一名學生,在讀長春中醫藥大學中醫內科學專業,主要研究心血管方向的二年級研究生。
  • 生鮮電商死前必讀:水果之王15年開了1500家連鎖店
    但是,一家從深圳起家的水果專業連鎖店——百果園(需求面積:50-150平方米)15年開設近1500家店,2015年銷售額30多億元,號稱「中國水果之王」。   在哀鴻遍野的生鮮電商領域,百果園的案例值得正在埋頭若干卻仍未找到出路的生鮮電商創業者借鑑。
  • 社區團購火爆,菜攤老闆卻想哭:這麼低的價格,沒活路了!
    最近社區團購異常火爆,我也嘗試了一下在手機上買菜買水果,價格非常低,1毛錢的雞蛋,1毛錢的蘿蔔,1毛錢的食用油,1.5塊的海天醬油,下了20樣蔬菜水果,一共不到20塊錢。自從社區團購進入我們小區之後,以前人擠人的小區門口菜攤子現在人流量少了一半,很多人都在隔壁的一個快遞點拿取自己的生鮮蔬菜。
  • 天津大哥烤地瓜也開連鎖店 一天能賣500斤
    天津網訊 連鎖店已經不算什麼新鮮的名詞,可是您聽說過烤地瓜也開連鎖店嗎?一位31歲的大哥,在5個月的時間裡開了4家連鎖店,     專賣烤地瓜。 「臺北市賣烤地瓜都是店鋪銷售,沒有咱天津這種推著三輪車當街叫賣的。成系統的銷售,既可以打品牌,使用電烤箱還保證衛生、安全。」看見這條信息,王輝猛然想到當年那個同學從家鄉帶回的烤地瓜。「天津人喜歡吃,只不過路邊的烤地瓜不衛生。如果我將那種甘甜的烤地瓜賣到天津,肯定有市場。」  打定主意的王輝跟著同學回了一趟河北省老家。從農民種地開始,一直研究到當地的市場,走到哪兒嘗到哪兒。
  • 農戶靠種草莓月收過萬,他是怎麼做到的,這波種植技術值得收藏!
    導語:農戶靠種草莓月收過萬,他是怎麼做到的,這波種植技術值得收藏!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管在什麼時候都可以可以買到自己想吃的水果,比如說草莓這種水果是很多人喜歡吃的,而且近幾年也有不少的農戶開始種植草莓,有的農戶為些發了財,可以實現月收過萬,而有的農戶卻一年不如一年,那麼靠種植草莓月收過萬的農戶,他是怎麼做到的呢?下面給大家分享的這波種植技術值得收藏!那麼說起種植草莓,你知道草莓在什麼季節成熟呢?
  • 如何用微信打造月入3500萬的豆乳連鎖店?
    那時候,普通一碗豆漿只要幾毛錢,而BeanHouse(當時還沒有正式的品牌,就叫現磨豆漿)區別於諸多早點攤,將豆漿賣到了5元一杯。雖然價格不低,但是每天客人排成的長隊已經成為當街一景。就這樣,靠著豆乳單品,BeanHouse 在北京做了16家類似的現磨豆漿店。
  • 大學生創業賣烤紅薯,開出9家連鎖店
    萌發了開一家健康衛生的烤地瓜店的想法。他把地瓜洗乾淨,用烤箱把地瓜烤熟後皮不焦,通體金黃,可帶皮吃。他發現用比本地紅薯價格貴的紫薯來烤,味道口感更好。長沙不產紫薯,必須從福建進貨。供貨商要求一次進貨最少2噸,每公斤3.2元。他在自己的大學附近租了一個小店面。為了豐富產品種類,他還進了一批地瓜幹、地瓜片和地瓜糖果等小吃。
  • 獨臂男子靠街頭賣烤地瓜養活一對兒女 新的一年他有個願望
    11:00,隨著路上的人逐漸增多,不斷有人來買地瓜,「3塊2,給3塊就行」「4塊8,給4塊5吧「,雖然只有一隻手,但是沒有影響範傳財幹活,他把熱乎乎的地瓜放到袋子裡打包、過稱,之後遞給顧客,整個過程嫻熟而麻利。「一鍋地瓜烤熟大約需要兩小時,」他說。
  • 邕州老街奇石地攤開攤 每逢周末前來觀賞淘寶撿漏的人絡繹不絕
    這是老街第9次擺地攤。奇石藏家、石農、奇石愛好者在地上鋪上一塊布,或是支起一個攤,開始把一塊塊奇石擺放出來。大化石、大灣石、右江石、邕江石、烏江石、松花石……琳琅滿目的奇石吸引了附近居民的好奇,居民們紛紛來到奇石地攤,駐足觀賞。
  • 大學生創業一年開10家店 要做"烤紅薯CEO"/圖
    記者 李丹 攝  「賣紅薯沒有什麼不好的。」2010年的最後一天,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校門商鋪內,戴著眼鏡的李鏗鏘直言不諱地說出了自己的大學生身份,這天是25歲的他在大學賣紅薯的第235天。「早晨8點開門,晚上9點關門,工作不累,生活挺開心的。人多的時候,要排隊半個小時才能買得到我的紅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