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的飛行感知技術解析

2020-12-12 電子發燒友

無人機的飛行感知技術解析

周鵬躍 發表於 2017-01-03 12:00:46

無人機的飛行感知技術主要用作兩個用途,其一是提供給飛行控制系統,由於飛行控制系統的主要功能是控制飛機達到期望姿態和空間位置,所以這部分的感知技術主要測量飛機運動狀態相關的物理量,涉及的模塊包括陀螺儀、加速度計、磁羅盤、氣壓計、GNSS模塊以及光流模塊等。另一個用途是提供給無人機的自主導航系統,也就是路徑和避障規劃系統,所以需要感知周圍環境狀態,比如障礙物的位置,相關的模塊包括測距模塊以及物體檢測、追蹤模塊等。

陀螺儀

目前商用無人機普遍使用的是MEMS技術的陀螺儀,因為它的體積小,價格便宜,可以封裝為IC的形式。MEMS式陀螺儀常用來測量機體繞自身軸旋轉的角速率,常用的型號有6050A(Invensense),ADXRS290(ADI),衡量陀螺儀性能的指標包括測量範圍(量程)、靈敏度、穩定性(漂移)以及信噪比等。

上面是一個陀螺儀溫度漂移測試結果圖,測試的環境是從25℃升溫至50℃,整個過程保持陀螺儀靜止不動,陀螺儀的準確輸出應該是一個固定的數值。但從結果來看,兩款傳感器的實際輸出都受到溫度變化影響。相比而言,ADXRS290(ADI)的輸出數值變化幅度較小,基本上在0.5左右。

加速度計

加速度計測量的是機體運動的線加速度,但由於地球引力,測量值中還會包含重力加速度分量,在某些使用情況下需要把這部分減去。常用的MEMS加速度計傳感器型號有6050A(Invensense)和ADXL350(ADI)。部分傳感器生產商為了提高晶片集成度,會將陀螺儀和加速度計封裝在一起,稱為六軸傳感器,例如6050A(Invensense)。

磁羅盤

磁羅盤測量的物理量是地球磁場強度沿機體軸的分量,並依此計算出機體的航向角。常用的MEMS磁羅盤傳感器型號有HMC5983L(Honeywell)和 QMC5883L(矽睿),兩者性能相近,其中前者目前已經停產。磁羅盤主要的性能參數包括靈敏度、穩定性(漂移)等。

氣壓計

氣壓計測量的物理量是大氣壓值,根據該數值可計算出絕對海拔高度。常用的氣壓計傳感器型號包括MS5611(MEAS)、MS5607(MEAS)以及 BMP180(Bosch)。氣壓計在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在近地面飛行時,「地面效應」的存在會導致飛機周圍氣體的氣壓分布與靜止狀態下的大氣不同,使得無法用氣壓計來測算出高度。通常的解決辦法是在起飛或降落時使用其他傳感器,比如超聲波傳感器或雷射測距儀。

GNSS模塊

GNSS 模塊測量的物理量相對比較豐富,主要包括地理坐標(經緯度)、海拔高度、線速度以及航向角(RTK系統)。常用的GNSS模塊生產商包括瑞士的U- BLOX和加拿大的NOVATEL。在使用GNSS模塊時,衛星信號接收天線的放置需要要注意電磁幹擾的屏蔽,部分有實力的整機生產廠商會根據飛機型號專門定製衛星信號接收天線。

光流模塊

光流模塊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模塊,既可以用來感知機體的運動狀態,如測量水平方向的位移速度,也可以用來感知周圍的環境,用作避障的用途。比較常見的光流模塊是開源的PX4FLOW。光流模塊通常在室內使用,主要是為了解決室內衛星信號不佳的問題,另外對於拍攝的地面需要有一定紋理圖案。

周圍環境狀態感知

測距模塊

這裡列舉五個常用的測距模塊:超聲波、紅外TOF、雷射、毫米波雷達、深度感知攝像頭。

超聲波和紅外TOF各方面性能比較相似,比如測量距離都比較近,像超聲波測量的距離一般在4米左右。另外這兩種傳感器的使用範圍都容易受到實際環境的限制,比如紅外TOF是向被測物體表面發射紅光並反射,如果遇到紅光反射率不高的物體像玻璃就會失效。但這兩種傳感器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成本低,另外模塊體積也比較小,所以在消費類無人機上得到了廣泛使用。

雷射雷達測距一般都比較遠,大多數產品都可以達到100米以上,但是大雨大霧的天氣環境會影響其測量結果。另外的劣勢在於成本比較高: 在雷射雷達行業實力最強的是Velodyne,它的一款適用於無人機使用的小型化產品VLP-16價格也達到了1000美元以上,對於商用無人機來說成本還是比較高。

深度感知攝像頭根據測量技術可以分為三種,立體攝像頭,也叫雙目視覺技術,代表產品就是大疆的精靈4;結構光技術,代表產品有微軟的Kinect;時差測距技術(TOF),由於生產廠家較少而且成本較高,因此在無人機上的應用很少。深度感知攝像頭在使用時也存在局限性,雙目視覺技術的缺點是在低光環境下無法正常工作,而結構光技術則與之相反,在強光下無法正常工作。因此有的廠家把兩種技術進行組合,彌補彼此的缺陷,擴大其適用的環境範圍。

提高測量精度的方法

傳感器校準

傳感器校準,包括精校準和粗校準。精校準效果比較好,但需要昂貴的標定設備;粗校準則不需要藉助外部設備,只對傳感器本身進行操作即可。

以磁羅盤的粗校準為例,由於地球上任意位置的地磁場強度在較長時間跨度內都可視為是恆定的,當轉動磁羅盤時,根據相對運動可假設磁羅盤固定不動,而地磁場矢量隨之在轉動,其矢量端點在空間的軌跡應為一個標準的球體,但由於傳感器存在誤差,實際測出的數據並不嚴格都在球體的表面,這時候就需要根據測量出來的數值以及已知的準確值來計算兩者之間的換算關係,也就是該款磁羅盤的誤差模型。在以後使用該款磁羅盤時就可以根據粗校準得出的誤差模型來處理測量值,使得測量值的誤差減小。

磁羅盤校準(SGB sbgcenter)

多種傳感器數據融合

不同類型的傳感器數據融合方法有多種,在業內用的比較普遍而且效果也比較好的是EKF,也就是擴展卡爾曼濾波。

以計算飛機姿態角的融合方法為例,EKF更新過程主要分為兩個部分,預測更新和量測更新。預測更新主要利用陀螺儀更新預測狀態量,同時計算該狀態量的協方差矩陣。在量測更新中先會計算濾波增益,然後使用濾波增益融合預測狀態量、加速度計以及磁羅盤的數據,成為一個融合狀態量,同時計算融合狀態量的協方差矩陣,在下一次更新周期的計算中使用。

計算姿態角的融合方法流程

傳感器冗餘設計

傳感器冗餘設計主要是將多個同種傳感器進行組合,處理方法是首先會剔除數據異常的傳感器,然後再進行傳感器的融合。冗餘設計不僅可以提高測量精度也可以提高整套系統的可靠性,在某一個傳感器失效的情況發生時,讓整個系統能夠繼續正常工作。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多無人機協同編隊飛行控制與仿真系統對教學研究的意義
    但是現有的科技水平還無法支持完全意義上的多無人機編隊自主決策功能,幾乎不能實現較高程度智能化集群式大規模協同編隊飛行,因此深入開展信息感知技術、數據融合技術、任務分配技術、航跡規劃技術、編隊控制技術、通信組網技術和虛擬/實物驗證實驗平臺技術等多項技術的研究,以及多項技術間協同研究,對中國實現美國空軍發布的2016年—2036年小型無人機發展規劃中「蜂群」、「編組」、「忠誠僚機」和誘餌等多無人機協同編隊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 無人機飛控技術最詳細解讀
    如今,隨著晶片、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的發展,無人機開始了智能化、終端化、集群化的趨勢,大批自動化、機械電子、信息工程、微電子的專業人材投入到了無人機研發大潮中,幾年的時間讓無人機從遠離人們視野的軍事應用飛入了尋常百姓家、讓門外漢可以短暫的學習也能穩定可靠的飛行娛樂。不可否認,飛控技術的發展是這十年無人機變化的最大推手。
  • 無人機自主控制系統的能力需求、結構組成及關鍵技術分析
    對於無人機自主控制系統,迄今尚未有一個明確的定義,而且自主控制系統的內涵和認識也隨著應用場合、技術發展和時間的推移有所不同。但是從功能分解與系統實現的角度出發,通常認為無人機自主控制系統一般由無人機任務管理系統、飛行管理系統、控制執行系統和感知與通信系統等子系統組成,基於信息實施無人機的決策、管理與控制功能,在動態和不確定環境下完成複雜任務。
  • 無人機旋翼突然失效後任保持繼續自主飛行的解決方法
    打開APP 無人機旋翼突然失效後任保持繼續自主飛行的解決方法 無人機之家 發表於 2021-01-15 16:19:21 據瑞士蘇黎世大學
  • 保障無人機飛行 千尋位置發布知翼無人機監管平臺
    【網易智能訊4月24日消息】今天,千尋位置發布「知翼無人機監管平臺」(簡稱「知翼平臺」),還將以此為基礎,建設針對不同無人機應用場景的「服務雲平臺」。據了解,作為中國民航局批准實施運行的無人機雲系統,知翼平臺運用千尋雲蹤FindS位置數據服務,基於矢量、衛星影像底圖,集成全國的3D地形數據,可為接入平臺的無人機提供3D可視化功能,實現了無人機飛行的實時跟蹤,滿足監管了要求,也為無人機的安全飛行提供了保障。
  • 寧波「無人機」 進入持證飛行時代
    智能遙控飛行器,俗稱「無人機」,近年來銷售火爆。由於操作技術門檻低,大量「菜鳥」飛行愛好者湧入,傷人毀物事故時有發生。去年底,中國航空運動協會制定了《遙控航空模型飛行員技術等級標準實施辦法(試行)》,規範「無人機」飛行。
  • 美軍的 LOCUST 項目想讓無人機像昆蟲一樣集群飛行
    但如果僅僅對於這種發射管發射的無人機本身感到驚嘆的話,那你將會錯過「蝗蟲」項目最本質也最核心的技術——自主集群飛行技術。視頻中 4 月 3 日的現場測試我們可以看到共有 9 架無人機自主集群飛行,這個級別的真實實驗是前所未有的。雖然我們無法從美國海軍發布的視頻和新聞稿中獲得更多技術信息,但是自主集群飛行的技術發展目標卻是非常明確的。
  • 前瞻無人機產業全球周報第32期:日本「飛行汽車」成功試飛
    匯星海攜手韓國企業挑戰「一控多機」百公裡跨海飛行2019年7月30日,匯星海與韓國集群飛行技術巨頭PABLO AIR公司正式籤署合作備忘錄,未來將在無人機業務領域開展合作,以開放姿態擁抱共贏。根據協議,匯星海將通過Pablo Air在韓國銷售一系列明星產品;Pablo Air將通過匯星海在中國銷售與集群飛行相關的技術和平臺,兩者正式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尋找和支持更多聯合項目,開拓更廣闊的市場。
  • 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解析:工信部「點名」支持、有崗位月入10萬……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較紮實的基礎理論知識,熟練掌握各種專業技能,職業素質優良,專業技術適用,實踐能力突出,能在無人機應用領域面向無人機植保、無人機巡檢和無人機航測等不同方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 剖析現代無人機地位和作用及其飛控關鍵技術
    無人機的地位和作用 無人機是奪取信息權的有利工具 無人機能夠提供長期持久的戰場信息支持服務,可實時獲取和戰場信息,具有多維一體、全域覆蓋、持續實時、準確精細的信息感知能力;不同類型不同高度的無人機系統組成了覆蓋戰場低空至臨近空間區域範圍的通訊、導航和定位等信息支持網絡
  • 無人機系統PIXHAWK技術培訓班
    濃情盛夏,我們的無人機技術培訓班再續前緣。培訓地點:蘇州,時間:7月8日、9日周末。因為它很有擴展性,並且阿木社區(http://www.amovauto.com)提供相應的技術培訓和技術支持,讓你從一個流口水的小白,變成無人機界的老司機! 然後一臺PIXHAWK能做什麼?首先它可以組裝出一臺無人機。N多植保,航測啥的無人機公司都在用這個平臺研發自己的無人機如果你認為它只能做一個四軸飛行器,那就圖樣圖森婆了。
  • FAA提交商用無人機法規提案 操作者需持飛行執照
    該款氣驅動的無人機重40磅,擁有10英尺的翼展,可持續飛行超過24個小時。ConocoPhillips利用ScanEagle來收集北極地區大片浮冰和鯨魚遷徙方面的數據。另外,知情人士稱,FAA的提議很可能將要求操作者擁有飛行執照,要求他們有數十個小時的載人飛行飛行經驗。無人機擁護者則反對要求無人機操作者進行傳統的飛行培訓。
  • 大疆無人機的三種飛行模式詳解
    剛剛接觸無人機的小夥伴,應該都時常聽到GPS模式、運動模式、姿態模式這些名詞吧,那麼他們都代表什麼含義呢,今天就來給大家講講。   大疆的飛控都有以下三種飛行模式:   1、GPS模式:適合新手。
  • AEE四川一電航空飛行學院首期無人機培訓班順利開學
    7月20日,AEE四川一電航空飛行學院首期無人機培訓開學典禮在宜賓職業技術學院聯合培訓基地順利舉行。據悉,首期培訓課程內容涵蓋理論學習、模擬器飛行、飛機組裝教學、訓練機飛行訓練、考試機考場模擬飛行訓練等
  • 冬季使用無人機航拍注意事項及飛行技巧
    三是自身的技術,很大一部分朋友在接觸精靈前是沒有接觸過其他飛行器的,所以操作技術上可能會稍微有些欠缺,這個時候我建議可以飛飛圖中那種玩具無人機,價格也很實惠,耐摔耐撞,只是很多款是沒有氣壓計和GPS的,甚至沒有飛控,但是恰恰很鍛鍊飛行的操控能力,如果新手小白們擔心自己的精靈和小悟磕磕碰碰不妨嘗試一下尋找一款適合自己的訓練機,怎麼弄都不心疼。
  • 無人機LiDAR:2021新徵程|飛行|lidar|microdrones_網易訂閱
    來自德國的Microdrones(中文名:鎂科眾思)專注於無人機LiDAR技術和端對端解決方案,致力於將不斷升級迭代的無人機測量技術、設備和軟體帶到中國市場,為越來越多的客戶與合作夥伴提供高效、便捷的測量工具。  感謝有您,我們一路前行,收穫良多。
  • 無人機導航技術的各自的優缺點
    目前在無人機上採用的導航技術主要包括慣性導航、衛星導航、都卜勒導航、地形輔助導航以及地磁導航等。這些導航技術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因此,在無人機導航中,要根據無人機擔負的不同任務來選擇合適的導航技術至關重要。
  • 淺談民用無人機系統適航性標準現狀
    該標準適用於日間目視飛行規則/目視飛行任務,不適用於任何的載人航空器,不適用於結冰條件下飛行的無人航空器。  與EASA的合格審定標準一樣,該標準共分為兩冊,第一冊為輕型無人旋翼航空器的適航規章,第2冊為可接受的符合性方法(AMC)。
  • 美國博士發明奇特生物技術無人機
    近日,美國華盛頓大學機械工程專業博士梅蘭妮·安德森(Melanie Anderson)對外公開了一款她發明的名為Smellicopter的新型氣味導航無人機。很有意思的是這款無人機的導航天線並不是電子產品,而是飛蛾的觸角。所以這是一款手掌大小,使用了生物技術的無人機。
  • 全面解析無人機技術改造未來的38種方式
    無人機通常指無需駕駛員操控的飛行器,其使用的技術包括計算機視覺、人工智慧、避障技術等。但其實,無人機還包括在陸地或海洋中的自主操作航行器。隨著無人機門檻的降低以及技術的日漸成熟,很多危險複雜的工作其實完全可以交給無人機來完成,比如數據收集、物流派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