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家庭中,都是媽媽在帶娃,爸爸偶爾幫忙帶。那麼,爸媽誰帶娃,孩子將來幸福感更高些呢?
相關專家研究發現:爸爸經常參與帶娃,或是親自帶出的娃,普遍比媽媽單獨帶出的娃,幸福指數更高一點,抗壓抗挫能力也會更高些,更容易有出息一點點。
爸爸留下25675元錢,小女孩12年分文未動,太遺憾了!
楊紫在《許願》中,飾演單親女孩小雨,她哭訴母愛的束縛,讓她活得很累,完全透不過氣。
小雨的媽媽在離婚後,把對老公的恨都轉嫁到了女兒的身上,她強行逼著女兒喝下了放農藥的八寶粥。雖然,被好心的鄰居救下,但爸爸卻去了很遠的地方工作。
小雨上學時,有一回爸爸來看她。爸爸叫了一聲小雨,但她只看見有一隻盒子。打開後發現,裡面裝了爸爸給她的所有錢,25675元錢。不久之後,小雨得知爸爸去世了。
後來,在12年裡,小雨沒有動過爸爸給她的一分錢。小雨很後悔,當時沒有轉身抱住身患重症的爸爸。
小雨是可憐的,她的童年生活裡,缺少爸爸的陪伴,充斥著媽媽對爸爸的控訴和抱怨!原生家庭的傷痛,讓她的人生存在缺憾,幸福指數不夠高。
為什麼鼓勵爸爸,親自參與帶娃呢?
1爸爸參與帶娃,家裡和諧,小孩更幸福
多數家庭都是媽媽在帶娃,部分家庭裡,爸爸甚至是甩手掌柜,媽媽正在經歷「喪偶式育兒」。在生活裡,這些媽媽的嘴裡,可能充斥著對老公的抱怨:「一天我累死累活帶個孩子,你倒好,啥事也不幫忙幹,都要我一個人幹!」
小孩子天天聽這些,成長氛圍不好,很難特別的快樂。
相反,有的家庭裡,爸爸參與帶娃,媽媽幸福指數較高,跟老公相處的很融洽。如此,小孩子自然會覺得,生活十分幸福。
2爸爸參與帶娃,孩子自理能力強
爸爸參與帶娃,會下意識的教孩子自理。因為,對於部分爸爸來說,他們曾經自己也不是很擅長做飯、洗衣服。正是因為體會過這種不便,爸爸帶娃時,會更樂意陪伴孩子學做家務。爸爸希望孩子在將來,可以更好的照顧自己。
一個小孩子,如果自理能力更好些,爸媽就不用操心孩子的日常了。孩子即便一個人在外地求學,或是長大參加了工作,都可以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幸福感會更強烈。
3爸爸參與帶娃,孩子的性格更堅強
爸爸參與帶娃,不太容易像媽媽一樣,那麼慣著孩子。有的小孩學會了走路,不小心摔跤了,媽媽可能會心疼好半天。但爸爸在多數時候,卻會鼓勵孩子,再堅持一下,繼續學習走步。
跟媽媽比,爸爸的性格有點大條,反而更能在帶娃的過程中,鍛鍊出孩子不畏困難的精神。這樣的孩子將來長大後,性格堅強,受挫後不太可能會自甘墮落,自我滿足感會更強些,更容易收穫幸福。
對孩子來說,最好的禮物就是童年時,有爸爸的陪伴和呵護。
黃磊帶娃很細心,多多超幸福,長大後格外有出息!
知名演員黃磊,曾在做節目時說道:「如果孫莉提出要我在家帶孩子,我甘願做個家庭婦男。」
可見,黃磊對爸爸帶娃這件事,一點都不牴觸。正是因為黃磊的育兒態度好,在教育子女這件事上非常上心,女兒多多才格外有出息。
在《爸爸去哪兒》中,多多的鋼琴彈得很棒,寫英文詩也很順溜,贏得了大家的喝彩。
多多年紀小,但卻很會照顧人,對妹妹呵護有加。黃磊還曾開玩笑地說,「她對妹妹就像是個小媽媽一樣。」
如今的多多,既幸福快樂,又這麼有出息,真的離不開黃磊的陪伴和教育。黃磊對女兒的養育原則,就是「用愛滋養」,讓孩子多接觸人,多接近大自然。他相信,一個見過世面的孩子,格局會更大。這一切,黃磊做到了極致,也收穫到了好的結果。
在生活裡,誰在家帶娃,也存在一條鄙視鏈。不過,這只是寶媽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但仔細看看,還真有一定的道理。
如果寶媽一個人帶娃,沒有婆婆的幫襯,這種帶娃方式最受人「鄙視」,是鄙視鏈底端。大家會覺得,寶媽的家庭地位不夠高。
而在一個家庭裡,如果有爸爸幫媽媽一起帶娃,這樣的帶娃模式最受人歡迎。大眾會覺得,爸爸足夠給力,很負責任。
仔細觀察那些,兒時有爸爸帶的小孩,最終大家就會發覺:有爸爸帶的孩子,長大後格外有出息,幸福指數足夠高!
您家是誰在帶娃?有沒有感覺到,孩子很愛跟爸爸在一起玩呢?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