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小短文要說到的俗語是「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
我們先來說一下「俗語」這兩個字的意思,「俗語」是漢語語彙裡為群眾所創造,並在群眾口語中流傳,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的語言單位,是通俗並廣泛流行的定型的語句,簡練而形象化,大多數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反映人民生活經驗和願望。「俗語」也稱常言,俗話,這三者應該是同義詞。俗語一詞,已經普遍用作語言學的術語;常言一詞,帶有文言的色彩;俗話一詞,則有口語的氣息。 有的文章中偶爾也把俗語稱作成語。俗語和成語都是漢語中的約定俗成的語言形式,二者關係密切。「約定俗成」這一成語,就包含著俗、成二字。但從學習的角度來看,它們還是各有特點的。
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這個俗語「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這句話呢,有時候還會被叫做「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又或者「捨不得孩子打不了/著狼」。很多人聽到這句俗語的時候呢,就會感覺到很嚇人。打狼為什麼還要用孩子作為誘餌,這未免也太危言聳聽。
其實這句俗語是一句人們經常用到的或者經常聽到的一句俗語,它的字面意思是:為了想要打到狼有時候不得不捨棄孩子,比喻要達到某一個目的的時候就必須付出響應的代價,畢竟魚和熊掌在大多數時候還是不可兼得的。
那麼這句俗語的本來面目是「捨不得鞋子套不著狼」, 大家應該都知道,狼除了是群居動物,而且兇殘野蠻以外,就是非常有耐心。要想獵得一頭狼,那真的是相當的困難。現在的人要殺狼抓狼還挺容易,至少武器過關。但是古人要抓到狼,那就得比狼還有耐心。
意思是說如果想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費鞋。這是因為狼生來就是狡猾的,而且狼的體格健壯,擅長奔跑,如果狼一旦被獵人發現的話,它大多數都不是東躲西藏,而是拔腿就跑,獵人若是想要逮住它,就必須要和它一樣擅長奔跑並且不畏艱辛,往往都要翻山越嶺、跑很多山路,那麼爬山路就是一件很費鞋子的事情,再加上古人腳上穿的大多都是草鞋又或者布鞋,特別不耐磨。所以,古時候,人們往往要在磨破一兩雙鞋子之後才能逮到這隻狼,如果捨不得費這一兩雙鞋子,那你就只能幹瞪眼看著那些甘願費掉鞋子的人們逮狼了。
就這樣,這句「捨不得鞋子套不住狼」的俗語就這麼誕生並且廣泛流傳開來了。
其實這句俗語的真正意思是:這個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但是我們要相信,這個世界是只要付出了就會有回報的世界。如果有一些好吃懶做的人什麼都不想付出,就想要得到別人拼命換來的東西,那這就太不現實了,但是有上進心也是分兩回事的,有一種人是真賣力真幹活,那有一些人呢,是為了獲取財富而喪心病狂的去做一些損人利己的事,顯而易見,第二種辦法是萬萬不可的。
好啦這句俗語到這兒就說完啦,如果大家有什麼好的見解的話,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