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防務新聞》星期二突然以聳動的方式,援引美軍官員的話報導稱,中國派遣轟-6K飛臨美國關島空域進行了轟炸關島的演練,還說中國轟炸機曾經飛到夏威夷。而關島和夏威夷是美國在太平洋地區最重要的軍事堡壘。
美軍官員負面評價了解放軍在南海、東海的行動,指責中國戰機與美日軍機發生日常的相互攔截,並進而描述了中國轟-6K對關島和夏威夷的「威脅」,而且認為「是太平洋地區比朝鮮更令人擔憂的威脅」。他們強調美軍不會在太平洋上讓步,「我們未來的繁榮與美國在該地區的安全和政治關係不可避免地聯繫在一起」。
在媒體不斷轉引的過程中,一些細節被添油加醋,說成了中國轟-6K「飛越關島」。還有媒體特別突出「轟炸關島」這個勁爆的詞彙,烘託中美之間的軍事緊張。
如果美軍官員的披露大體屬實,就是真有中國轟炸機去過關島附近了,從那裡機載巡航飛彈能夠將關島收入射程範圍,美國也不該大驚小怪。美國各類戰機不斷靠近中國大陸開展活動,中國戰機靠近關島的程度,我們不相信會比美國軍機飛臨中國大陸靠得更近。而且可以肯定的是,中國戰機飛過去的頻次肯定要低得多。
解放軍有能力威懾關島,這個事實尤其不該被美方用來消費。即使中國空軍不出第一島鏈,美國太平洋上的軍事堡壘也在中國多個型號飛彈的射程之內。中國的軍事能力比其他亞洲國家都強,這不言而喻。
但中國軍力再強,也弱於美軍。美國還圍繞中國構建了軍事基地網絡,包括軍事同盟體系,但是中國軍隊高官幾乎從不主動提及美軍的威脅,解放軍也極少主動披露美國軍機軍艦抵近中國活動以及中方予以應對的信息,中方顯然在顧全中美關係的大局。
中美及中日海上、空中摩擦的信息幾乎都是美日率先披露的,而且它們的口氣無一例外都是中國的做法「不專業」「危險」「具有挑釁性」等等。而眾所周知,中美間的絕大部分摩擦都發生在中國近海及其上空,而中日之間的防空識別區相互重疊,兩國軍機相互起飛「監視」「攔截」對方軍機的情況和頻次應當是半斤八兩。
現在川普總統很快要來中國等亞洲國家訪問,美國軍方讓人懷疑是故意在這個時候釋放這種讓人浮想聯翩的消息,引導美國社會強化對所謂「中國威脅」的認識,進而向川普團隊施壓。
解放軍都要來「轟炸關島」了,對中國還不該多來些硬的嗎?這就是策劃散布上述消息的人想要促成的邏輯和試圖達到的效果。
常識告訴人們,中美軍隊都會做一些「最壞的準備」,但這不代表中美關係的現實方向。軍隊就是準備打仗的,而中美兩國卻要致力於實現長期的友好合作,共築世界和平。
現在的問題是,解放軍安守了低調訓練的本分,而美軍卻不斷用自己的備戰影響中美關係的大氛圍。美國的將軍們熱衷於透露他們「最壞準備」的細節和口號,以此帶動人們對中美關係的悲觀看法。他們當中一些人的野心似乎太大了,總想執美國對華政策之牛耳。
美國媒體曾經傳出川普總統批評美軍太平洋司令部輕率圍繞南海問題發聲,我們希望這樣的消息是真的。中美關係的大局一定要由兩國政治家和外交家來塑造,美國的軍人們應當謙遜地往後退幾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