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家了多吃飯,吃飽了不想家!

2020-12-17 老楊閒談

想家了多吃飯,

吃飽了不想家!

有一位同學,擅長做飯,即便最普通的包子鹹菜,她也會做得美麗別致、色澤誘人,隔著手機屏幕都能聞到噴香的味道。

每次看到她曬出的飯菜,同學們都要大嘆精緻。我除了讚嘆,還有感動,感動於她講過的一個簡短故事。

她說,十八九歲的時候,遠離父母,獨自在外工作,經常想家落淚。她一位好朋友的母親知道了,做了好飯邀她去吃,鼓勵她:「嫚,想家了就使勁吃飯,吃飽飯不想家。」

不知道同學當初聽到這溫言軟語地寬慰,有沒有感動的想哭?

因為這個故事,我想起了自己二十來歲的光景。

那時候剛畢業不久,還沒做好思想準備,就走上了社會,懵懵懂懂、混混沌沌、迷惘悵然。偶爾想家,偶爾焦慮,偶爾激憤,偶爾感傷,除了工作是認真的,衣食住行都糊弄。

一個周末,同事們都回家了。臨近晌午,我在辦公室糊弄午餐——「華豐」方便麵、白開水、海帶絲。還沒開吃,房東大娘進得門來,看到我吃這樣的飯,嘖嘖連聲,心疼責怪:「鍋碗瓢盆都有,大門外就是菜市場,你怎麼不買菜做飯,好好吃飯呢?」

買菜做飯,我從來沒做過,哪裡會?再說真要做飯,買擇洗燒,刷鍋刷碗的,多麻煩啊。我嘿嘿笑笑,回她:「吃頓飯唄,糊弄糊弄行了。」

大娘一臉嚴肅,「這怎麼行!你都工作了,日子才剛開始,你就糊弄,一輩子長著呢,這要糊弄到什麼時候!」她不由分說,拉我去她家吃飯。

那頓午飯,我吃得很香,剛出鍋的大饅頭吃了兩個,外加滿滿一大盤白菜豬肉燉粉條。

一頓香噴噴的好飯,吃得飽飽的,憂鬱一掃而光,心情瞬間好起來。吃飽了為什麼心情好,這其中的原理,我沒去探究。

回到宿舍,忍不住悄悄掉了眼淚,大娘那句「日子才剛開始你就糊弄,一輩子長著呢,這要糊弄到什麼時候」,深深戳中了我的心。

我開始反思,自己的鬱悶和迷惘,到底來自哪裡?

終於,我想明白了。原來,就是整天混天撂日的,生活態度不端正,沒把日子當日子過,身體已經走上了工作崗位,靈魂還飄蕩在學生時代,靈魂沒有給身體當家做主,責任感極度缺失所致。

也是巧了,當天晚上翻閱閒書,偶然看到一篇散文,標題早已不記得了,文章大意是作者過單身生活,突然頓悟到魂不守舍、飄搖糊弄的生活,對自己造成了巨大的傷害。他幡然醒悟,決定從明天開始,不再吃醬油拌飯,一定要擦亮皮鞋,認真過好每一天。

這篇文章,簡直就是來救贖我的!我再度落淚,也像作者一樣暗下決心:從明天開始,我也要擦亮皮鞋,從每一件細微小事做起,付出熱情,拒絕粗糙,好好吃飯,認真生活,絕不再糊糊弄弄過日子。

換了思想,等於換了個人。

從此,運動鞋髒了,我蹲在地上刷,刷乾淨了甩甩水,還用粉筆塗塗白邊;衣服髒了,泡在臉盆裡搓,一邊搓一邊哼歌曲兒。

房東大娘的女兒回娘家,看見了羨慕得很,直誇「小楊勤快」,還念叨個不停:「要是結了婚,還這麼勤快,就好了!」

可惜,結婚以後,我被媳婦慣得不輕,炒菜做飯至今不會,只會拖地板、打下手、刷鍋碗。有時候,媳婦嫌棄幹活少,生氣了呵斥一頓,我豁上厚臉皮,腆上笑臉挨完訓,也就過去了。

年輕的時候,吃過很多同事、朋友家的飯。這些慰藉靈魂的過往,鋪墊成心底溫暖的巢穴,供孤獨的青春休養憩息,每每憶起,心存感激。

有一年中秋節,傍晚時分,大家急匆匆下班回家。我一個單身漢,無處可去,正彷徨著,同事招呼我去他家過節。同事與我同歲,結婚早,小兒子幾個月大。同事的妻子做了滿滿一桌菜,很是熱情。他們的小兒子,躺在搖籃裡,不哭不鬧,乖巧聽話。

我一探頭看他,小傢伙兒就衝我「咯咯」笑,一看就笑,一看就笑,我感到很有意思,格外愛逗他。同事驚呼怪哉:「兒子平時不怎麼笑啊,怎麼一看你就笑呢?是不是把你當成電視新聞裡的郎永淳了?」

時光飛速流逝,同事當年才幾個月大的兒子,如今已長成20多歲的大小夥子,在大學裡過著火熱的生活。

同事、朋友真摯的熱情,溫暖著單身在外的年輕人。有時候熱情過頭,也有被捉弄搞笑的時候。

某個周末,一位同事招呼我們幾個小夥子去她家吃飯。火炕,酒菜,盤腿而坐,很有家的感覺。同事老公熱情地拿出用「蘭陵二曲」泡的人參酒,每人斟上一茶碗,二兩半白酒。他們幾個吃菜喝酒,「滋溜滋溜」的聲音,配上「咂」的一聲感嘆,很是動聽。

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喝酒,以前求學時從未喝過,試試探探不敢喝。同事老公笑眯眯地勸喝:「噴香!好味道來,你快試試!都等著你呢,別耽誤喝第二輪。」

我鼓起勇氣,「咕咚」一口,一飲而盡。「呼」的一下,從嘴巴到胃,瞬間熊熊燃燒起一條火線。「哎呀娘來,要命了!」我拍嘴捶胸,齜牙咧嘴,痛苦難當。

他們拍著大腿,哄堂大笑。捉弄了一個生瓜蛋子,原來是一件這麼快樂的事情。

回到宿舍,這條火線一直在燃燒,燒的我翻來覆去難以入睡,天快亮了,才朦朦朧朧打了個盹兒。當時如果誰問我胃在胸部什麼位置,我會準確地指認出來,那個燃燒大火的終端就是。

王陽明說:飢來吃飯倦來眠,只此修行玄更玄。一粥一飯、一床一眠的日常生活,是一個人一輩子最重要的內容。

認真吃好每一頓飯,踏實睡好每一晚覺,是對自己最隆重的尊重。

想家了多吃飯,吃飽了不想家。這勸慰,樸素暖心。

想起這個,我就會想起人家的好,感念人家的恩。

(飯菜圖片,來自同學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好好吃飯,吃飽了才不想家
    最近我返回到了工作單位,因為工作原因,很少能及時吃上飯,往往吃飯的時候,飯已經冷了。媽媽打電話來詢問吃飯了嗎?吃的什麼?我笑著告訴媽媽我吃的很好。但有時候我真的有個衝動想跟她說,想吃你做的東西呢,然而通話時間一點點流走,話沒有說出口,對家的思念隨著沒有吃飽飯的胃與日俱增。突然想起之間的一個同事,是一個漂亮的小姐姐。
  • 軍人的春節,吃飽了不想家
    距離除夕夜僅剩20多天了,提前大家介紹一下軍營的年味,軍人的春節,用一句話形容就是「吃飽了不想家!」過年前第一,跟其他行業一樣,部隊也會安排節日值班和放假事宜。但是請注意一點,部隊的「放假」和地方的「放假」不是一個概念喲,因為在部隊只有「休假」才是真正意義的放假。
  • 吃飽飯,不想家
    朋友在旁邊一直叨叨,這個菜好吃,那個菜好吃,吃飽了,不想家,開始也沒有覺得什麼,朋友來這邊已經有2個月了,可能感觸很多。朋友的一個女性朋友也來這邊一段時間,最近想家的厲害,朋友就建議去吃一頓中餐。在陌生的語言環境中待了一個月的人,一下子來到一個全是講漢語的地方,突然有種流淚的感覺。
  • 舌尖上的央企:哪個工地讓你吃飽了不想家?
    中交三航院「機關傳統中餐」中式傳統自助餐,想吃多少打多少!中交二航局「港珠澳大粵燴」中交二航局二公司港珠澳大橋項目員工食堂港珠澳大橋的築路大軍們確實辛苦,有事沒事加個餐,幹活更有勁兒!中鐵七局「家的味道」中鐵七局五公司鄭州地鐵5號線08標項目部食堂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色香味」俱全?隔著屏幕都能嗅到味兒!中鐵十六局「豐盛的晚餐」中鐵十六局集團五公司項目食堂包子、花卷、蔥油餅餃子、炒飯、雞蛋面喝上一口美味湯......吃完感覺人生都圓滿了!
  • 宅家第20天,過年沒回老家,今天給老公燒個蘇北菜,吃飽了不想家
    我知道老公還是很想老家的,因為工作忙,一年也回不了幾次,所以這段時間我也經常燒燒他們蘇北的本地菜式給他吃,希望能緩解一下他的思鄉之苦,儘管食材可能不同,但是我看老公吃起來還是挺開心的。我爸爸經常說,吃飽了不想家,餓著或者想吃家裡菜的時候是最想家啊。
  • 離家的大學生不想家,誰之過,家長是什麼心境……
    家,多麼溫馨的字眼!家是讓人戀的,讓人想的。離家不想家,這是人文情懷的缺乏,是崇高人格的缺失!水是有源的,樹是有根的,人是有家的。家是根本。家是成長的搖籃,它給了一個人最根本的安全與幸福,最安全的庇護所。家是生活的港灣,不論你經歷多少風雨,多少波浪,家都是你揚帆遠航前休養生息的加油站。家是人生的起點,它讓你知道你是從哪裡來的,你才能知道要到哪裡去。不管你去哪裡,不管你去多久,不想家就是拔出了根,忘了本。家是終點。為了逐夢,你離開了生你養你的家,初到陌生的大學,大學只是你人生路上的一個加油站。
  • 吃飽了,就不想家了
    他大概想曬得黑一點。初秋的太陽,還是很毒。他坐在星巴克一把陽傘下面,戴著墨鏡,曬得滿面油汗。正在讀一本書,我走近一看是《寒柳堂集》。我在對面坐了下來,點著一根煙等他說話。遠處有幾個孩子在地上滾球,有一個送外賣的營業員騎著自行車從廣場上過去,手中拎著一盒蛋糕。我看到他出了門,然後一拐彎就看不見了。我回過身說:「徐路,你不覺得這裡很熱嗎?」他把書放下來輕輕嘆了一口氣說:「陳寅恪先生真了不起啊!
  • 第一次去男友家吃飯,沒吃飽被發現後,這樣緩解尷尬,機智!
    1、第一次去男友家做客時,吃飯沒吃飽,但是因為沒人叫我盛飯,咬咬牙,打開鍋自己去盛,發現鍋裡沒飯了。他媽媽說:「是不是沒吃飽啊,我再給你煮一鍋吧!」為了緩解尷尬我趕緊說:「飽了飽了,我是過來看什麼樣的鍋煮出來的飯這麼好吃!」瞬間被自己的智商所折服哈哈!
  • 開心笑話:第一次去女朋友家,不好意思吃飯,沒吃飽
    我想了想:跟她求婚!哥們:靠,我都要分手了怎麼還求婚?我:沒說完呢,你搞個假鑽戒跟她求婚,她發現了肯定生氣要跟你分手啊!哥們:萬一她不在意呢?我:要是不在意,這麼好的女孩就結了吧!哥們:也是.....和同事出差,他非得在網上訂了一間酒店,結果第二天看他眼睛滿臉血絲的在寫差評。原來他聽人說,這家店晚上有很多門縫塞小卡片的,打上面電話就有人來服務,結果這貨硬生生的等了一夜。
  • 不想家嗎?聽聽這4個人的深情回答
    中秋不回家的人是不想家還是不想回家呢?下面四位告訴你。每到中秋的時候,還有很多在外面打拼的年輕人回不去家,他們是否不願回家?還是另有隱情,我們採訪了下面幾位,通過他們的話來看看現在大部分年輕人的想法。一、趙先生:不是不想家,是想用更大的力量去守護家趙先生今年27歲,在一家媒體公司上班,他說他自從工作以後中秋就很少回家了,不是因為他不想回去,一是因為自己工作實在是太忙了,所以回家也陪不了家人,二是自己現在工作正在一個上升的階段,他只能努力的工作,想著以後自己有能力的話就可以把父母接過來。他說要是說不孤單是假的,他感到孤單的時候會讓自己更加努力的工作。
  • 「好好吃飯」和「吃飽拉倒」之間,隔著生活的儀式感
    前幾日,金晨和張繼科在一檔綜藝節目中,因對吃飯的態度不同導致氛圍尷尬一事登上了微博熱搜。在晚飯之前,金晨特意換上了漂亮的裙子,化了精緻的妝容,坐在餐桌前一口一口品嘗著美食,同時還說覺得一天中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吃飯,並每一道食物的味道進行評價,而張繼科則衣著隨意,坐在桌子前面,三口兩口就把一碗意面吃完了,邊吃還邊說:我覺得一天最沒意思的時間就是吃飯,運動員都是吃飽了就得。
  • 請同事吃飯吃點啥?吃下面這幾種美食,吃飽了還想吃
    石鍋耙鳳爪,鳳爪富含穀氨酸,膠原蛋白和鈣質,多吃不但能軟化血管,同時具有美容功效。你感覺這道菜好不好吃?可以推薦給親友們。小炒肉:小炒肉是湖南省一道常見特色傳統名菜,屬於湘菜系。麻辣鮮香,增加食慾、適合下飯、幫助消化。感覺這道美食還不錯的可以推薦給家人們!
  • 多咀嚼就能刺激大腦!想變聰明、預防失智就從吃飯多咬幾下開始
    現代人因為生活節奏快,比較難有時間慢慢吃一頓飯,最常見的就是一邊吃飯一邊辦公的人,不僅大人、小孩也是如此。下文新誠智慧提供了應該細嚼慢咽的 3 個原因,想必看完以後會意識到咀嚼的重要性。在快速發育的小學生時期,尤其要讓孩子們多做咀嚼運動以增強腦部的活性化,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想要牙齒好必須「多咀嚼」隨著時代演變以及世代交替,人類咀嚼的次數逐漸減少。
  • 「你吃飽了嗎」怎麼用英語表達?「你吃飽了嗎」的英語是什麼?
    」你吃飽了嗎「怎麼用英語表達?」你吃飽了嗎「的英語是什麼?我想很多人在平時聚餐吃飯的時候,在即將離開飯店前都會問身邊的朋友一句」你吃飽了嗎「,但你知道」你吃飽了嗎「用英語怎麼說?今天小編來給大家分享下。
  • 要想身體好,吃飯不過飽(圖)
    意思是說,即使你已經吃飽了,可是為了不佔餐具,一定要把飯菜吃得一點不剩才行。實際上,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科學的做法是「寧可鍋中存放,不讓肚子飽脹」,剩飯佔著鍋沒關係,把身體搞壞可就划不來了。  要想身體好,吃飯不過飽。大腦是無節制飲食最大的受害者。吃得過飽時,會使大腦反應遲鈍,加速大腦的衰老。
  • 怎麼樣吃飯有助於減肥?聰明的人都這樣做,既能吃飽又不發胖
    那麼,怎麼樣吃飯有助於減肥?聰明的人都這樣做,既能吃飽又不發胖一、吃飯八分飽吃飯只吃八分飽,能控制熱量攝入有助減肥,不至於加重胃腸工作負擔,也能有效避免「吃飽了撐的」情況發生。那麼「八分飽」究竟是什麼概念呢?
  • 離開家的第n天,想她!大一新生想家怎麼辦?這些瞬間真的感同身受......
    每當這些時候這個時候就會特別想家……一個人到外省上大學,難免會產生想家的情緒,這個時候你要學會獨自面對、克服難題。如果你能做到以下幾點的話,就能調整想家情緒、儘快適應大學生活:明白這種情緒,敢於去直面它。想家是正常的,不必太過壓抑。
  • 減肥只能多運動?每天吃飯少吃一樣食物,吃飽還能減肥不反彈
    其實我們在保持每天工作量,在每天吃飯的時候,有一樣東西儘量少吃,在吃飽的情況下也能達到減肥的效果。很多人在減肥的時候有一個誤區,認為少吃菜多吃米飯可以減肥,他們認為米飯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而脂肪不到1%,菜中油脂比較多,所以認為少吃菜多吃米飯可以減肥,其實這個做法是非常錯誤的。
  • 不知道吃飽沒吃飽
    不知道是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感覺,不知道是在忙的時候還是閒的發慌時候,就是不覺得餓,也不覺得飽,每天還是吃飯,只是突然沒有了品嘗美食的感覺了,平常的進食就只是維持身體所需,有東西進肚子,有營養,能夠讓身體活動就行了,感覺這樣沒什麼錯,但是怎麼感覺好像身體不爽,就是沒有那種滿足感,充實感
  • 吃飽飯後想立刻睡覺!什麼原因導致飯後犯困呢?
    你一定會想了解一下為什麼吃飽了容易犯困,這裡我們就介紹一下吃飽了就困的原因以及吃飽就睡覺的危害,希望可以幫到你。吃飽飯後就犯困是咋回事人體的飢餓感的產生是由於血液中的血糖低產生的,餐後血糖得到滿足,飢餓感消失,但是也帶來另一種現象,就是犯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