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臺灣名為「1828王老吉涼水鋪」的手搖飲料店,因拖欠員工工資,而活躍在各大媒體版面,該冷飲店店名因為冠有中國大陸知名涼茶品牌「王老吉」的名字,多數媒體在報導時皆誤以為這是大陸涼茶品牌旗下的企業體所引發的勞資爭議。「1828王老吉涼水鋪」發生多次拖欠工資的問題,該公司在營運上還曾一度發生店鋪因原料供應不足,沒有茶葉可以煮的情況。然而,實際上拖欠員工工資的「1828王老吉涼水鋪」冷飲店,與中國大陸生產涼茶飲料的王老吉品牌所有者「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廣藥集團),兩者並沒有企業組織的關係,只是大陸廣藥集團將王老吉品牌授權給臺灣業者用,臺灣業者即表示其是買下「王老吉」在臺灣的經營權,盈虧自負,換言之大陸廣藥集團與經營「1828王老吉涼水鋪」冷飲店的臺灣業者,是兩家財務和人事各自獨立的事業體。雖然臺灣王老吉茶館與大陸生產的王老吉涼茶的廣藥集團,並無直接的企業組織關係,但臺灣王老吉涼水鋪的欠薪風波,無疑仍是重挫王老吉此百年招牌的商譽。這並非首次廣藥集團因不當授權王老吉商標使用權,而造成品牌信賴度受損,自從廣藥集團向加多寶收回商標使用權後,就開始泛濫地授權王老吉的品牌,在個種類的產品生產上,如2011年廣藥集團就將王老吉商標授予生產蓮子綠豆爽和固元粥,也表示將與全球廠商開展多種合作,又如王老吉龜苓膏的糟糕的銷售案例,也側面反映了廣藥品牌授權的失敗。