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至11日,廣州對口幫扶梅州指揮部與廣東省現代健康產業研究院在廣梅產業園綠色創新中心聯合主辦廣梅產業園艾草產業發展研討會暨項目對接會。
本次活動的主題為「發揮對口幫扶優勢,促進艾草產業發展」,活動由廣東省營養健康產業協會和廣東信諾國際投資促進中心承辦,深圳大學、廣東省現代健康產業研究院、羅浮山艾灸文化促進會、廣東巨愛巨美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廣州艾功夫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廣東碼上安全科技有限公司等20多家機構和企業的負責人出席活動。會議就構建艾產業生態鏈、艾灸文化帶動艾草產業發展、古中醫艾灸研究、艾灸傳承與創新、艾灸產品應用等專題進行研討。來自北京、廣州、深圳、東莞、佛山、惠州等地的艾草相關企業和研究機構的代表,與梅州本地30多個企業和貧困村代表進行精準對接。與會代表還就加強艾草行業自律管理、服務規範標準制訂以及在廣梅產業園建立艾草產品研發中心等議題進行深入討論。
廣東省現代健康產業研究院院長張詠表示,廣東艾草產業發展方興未艾,仍有較大發展空間。梅州客家素有用艾的歷史傳統,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為艾草的種植創造了得天獨厚的客觀條件,這是發展艾草產業的基礎。此次研討會在廣梅產業園召開,是對艾草產業產學研有機結合的一次積極探索,對促進梅州艾草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廣東省現代健康產業研究院將與廣梅產業園方面積極合作,重點對有「神艾」之稱的紅腳艾種植技術、藥性藥理、開發應用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結合產業幫扶工作,大力發展艾草種植、加工產業,不斷擴大梅州的艾草產業規模,通過對艾草產業鏈資源的整合,打造梅州艾草產業品牌形象和行業地位,促進梅州艾草產業健康發展,使艾草產業立足梅州,艾濟天下。
據了解,本次活動旨在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發揮梅州綠色生態資源優勢,深入發掘艾草產業的發展商機,探索產業幫扶的新思路。
艾草產業市場廣闊
藥用產品市場。艾作為藥用,主要取其葉片。中醫認為,艾葉性溫,味苦、辛,功效為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祛溼止癢,安胎。主治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妊娠下血、胎動不安、月經不調、痛經、心腹冷痛、洩瀉久痢、帶下、溼疹、痛瘍、疥癬。臨床上,艾葉的用途可分為外用和內服兩類。其中外用以火灸為著名,而內服用途甚廣,其在婦科病中的應用最為引人注目,主要也是用在婦科病上。艾葉具有抗菌、增強網狀上皮細胞的吞噬、平喘、抗過敏性休克、鎮咳、祛痰、縮短凝血時間、利膽和興奮子宮等作用。
灸用產品市場。艾灸作為近幾年才新興起來的一項保健項目,在健康消費和美容消費市場上正日益正成為人們保健消費的一大熱點。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保健意識也已越來越高,健康消費已由原來只是注重「有病治病」的階段,發展到了開始注重「無病防病」的階段,消費習慣也已由原來只注重外部保養,發展到了內調外養、內外兼修的新境界。我國有著豐富的艾草資源,也是潛在的健康旅遊資源,市場空間和需求潛力巨大。中國艾灸產業發展迅猛,截至目前整體產業規模已超過 400 億元人民幣,成為中國中醫藥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產業在全球市場的前景可期。
食用產品市場。艾草供作食用。最為普遍而常見的是早春採摘嫩葉芽製作「清明果」;現今已有多數人將嫩葉芽剁碎用於炒蛋、用艾草煮蛋、用艾梗製作雞湯煲,艾葉甜湯、艾葉阿膠粥、艾葉蒜湯、艾葉紅糖水、艾葉餅等食譜佳餚。經常食用具有健胃、促進胃分泌、增進食慾:暖宮安胎、防癌、增強免疫力,預防感冒,降血壓、降血脂、滋陰補虛、益肺、潤膚美容等功效。不失為一種典型的保健型蔬菜之一。繼承古法技藝而又賦時尚元素的艾草茶、艾草面、艾草糕點等新型養生食品問世,成為了國內艾草食品行業的領跑者。
日用品市場。以夏日系列為出發點,確定了艾草應用於日用品中的幾個形式,如紙扇、紙鞋、驅蚊胸針、精油、純露等幾款產品。此外,艾草在中國人的生活還有「避邪」的文化意義,因此端午節時懸掛在門上的艾草並非僅僅為了驅蟲,它更可被看作是一種文化符號。從這意義上說,艾草是一種傳統的象徵,一種情感上的寄託。人們由艾草所引發的闢邪祈福的願望不會隨著端午節的結束而停止,這種觀念根植於每一個中國人的內心。以艾草材料應對人們的文化訴求,將其應用在文具和日用品領域,設計了筆記本散熱架、多功能名片架、桌面燈具等。
梅州艾草產業需要規模化、高值化發展
梅州艾草分布比較零散,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位於五華縣安流鎮長江村的廣東漢光超順艾葉基地。該基地作為漢光超順蔬菜產業園重點建設部分,採用「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基地」等種植合作模式,目前艾葉種植面積約500畝,形成了品牌產品「客家甜艾」。
據公司負責人介紹,該公司致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優質安全果蔬直供基地,同時帶動更多貧困戶種植艾草實現脫貧奔小康。目前已與香港、廣州、深圳等地的合作企業籤訂長期供銷合同,從6月份起將每天供應至少2000斤艾葉至大灣區。
但總體來看,梅州艾草種植規模化程度不高、產業化水平不高,缺乏高附加值的深加工,品牌引領帶動作用不明顯。
專家建言獻策
蘇靖朗
國家康復理療指導師、國家康復高級理療師
梅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推動艾草產業發展:一是政府主導,推動艾灸文化發展,為打造大健康定下一個發展平臺。二是發揮民間社會組織的力量,引導各地優秀或者有特色中醫艾灸文化的進入。三是發掘梅州本土的文化,尤其在中原南遷的歷史文化。四是客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的部分,有文化才有故事,有故事才有產業。五是引進一些艾灸艾草中醫等健康產業盛會,或者自行在一定基礎上籌辦這樣的盛會,引起各界重視,築好巢,鳳凰自會來。
張詠
廣東省現代健康產業研究院院長
大健康產業是輻射面廣、吸納就業人數多、拉動消費作用大的複合型產業,具有拉動內需增長和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功能。我國大健康產業產值在2030年將達到16萬億。大健康產業及其相關產業將會繼續保持較為高速的增長,同時,產業融合、產業形態交織,將會為未來5到10年健康產業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以及對生活品質的不斷追求,保健食品的消費將持續旺盛,預計行業將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長。未來將通過精準的檢測、治療、康養來實現個性化、專業化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的照顧管理系統。未來的大健康產業將與文化、旅遊深度融合。通過提升養老服務的專業化、遠程化水平、信息化水平,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新一代技術包括雲計算、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等的出現,推動國內大健康產業的快速轉型,升級產業及產品形態,成為大健康產業重要的動力。
梅州擁有世界長壽之鄉美譽,可以抓住大健康產業發展機遇,引入現代科技,加強與知名企業和研究機構的合作,打造以艾草產業為代表的大健康品牌,實現生態富民。
王洋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艾灸保健推廣委員會秘書長
野生艾葉產能有限,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而規模化、產業化種植近兩年迅速擴張,但尚未跟上需求增長節奏。2018年,國內野生和家種艾葉的總產量在15萬噸以上,需求規模超過200億元。梅州可以發揮生態優勢,立足於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康養基地和優質生態產品供應基地,推動艾草規模化種植和深加工,實現全產業鏈發展。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帶動更多貧困村通過種植艾草脫貧奔小康。
葉興耀
中國民族醫藥學會艾灸分會常務理事
艾灸是中醫傳統文化裡的一顆璀璨明珠,因其療效安全、作用獨到、操作簡單、價廉高效,符合當下養生保健需求。艾草內服外用均可,艾草在我國種植分布廣泛,具有灸百病、理氣血、逐氣血、逐寒溼、溫經止血、止痛、安胎、溫胃、止痢等功效,外用具有除溼止癢的功能。「灸法」是中醫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有溫經通絡、昇陽舉陷、行氣活血、祛寒逐溼、消腫散結、回陽救逆等作用,對於慢性虛弱性疾病和風、寒、溼、邪為患的疾病尤為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