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卷,或者也有說內捲化的,我估計你們最近應該經常能看到。
這個詞最早是美國一個學者提出來的。
「內捲化」是指一種社會或文化模式在某一發展階段達到一種確定的形式後,便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這一概念最早是用來研究爪哇的水稻農業。在殖民地時代和後殖民地時代的爪哇,農業生產長期以來原地不動,未曾發展,只是不斷地重複簡單再生產。不能提高單位人均產值。
上面這段是從百度百科裡轉來的,可能有些網友看的有些迷糊,我用我的話解釋一下。就是蛋糕總量沒變,吃蛋糕的人變多了,每個人比以前更拼命的競爭,內耗嚴重,從整體上看,吃蛋糕的難度更大了。
再舉個具體的例子,就是996加班。
老闆沒有額外付加班工資,但有人為了在老闆面前表現自己,或者說競爭升職,主動加班了,其他人為了不在老闆面前顯得自己不努力,沒辦法也跟著加班,最後逼的所有人都加班,誰也不敢「偷懶」正點下班。
於是所有人上班更辛苦,但工資沒有增加,你們看,這就是典型的內捲化。
類似的例子還有現在的升學競爭,你買學區房,我也買,你給孩子報班,我的孩子不能輸,我也給報班。但高校招生的總數沒變,於是教育競爭就內捲化了,家長和考生都苦不堪言。
那怎麼破解內捲化呢?當然就是向外擴張,吸收新資源,把蛋糕做大。
但是讓老闆給大家加工資容易嗎?
讓高校給自己所在的考區增加招錄人數容易嗎?
知易行難呀。
……
內捲化這詞突然流行起來,是和最近的時事相關的,由於我們持續受到美國的打壓,於是開始有學者提出了一個新概念叫「內循環」,意思就是積極開發國內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內部生產的商品,在內部市場消費掉,從而把外部打壓的負面影響壓到最小。
這個建議我覺得沒問題,但人群只要一擴大,就一定會分出左中右。那些堅持看空中國的悲觀派就開始把內循環往內捲化上套,暗示以後外部增量沒了,咱們要開始內耗,這就很負能量了。如果藉此販賣焦慮,就是典型的政治不正確。
你們都知道我是樂觀派,我不認同內捲化的說法,只是最近不少網友都留言問這個詞,我就順手解釋一下。新冠肆虐全球,2020年中國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一個保持正增長的國家,就這也不能讓那些整天唱空的人收聲。
還是那句話,悲觀和批評會讓人顯得高級,贏得讚美,但樂觀和行動能讓人贏錢。
最後是今日份的讀者秀~
最後這個妹紙說了有徵友意願,88年,東莞人,東莞工作,可接受東莞或深圳定居,聯繫郵箱:4172483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